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炉”操作法(概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460098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护炉”操作法(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综合护炉”操作法(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综合护炉”操作法(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综合护炉”操作法(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综合护炉”操作法(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护炉”操作法(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护炉”操作法(概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护炉”操作法炉衬寿命也称炉龄,是转炉生产的一项综合指标,炉龄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钢厂的铁水条件、技术装备水平,也反映出该炼钢厂的工艺操作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尤其对炼钢厂的技术经济指标全面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小转炉炉龄偏低,是国内炼钢厂普遍存在的难题,二炼钢05 年以前主要是靠提高操作水平和人工补炉来维持炉龄,补炉次数频繁,时间较长,职工劳动强度极大,炉役运行耐材消耗高,生产组织比较难,且常常补炉后冒火、喷渣,安全隐患较多。要想大幅度地提高炉龄,提高转炉利用系数,保证合理炉型和降低耐材,目前的炉龄和传统的护炉工艺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生产需要,因此,在保持炼钢节奏的前提下,寻求一种适

2、合安钢二炼工艺的科学合理维护炉衬技术已经迫在眉睫。氧气顶吹转炉是高温冶金设备,经常处于近 2000的高温下作业,所以内衬必须用耐火材料砌筑。它不仅承受高温钢水与熔渣的化学侵蚀,还要承受钢水、熔渣、炉气的冲刷作用,以及加废钢的机械冲刷等。我们通过对炉衬寿命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从改进炉衬材质,采取均衡炉衬,优化炼钢工艺,规范标准化操作,采用高效溅渣护炉技术和 “三位一体”挡渣技术,加强对炉衬日常维护(湿法喷补)等方面着手,即采取“综合护炉”操作法,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总结,终于使炉龄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由 2004 年的平均6073 炉到 2007 年的平均 19137 炉,最高单炉炉龄达到 3005

3、5 炉,炉役运行耐材吨钢降低了 5.3 元,非作业时间减少了 423 个小时,转炉作业率和利用系数分别达到 95.55和 102.7 t/(公称吨位d),在国内同类型企业名列前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几年炉龄示意图1857223145 2076219137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04200520062007年份炉近几年吨钢消耗运行耐材6.985.234.671.250123456782004200520062007年份元/吨钢1、炉衬材质的改进和均衡炉衬1.1 自氧气顶吹转炉问世以来,其炉衬的工作层都是用碱性耐火材料砌筑。曾经用过白云石质耐火材料,制成焦油结合

4、砖,在高温条件下砖内的焦油受热分解,残留在砖体内的碳石墨化,形成碳素骨架。它可以支撑和固定白云石质材料的颗粒,增强砖体的强度,同时还能填充耐火材料颗粒间的孔隙,提高了砖体的抗渣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炉衬砖的耐化学侵蚀性和高温强度,也曾使用过高镁白云石砖和轻烧油浸砖,炉衬寿命均有提高,炉龄一般在几百炉。直到 20世纪 70 年代兴起了以死烧或电熔镁砂和碳素材料为原料,用各种碳质结合剂,制成镁碳砖。镁碳砖兼备了镁质和碳质耐火材料的优点,克服了传统碱性耐火材料的缺点。镁碳砖的耐火度高,热膨胀率小,抗渣性强,导热性能好,避免了镁砂颗粒产生热裂,同时由于有结合剂固化后形成的碳网络,将氧化镁颗粒紧密牢固地连

5、接在一起。用镁碳砖砌筑转炉内衬,大幅度提高了炉衬使用寿命。以前我厂 20t转炉使用的炉衬材质、砖型比较乱,标准不统一,所以炉衬使用寿命比较低。经过技术人员反复试验、论证,最后统一使用MT14A、MT14、MT18A 系列镁碳砖作为我厂 20t 转炉炉衬材质,使用效果比较理想。1.2 保证砌炉质量。砌炉很关键,要求严格执行砌炉工艺规定,永久层用高度耐火泥湿砌,工作层干砌;各层砖缝均需错开,砖缝要求为立缝、平缝都小于 2mm;炉底与炉身用电熔镁砂细粉掺沥青粉接缝,凝固时间小于 1.52,用炉底车顶紧后缝约 20 mm。1.3 在冶炼过程中由于各个部位工作条件不同,根据炉衬各部位的损失机理及侵蚀情况

6、,因而工作层各部位的蚀损情况也不一样,针对这一情况,视其损坏程度砌筑不同的耐火砖,砌筑不同厚度的炉衬,这就是所谓的综合砌炉。为了增产,提高单炉产量是有效手段之一,但必须改变原有的装入制度,增加装入量。为了解决增大装入量后炉容比偏小,喷溅加剧的问题,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论证和精密核算,决定在保持原有转炉主体设备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砖型和砌砖方式,在保证转炉重心不变和炉衬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了转炉内衬厚度,增加了转炉有效容积,在增大装入量后而炉容比基本保持不变,有效解决了增大装入量后喷溅加剧的问题。综合砌炉可以达到炉衬蚀损均衡,提高转炉内衬整体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改善转炉的技术经济指标。2、

7、“三位一体”挡渣技术的应用。随着炼钢生产的不断发展,转炉炉龄的不断提高,出钢口寿命已不能满足高节奏炼钢工艺的要求。为了解决中小型转炉在冶炼强度大、炉渣温度高、生产节奏快等不利条件下导致的出钢口寿命短、出钢过程下渣、吹炼过程出钢口堵不严等技术难题。我们通过对出钢口砖的改型和砌炉工艺的改进,解决了更换整体出钢口的技术关键,并配合挡渣塞和均质挡渣球的使用,发明了适合 35 吨转炉的“三位一体”挡渣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出钢口平均使用寿命从 50 炉提高到 212 炉,达到了与维护转炉同步,并大幅度减少了补出钢口次数,节约了辅助时间,提高转炉作业率,降低了质量、生产事故,且现场操作方便,成本低廉。3

8、、高效溅渣护炉和挂渣技术溅渣护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 MgO 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炼钢终点渣,通过高压氮气的吹溅,在炉衬表面形成一层高熔点的溅渣层,并与炉衬很好地烧结附着。这个溅渣层耐蚀性较好,从而保护了炉衬砖,炉衬寿命得到提高。我们通过优化氧枪喷头参数、规范溅渣枪位和溅渣时间(不小于 1 分 30 秒) ,形成了具有二炼特色的高效快速溅渣护炉技术,快速溅渣护炉技术能在不影响炼钢节奏的前提下,能有效提高转炉炉龄,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4、炉口改造和小炉底改造:、炉口改造和小炉底改造:炉帽和炉底粉化一直是转炉维护的难点,改前转炉水冷炉口的结构为一个倒“凹”字型,炉

9、口内砌有三层镁碳砖。炉口寿命平均为6500 炉;炉口漏水,热换每次至少 6 小时,时间长,三层砖的“结合”较难;炉口结构件重 3153 公斤,备件成本费用高;炉口漏水,易造成炉衬砖粉化;冷却效果差,炉口结渣多。将炉口改为“平板”型,炉壳上锥体高度延长,炉口减薄,重量减为 2400 公斤,且不用砌砖,炉口与炉身结合面靠钢板平面接触,易于安装固定;循环水结构改变,增加了冷却效果,没有缝隙,减少耐材粉化,杜绝炉帽漏钢事故。改前转炉炉底与炉身的连接靠上下吊架的联结销固定,接缝处密封不严,易出现漏钢,且从接缝处进入炉内空气和水,造成炉底砖粉化,炉底空洞,为了避免炉底漏钢,不得不使炉底上涨,间接减少了炉池有效容积,减少了炉容比,恶化了冶炼操作,增加了冶炼过程喷溅, “三粘”事故偏多,不便于工艺生产操作,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将转炉炉底与炉身的连接改为螺栓固定两法兰的连接,下锥体增大延长,包容着炉底,接缝处密封的问题得以解决,彻底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5、规范操作,标准化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