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从河姆渡传入日本和北方的历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90356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米从河姆渡传入日本和北方的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米从河姆渡传入日本和北方的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米从河姆渡传入日本和北方的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米从河姆渡传入日本和北方的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米从河姆渡传入日本和北方的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米从河姆渡传入日本和北方的历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考古发现来看,日本的稻作文化与我国长江流域(包括达蓬山和岱山地区在内) ,确实有内在的渊源关系。日本盛产稻谷,日本稻谷的生态与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稻谷极其相似,又与岱山隔海想望仅五海里的马岙出土的稻谷相同。由此可见,我国江南水稻栽培技术最有可能是经舟山传入日本的。秦渡庵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 718 年秋) ,原名“东渡庵” ,是徐福后人为纪念徐福东渡而建,历经千年,于清顺治十七年被强盗抢劫后所毁。相传徐福曾在此命人砍柴割草、搭屋造舍、平整土地,开掘水井,修筑通往海口的道路,作渡海前的练习。中国著名徐福研究专家罗其湘肯定它是“我国唯一保留下来的徐福东渡的历史遗迹” 。自认为是徐福后裔的

2、日本前首相羽田孜亲书“秦渡庵”三个字以示纪念,这座年代久远的被弃的秦渡庵成了徐福成功东渡的历史见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上百处,其中 90以上分布在百越民族生活的江淮以南地区,只有不到 10分布在黄河流域,且时代较晚。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及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发现的碳化稻谷,距今也在 7000 年左右.中国的栽培稻,是南方百越民族最早驯化和传播的。不要小看这些如今已经炭化变黑的稻谷,它们还曾漂洋过海,到日本等国展出,引起了当地人们的浓厚兴趣。因为据研究,日本、朝鲜等国的稻米,很可能就是从长江下游一带经由海上传过去的。有人还将这一条无形的传播路线称为“稻米之路” 。日本一位专门

3、研究水稻起源的专家,曾给我国有关部门写来热情洋溢的信,说他研究水稻起源几十年,哪知日本稻种的“根”竟源出于四明山下的河姆渡。 2000 多年以前,我国的先秦时期,一些百越族人为躲避当时的战乱而移居到日本列岛,把稻作技术带到了日本,日本岛国的气候也正好适合种稻,这些人的繁衍和随后移居的人逐步取代了当时日本岛内以采集和渔猎生产活动为生的绳文人(现在是少数民族) ,这就是弥生时代的日本人。日本的渡部忠世曾写过一本稻米之路的书,作者说,丝绸之路是贵族的,稻米之路是大众的。不言而喻,稻米之路较丝绸之路对人类生存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日本学术界普遍认为:日本的稻作农业系由中国传入,这也是中国史学界公认的事实

4、。主要是指由长江下游直接渡海东传日本的九州(同时也传入南朝鲜) ;也有“的说从长江口先到南朝鲜,再到九州。这条稻米之路由于以浙江河姆渡为主的长江下游众多史前稻谷遗存和日本佐贺吉野个里大型聚落遗址的发现,而引起了中日学者的高度重视。我国安志敏先生最先在 1983 年出席在日本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提出“以河姆渡及其后续者为代表的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文化的若干因素,也可能影响到史前日本。如绳文时代的玉块、漆器,以及稻作的萌芽,弥生时代及其以后的干栏式建筑,都可从长江下游找到渊源关系。河姆渡遗址发现木桨和陶船模型,同时沿海的舟山群岛也有同类遗址分布,至少证实当时具有一定的航海能力” (考古1984 年第

5、5 期) 。安说引起了日本考古学界对稻作农耕等可能是直接由海路输入日本的浓厚兴趣,许多报纸纷纷以日中交流可提早到公元前 5000 年为题进行报导。后来,周南泉先生也从中日发现的玉玦块比研究,认为从河姆渡到良渚文化之间,有一支“江南人”曾从海路迁到了日本(考古与文物1985 年第 5 期) 。游修龄教授支持了安志敏的观点,并引用日本学者收集的亚洲不同地区的 766 个水稻品种,分析其酯酶同功酶的酶谱变异范围和“地理渐变”的特点,认为日本的水稻品种可能由中国的长江口传至日本(中国农史1986 年第 1 期) 。19891990 年,安志敏先生又先后发表文章,分别从中日两地的稻作农耕、木农具、千栏式

6、建筑、块状耳饰、漆器、木屐、鬲形土器、印纹土器,海流,交通、环壕聚落,坟丘墓,瓮棺葬等方面来加以论述,阐明日本弥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渊源关系(考古1990 年第 4 期;东南文化1990 年第5 期) 。王心喜则断言, “水稻只能从江南地区由海路输入日本,除此别无他路” , “古代中日之间的海路交通,从河姆渡文化和绳文文化时代起就已经开始了” (海交史研究1987 年第 2 期) 。日本为此成立了东亚文化交流史研究会,先后派出以樋口隆康、渡部忠世、福永光司、营谷文则、金关恕、内藤大典等学者为主的江南学术考察团,奔赴河姆渡等江南地区实地调查,有学者纷纷肯定华中路线确是传人日本的“稻米之路” 。根据

7、在静冈县登吕遗址发掘出的水田遗迹、碳化米和农具可以得知,日本的稻作技术是在公元前 3 世纪弥生时代初期传入的。但,1960 年九州岛地方挖掘出的绳文遗迹中,发现公元前 10 世纪的绳文时代后期已经有稻米耕作的证据,因此,可能在弥生时代之前就曾经以原始的农耕方式进行稻米的耕作。稻米传入日本最古老的证据,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末期,从福冈县及熊本县遗址的土壤中验出了植物蛋白石(plant opal),由此确认栽培稻米的事实。 在九洲各地,也同样发现许多稍微晚期的证据。例如:福冈县的板付遗址,以及佐贺县唐津市的菜田遗址。在这两个遗迹中,发现了碳化米、土器上稻壳的压痕、水田迹、石制菜刀和石斧等农具、灌溉渠

8、道,还有控制水流出的栅栏。板付遗址和菜田遗址的水田形式十分完备,而且同时期并没有在其他地方发现稻作遗迹,呈现孤立的状态。由此可知,在绳文时代晚期,有一个拥有稻作技术的族群渡海至日本,并在当地进行稻的栽种。 日本一位著名的育种学专家、佐贺大学教授和佐野喜久,他从 1989 年月到2000 年月,在日本、中国和韩国考察了从 150 多处遗迹中出土的炭化米,经过精密的测量和观察,他得出如下结论:在公元前 3 世纪左右的弥生时代,日本已经在种植中国当时几乎所有的水稻品种,而且,还有在朝鲜半岛上找不到的品种,因此可以认为,水稻是直接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和佐野喜久向新闻界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这位学者还认为,

9、日本的水稻主要在公元前 4 世纪以后从中国传入,首先传到距离中国大陆比较近的九州地区,而后分南、北两路,向日本东部普及,直到东北地区的仙台平原。在我国,稻的米叫做大米,粟的米则是小米。 “米”也可特指大米。 “禾”早期在南方就是“稻” 。水稻: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单子叶,性喜温湿,成熟时约有 1 到 1.2 米高,叶子细长,约有 50 到 100 厘米长,宽约 2 到 2.5 厘米。稻米的花非常小,开花时,主要花枝会呈现拱形,在枝头往下 30 到 50 厘米间都会开小花,大部分自花授粉并结种子,称为稻穗。一般稻穗的大小在 5 到 12 毫米长,厚度 2 到 3 毫米。秋季收获,脱粒干燥经机器

10、加工脱皮,就成为晶莹悌透洁白的米粒。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历史都相当的悠久。据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在黃河、長江流域的新石器遗址中发現大量炭化了的稻种和稻茎叶,1973 年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动植物遗物和木结构建筑遗迹,在遗迹里还发现了色泽如新的稻谷及稻谷壳等,有的外形完好,甚至连稻谷壳上的隆脉、稃毛都清晰可见,其数量之大,保存之完好,不仅堪称全国第一,就是在世界各地所发现的史前遗址中,也极其罕见,立刻震惊了全世界。河姆渡遗址是目前,能够完全确认的人类栽培水稻,最有说服力的发现。在当时古代的稻栽培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稻谷为主的体系,起源于长江流域,形成了“大

11、米文化” 。可见余姚河姆渡地区的稻米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稻米,中国北方人喜欢面食,东北地区也喜食大米,而南方人偏爱大米。经考古论证得出结论,中国是稻米的发源地毋庸质疑。中国北方冬长夏短,而南方则相反,而气候潮润适宜栽培水稻。北方只能种植一茬水稻,长江以南流域则一年可有两茬的收获,在海南岛甚至可一年可种三茬水稻。尽管如此,在北方並不乏品种优良的大米。如吉林延边和蛟河的大米、黑龙江的响水大米,天津的小站稻、北京的京西水稻以及太原的府西米等等数不胜数。关于水稻在东北的种植史水稻传统上是南方的产物。北方人历来以玉米、小麦为主要农作物。东北的黑土地在相当长的时间是不种水稻的,正如东北沦陷后的那首悲愤的歌曲

12、松花江上所唱到的那样:“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而今天,举国皆知东北盛产稻米,举国推崇东北大米。东北水稻起源清顺治(16431661)年间,迁河南、山东到关外(东北)垦荒,向朝鲜同胞学习水稻。最早从辽宁开始(满族起源地为辽宁老城,今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当时叫“渤海米” 。主要在营口一带。 查看一下东北水稻介绍就知道,多以“百年”历史自称。 水稻引入东北一般认为是十九世纪中叶。由朝鲜移民把种稻技术引进东北。清宣统元年(1909)刻印的岫岩州乡土志中记载:“稻,大米。谷分粳、糯二种。糯米性粘,味甘;粳米味甘,性平。岫属所种粳曰水粳,种自朝鲜来” 。东北无霜期短、水温低、昼夜温差大,不利于水稻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