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主题1呵护生存环境1.1关注空气质量同步测试鲁科版选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435455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主题1呵护生存环境1.1关注空气质量同步测试鲁科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主题1呵护生存环境1.1关注空气质量同步测试鲁科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主题1呵护生存环境1.1关注空气质量同步测试鲁科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主题1呵护生存环境1.1关注空气质量同步测试鲁科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主题1呵护生存环境1.1关注空气质量同步测试鲁科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主题1呵护生存环境1.1关注空气质量同步测试鲁科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主题1呵护生存环境1.1关注空气质量同步测试鲁科版选修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1.1 关注空气质量关注空气质量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9 9 题;共题;共 1818 分)分)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签署了巴黎协定该协定要求各国采取更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控制温室效应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 ) A.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 改变能源结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D. 将煤气化或液化,以提高其综合利用率2.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 SO2有关的是( ) A. 酸雨 B. 光化学烟雾 C. 臭氧空洞D. 温室效应3.世界气候大会与 2009 年 12 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 2012 至 2020 年全球温室气体减

2、排协议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 N2 B. H2 C.CO2 D. O24.下列说法,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 A. 只用米汤就可以鉴定食盐是否加碘 B. 一滴水中的分子数比全球人口还多C. 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 D. 可口可乐 pH=2.25.下列关于垃圾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2A. 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B. 将垃圾分类并回收是处理的发展方向C. 填埋垃圾不需要治理,只需深埋即可D. 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污染空气的物质,故不宜采用此法6.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

3、.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 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D. 若某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7.有些垃圾可以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处理。下列垃圾中,不适合用这样的方法处理的是( ) A. 塑料垃圾 B. 果皮 C. 卫生纸D. 纯棉纺织品8.酸雨的 pH 小于 5.6,下列气体排放可能会形成酸雨的是( ) A. N2 B. CO C. SO2 D. 氟氯代烷9.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保的是( ) A. 任意排放污水 B. 推广使用脱硫煤 C.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D. 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4、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3 3 题;共题;共 1111 分)分)10.化学与材料密切相关,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开发都离不开化学明祖陵,被称为“明代第一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道全长 250 多米,两侧立望柱二对,石像十九对,石像经风吹雨淋,逐渐被腐蚀,其罪魁祸首就是酸雨,硫酸型酸雨是由空气中的 _ 含量过高引起,向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大大减少该酸雨的发生,最终可将煤中的硫转化为 _ (填化学式)在快中子反应堆中得以广泛应用的钠钾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这个事实说明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 _ (填字母)a高 b低 c可能高也可能低3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_

5、(填字母)a聚苯乙烯 b棉花 c光导纤维 11.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天然水的处理可用明矶作混凝剂,其含有的铝离子水解生成的_(填化学式)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使之沉降含有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的工业废水可以用_(填“中和”、“氧化还原”或“沉淀”)法处理,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再利用,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废纸、塑料、废金属等属于_(填“有机垃圾”、“危险废物”或“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常用的三种处理方法是堆肥、卫生填埋和_酸雨是指 pH5.6 的降水,主要是由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_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作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

6、时产生的 S02 , 脱硫后产生的废料中含有的 CaS04可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则石灰石脱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2.调查表明,嘉陵江大桥锈蚀速度每年为 0.16mm,远远超过瑞典斯德哥尔摩大桥每年 0.03mm 的锈蚀速度;1982 年 6 月 8 日,重庆市下了一场大雨,市郊 1300 多公顷水稻突然枯黄,好像火烧过一样,几天后,局部枯死上述材料中出现的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_污染问题 三、综合题(共三、综合题(共 2 2 题;共题;共 1212 分)分)13.(2011合肥模拟)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

7、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气体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A、B、C 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_ (2)将 C 归为化合物,将 D 归为单质的理由是_ (3)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_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 A 物质和生成的 C 物质的质量比为_ 4(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_ 14.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 Fe2+、Cu2+和 SO42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流程以回收铜和硫酸亚铁请回答:(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8、_(填序号)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酒精灯 (3)固体成份是_(填名称) (4)原料的名称为_回收的铜可用于制备胆矾(CuSO45H2O),可将铜和一定浓度稀硫酸混合后并在加热的情况下通入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Cu+2H2SO4+O2 2CuSO4+2H2O制得硫酸铜溶液后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胆矾请分析 2Cu+2H2SO4+O2 2CuSO4+2H2O 反应中,氧化剂是_,还原剂是_(填化学式)用双线桥标出上述反应的电子得失_ 四、实验探究题(共四、实验探究题(共 1 1 题;共题;共 4 4 分)分)15.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 Fe3+、Cu2+、Ag+三种金属离

9、子,实验室设计了方案对废液进行以下三步处理,并回收金属请回答: (1)步骤中得到的沉淀含有的金属单质有_ (2)步骤是将 Fe2+转化为 Fe3+ , 还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5A. Fe 粉 B. NaOH 溶液 C. 新制氯水D. 稀硫酸(3)步骤中加入氨水生成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 6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 A 正确;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消耗化石能源,增大环境污染,故 B 错误;C改变能源结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可减少污染,故 C 正确;D将煤气化或液化,以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可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

10、污染,故 D 正确故选 B【分析】节能减排即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特别是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如节约电能、减少汽油的消耗、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等都属于节能减排的措施,以此解答该题2.【答案】A 【解析】【解答】A酸雨的形成与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有关,A 符合题意;B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氮的氧化物有关,B 不符合题意;C臭氧空洞的形成与氮的氧化物和卤化代烃有关,C 不符合题意;D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合物气体有关,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二氧化硫可引起酸雨,结合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和温室效应的形成进行判断即可

11、.3.【答案】C 【解析】【解答】解: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形成了温室效应,故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故选 C【分析】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4.【答案】A 7【解析】【分析】答案:AA、不正确,食盐中加入的盐是 KIO3 , 米汤中含有淀粉,遇到单质碘呈蓝色,要鉴定食盐是否加碘,要将 KIO3中的碘还原。5.【答案】C 【解析】【解答】A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垃圾和适当掩埋、堆肥,有些垃圾可焚烧,但产生污染性气体的垃圾不能焚烧,故 A 正确;B可回收垃圾应首先分类回收,最大

12、限度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约资源,故 B 正确;C有些垃圾深埋对会污染土壤、且能改变土壤结构,故 C 错误;D产生大量污染空气物质的垃圾不能直接燃烧,故 D 正确故选 C【分析】处理垃圾应首先分类回收,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浪费,根据垃圾的分类和性质采取科学的方法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掩埋或焚烧6.【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能够引起水体、土壤污染;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 B 错误;C即使实现了化石燃料清洁利用,由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也需要开发新能源,故 C 错误;D若某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

1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D 正确;故选:D【分析】A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能够引起水体、土壤污染;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C根据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分析判断;D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判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7.【答案】A 【解析】【解答】塑料垃圾可回收利用,不能填埋,塑料不能降解,焚烧会产生有毒物质。【分析】本题考查垃圾的处理方法的选择,熟练掌握各类垃圾的处理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C 8【解析】【解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这些物质溶于水后生成显酸性的物质,当雨水的pH5.6 时,形成酸雨。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雨水的 pH5.6 进行判断。9.【答案】A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