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防灾减灾》精品课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435993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中地理《防灾减灾》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防灾减灾》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防灾减灾》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防灾减灾》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防灾减灾》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中地理《防灾减灾》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中地理《防灾减灾》精品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防灾与减灾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 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 方法或应急措施。课堂目标【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说明防灾减灾的必要政府在防灾 减灾中的作用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方针政策 。(1)防灾减灾的必要性 :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 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减灾防灾; (2)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在防灾减灾工作中, 各级政府努力采取多方面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和损 失,在防灾减灾中,起着核心作用;(3)我国防灾减灾的方针 :“以防为主,防、抗、救 结合”。 一、遥感技

2、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遥感(RS)技术的特 点: 2、应用范围: 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等。 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二、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信息集成与分析 2、灾害评估与预报: 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 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 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 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RSG IS搜集、获取海量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减灾救灾 【阅读思考】 阅读 我国

3、主要减灾 工程分布图, 思考:我国主要 减灾工程有哪 些类型?主要 分布在哪里? 这些项目当中 你以前听说过 哪些?三、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一)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材料一: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1998 年夏季,中国南方罕见的多雨。持续不断的 大雨以逼人的气势铺天盖地的压向长江,使 长江无须臾喘息之机地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 最大的洪水。洪水一泻千里,干流连续出现 8次洪峰,持续两个多月。百万军民奋力抗 洪,虽然保住了长江大堤,但造成近500万 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 损失高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材料分析】材料二:长江流域地图材料三:1998年长江流域的雨

4、情材料四:长江上游某山区,人们把大 片森林砍光、烧尽,在森林废墟上戳 洞下种,发展农业生产。 材料五: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和洞庭 湖平原在1998年特大洪水袭来时,受 灾最严重的200多万灾民几乎全部来自 各个民垸,在洪水上涨期间,大约占 总数73%的民垸先后溃口或被迫扒口。【讨论】1998年长江洪水灾害严重的 原因自然原因: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干流汛 期长、水量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加上河道宣 泄能力不足所致。夏季风异常加剧洪灾危害。 人为原因:上游山区人们过度砍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 流失加剧,减小了森林的调节功能,使大量泥沙入江 ,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泻洪能力降低

5、。中游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 蓄洪峰的功能削弱。(二)“三北”防护林工程【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说明:(1)“三北”地区环境问题的发展(2)“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过程及 其作用。 “三北”地区环境问题的发展:由于人口增加、农业垦殖、战 争以及统治者大兴土木等方面原因,“三北”地区的大面积森林 与草原变为裸地,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过程及其作用:l978年“三北” 防护林工程开始建设,通过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 种造林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荒 漠化土地和水土流失得到基本的控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明显。

6、【阅读思考 】 阅读材料“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总结淮 河多水灾的原因。 扇形水系,支流众多。流域落差小,中下游地势平缓,洪水下泄十分缓慢;河道弯曲狭窄,下游又缺少通直的入海河道;湖泊淤积,蓄洪能力差;流域内暴雨频繁。1、洪涝灾害 (1)生物措施:恢复植被,即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2)工程措施:修水利工程;裁弯取直;修建分洪、池洪区;加固大堤; 开挖入海河道(淮河)。 (3)防御措施: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 2、干旱高温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双结合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 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即在缺水易发生干旱地区生活、生产用水 的节约使用。 3、台 风 预测和

7、预防为主 4、沙 尘 暴生物措施:恢复植被(退耕还林,还牧)。工程措施: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人工草场。政策措施:制定草场保护法律,加强管理;推广轮牧,控制载畜量等。四、自然灾害的防御5、寒 潮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船在大风前返航。提醒有关部 门作防寒准备。 6、地 震减轻灾害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减灾意识 ;建立灾害滥测预报体系;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 等。 7、滑坡、泥石流恢复植被。 8、赤潮预防和治理措施:加强监控;控制污染,减缓或扭转海域水体富营 养化。 9、咸潮节水,保护水资源,不过度开采地下水等。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

8、救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一)震前防震 准备(二)震中避震(三)震后自救与互救五、自然灾害自救与互救五、自然灾害自救与互救(一)震前防震准备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 通常以家庭为单元(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 (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桌下、床下不放杂物; (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 避难袋); (5)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 (6) 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 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 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电话号 码、血型,紧急联系人姓名等内容,便于

9、他人营救时参考; (8) 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二)震中避震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室内避震 室外避震 “伏而待定 ” 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 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三)震后自救与互救 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防洪 准备(二)洪水应急(三)洪水中的救助一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准备逃生物资。 尽量逃向高处,登上 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 、山丘和高坡等。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 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 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 身体下沉,等待救援。警惕和防止被毒蛇、 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 上电线的电击。 洪水应急措施: 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v抢救溺水人员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最主要的方法: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洪水中的救助滑坡、泥石流 山区、半山区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 发生。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 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 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 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 逃避。 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 河道弯曲、汇合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