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格式与内容(试行)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5511085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格式与内容(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格式与内容(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格式与内容(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格式与内容(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格式与内容(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格式与内容(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格式与内容(试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附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格式与内容(试 行)说明1.为保护环境,保护公众健康,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 、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 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制定本格式与内容。2.本格式与内容规定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的编制格式与基本评价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的内容进行调整。3.本格式与内容是指导性文件,在实际编制中可采用不同的格式与内容,但所采用的格式与内容至少具有与本规定相同的评价效果。4.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应与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同步编制、一并申报。4前言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编制过程以及公众参与中有关放

2、射性的调查内容和结论等相关信息。第一章概述1.1 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说明专篇编制所依据的法规、标准和导则,相关部门的支持性文件和技术文件。1.2 控制指标1.2 控制指标给出正常工况公众剂量约束值、非正常工况的公众剂量控制值、气载流出物和液态流出物的放射性控制指标等。1.3 评价核素1.3 评价核素分别给出气载流出物和液态流出物评价的主要放射性核素。1.4 评价范围1.4 评价范围简述项目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中心点、评价范围和评价子区。第二章放射性源项分析2.1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简述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建设子项;提供工程平面布置图,标明各类构(建)筑物和放射性气态、液态流出物排放点

3、;分析核素在工艺流程的走向,给出水平衡图和主要核素平衡图(表) 。2.2 “以新带老”措施2.2 “以新带老”措施5改扩建项目应说明现有项目存在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说明本项目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的“以新带老”措施并分析效果。2.3 废物管理及排放源项2.3.1 气载流出物2.3 废物管理及排放源项2.3.1 气载流出物分析气态流出物的产生及处理过程,给出气载流出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说明计算方法和参数。2.3.2 液态流出物2.3.2 液态流出物分析液态流出物的产生及处理过程,描述处理工艺、参数及处理能力,给出液态流出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说明计算方法和参数。2.3.3 固体废物

4、2.3.3 固体废物给出含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和放射性水平;描述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并分析其安全性。第三章辐射环境质量现状3.1 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3.1 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简述辐射环境质量的调查方案,给出监测方法、仪器及其参数,给出辐射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或监测结果。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尽可能给出该项目场址的辐射环境本底值或提供该地区的辐射环境本底值。3.2 辐射环境质量现状分析3.2 辐射环境质量现状分析6根据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及项目场址或所在地区的辐射环境本底值,分析项目所在场址辐射环境质量现状,改扩建项目应分析现有项目运营以来场址周边辐射环境的变化趋势,给出结论性评价意

5、见,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第四章辐射环境影响分析4.1 厂址特征参数4.1 厂址特征参数简述评价所需要的气象、水文、人口和食谱等厂址特征参数。4.2 正常工况气载流出物辐射环境影响分析4.2 正常工况气载流出物辐射环境影响分析说明大气扩散和剂量估算模式及其参数,说明公众剂量估算模式考虑的受照途径。给出评价范围内不同年龄组公众个人有效剂量的计算结果,说明最大剂量出现的位置;分析各照射途径的贡献和各核素剂量贡献。4.3 正常工况地表水辐射环境影响分析4.3 正常工况地表水辐射环境影响分析给出放射性核素浓度估算和剂量估算模式及其参数,说明剂量估算模式考虑的受照途径。给出受纳水体中放射性核素浓度的

6、计算结果;给出不同照射途径所致公众不同年龄组的个人最大有效剂量。4.4 地下水辐射环境影响分析4.4 地下水辐射环境影响分析简要分析放射性核素可能向地下水迁移的途径,分析放射性核素对地下水的辐射影响。4.5 “三关键”分析4.5 “三关键”分析7描述气、液态途径中各核素通过各种照射途径总的个人有效剂量及各核素、各照射途径所致剂量及其贡献份额。确定关键居民组、关键核素和关键照射途径。4.6 非正常工况辐射环境影响分析4.6 非正常工况辐射环境影响分析简要描述主要非正常排放的情景、排放源项以及处理和缓解、应急措施,分析辐射环境影响。4.7 固体废物辐射环境影响分析4.7 固体废物辐射环境影响分析给

7、出含放射性固体废物中核素活度浓度,简述含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管理、处理和处置方法,分析对环境的影响。4.8 服务期满辐射环境影响分析4.8 服务期满辐射环境影响分析说明项目服务期满后受放射性污染的设施、场地的处理处置措施,分析对环境的影响。第五章辐射环境管理和辐射监测5.1 辐射环境管理5.1 辐射环境管理简要说明辐射环境管理的规章制度、岗位设置、人员配置及职责和辐射环境档案管理等内容。5.2 流出物监测5.2 流出物监测描述流出物监测计划,说明监测方法、仪器及其参数。5.3 辐射环境监测5.3 辐射环境监测描述辐射环境监测计划,说明监测方法、仪器及其参数,给出监测布点图。85.4 固体废物监测5.4 固体废物监测描述含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监测计划,说明监测方法、仪器及其参数。5.5 质量保证5.5 质量保证提出质量保证计划,包括组织管理、人员资格和培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采集、处理、分析测量、数据处理到完成报告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第六章结论与建议6.1 结论6.1 结论描述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6.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明确提出辐射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采取的措施。附件评价模式及其参数,辐射环境监测报告以及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