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胜利街某商住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454764 上传时间:2017-03-02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襄阳市胜利街某商住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襄阳市胜利街某商住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襄阳市胜利街某商住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襄阳市胜利街某商住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襄阳市胜利街某商住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襄阳市胜利街某商住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阳市胜利街某商住楼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论文(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 北 文 理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1 页第一章 建筑平面设计依据建筑功能要求,确定柱网尺寸,然后再逐一定出各房间的开间和进深;根据交通、防火与疏散的要求确定除楼梯间的位置和尺寸;确定墙体所用的材料和厚度,以及门窗的型号与尺寸。建筑立面设计确定门窗的立面形式。门窗的立面形式一定要与立面整体效果相协调;与平面图对照,核对雨水管、雨棚等的位置和做法;确定墙体立面装饰材料做法、色彩以及分隔艺术处理的详细尺寸。建筑剖面设计分析建筑物空间组合情况,确定其最合适的剖切位置,一般要求剖到楼梯及有高低错落的部位;进一步核实外墙窗台、过梁、圈梁楼板等在外墙高度的关系,确定选用材料

2、;根据平面图计算确定的尺寸,核对楼梯在高度方向上的梯段的尺寸,确定平台梁的尺寸。方案设计本方案主要突出“经济实用,以人为本” ,努力创造功能合理,经济适用,安全舒适,环境优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建筑平面设计平面上力求简单、规则、整个建筑平面为“一”字型,既有利于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同时又有利于抗震。整栋建筑为南北朝向,建筑物主入口朝向为北面。整栋商住楼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上,柱网是竖向承重构件,定位轴线在建筑平面上形成网络。既满足建筑平面布置和适用功能的要求,又要是结构受力合理,构件种类少,施工方便,柱网布置还应与建筑分隔墙布置相协调,一般常将柱子设在纵横建筑墙交叉点

3、上,以湖 北 文 理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2 页尽量减少柱网对建筑适用功能的影响。框架结构常用的柱网布置方式有,内廊式、外廊式、等跨式、对称不等跨式等。本框架结构商住楼采用两跨不等跨式柱网布置,中间卫生间为一跨,两边的卧室各为一跨。各房间的开间和进深根据现行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划定。建筑物的总长为 宽度为 面积在 4500 建筑立面设计该商住楼在建筑立面上采用宽大而 明亮的玻璃窗,有效的满足室内采光的要求,同时可以表现简洁和现代感,还增加了立面的美观效果。建筑立面和竖向剖面上力求规则,尽量减少立面的凹进和突出,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变化均匀,有利于抗震。建筑剖面设计建筑物

4、的剖面图要反映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剖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建筑物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建筑物的层数及建筑空间的组合关系。在建筑物的层高上,考虑到建筑空间比例要求及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该住宅楼一楼的层高为 至七层为 筑物为七层,总建筑的高度为 设计满足“经济、适用、美观”的总体要求,建筑简洁、富有现代气息。建筑设计说明本工程为襄阳市胜利街某商住楼建筑结构设计,该工程总面积为 4500据任务书上提供的资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基本风压为 基本雪压为 震设计为 7 度,场地类别为二类,需要进行抗震设计。标注图中标注除特别注明外,标高以米计,尺寸以毫米计。荷载楼面允许活荷载为 常使

5、用年限是 50 年。放样:以现场实际为放样依据。湖 北 文 理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3 墙体工程墙体采用 200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内粉刷为混合砂浆打底,纸筋灰面,厚 20,内墙涂料两度。外墙粉刷为 13 水泥砂浆底,厚 20,陶瓷锦砖贴面。门窗阳台采用铝合金门,其余门采用木门,入户门采用成品防盗门,塑钢窗。地面做法25 1:2 水泥砂浆找平层;120混凝土现浇板;15纸筋石灰抹底。散水做法水泥砂浆散水宽 600 挑出墙面的雨棚等构件凡未特别注明者,其上部粉刷 1:2 水泥砂浆,并找 1%挑水坡。其下部粉刷 1:2 水泥砂浆 15 厚白色 106 涂料,并做 3

6、0滴水线。湖 北 文 理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4 页第二章 结构说明本设计为襄阳市胜利街某商住楼建筑结构设计,主体为七层框架结构,震设防烈度为 7 度,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正常使用年限为 50 年。室内设计标高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图纸中标高以米计,尺寸以毫米计。由于建筑物总长度为 超过了 55m,不需设伸缩缝。在结构设计计算中,首先进行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确定承重体系。在计算荷载之前,根据参考资料初步估计了梁、柱、板截面尺寸,并进行了验算。竖向荷载作用(恒载及活载)在计算单元范围内的纵向框架梁的自重、纵向墙体的自重以集中力的形式作用在各节点上。竖向荷载作

7、用下框架的内力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梁端和柱端弯矩计算后,梁端剪力可根据梁上竖向荷载引起的剪力和梁端弯矩引起的剪力相叠加而得到的,柱轴力可由梁端剪力和节点集中荷载叠加得到。水平荷载的作用根据负荷面积宽度,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运用 D 值法,求得柱上下端的弯矩,通过节点平衡得出梁端弯矩,由此得到水平风载作用下梁柱弯矩和梁端剪力及柱剪力,并进行了验算。采用底部剪力法分别求计算单元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采用反弯点法和 D 值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内力组合通过框架内力分析,获得了在不同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构件内力标准值。进行结构设计时,根据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

8、和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公式,计算构件内力设计值,进行截面设计。湖 北 文 理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5 配筋计算设计原则是:“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 。基础设计根据任务书中提供的工程资料,本工程所在地的地质良好,选独立基础即可满足要求。现浇楼板设计框架梁把板分成区格,根据各区格的长边与短边之比,确定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 2,属于单向板;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 2,属于双向板) ,按照不同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分别进行控制截面配筋计算。湖 北 文 理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6 页第三章 设计资料地质水文资料:根据工程

9、地质勘测报告,拟建场地地势平坦,人工填土层,以下为 粉质粘土,其承载力特征值为 190,再下面为10m 的中密粘土,软塑状态承载力特征值为 210,厚度较大,未钻透基岩。质无侵蚀性。气象资料:全年主导风向:东南风;基本风压:;基本雪压:。抗震设防要求: 7 度。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内外高差 300 结构布置方案及构件选型根据建筑功能要求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如图 3工程采用全现浇框架结构,双向承重体系。梁、板、柱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选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厚度:外墙为 200,内墙为 200和 100础采用独立基础。梁、柱、板的混凝土均选用、柱主筋选用 筋选 受力筋选用 北 文 理

10、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7 页图 3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确定框架梁截面尺寸:梁截面高度一般取梁跨度的 1/121/8,当梁的负载面积较大或载荷较大或荷载较大时,宜取上限值,为防止梁产生剪切脆性破坏,梁的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 4,梁的截面宽度可取 1/31/2 梁高,同时不宜小于 1/2 柱宽。(1)纵向框架梁最大跨度 L=1/81/12)L=600400 取 h=500Ln/h=(6000500= 满足b=(1/21/3)h=300250 取 b=300h/b=500/300= 满足b=(1/21/3)h=225150 取 b=250h/b=450/250= 满

11、足b=(1/21/3)h=175117 取 b=250h/b=350/250=取 1000120=372面设计时取用的弯矩设计值,除角区格外,应考虑周边支撑梁对板的推力的有利影响。设计时通过将截面的计算弯矩乘以下列折减系数予以考虑:连续板的中间区格,其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截面折减系数为 对于边区格,其跨中截面及自楼板边缘算起的第二支座截面处当 时,折减系数为 楼板的角区格不折减。2/ 板的配筋图项目 h0/m M/KNm AS/筋 实配/200251格方向292 200 251方向01200 251格方向292 200251方向01200 251格方向292 200 251方向01200251格

12、方向292 200 251方向01200 251跨中格方向292 200251湖 北 文 理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毕 业 设 计 第 66 页续表 8h0/m M/KNm AS/筋 实配 As/00 51 8140359100 33 10120 654300 33 10120 654400 51 8140359500 33 10120 654600 20 8200 251600 20 8200251500 33 10120 6541100 18 8150 3351200 18 81503351200 18 8150 3351000 19 8200 251200 51 8140359700 19 8200 梁 1次梁 1,跨度 梁截面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