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王玉平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460339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王玉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王玉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王玉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王玉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王玉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王玉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导学案王玉平王玉平【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 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的区别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完成阳光课堂完成阳光课堂 p75 填空内容填

2、空内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提问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探究一:探究一:普通百姓买空调已经不再是新鲜事,这得益于我国空调行业的迅速发展。空调行业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有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各显神通。销量位居前列的主要有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1)这则材料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2)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只能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看法的误区何在?探究二:探究二:(自主探究 分钟,小组合作 分钟)材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济的调节有两只手:一只是“看得见的手” ,另一只是“看不见的手” 。 “看得见的手”要受“看不见

3、的手”引导,“看不见的手”要间接受控于“看得见的手” 。材料二:2003 年到 2007 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快速 发展。主要措施有:严把土地闸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多次及时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强财政、税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加强新上项目市场准入审核,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两只手”各代表什么?在市场经济中, “两只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2)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4)材料二中的措施体现了哪些宏观调控手段?堂测一、单项选择题

4、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 ( )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2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社会主义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现的 2、某地果农在龙眼价格较高时,盲目抢种,导致龙眼价格不断下降,不少果农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当 地政府经过市场调查,积极引导果农调整生产,使龙眼的产销达到平衡,价格回稳。这一事例说明( ) 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市场调节具有超前性 市场机制要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政府要减少对市 场经济的干预 A B C D 3、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扶

5、贫开发工作的指导,增加投入,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支持有助于 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A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C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4、国家将出口退税率由 17%降为 12%不等,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价格。这运用的是( )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市场调节的手段 D经济手段 5、7 月 15 日,民航价格听证会在北京举行。有人说,民航价格听证会是“有形手”和“无形手”完成的 一次真诚的握手。这里的“握手”是指 ( ) A、市场机制与价

6、格杠杆相结合 B、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C、经营者的长远利益与消费者的当前利益结合 D、国家的整体利益与消费者的当前利益结合 二、非选择题: 6、实施西部大开发,西部是最大的受益者,在这个机遇面前西部人需要树立“国家政策引导,开发市场 运作”这样的机遇观。西部开发必须靠国家投入,但要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就必须遵循市场 经济规律。 运用所学的市场经济知识分析说明。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国家 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主要手段。同学们要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国家宏观调控的 手段。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社会主义

7、市场经济课后检测课后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关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互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有( )A.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前提 B.加强宏观调控才能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加强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的涵义、主要目标3C.两者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不能割裂和对立D.宏观调控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2.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显著特点。表现在(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B 社会主义

8、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有自主经营权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市场和计划有机结合起来3.针对商品价格违法事件频繁发生的状况,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12358” 。全国统一开通价格举报电话,是政府运用( )进行宏观调控。A、经济手段 B、舆论手段 C、行政手段 D、法律手段4.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有 ( )财政政策 价格手段 制定和实施计划 货币政策、 、 、 、 5.宏观调控,指的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增加就业 抑制通货膨胀 稳

9、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A、 B、 C、 D、 6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只要我们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并善于把这一优势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就一定能够推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更快更好地完成。 ”材料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告诉我们 ( )社会主义国家能对市场经济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直接化,政府通过调控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必须重视财政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政府的宏观调控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 B、 C、 D、 7.材料一:人民日报以市长为何搬不动市场为题报道说,经过十三年的发

10、展,地处沈阳市南二马路的中国小食品城已小有名气。而沈阳市五部门却与去年十月联合发出通知,限令小食品城整体迁移到浑河大市场。虽然他们是出于对小食品城长远发展的考虑,但却未考虑到对近期经营的影响,使众多业主对此举颇有微词,不予配合,迟迟不搬。半年过去了,南二市场依旧存在,浑河大市场也未见得红火。材料二:记者在分析“南二风波”时说,市场经济不是“市长经济” ,不是市长让干什么,经营者就干什么,既要看到市长有力量,又要看到市场的力量。一些经济学者说,现在搞市场经济市长不管市场是不对的;可是,市长依旧沿袭老办法,想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解决市场问题,也是做不到的。(1)结合材料一,说明为什么“既要看到市长有力

11、量,又要看到市场的力量”?(2)结合材料二,指出“市长搬不动市场”的原因是什么?市长应当怎样管好市场?探究学案答案探究学案答案4【解 1】 从空调行业中的所有制构成中公有制占主体,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解 2】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可以有,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关键是看其从属 的社会制度的性质。课堂测试ACBDB6、 (1) “政策引导”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国家宏观调;“市场运作”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2)第一,市场具有灵敏高效的特点。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引导商品生产者按照市

12、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第二,市场不是万能和完美无缺的,具有固有的弊端。因此,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课后巩固15:ABCDD 6:D7、 (1)第一,从经济学上看,要“看到市长有力量”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第二, “要看到市场的力量” ,一是因为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的配置,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并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越具有生机和活力。二是因为市场规律是客观的,政府和生产经营者都不能违背。(2)市长搬不动市场的原因在于他单纯用行政命令管理市场。市长要管好市场,就必须:第一,按价值规律办事。第二,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而不能单靠行政命令来解决市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