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情况发布会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60585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新办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情况发布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新办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情况发布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新办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情况发布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新办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情况发布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新办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情况发布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新办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情况发布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新办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情况发布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持人 华清: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是 2011 年国务院新闻办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我们请来了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先生,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先生,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程红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成果等方面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现在先请祝列克先生介绍情况。2011-01-04 14:56:54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国新办 吴晓山摄影)祝列克: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大家新年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向大家介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及防沙治沙情况。2011-01-0

2、4 14:58:09祝列克: 为了掌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最新变化动态,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获得了 2005 年初至 2009年底 5 年间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本次监测共动用技术人员 6000 多名,调查图斑 592 万个,获取各类数据 2.5亿个。2011-01-04 14:58:37祝列克: 监测结果显示,截止 2009 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 262.37 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 173.11 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 27.33%和 18.03%。五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91 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 171

3、7 平方公里。监测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呈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净减少,局部地区仍在扩展的局面。2011-01-04 14:58:58祝列克: 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与第三次监测间隔 5 年内,中国防沙治沙呈现四个重要变化。2011-01-04 14:59:10祝列克: 一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5 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减少 1.25 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 8587 平方公里,分别比上次监测时减少 0.47%和 0.49%。我国有荒漠化土地分布的 18 个省区市,荒漠化土地均有所减少;有沙化土地分布的 30 个省区市,绝大部分省区市沙化土地有所减少。201

4、1-01-04 14:59:53祝列克: 二是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持续减轻。5 年间,中度、重度、极重度三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分别减少 1.69 万平方公里、6800 平方公里和 2.34 万平方公里;中度、重度、极重度三种类型的沙化土地面分别减少 9906 平方公里、1.04 万平方公里和 1.56 万平方公里;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减少 7084 平方公里。2011-01-04 15:00:02祝列克: 三是沙区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5 年间,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 17.03%提高到 17.63%,植被盖度 50%以上的沙化土地面积增加 1.03 万平方公里,盖度小于 10%的沙化土地面积减少 1

5、.36 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重点保护治理区植物种类明显增加,植被群落稳定性增强。2011-01-04 15:00:21祝列克: 四是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等区域生态明显改善。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例,与 2001年相比,工程区土壤风蚀总量减少 5.2 亿吨,土壤水蚀总量减少2.87 亿吨,地表释尘量减少 1352 万吨,分别减少了 44%、82%和43.3%,有效减缓了沙尘天气对京津地区的影响。2011-01-04 15:00:32祝列克: 监测结果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实施的防

6、沙治沙重点工程,沙区广大人民群众所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成效。只要持之以恒地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是可治、可控的。但是,监测结果也反映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防治工作依然面临着以下突出问题:2011-01-04 15:01:20祝列克: 一是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沙化面积最大的国家,荒漠化发生率居于高位,全国还有 31 万平方公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2011-01-04 15:01:55祝列克: 二是受过度放牧、滥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降水量偏少等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川西北、塔里木河下游等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2011-01-

7、04 15:02:20祝列克: 三是荒漠化地区植被总体上仍处于初步恢复阶段,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稳定性、抗逆性较差,极易反弹、退化。2011-01-04 15:02:39祝列克: 四是人为活动对荒漠植被的负面影响还较严重,超载放牧、盲目开垦、滥采滥挖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破坏植被行为依然存在。2011-01-04 15:02:57祝列克: 五是气候变化导致的持续干旱等极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对植被建设和恢复影响甚大,土地荒漠化、沙化的危险性增大。2011-01-04 15:03:16祝列克: 土地荒漠化、沙化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我国防沙治沙任重道远。我

8、们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切实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有效防治荒漠化和沙化,改善沙区生态,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2011-01-04 15:03:33主持人 华清: 现在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像往常一样,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2011-01-04 15:04:16中国日报记者提问(国新网 孙威威摄影)中国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我国提出要在 2020 年的时候森林面积比 2005 年增加 4000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要增加 13 亿立方米,为实现这些目标,林业局在“十二五”期间会开展哪些工作?2011-01-0

9、4 15:05:55祝列克: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到 2020 年要比 2005 年增加 4000 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和增加 13 亿立方米的蓄积量,这是 2009 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向世界庄严承诺的,同时也是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作出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承诺。2011-01-04 15:06:35祝列克: 第一,对我们治理沙化也是意义重大的,在 173 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中有 53 万平方公里是可以治理的,其中一半以上可以用于植树造林。2011-01-04 15:08:22祝列克: 三是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特别是中央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我想“十二五”将会比“十一五”有大幅度的增加。

10、前不久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规划,中央政府将投入 2000 多亿元人民币用于这方面的建设。在造林的同时加强抚育,在扩大面积的同时提高森林的质量。同时还要增加科技投入,特别是对干旱地区和这些地区的造林技术将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应用。我相信在采取了这些综合措施之后,这些目标是能够实现的。谢谢!2011-01-04 15:16:16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国新网 孙威威摄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刚才祝局长在报告里提到了我们国家现在防沙治沙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我想问这些困难和问题能不能解决,现在有没有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对策?2011-01-04 15:16:20祝列克: 我想让我们专门负责

11、防沙治沙工作的刘拓主任来回答你的问题。2011-01-04 15:16:53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国新办 吴晓山摄影)刘拓: 非常感谢对防沙治沙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也感谢你提出的这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当说我们国家的防沙治沙是成绩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刚才祝局长在发布词里都已经讲到,我国的治沙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011-01-04 15:17:48刘拓: 一是我们国家沙化土地面积还很大,防治的任务很重,现在还有 173 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可治理面积有 53 万平方公里,按照现在每年缩减 171

12、7 平方公里的速度,我刚才算了一下,大概需要 300 年左右,也就是说,把 53 万可治的沙化土地变成非沙化土地要 300 年左右。2011-01-04 15:18:48刘拓: 二是人口、经济的压力与生态承载能力的矛盾很大。我们国家生态的承载能力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1/3,现在人口、牲口、灶口这“三口”问题还十分突出,引得一些地方还在滥开垦、滥放牧和滥樵采。2011-01-04 15:19:28刘拓: 三是投入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当前实行的集中连片重点治理,只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属于集中连片、集中投入的,但京津风沙源也只占全国沙化土地的 1/17。按照温家宝总理亲自部署和组

13、织专家所研究的国家林业发展战略所提出的要求,距到 2020 年全国可治沙化土地要治理一半的要求还有巨大的差距。2011-01-04 15:20:26刘拓: 四是现在我们有些地方对治沙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在认识上还有一些差距,表现在工作当中还有一些松懈,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这种现象。土地沙化危害性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隐性的影响比显性的影响可怕得多,沙化危害具有倍增性、滞后性和系统性,对这一点,有些地方认识还不到位。2011-01-04 15:21:45刘拓: 另外,气候变化对土地沙化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气候变化可能会引发极端气候,比如干旱这样的极端气候,对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影响是非

14、常严重的。对于防沙治沙工作,党和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林业局在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出来以后,对荒漠化的成因,下一步荒漠化防治的对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的要求就是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和综合防治的方针搞好各项措施。2011-01-04 15:23:57刘拓: 第一还是要强调保护措施,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严格实行禁止滥樵采、禁止滥放牧、禁止滥开垦的“三禁”措施。第二是要大力开展工程治理措施,要按照生态建设的自然规律,布置好整个防沙治沙的工程布局,实行能封则封,能治则治,甚至亦荒则荒,亦林则林,亦草则草的办法,实行工程治理。2011-01-04 15:26

15、:27刘拓: 第三是要优化政策机制,在当前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落实好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要求,使治理者得到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果,明晰产权。第四是要实行守土有责的要求,严格责任制度,落实好各级地方政府防沙治沙负责制和单位治理责任制。要大力推动科学技术,提高建设成效,提高建设水平,同时还要实行有效的监督机制,实行工程建设、生态治理。另外,加强部门合作,实行综合治理,打好组合拳。谢谢。2011-01-04 15:29:42路透社记者提问(国新网 孙威威摄影)路透社记者: 您刚才提到气候变化对中国荒漠化的影响,我想问的问题是,您可以在这方面具体地进行阐述吗?比如气候变化对于中国的沙漠会有哪些具体的影响,对于中

16、国政府在治理沙漠化的努力方面会产生什么影响?2011-01-04 15:29:50刘拓: 你这个问题是当前全球的一个热点问题,气候变化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荒漠化防治领域也不例外。荒漠化与气候变化是一个互为反馈的问题,麻省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研究院的教授对这个问题有研究,中国的专家对这个问题也有深入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荒漠化的过程是一个碳源的过程,荒漠化防治的过程是一个碳汇的过程。专家们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模拟的试验,如果气温升高一度,荒漠化可能会增加 17%。这当然是一种理论上的研究。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现象的产生,比如干旱,这个问题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会经常遇见,干旱会导致植被衰退、土地荒漠化。2011-01-04 15:30:50香港文汇报记者提问(国新网 孙威威摄影)香港文汇报记者: 我们知道今年是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森林年,我想请问,今年中国会采取哪些行动和措施来积极参与这个活动?谢谢。2011-01-04 15:33:46祝列克: 谢谢,下面请这个活动的策划者程红先生介绍他的策划。2011-01-04 15:34:13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程红(国新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