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成功的低碳社区范例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6033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成功的低碳社区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际成功的低碳社区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际成功的低碳社区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成功的低碳社区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成功的低碳社区范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成功的低碳社区范例国际成功的低碳社区范例 【字体:字体:大大 中中 小小】 2010-01-29 10:20:43 来源: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报 英国贝丁顿(BedZED)零碳社区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是英国最大的环保生态小区。自居民 2002 年入住以来,它蜚声世界,是国际公认最重要的可持续能源建筑与居住的范例。社区位于英国伦敦南部,距市中心 20 分钟车程,它的建成为可持续建筑创造了新的标准。贝丁顿社区拥有包括公寓、复式住宅和独立洋房在内的 82 套住房,另有大约 2500 平方米的工作空间。英国为高纬度岛国,冬季寒冷漫长,有半年时间都为采暖期。为了减少采暖对能源

2、的消耗,设计师精心选择建筑材料并巧妙地循环使用热能,基本实现了零采暖。生态村的所有住宅都朝南,为的是最大限度地从太阳光中吸收热量。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玻璃阳光房,玻璃材料都是双层低辐射真空玻璃。夏天将阳光房的玻璃打开后就成为敞开式阳台,有利于散热,冬天关闭阳光房的玻璃可以充分保存从阳光中吸收的热量。贝丁顿生态村的设计理念就是围绕“零碳”二字,整个小区只使用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就能满足居民生活所需,不需要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以有效减少能源、水和汽车的使用率。用屋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冲洗马桶、浇灌花草,水龙头里流出的是用太阳能加热的水,烧饭用的沼气是食物残渣在地下发酵产生的,居住者自己身体散生的热量也能

3、精准地收集并充分利用。瑞典哈马比(Hammarby)生态城Hammarby 在瑞典语中的意思是“临海而建的城市”。它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城区东南部,这个地区过去曾是一处非法的小型工业区和港口,有许多搭建的临时建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土壤遭受严重工业废物污染。虽被称为城市,实际上,它只是一个经过高度规划的、功能复合的新型社区它被设计成一座高循环、低耗费,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社区,因为其成功的环保理念,它也成为全世界建造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典范。20 世纪 90 年代起,为争取 2004 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开始对这个地区进行改造,并将其规划成为未来的奥运村。虽然那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最

4、终没有选斯德哥尔摩,但哈马比作为一座环保新城的建设却继续了下去,成为斯德哥尔摩最大的一项市政工程。社区的居住功能与环境的和谐共存,生物气体及其转化的电力是这座社区能源的主要来源。小区附近有一个热电厂,热电厂的部分原料就是利用小区居民排放的有机废物,循环利用后再将电能送回小区,小区里所有公共交通燃料都是这个电厂生产的,同时小区还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使整个小区可以达到零排放。在哈马比各种环保手段中,高达 95% 的家用垃圾循环技术是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哈马比迎接新住户的首先是三件小礼品:有机废物垃圾箱、生物分解垃圾袋和节能电灯泡。这里的居民自觉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采取环境友好的行动。阿联酋玛斯达尔城(

5、Masdar City)玛斯达尔,阿拉伯原文意思为“资源、来源”。玛斯达尔城是正在建设的环保城,用新能源解决石油枯竭与污染问题,该项目由阿布扎比政府投资 150亿美元建造,预计将耗资超过 222 亿美元。这个占地 6 平方公里的绿色小城将建在阿布扎比的中心。小城周围将由传统的城墙环绕,城内是纵横交错的林荫步道,街道旁有狭窄的运河一路流淌,让居民能在宜人的风景中漫步。不过在夏季,即便是在树荫下的平均温度也超过 40 摄氏度。小城内有完善的交通系统,从任何一个地方出发到最近的交通网点和便利设施的距离都不超过 200 米,小汽车在这里将毫无用处。虽然阿布扎比是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国,但 Masdar 城不会使用一滴石油。绕城种植的棕榈树和红树将成为制造生物能源的原料。城外的风力和光电发电厂将充分利用波斯湾的海风和沙漠的阳光,保证小城的能源完全自给自足,所有的服务都将实现数字化控制。负责设计这座城的是 71 岁的英国现代派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爵士。福斯特说:“Masdar 项目的环境目标十分远大零碳和零废物。这给我们带来了设计上的极大挑战。Masdar 项目为未来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设定了新的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