浅议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52265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议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议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议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议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林华强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我省连续发生三起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坍塌事故,根据省厅领导的指示,省质安总站于今年年初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现状调研课题组,旨在进一步了解我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为组织编写福建省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指导文件提供有针对性的素材。现将通过调研和事故调查归纳出来的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以下简称“高支模体系”)整体坍塌原因和相应的建议对策介绍如下,仅供参考。一、坍塌原因(一)管理方面: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1、部分施工企业对高支模体系的搭设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模板工程

2、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把关不严,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的检查督促落实不到位;部分施工项目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责任制不落实,未认真履行职责,对现场搭设的支撑体系不符合规定和存在隐患的问题未按“三定”要求督促整改。2、不少监理单位对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核基本上只是履行签字手续,没有进行实质性审查,也未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审核意见;对支撑体系搭设过程监控不到位,未严格按照规范和经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要求组织验收;对监理过程发现的安全隐患也未能及时地督促整改、制止和报告。3、部分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粗糙,未突出工程施工特点,针对性和指导性差,模板和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材料

3、规格、钢管连接方式脱离工程实际,未附施工平面图和构造大样,大部分几何尺寸套用防护架型式设计,对支撑体系搭设工艺叙述不清,不能起到有效指导施工的作用。4、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一般仅交底到班组长,具体搭设人员基本无交底,且交底内容也仅是一般性的安全注意事项,没有对支撑架体搭设工艺、关键工序和主要构造技术参数进行交底,因此搭设中随意性很大,具体搭设人员无从按方案要求搭设,从搭设开始就埋下了安全隐患,给后期的整改带来很多麻烦。5、高支模体系的搭设队伍和搭设人员资格不符要求。目前,由于模板工程基本上由模板专业队伍承包,高支模体系的搭设也基本由木工完成,多数搭设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

4、未能掌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要求,不能有效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相关标准规范,给高支模体系埋下不安全因素。6、有的项目高大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有的项目虽经专家组论证审查,但专家组的意见建议未能在专项施工方案中得到改进和完善,也未能在搭设过程中逐项落实。7、模板工程未严格按照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专项验收,部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验收仅履行签字手续而已,而有的项目就根本未正式组织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验收程序形同虚设,几起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都存在此类现象。(二)设计

5、计算方面:模板支撑荷载计算错误或考虑不周1、部分项目计算方法不正确,荷载的取值和验算未严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要求进行,对泵送砼、砼浇筑方法等影响因素考虑不周,未按最不利原则确定荷载组合。2、个别项目计算书内容与实际不符,设计计算直接利用其他项目的计算成果,存在“张冠李戴”现象。3、大部分项目未对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支撑体系的立杆直接搭设在楼面上的,也没有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对局部受力状况也未验算。4、计算模式与实际搭设状况不一致。如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方案中立杆接长按对接接头考虑,但实际搭设中立杆接长采用搭接,立杆顶部基本未设置可调顶托,普遍存

6、在直接利用横杆和扣件承受荷载的搭设形式,计算时按立杆轴向受力计算而未考虑偏心受力影响,现场也没有对偏心受力杆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5、相当部分的工程项目计算书中钢管截面特性是按照 4835mm 标准钢管取值,而目前市场上流通使用的钢管壁厚基本上达不到规范要求,计算时未考虑钢管壁厚不足所带来的钢管承载力下降这种不利因素。(三)材质方面:钢管和扣件的质量问题较多1、部分施工现场对所使用的钢管、扣件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测证明等相关资料不全,一些产品标识模糊不清。2、进场的钢管、扣件使用前,未能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按批次进行抽样送检。3、相当数量的钢管、扣件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周转次数较多,再加

7、上保护意识不强,外观质量差,部分存在严重磨损、锈蚀、变形、开裂的钢管、扣件仍在使用。4、现场使用的钢管壁厚达不到规范要求,基本上都是负偏差。(四)构造方面:模板支撑搭设不规范1、施工现场对地基基础的处理不够重视,无相应的排水措施,立杆底部未设置垫板或底座,或设置随意。2、立杆间距未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控制。3、扫地杆及水平杆设置不到位。有的扫地杆距底座上皮超过 200mm,或只设置纵向扫地杆或者横向扫地杆设置不连续;水平杆步距过大,高低不平,纵横向设置不连续。4、立杆接长违反规范规定采用搭接,模板架体顶撑立杆基本未设置可调顶托,普遍存在直接利用横担和扣件承受荷载的搭设形式,且未对偏心受力

8、杆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5、设置的剪刀撑未能真正对架体起到整体稳定作用。一是模板支架四周边未设置竖向剪刀撑,模架内虽按每隔四排立柱设一道竖向剪刀撑,但剪刀撑与架体的连接固定方法不正确,旋转扣件未将剪刀撑斜杆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仅在两端和中间交叉处用旋转扣件固定;二是水平剪刀撑设置稀疏随意,不满足模板支撑架体高度范围内其两端与中间每隔 4 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 2 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要求;三是剪刀撑未沿全高全长连续设置。二、建议对策(一)基于目前建筑施工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尚未出台,现有标准规范中仅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在 5

9、.6 节和 6.8 节中涉及有关模板支撑体系的计算与构造要求的条文,但没有关于荷载取值和荷载组合计算等条款,对模板支撑体系的构造规定不明确。建议省厅尽快出台高支模体系安全技术规定,以加强和规范高支模体系管理,防范重大事故发生。(二)施工单位应加强高大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管理,由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写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技术、质量、安全部门会签把关后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专项施工方案应突出工程施工特点,有针对性,内容应包括:地基处理及排水、模板和支撑体系的设计计算、材料规格、钢管连接方式、架体四周与建筑物的可靠连接、水平与纵向剪刀撑等构造设置、砼浇筑方案

10、等,施工方案应绘制施工详图,有特殊要求的应作详细说明。(三)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高支模体系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并根据专家论证审查意见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单位应当认真审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组织落实,严把验收关,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在混凝土的浇筑前施工、监理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再次做全面检查并记录。(四)高支模体系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并对纵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立杆的稳定性和立杆地基基础承载力进行设计

11、计算。荷载的取值和验算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等要求,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为 205Nmm2,钢管截面特性宜按 4830mm 规格取值,大梁钢筋荷载取值应与实际自重进行比较后确定,在设计计算方面要考虑砼浇筑顺序、泵送混凝土等影响因素,按最不利原则确定荷载组合,立杆稳定性计算尚应考虑架体搭设高度对稳定性的不利影响。(五)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控制进场的钢管、扣件质量,进场的钢管、扣件应具备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测证明和产品标识,按规定抽样检测,钢管、扣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要求,验收合格的构配件应

12、加强保护。(六)高支模体系的搭设宜由专业架子搭设队伍搭设,搭设人员应持证上岗。支撑体系搭设前应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搭设人员进行交底,严格按照方案和交底要求搭设,不能仅限于向班组长交底。所有的节点必须都有扣件连接,不得遗漏,每个扣件的拧紧扭力矩都要控制在 4560Nm 之间。(七)高支模体系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定,在构造要求方面应综合考虑地基变形、立杆间距与步距、整体稳定等问题,保证模板支撑体系为空间几何不变体系。(八)推广应用新型模板体系,提高模板的通用性、体系化、轻型化和工具化,尽量减少人为的因素影响。(九)加大对高大模板施工的监管力度。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将高大模板等危险性较大工程作为本地区监控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在报监和监督交底时应予以明确,加大检查频次,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