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终点在哪里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447527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的终点在哪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学的终点在哪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学的终点在哪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学的终点在哪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学的终点在哪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的终点在哪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的终点在哪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的终点在哪里科学的终点在哪里评科学终结论评科学终结论摘要摘要20 世纪末,科学终结论一时甚嚣尘上,认为伟大而又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科学终结论是根据当前科学发展中内外因素限制作用,认为这些作用是很难突破的极限,科学终结了,但我认为这是一种悲观主义和对科学的未来发展的一种曲解,我认为,只要人类的追求未终结,科学不会终结,科学的发展不可能时时都有重大的进展,重大的科学发现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关键字关键字:科学终结论 物理学 人类的极限 创造的速度1.1.引言引言20 世纪末, 科学美国人的记者霍根出版了科学的终结一书,以独特的方式全面审视了时下的科学发展, 并得出结论认为:“科

2、学(尤其是纯科学)已经终结, 伟大而又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霍甘根据自己对现代科学各分支权威科学家的采访, 以独特的方式讨论了科学的本质、限度、发展规律和前途等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斩钉截铁地宣布了科学的死刑, 轰动一时。在此之前,1989 年 10 月在第 25 届诺贝尔会议上曾专门讨论了科学终结问题。出席这次会议的有 4000 多人, 其中许多是国际著名的科学家、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和哲学家。会议还把大会上的发言集结成册,于 1992 年出版,书名为科学终结吗? 。一时科学终结的思想广泛传播,并引来了许多学者的批评,其中许多中国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这些预言,我们

3、将如何对待呢?科学真的会终结吗?假如科学真的终结了,那将是一番什么景象?2.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在中国学者的文献中,他们大多只是介绍科学终结论:传统科学终结论认为科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科学已发展到尽头,而是意味着传统科学中原有的统一模式的结束,经典科学思想的终结,当代科学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体系,已经分崩离析、五花八门、成为多元的和可变的系统,并且已发展到不得不把它们区分为两类科学的程度;认识极限终结论认为科学的终结是由于科学的认识极限造成的,而科学的认识极限又是本世纪以来科学发展至现代阶段带来的必然结果,这种终结论从科学和真理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指出科学的三个认识极限:语义极限、结构极限和主观极限

4、。科学无匹敌终结论认为科学既具有无匹敌的长处,又具有局限性的短处;科学事业终结论认为科学是有害的,是世界上一切问题、危机、罪恶的总根源,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过度地开发自然,造成世界性的粮食与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恶化、人口爆炸,核武器的威胁等社会后果,并认为,为了人类的未来,科学事业应当终结;强弩之末论,该观点往往为具有一定科学素养或从事科学的社会、文化研究的学者所持有,认为,科学的发展遵循一条收益递减的曲线。当代科学进步日新月异,但很快我们将面临并进入一个累积性抑制增加和收益递减的时代;另外,也有对此提出批判的,苗东升从霍根的学术背景、逻辑推理、思想根源、社会背景等方面批判了霍根的科

5、学的终结 ;陈雨思从科学的复杂性方面进行了批判;董岩则列举了许许多多的还未解开的科学谜底来批判科学的终结。也有学者读了科学的终结之后,对科学的发展的进行了严肃的反思,比如孙雍君等。3.3.科学终结论的历史溯源科学终结论的历史溯源在霍根之前,科学终结的论点已经出现过多次。早在 1872 年,德国生理学家杜布瓦-雷蒙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知识的极限”的著名演讲。19 世纪下半叶,当普朗克在 1875 年来到慕尼黑大学时,物理学主管建议他不要研究科学,因为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去发现了。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于 1900 年在回顾当时物理学的发展状况时,就很自信地说,在已经建成的物理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

6、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了。在 1918 年出版的西方的衰落中,斯宾格勒指出,爱因斯坦相对论等新兴的物理学破坏了真理的确定性和精密性的希望,它是科学之不可避免的即将到来的衰退的可靠迹象。1989 年,在美国古斯塔夫斯阿道弗斯大学召开了一次专门讨论“科学的终结”的会议,参加会议人数达 4000 人之多。20 世纪末,霍根出版了自己的著作科学的终结 。总体来说,历史上的这些人对科学的终结论的确信来源于对权威的确信,对未知认识的局限。4.4.评科学终结论评科学终结论4.14.1 科学终结论不够彻底科学终结论不够彻底在科学的终结反科学吗?对批评的答复中,霍根写了这一段话:“有人抱怨我的预言可能使年轻人

7、对科学探索望而生畏, 我对此种批评可不敢怠慢。我自己就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要是他们十年后问我, 我是否认为科学是一条死胡同, 我将告诉我们什么? 我的回答或许是这样的:我所写的任何东西都不应该妨碍你们成为科学家。有许多极其重要又激动人心的事情留待科学家去做:寻求治疗疟疾或艾滋病的更好办法, 设法缓解损害环境的能源, 更准确地预测污染将如何影响气候, 等等。但是, 如果你们想作出像自然选择、广义相对论或大爆炸理论那么重大的发现, 想超越达尔文或爱因斯坦, 则你们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表示霍根也认为还存在着我们没有解决的科学问题,事实的确如此,并且我们还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比他提出来的还要多得多,

8、如,我们的宇宙、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意识的产生等等,另外,除了科学家提出来的未解决的问题之外,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更深层次的问题将会被发现。科学终结论不够彻底,也是不可能彻底的。4.24.2 低估了人类的认知极限低估了人类的认知极限在爱因斯坦前,许多学者认为牛顿等人已经构建起了物理学的大厦,已经是科学的终结,但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又将物理学的发展推向了空前的一步,但接着,爱因斯坦之后人们又开始意识到科学的终结,斯宾格勒指出,爱因斯坦相对论等新兴的物理学破坏了真理的确定性和精密性的希望,它是科学之不可避免的即将到来的衰退的可靠迹象。也就是说,真正客观的真理不复存在了,确切的科学已经终结了,这

9、前后有点矛盾,爱因斯坦前人们认为科学终结了,爱因斯坦之后人们承认了爱因斯坦的理论,但又开始预言科学的终结了。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爱因斯坦之后,科学研究不可能再以一己之力来完成,需要庞大的科研机构了,和花巨资的科研设备,比如原子对撞机、太空望远镜等等,但是,我们对人类自己大脑的研究并未完成,人类大脑的极限我们还一无所知,我们不敢保证未来不会出现超越了爱因斯坦的人。除此之外,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就比如牛顿提出的定律,是建立在了几千年来一代一代人的知识积累上的,爱因斯坦的理论的提出也是建立在莱布尼兹等人的成果上的,我们可以说牛顿、爱因斯坦的出现是科学发展的两个节点,爱因斯坦之后的下一个节点还未出现,在节

10、点未出现之前,有困惑,有迷茫,但随着一系列的科学理论的提出,下一个节点将来会到来的。4.34.3 科学有害与科学终结无关科学有害与科学终结无关科学终结论中的科学事业终结论认为科学是有害的,是世界上一切问题、危机、罪恶的总根源,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过度地开发自然,造成世界性社会问题,并认为,为了人类的未来,科学事业应当终结;虽然科学事业终结论认为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导致了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但是,这与科学终结无关,而是那些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为了人类的生存,应该终结科学,但是实际上科学未终结,另外一方面,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带了许多问题,但是问题不在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人类对它们的应用,并且我们

11、也可以应用科学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4.44.4 科学终结论认为科学已经终结有失偏颇科学终结论认为科学已经终结有失偏颇霍根认为, “如果你们想作出像自然选择、广义相对论或大爆炸理论那么重大的发现, 想超越达尔文或爱因斯坦, 则你们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他认为重大的发现已经终结了,而不是科学将在未来终结。假如科学有一天将要终结,但是也不是霍根所说的已经终结了。重大的发现的概率是微乎其微,但并不是不无可能,爱因斯坦以前人们也想不到爱因斯坦的出现。我们不可能臆想未来某一个人的出现,一切都是未知的,就像科学那样未知。4.44.4 科学终结论有一定的警醒作用科学终结论有一定的警醒作用爱因斯坦之

12、后,一些前沿的自然科学研究已经变得不再确切,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假设和模型,充斥着许许多多的个人观点,而不是确切的结论,比如宇宙大爆炸模型、黑洞、虫洞,科学陷入了迷茫的不确定状态,并带有许多主观的色彩,并且科学的应用也带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我们应该警醒。但是科学发现是阶段性的,在下一个重要发现到来之前,各种理论和假设是混沌的。5.5.科学不可能终结科学不可能终结在逻辑推断中,要想推翻一个假设,只要举一个反例就够了,下面列举几个反例:5.15.1 创造的速度等于毁灭的速度创造的速度等于毁灭的速度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人类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劳动生产

13、率不断提高,但是,我们远远没有做到创造的速度等于毁灭的速度的予取予求的程度。无论是马克思还是中国的儒家思想,都思考过人类的未来,马克思认为当共产主义到来,物质极大丰富,物质按需分配,人们精神文化水平极高;孔子认为的是“大同社会” ,并且他也在人的发展中提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我们一直朝着提高生产率的方向前进,我们不断科技创新,研发新装备,以提高生产率,在市场上提高竞争力,总之,我们在朝着“创造的速度等于毁灭的速度”的方向前进,那时候我们就能够做到予取予求了,这里的创造的速度等于毁灭的速度,举例说明,比如我们用一颗超级核弹一分钟摧毁了一颗行星,然后我们用一分钟创造出一颗行星,这时创造的速度

14、才会等于毁灭的速度。要想达到这种地步,我们的科学还要进行无尽的探索,但是不无可能,如果科学终结了,这不可能达到的。只要我们的追求不终结、科学不会终结。5.25.2 人类的极限人类的极限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基督徒的信仰,上帝是万有的创造者、宇宙的统管者、真理的启示者、选民的拯救者和罪恶的审判者;上帝全知、全能、全智、全视、全权、全爱、全造的永远至高并永生者,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有。然而科学正是不断追求真理、不断探索未知、不断把想法变成可能,人类对速度的追求,对穿越空间的追求也是不断前进的,人们不断开发马车、火车、汽车、飞机、宇宙飞船,也是想去想去的地方,想无所不至。假如科学已经终结

15、,那么人类已经全能、全知、全造、无所不至,这不是他们所信仰的神吗?我们的科学追求也不正是朝着他们所信仰的神前进吗?假如科学有一天终结了,那么人类将变成了基督教所信仰的“神” 。也有人把神定义为超越了我们想象的所在,我们未来不正是如此吗?我们的未来也正是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如果人类有极限,那么人类的极限就是“神” ,但是现在的人不是神,他们对未知迷茫,他们去上班还会堵车,他们为设计一辆跑车绞尽脑汁,现在的人类根本不是人类的极限,所以现在的科学并未终结。马克思认为,人类世界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所谓必然王国,就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尚未认识和掌握,因而人的活动和行为不得不受这种盲目力量的支

16、配和奴役的状态。而所谓自由王国,就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使自己成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下解放出来,从而能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这样一种状态。但人类自诞生起,对自由的追求从未停止,从柏拉图的理想国、从对奴隶社会的斗争到对封建社会的斗争,但远远没有达到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这样一种状态。人类的极限正如对科学终结的预言一样 ,我们不能妄下结论。6.6.结论结论正如与任何世界末日预言、 历史的终结一样,科学终结论并没有科学性,而只是科学发展陷入混沌之后的一种主观感受,面对科学未来的不确定性,终结论的悲观主义的态度是不可取的。科学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成就,科学势必有持续给我们带来更多成就的态势;过分乐观主义的态度也有失之偏颇;毕竟我们确实面临着一系列看起来很难突破的限度。我们应采取适度乐观的现实主义态度;在克服局限中推进科学进步,又在科学进步中应对新的局限的出现,始终使科学处于一种动态的可持续发展中。这是我们应持的正确的科学进步观。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美 约翰霍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