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及科学施肥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453329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料及科学施肥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肥料及科学施肥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肥料及科学施肥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肥料及科学施肥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料及科学施肥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钟天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100026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总产由 1949 年的1 132 亿 kg 猛增到 2000 年 4 622 亿 kg,棉花总产由 44 万 t 增加到 442 万 t。肥料投入的增加和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 我国肥料应用状况11 有机肥料应用状况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农业的繁衍生息靠的是有机肥的投入与有机物质的再循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我国有机肥料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40-50 年代,我国农田养分投入以有机肥料为主,1949 年全国化肥使

2、用量仅 1.3 万 t,有机肥料投入纯养分约 480 万 t,占总肥料投入的 99。第二阶段,60-70 年代,我国化肥工业迅速发展,由于化肥使用量的增加,有机肥料投入量相对下降,1977 年化肥投入纯养分 648 万 t,约占养分总投入量的 31;有机肥料投入养分 1 420 万 t,占养分投入总量的 69。可以看出,有机肥料仍然是主要的养分投入。第三阶段,70-80 年代,此期间化肥养分投入与有机肥料养分投入量都在逐年增加。到 1988 年,化肥用量增加到 2 1417 万 t,有机肥料纯养分增加到 2 4947 万 t,有机肥料养分占总养分投入降至 54。第四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

3、,有机肥料养分所占比重基本稳定在 50左右。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来,我国肥料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有机肥料所占比重从 99下降到 50左右,从单一的有机肥料施肥结构发展到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的施肥结构,并形成了氮素、磷素以化肥为主,钾肥以有机肥料供应为主的格局。据 1994 年统计资料,有机肥料养分投入占总养分投入的 54,有机氮素、磷素、钾素投入分别占 40、40、85。 ,12 化肥应用状况自 1901 年化肥首次进入我国至今,化肥的应用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化肥用量迅速增长,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1949 年我国化肥用量仅 13 万 t,全部是氮肥。1953 年我国

4、开始进口磷肥,两年后开始了磷肥生产,进入 60 年代后磷肥使用量迅速增加。在 50 和 60 年代我国钾肥生产和进口量都极少,直到 70 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少量地使用钾肥,进入 80、90 年代,钾肥不足日益成为突出的问题。从化肥使用总量来看,50 年代使用量很少,在 100 万 t 以下;到 70 年代末已经突破了 1 000万 t,到 80 年代末突破了 2 000 万 t;进入 90 年代增加更为迅速,19841995 年的十余年间,平均年增加化肥用量 161 万 t,年递增 7。1999 年,我国化肥使用总量达到了 4 124 万 t,其中氮肥 2 181 万 t,占528;磷肥 697

5、 万 t,占 169;钾肥 366 万 t,占 89,复合肥 880 万 t,占 213,平均亩用量达到 273kg。在化肥使用量的增加中,以钾肥和复合肥增加率最大,分别增加了 366、311;氮肥和磷肥分别增加了 78和 103。由于近年来化肥使用量的剧增,我国一跃而成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但我国耕地土壤养分偏低,复种指数高,单位面积的化肥用量仍然较低,化肥使用总量仍然不足,并且使用区域分布不平衡,因此今后仍需加大在化肥方面的投入。化肥应用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也体现在投入流向上。90 年代前,我国化肥主要应用于粮食作物上。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化肥投入流向也发生了变化。1

6、994 年与 1985 年相比,亩化肥施肥量油料作物增加了 492,糖料作物增加了 53.2,果树增加了 127.6,蔬菜增加了 53.6。粮食与其他作物的肥料分配比例约为 7: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的用肥量还将不断增加。2 肥料和科学施肥的贡献肥料对农业的贡献是巨大的,正是由于肥料的不断投入,维持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保证了农业的持续生产能力。21 肥料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与潜力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 41 个国家 18 年试验示范所得的 41 万个数据进行统计,化肥的增产作用占到农作物产量的 4060,最高达到 67。全国化肥试验网试验结果表明,化肥施用得当

7、,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其中 829 个水稻试验平均增产 408;1260 个小麦试验平均增产 566;629 个玉米试验平均增产 461;62 个棉花试验平均增产 486;64 个油菜试验平均增产 644。1981 年开始布置的 52 个 10 年以上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点的试验资料表明,施用化肥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平均为408,其中旱作两熟区的小麦为 602,玉米为 462。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化肥的增产作用是巨大的。我国化肥施用量由解放初期的 13 万 t,提高到目前的 4 000 多万 t,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最多的国家,化肥的合理投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单产稳

8、步上升,1999 年我国粮食产量 5 084 亿 kg,是解放初的 4.5 倍;棉花总产 442 万 t,是 1949 年的 10 倍。22 肥料对培肥、改善土壤的作用随着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作物从土壤中带走了更多的养分。肥料的投入不仅满足了作物生长的需求,而且弥补了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防止了土壤肥力的耗竭,科学合理的施肥还可以培肥和改良土壤。无机肥料的特点是养分单一、含量高、释放快、易被作物吸收利用。无机肥料投入可以及时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满足作物各个生育期的需要;有机肥料养分齐全、含量低、释放较为缓慢,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它的投入,既补充部分养分,又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缓冲能力,提高

9、土壤酶活性,从而提高土壤肥力。23 肥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现代农业正在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要求农业必须符合“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等特点。肥料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物质投入,在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要达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平衡农田养分的输入和输出。因此,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做好农田养分的管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不合理的使用肥料,必将导致肥料效益下降、资源的浪费、农产品品质低下、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影响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3 肥料应用前景展望31 继续增加化肥投入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

10、力。发达国家耕作制度多以一年一熟为主,普遍实行休闲轮作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全国平均复种指数高达 150以上,耕地利用强度大,而单位面积施肥量偏低。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耕地潜在肥力较低,畜牧业不发达,有机物的循环和再利用率不高。所以,要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将依赖于化肥施用的增长。32 调整氮、磷、钾施肥比例现代农业要符合“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等特征,但我国的农业却出现高产不高效、高产不优质、高产高耗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科学施肥水平不高,施肥比例不合理,盲目施肥现象严重。造成了肥料利用率低,我国氮肥利用率只有 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近 20 个

11、百分点。目前,我国化肥施用氮磷钾肥比例仅为 1:041:016,与世界平均水平(1:059:048)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钾素不足成为近年来突出的问题。我国的农业要上新台阶就必须提高科学施肥水平,调整氮、磷、钾肥比例。33 重视有机肥料中、微量元素施用我国耕地肥力不高,加之耕地利用强度大,用养失调,耕地地力出现下降的趋势。近年来有机肥料投入逐渐减少, “重无机、轻有机,重用地、轻养地”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同时不重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作物带走的中、微量元素数量逐年增加,而补偿不足,我国耕地土壤缺乏中、微量元素的问题已相当普遍。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我国缺锌面积 729 亿亩,缺硼面积为

12、 492 亿亩,缺钼面积668 亿亩,缺锰 304 亿亩。增加有机肥料投入,提高有机肥料品质,重视中、微量元素的施用,对提高土壤肥力,矫治微量、中量元素的缺乏有很大潜力。34 科学施肥技术研究和推广我国的化肥使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必须看到,90 年代以来我国粮、棉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很不相称。与 1984 年相比,1994 年化肥施用量增加 907,而粮食仅增加91,棉花的产量却一直徘徊不前。其原因固然很多,不合理施肥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从当前化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化肥肥效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宏观调控差、过量施肥或不平衡施肥所造成的。因此,必须加强科学施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做好基础性工作如土肥基础设施建设、耕地养分调查、土壤肥力监测、平衡施肥技术试验示范等。提高我国施肥的整体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