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张掖实施十大工程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435849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张掖实施十大工程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论张掖实施十大工程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论张掖实施十大工程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论张掖实施十大工程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论张掖实施十大工程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张掖实施十大工程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张掖实施十大工程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张掖实施十大工程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浅论 实施 十大工程 地方经济 关系 2008 年,市政府第二十二次常务会议讨论审定了张掖实施十大工程工作大纲(规划) ,十 大工程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十大工程是以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抢机遇抓投资、快增长促发展、重民生保和谐为主线,以拓宽“三 条路子”、实施“十大工程”为重点,强力抓项目投资力促经济增长,突出抓特色产业推动结 构调整,统筹抓城乡发展改善民生保障,深入抓改革开放增添发展活力,着力抓效能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全力保持 地方经济快速

2、增长彼此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本人就二者的关系论述如下: 一、十大工程的内容简述十大工程是指: 1.中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 2.中国钨钼产业基地; 3.河西风电走廊 500 万千瓦发电工程; 4.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 5.中国西部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 6.现代农业示范工程; 7.河西百万头肉牛基地; 8.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9.30 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 10.城乡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 要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上述目标,一是要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市实际,要牢 固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始终把加 快发展作为政府工

3、作的首要任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 意谋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二要准确把 握国家投资重点,努力寻找我市经济社会建设与国家政策支持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用足 用活国家政策,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力争有一批关系张掖长远发展、关系经济结构调 整、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计划之内,切实把中央、省上的 政策措施真正变成促进张掖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三要把拓宽“三条路子”、实施“十大工程” 作为对接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措施

4、为保障,确保“十大工程”各项 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四要抓住核心,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政府的重要职 责和使命来对待,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重 点解决群众就学、就业、就医、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不断夯实社会和谐的 基础,以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二、实施二、实施“十大工程十大工程”,是保持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和有效途径,是保持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和有效途径 1、在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方面 就十大工程而言,中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重复又矛盾,完全 可以并入第一项工程统筹考虑。这个是硬任务,不仅

5、关乎张掖,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内蒙西部和 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影响面很大,几乎关系到国家的民生,所以排在“十大工程”的第 一位。 黑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影响张掖经济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梯级水电的建设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推动力,在增加能源供 应,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环境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与此同时,也就带动了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力和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是黑河流域(张掖)湿地保护工程的建设,张掖将建成城市湿地公园、张掖国家湿 地公园、张掖黑河流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黑河流域(张掖)湿地保护工程由张掖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黑河流域湿地国家

6、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 及保护工程和张掖市北部生态新区(包括滨河新区和湿地周边“金边带”) 。 充分利用湿地 资源,将构筑金张掖地标性建筑群和景观带,会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建成生态新区、人文 新区、和谐新区,诠释张掖“戈壁水乡”、 “湿地之城”的自然神韵和生态魅力,打造甘肃最精、 河西最优的人居环境。这一切,必将影响张掖的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带动张掖地方经济步 入快车道。2、在中国钨钼产业基地方面 就张掖而言,工业发展滞后,没有支柱产业,在张掖建成钨钼产业基地,是抢抓历史机遇, 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钨钼产业基地的建设,不仅是张掖的重大项目,也 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大项目。钨钼项目开发,

7、意义重大,它必将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 展。2008 年 11 月 24 日 国土资源网报道:甘肃有色金属部门在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市肃南 县境内发现了重要的战略稀有金属钨钼矿,矿区包括小柳沟钨、贵山钨钼、祁宝铜钨、 世纪铜钨四个矿床,储量居亚洲第三,目前正在做这些矿藏的探矿工作,张掖市现已将这 个矿产的的开发列入“中国钨钼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按照规划,到 2012 年,张掖市的钨钼 冶金产业增加值将达到 31 亿元,继而打造中国最大的钨钼产业基地。钨钼矿的开发,目前 已经形成了年采选 60 万吨、生产 3500 吨钨精粉的能力。基地建设正积极寻求勘探实力强、 技术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的合作开发

8、商,500 万吨钼采选建设项目规划现已形成。届时, 中国最大钨钼基地将在河西走廊张掖崛起。 本人认为,钨钼矿产是我市最具开发潜力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钨钼当属首位。要 把钨钼资源开发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来培育,着力引进一批国内知名大企业和战略投 资者。钨钼产业基地建设问题在于由谁来开发,如何开发, “推动精细加工、形成产业链条” 落到实处是关键,别只是卖矿产资源。张掖的矿,就是要在张掖提选和加工,还要在张掖 制半成品和成品,否则,中国最大钨钼基地将在河西走廊张掖崛起必将大打折扣。 3、在河西风电走廊 500 万千瓦发电工程方面 风电是清洁能源,是投资少,见效块的一项阳光产业。我市水能、风

9、能、太阳能、生物质 能资源十分丰富。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战略, 为我们发展基础能源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此工程关键问题是张掖在 500 万千瓦时的风 电工程里只有 50 万千瓦时,仅仅是总工程量的十分之一。另外,电力行业是垂直管理,对 地方经济的贡献只有数字上意义。要把我市建成“河西风电走廊”的重要支点、全省重要的 电力生产大市,这方面远远不够,要以电能开发的契机,全面带动花草滩、长山子、三岔、 平山湖煤田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撑,增强地方经济的实力。要坚持水 电、风电、火电建设并举,在现有水电装机 54 万千瓦的基础上,加快大孤山、宝瓶河等

10、电 站建设,力争“十一五”末全市水电装机达到 150 万千瓦以上;火电二期工程建设应尽快开 工建设,早日实现水、火、风电总装机 500 万千瓦发电量的目标,让我市真正成为全省重 要的电力生产大市。 4、在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和中国西部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方面 建立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和中国西部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两项工程是稳步发展 张掖经济的重中之重。我市具有发展玉米制种和马铃薯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产业优 势。发展集群农业的优势明显,自然条件方面包括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保障,农村 劳动力足够,科研技术支持方面也不逊色等条件。要建成集约化产能,除了要合理确定制 种面积和区域布

11、局,大力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种子生产、质量检测体系,提高种子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实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支持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打造全国知名的玉米良种品牌和马铃薯产业品牌;制定合理规范企业 准入标准和行业规范,对现有制种企业进行以属地化管理、原产地纳税为主的清理整治, 鼓励公平竞争,优化制种和产能环境,建立企业、农民、政府“三赢”的种业发展长效机制 外,问题在于深加工产业的培育和形成,制种深加工程度一般,主要是品牌推广,别的诸 如马铃薯加工产业和后面第六大工程里提到的蔬菜产业,类似蔬菜深加工这种项目潜力巨 大,蔬菜瓜果光种出来是不够的,得卖掉,不能简单地给人拉

12、走卖掉,得提高其价值,有 两个方法,一是提高科技含量比如“三品”,二是深加工比如马铃薯就要种、收、洗 切、炸、 包、销这种龙,从种到做成薯片食品各个环节都要在张掖形成产业链条,这样才能真正为 地方经济拉动增长点。多年来,张掖都是直接卖农产品,这样吃亏就吃大了,要发展张掖 的经济,发展一个现代化的,规模化的农产业是第一选择。 就马铃薯集约化生产而言,随着爱味客、德农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在张掖的落地,必 将有力地带动了马铃薯加工和种薯繁育的兴起,也就具备了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基础条 件。未来几年,要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特别是爱味客、德农等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和技 术、管理、品牌优势,做大基地、做强

13、龙头、做优产品、做响品牌,推动种植标准化、品 种专用化、生产集约化和加工精深化,形成 3000 万粒微型薯、6 万亩良种繁育基地、60 万 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和 100 万吨加工能力,基本构建起良种扩繁、精深加工、鲜薯贮藏、市 场营销“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把张掖建成全省最大的种薯繁育供应基地和全国一流 的马铃薯精深加工基地,使马铃薯产业成为推动沿山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 支柱产业。 5、在现代农业示范工程方面 本人认为,所谓的农业示范工程,即“平面向立体、分散向集中、粗放向集约、传统向现代” 的提法,应理解为农业生产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这很是必要,没有规模不成气侯,坚持用 工业化的

14、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充分利用我市优越的水土光热资源条件,按照“多采光、少用 水、新技术、高效益”的原则,科学规划布局,规范标准生产,推广配套技术,主攻单棚效 益,带动规模扩展,加速“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开发,培育名优品牌,大力发展 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等设施农业,示范带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使之朝着“平面向立体、分 散向集中、粗放向集约、传统向现代”的方向发展,增创农业新优势,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 以甘、临、高三县区为主,发展连片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和高原夏菜,建设优质蔬菜生产 基地;以山丹、民乐和川区沿山乡镇为主,发展连片设施葡萄产业,拉长鲜果上市期,形 成设施葡萄产业优势带。 除高新现代化

15、农业基地建设外,我们还应该注重传统农业基地的建设,龙头项目建设 一是 食品油基地建设,山丹、民乐、沿山地区和壮族军区联勤部马场管理局发展 100 万亩“双低” 油菜,油料年产量达到 2 亿公斤。重点改扩建山丹县油脂厂年产 5 万吨高级烹调油生产线, 新上民乐县 5 万吨高级烹调油生 产线,新上民乐县 5 万吨高级烹调油生产线项目,抓好目 丹、民乐两县的油料批发市场建设。 二是啤酒原料原料基地,山丹、民乐发展啤酒大麦 10 万亩,总产达到 4000 万公斤;张掖、临、高台发展啤酒花 10 万亩,啤酒干花总产值达到 1650 万公斤。在扩大中美合资斯丹纳啤酒花颗粒生产厂,张掖农场麦芽厂等啤酒大麦加

16、工 企业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新上山丹县 1 万吨啤酒麦芽生产加工厂和高台县 5000 吨啤酒花烘 干生产线。 三是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张掖、临泽、高台、肃南发展 10 万亩,年产量达到 1 亿公斤。继续扩大葡萄加工企业规模,新建张掖市果酒、高台县葡萄榨汁生产线。四是 中药材基地建设,张掖、民东、高台、肃南建立以杜仲、枸杞、甘草、板兰根、黄参、锁 阳等为主的中药材基地 20 万亩,以河西制药厂、张掖市中药提炼厂、地区农校螺旋藻生产 厂等为龙头,开发系列保群健食品、药品,带动中药材生产的发展。 “公司+基地+农户”的种子生产模式是现代农业经营的有效模式,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有 效组织起来,切实解决了农户与市场相对接的问题。大力发展农工商联合公司、专业运销 协会和合作社等中介购销组织,扩大产品销售,真正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企业、 基地、市场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促进农业全面发展和进步,促进地方经济稳健发展。6、在河西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方面 我市有丰富的饲草资源,这位打造河西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资源优 势为依托,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加工龙头企业组建为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