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弱智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皇姑育智)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436037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弱智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皇姑育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弱智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皇姑育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弱智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皇姑育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弱智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皇姑育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弱智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皇姑育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弱智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浅谈弱智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 (皇姑育智皇姑育智) )获“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 录入时间:2006-7-4 8:43:00 阅读人次:629 颁奖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获奖时间:2006 年 1 月 16 日单位:皇姑区育智学校 作者:杨玲玲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需要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对社会有责任感、胸怀宽阔、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不怕困难、不畏挫折,勇于拚搏、敢于创新的健康心理素质的人才,“心理健康”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弱智儿童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也同样重要。弱智儿童通过育智学校几年的教育和训练,在生活自理、劳动技能和社

2、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能力提高的同时,一些心理问题也逐步的显露出来,如:怕与陌生人接触,怕别人耻笑,不敢面对老师的目光等等。有的学生明显一些,有的学生则不容易看出。这种心理疾病严重的影响了弱智儿童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本不健全的心智更增加了负荷,给他们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了使学生能够越过这些障碍,作为特殊教师,培养弱智学生的健康心理已经成了学生教育的首要问题。结合我进三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用爱心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声教胜于言教”用行动来表示胜过于千言万语的述说,在“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从家里拿来一些较新的衣物送给班

3、级中生活较困难的同学,并且用自己的钱买来了学习用品,把这些东西送给学生。通过这件事,使我班学生深深的感到了“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并且受到了家长的感谢。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明辨是非,克服不健康的心理以及由于缺陷带来的弊端和坏习惯,培养了弱智学生们的健康心理,树立了信心,提高了他们的自尊心。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们学习进步了,懂得了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帮助别人。随处可见讲文明、懂礼貌、勤学、守纪的好学生(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每一个学生都向天上的一颗星,只不过有的亮一些,有的暗一些。弱智学生尽管身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有自己

4、的闪光点,那么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及时鼓励,使学生现建立自信,从而克服“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会”的自卑的心理缺陷。对于这样的学生尽量避免正面批评教育,以减少不必要的消极刺激,应对他们多鼓励、多表扬,使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消除自卑。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发展符合社会要求的个性特征,是其今后自立于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心理品质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具有积极情感,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具有适应环境,经受心理挫折和自我调节的心智活动与情绪的心理能力、兴趣爱好,如:我班学生普遍心理障碍是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我就设计一些他们经过努力就能完成

5、的任务,而且当学生们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时,我就给予一定的表扬(小红花、小红旗等),这样学生们常常接收成功教育,渐渐的他们变得自信了,勇敢了,学会了说“我能行”。(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弱智儿童由于大多数都有脑器官性损伤,影响大脑的神经系统功能,使他们的高级神经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许多缺陷及心灵受到伤害,特别是由于身心缺陷带来不健康心理和种种不良习惯。作为一名班主任来讲,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热爱生活。这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 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使弱智儿童加深记忆,有利于学生的平时行动,于是我利用周五的班队会时间,把小学生日常行为

6、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在逐句讲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做到,并在班级里开展了“小红花评比”、“光荣榜”等一系列的班级评比活动。经过不懈的努力,常规的贯彻和落实使平日脾气古怪、任性的弱智学生变得讲文明、懂礼貌了,在校园里经常可以听到“老师好!”“客人好!”的亲切问候声,以及孩子们相互谦让的身影,懂事的孩子主动的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校园中的无名小雷锋越来越多。组织纪律性教育的加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改善弱智儿童不健康的心理。2、 抓住时机,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抓住生活中的一切契机,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平时我注重结合学校的活动和一些比较重大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学校、爱集体、

7、爱党的教育,如:清明节祭扫烈士墓,讲英雄的故事;“六一”儿童节积极组织学生排练文艺节目,为全校师生进行演出;“七一”通过讲故事比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新年师生共同包饺子、吃饺子来加强对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等。这些活动是学生们兴趣盎然,充分的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3 精心的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弱智儿童由于认知水平比较低,加之大多数家长由于心中的自卑和自己的面子问题,不愿意带孩子外出活动,因此这些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从而使孩子们不愿意和他人交往,对自己缺乏一定的自信。针对弱智学生的之一普遍特点,学校和老师就精心的组织一些社会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8、的使孩子们认识社会、接触社会、走进社会,在活动中帮孩子们重新认识自我、找回自信。如:带领学生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故宫清代一条街”等这些活动使学生们理解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组织学生们参加运动会、文艺会演、义务劳动、去商店实际购物等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拓宽了视野,也使他们在社会、在他人面前找回了自信,发现自己的长处,并且充分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美育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增强生活情趣,经常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读一些能理解的故事、诗歌、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等,对弱智儿童的美德行为和高尚情操的培养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情感是人

9、们沟通的桥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近三年的弱教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领悟到:世界上最珍贵、最纯洁、最脆弱的情感就是弱智儿童的情感,这也是我们教师最该珍惜,最该呵护的情感。我班有一名同学曾经使我头痛,他不仅骂人而且还打人,我曾不知所措,但我没有放弃他,相反是努力的关心他,使他感受到我的诚意,用我的真情、我的行动去感染他,渐渐的我发现他变了,骂人的话听不见了、打人的事不在发生了,取而代之的是帮助别人的身影、制止骂人的话语,我成功了。从这件事中我领悟到了以情育人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师是学生与社会的沟通者,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教师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你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或好,或坏,我认为

10、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给学生一定的关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的爱能点燃学生进取之火,学生能在师爱中唤起学习的力量,要用爱心唤起他们心中微薄的力量,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很喜欢他们,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学习、活动的。多赞扬、多鼓励、多指导,充分的让学生感觉到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成长。(2)、要给学生一定的耐心我们面对的不是天才,而是在心理和生理都有障碍的学生,因此要有耐心。耐心和爱心同样重要,都是教育好弱智学生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弱智学生因为智力比一般的人要低的多,所以在接受知识的方面也无法和常人相比,他们接受知识的速度要比一般的人慢的多,但这部代

11、表他们不想学习知识、本领。由于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碰壁,当他们在向别人发出幼稚的疑问时,换回的常常不是正确的答案,而是一个个的冷眼、一声声的嘲笑甚至使不堪入耳的侮辱,久而久之他们就不敢向别人去询问,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少,用人们的话来讲也就是越来越傻了。为了防止这一恶性循环的发生,作为特殊教师除了面对学生要有耐心外,更要对家长及他人做好思想工作。我所教的班集中的孩子大部分都是重度的弱智学生,开始的时候,我常被他们的无知弄的不知所措,由于我刚刚参加工作,对这样的孩子缺少一定的了解,就会对他们大喊,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孩子们对我有一种敌对的心理,我越想走进他们的世界,他们对我的防范心理越强。这

12、是我不得不检查自己教育方法,通过与其他有经验老师的交谈,大量阅读有关弱智教育的书籍,我恍然大悟原来我的教法不但不正确,而且简直就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发现了错误我及时的纠正,在课上我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为他们讲解,在课下我主动找他们谈心,无论面对多么幼稚的问题我都能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细心的解答直到他们满意为止,题不会做了,我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字不会写了,我就手把手的教,当他们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我就会及时的表扬他们、肯定他们的成功;当他们失败使我不会埋怨他们而是为他们鼓劲。渐渐的我发现孩子们愿意和我接近、和我做朋友了,我终于可以走进他们的世界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了。我懂得了爱心和耐心是一把可以开

13、启任何一道心灵之锁的钥匙。(3)、教师要相信学生,对学生要有一定的信心弱智学生普遍缺乏的就是自信心,要向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首先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要相信,要有信心,使学生接收期望教育。进入其青春期的青少年儿童,对同龄人的认同程度要比对父母、对教师的深。抓住这一特点,对有自卑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其他同学去鼓励他、帮助他、肯定他,让他体会到同学对他的关心、理解和信任。长时间下来,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集体的归属感,从而消除自卑,走向自信。(五)争取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有自卑心理障碍的弱智儿童,在家里也多数受到父母、邻居的嘲笑和讽刺,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沟通,对家长提出相应的要求,如:让学生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了微小的进步就要及时的给要鼓励和表扬。当别人的面前,只讲他的优点,不提他的缺点等。通过家庭学校的积极配合,帮助弱智儿童逐渐摆脱自卑的心理阴影,带着自信走向新生活。以上是我在日常工作中对矫正学生不健康心理的一点做法。对于社会上更多的有心理障碍儿童,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和关心,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完) 录入校验:网管员 Copyright 2005_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