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509255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8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務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務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務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務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務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務(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務主講人:高 雄 縣立 福 誠 高 中校 長 林 文 正l前言l運動學習的多元智慧l體育教學的定義l體育教學的理論l體育教學的模式目次目次2目次l運動前的暖身運動l體育教學的實務l1.排球l2.足球l3.籃球l給體育教師的建議l結語 3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七大主軸:l生長、發展l人與食物l運動技能l運動參與l安全生活l健康心理l健康群體前言4前言l天下雜誌2006教育專刊 載明孩子的需學會得關 鍵能力有:認知、動手做 、與他人相處、自我實現 。這些能力可以透過體育 課,直接、實際的教給學 生。5運動學習的多元智慧l在運動學習的過程中,所面對的運動情 境,其當下的邏輯思考

2、、身體知覺、反 射動作、反應與操控等,都是個人 多元智慧的應用與表現,也反映出個人 在某方面的智慧能力。l因此,運動學習的過程不是不用腦力, 而應是全神貫注、手腦並用、身心協調 ,亦即全人教育的學習。6體育教學的理論一、 體育教學主要是為所有學生設計,強 調讓每一位都能。亦即受過正常體 育薰陶的學生,不論其天份如何,皆應 有機會參與人體活動,發展適合其年齡 應有的適當技能,培育身心健全且健康 快樂的國民。7體育教學的理論二、體育教學以能培養每一位學生具備良 好的身體適應能力為首要目標,注重適 性發展,以啟發、創造、樂趣化之教學 ,靈活運動各種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獲 得成就感中享受運動的樂趣。並依

3、不同 運動項目之特徵,指導學生對該項運動 之基本能力與正確技術,奠定參與運動 之基礎,並加強運動傷害之防範。8體育教學的模式l依據Jewett(1995)體育 課程價值理論所發展的五種 課程模式有:l1.運動教育模式l2.體適能模式l3.動作分析模式l4.發展模式l5.人生意義模式9(一)運動教育模式l目 標:使學習者成為具有體育學養的人(參與運動 、鑑賞運動、應用運動經驗、接受自我責任 、民主領導能力)l主要概念:(1)激發人人的運動參與感。(2)運動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3)學生應該學習體育課程。10(二)體適能模式l目 標:改善學生體適能狀況(瞭解體適能的知識、 有益健康的運動技能、養成

4、運動習慣)l主要概念:l 課程設計內容包括提昇體適能及促 進身心健康之知識、技能,含:身體活動 (學習休閒性運動技能,滿足身體活動之基 本需求,終致養成運動習慣)、發展健康生 活形態(培養良好生活及運動保健之習慣) 、設計運動方式,執行運動訓練計劃,確保 體適能之改善及維護。11(三)動作分析模式l目 標:發展動作的技巧和理解動作結構。即培養學 生應用動作基本結構概念,分析動作,以期 改進自己動作更富有技巧性。l主要概念:強調動作學習與身體運動的部位關係,必需 具含身體意識、努力,空間意識、關係四項 要素。故課程設計應以動作體系的結構知識 ,以及動作分析的方法概念作為動作技巧學 習的脈絡。12

5、(四)發展模式l目 標:強調學生為學習的中心主體,學習行為是自 我管理學習和作決定。(培養主動學習、自 我實現與社會責任的交互關係)l主要概念:強調自我管理學習及協助、尊重他人,針對 學生個別差異,協助學生達成自我成長。故 課程設計要顧及學生成長需求的階層性,重 視學生的認知、技能、情意三領域的整體發 展。13(五)人生意義模式l目 標:透過活動的參與,發現人生的意義與其重要 性,同時建立對社會責任的態度,以及培養 未來世界公民情操。l主要概念:傾向生態整合的價值取向,重視人生意義的 尋找,關心個人整體發展。l(一)個人有意義的行為:成就自我、建立 信心、身心健康。l(二)社會貢獻:社區群體健

6、康、公益活動- -心理性、社會性。14運動前的暖身運動l暖身運動的目的不僅是伸展身體的各個 肌肉群、關節和韌帶而已,它也是逐漸 的增加心臟、肺臟的負荷,並調節全身 心肺呼吸和血液循環系統和身體的溫度 ,以適應後來較激烈的主要運動外,更 可以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和肌肉酸痛的 結果。15運動前的暖身運動l暖身運動的時間大約1015分鐘左 右,比較完全的暖身運動,應該要 將全身主要的肌群及肌腱伸展開來 ,使身體及心理上對於較激烈的運 動更有準備。16運動前的暖身運動1. 頸部外側伸展 2. 手臂與肩伸展 3. 三頭肌與肩伸展 4. 手臂、全身伸展 5. 體側腰部伸展 17運動前的暖身運動6. 上身肌肉

7、與脊椎伸展 7. 胸大肌、手臂、腕伸展 8. 背部、手臂、腕伸展 9. 小腿肌群與腳跟腱伸展 10.大腿後側與小腿伸展 18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l認知領域教學目標l能清楚說出排球運動的特徵。l清楚了解排球基本動作。l學習愛護生命的運動習慣。l學會排球比賽規則規範。l能說出進攻或防守的隊型。19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l技能領域教學目標l能實地操作排球基本動作。l能有分組比賽的能力。l熟練查閱技能的能力。l有實際比賽的能力。l能增進自己體能。20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l情意領域教學目標l培養欣賞排球運動的態度。l能尊重並體驗任何生命的可貴。l培養休閒活動與興致。l肯定團隊合作態度。l肯定社會上各角色的

8、功能。21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基本技術結構分析 排球基本技術準備姿勢與移動發球接球(低手傳球)傳(舉)球(高手傳球)扣球攔網22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準備姿勢與移動動作滑步交叉步跨步跑步準備姿勢與移動準備姿勢移動半蹲準備姿勢稍蹲準備姿勢深蹲準備姿勢23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準備姿勢l首先學習最基本的半蹲準備姿勢,然後再學 習稍蹲和深蹲準備姿勢。學習移動應以滑步 、交叉步、跨步、跑步順序進行。l準備姿勢和移動練習,可以安排在課的準備 部份,結合發展學生的反應、敏捷、速度、 協調等身體運動能力進行。l在教學開始階段,準備姿勢和移動宜安排在 課的前段較合適。l教學時徒手練習與結合球練習交替配合練習 較佳

9、。 24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發球動作結構發球正面發球側面發球強 力 球飄 球旋 轉 球發球 跳躍發球 側臂鉤飄 腕球墜球 鉤腕曲高手發球低手發球球 旋 迴球 輕球 旋 迴25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發球動作結構l通常宜從低手發球開始,然後再進行高 手發球,以及高飄球,鉤腕飄球和鉤腕 曲墜發球,最後才是跳躍發球技術。l對初學者進行教學時,應根據男女生體 能、不同特點差異,教材選配宜有。如 男生學習低手發球,女生宜學習側臂發 球。26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接球動作結構接球正面接球側面接球跨步接球移動接球變向接球背面接球擋 球接發球技術接扣球技術27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接球動作l接球技術較多,運用較廣,宜

10、根據技術動作 複雜性和學生實際能力情況,由易到難,由 淺入深地安排教材教法。l教學初始應從正面接球入手,然後學習側面 接球、跨步接球、移動接球.等技術。l在原地與移動接球技術熟練後,再進行接發 球和接扣球技術的學習。並根據教學時數和 學生水準能力,依次提升技術層次等高難度 技術。28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接球動作l在接球技術逐步熟練後,可以進行發、接球 結合與搭配練習。l接球教學順序安排可依據接球結構表行之。 接球教學內容順序安排從縱面向上觀之,由 上至下;從橫向上看,由左到右。這些均展 現技術的實用性和由易到難的原則。l教學時,可依據教學對象差異、教學目的、 教學時數的不同要求,從實際情況進行

11、,可 將接球教材內容分為主要、次要與介紹性的 不同類別,因材施教。29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傳(舉)球動作傳(舉)球正面傳(舉)球背面傳(舉)球側面傳(舉)球跳躍傳(舉)球30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傳(舉)球動作l傳(舉)球是排球運動中最重要技術之一 ,在教學時應作為主要內容。l傳球教學在接球技術教學後進行。傳( 舉)球種類繁多,其教學順序宜先進行 正面一般傳(舉)球,然後依次進行移動 傳(舉)球、變向傳(舉)球、背面傳(舉)球 、傳(舉)快球與平拉開球、時間差傳(舉 )球及跳躍傳(舉)球等。31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傳(舉)球動作l教學時先教學原地傳(舉)球,再結合各 種移動傳(舉)球練習。隨後配

12、合球網、 場地進行簡單之搭配與傳(舉)球戰術練 習。l傳(舉)球教學以傳(舉)中距離45公尺, 高弧度23公尺的球開始。然後再練習 傳(舉)近距離低球和遠距離修正球。從 戰術要求方面,則應先學傳(舉)近體快 球再轉換到傳(舉)短平快球。32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扣球動作正面扣球後排扣球扣各種平快球單足躍起扣球扣修正球扣遠網球扣虛攻球33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扣球動作l初步熟習接、傳(舉)球後,就可開始學習扣 球。正面扣球是進攻中最基本主要之扣球方 法。故首先應精習正面扣球,並在此基礎上 ,再學習其他各種扣球技術及戰術。 l扣球技術比較複雜,初學時較難掌握,故在 學習時宜先採用分解教學法,將助跑起跳

13、和 揮臂扣球動作分別同步練習。熟悉這兩項技 術之後,再用完整教學法練習,掌握扣球完 整動作,經過簡單條件練習後,再轉移到複 雜條件下練習。最後才在比賽條件鞏固技術 。34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扣球動作l扣球教學應先練習4號位置扣打一般高 球。然後練習2號位置扣打一般高球, 待熟練後,依據學生水準能力,學習3 號位置扣打半快球或快球。l修正扣球是一項實用性甚強的技術,絕 不要忽視它。在一般高球扣球具有實力 後即可練習修正扣球技術。35體育教學的實務-排球扣球動作l對初學者在扣球時,宜將傳(舉)球托高 些,離球網約50100公分左右較為合 適,要求扣球路線與助跑起跳方向一致 為佳。先要求扣打虛攻球,

14、再扣打斜線 ,然後再練直線,扣球力量由小到大, 在熟練正確扣球動作後,再學習扣打個 人戰術變化球,以提升運用技巧。36體育教學的實務-足球單元目標l能表現球感練習之控制能力l能表現盤球行進的能力l能認識各種停球、傳球法l說出定點傳球的方法l運用傳球作接力比賽l行進間的傳接球能力l能表現踢遠、射門能力l於團體活動中,了解運動規則,參與比 賽,表現運動技能 37體育教學的實務-足球基本動作踢球法l足內側踢球:利用足內側踢球。l足外側踢球:利用足外側踢球。l足尖踢球:利用足尖踢球。l足背踢球:利用足背踢球。38體育教學的實務-足球基本動作停球法l足底停球:利用足底停球。l足內側停球:利用內側停球。l

15、足外側停球:利用外側停球。39體育教學的實務-五人制足球l在五人制足球中,每支球隊只有5名隊 員上場比賽而不是通常的11名。五人制 足球與普通足球的其他不同包括在較小 的場地比賽,使用較小的球門,以及縮 短了的比賽時間。比賽通常在室內進行 。 40體育教學的實務-五人制足球l五人足球運動雖然發展時間較短,但其 比賽的方法具有很高的鍛煉價值,同時 其趣味性、靈活性的特點也能豐富業餘 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五人制足球主要 反映運動員所掌握,運用技術複雜,多 姿多彩,戰術多樣,變幻莫測,攻守變 換快,比賽起伏跌宕,精彩紛呈,勝負 難以預料,經常出現戲劇性變化,這正 是五人足球運動的魅力所在。 41體育

16、教學的實務-五人制足球特點l接觸球的機會多 l射門多,比分高 l攻守轉換的節奏快 l實戰能力要求較高,競爭性強 42體育教學的實務-五人制足球規則l場地範圍:4,球門為手球門。 (罰球點:正對球門線的中點,距場內5公尺處 作一明顯記號即罰球點)l球員人數:每隊上場比賽球員四人,其中一 人為守門員。 (替補球員最多以兩人為限。比賽中替補之次 數不受限制,惟必須在死球才得行之)l比賽時間:上、下半場各20分鐘。43體育教學的實務-五人制足球規則比賽開始:球賽以擲硬幣或猜拳方式決定 先攻球隊。(此時攻方守門員暫時先位 於球門後方,待攻守交替時在入場)開 球球員在球未經其他球員觸及之前,不 得連踢。 得分後:由勝球隊之對隊,踢中點定位球 繼續比賽。 下半時球賽開始:由上半時開球隊的對隊 一球員踢中點定位球進行比賽44體育教學的實務-五人制足球規則犯規:l踢、絆對方球員l跳向對方球員l抓、拉、推及毆打對方球員l用粗魯動作衝撞對方球員l用手觸球(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