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增压器喘振分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543315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增压器喘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增压器喘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增压器喘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增压器喘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毕业论文增压器喘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增压器喘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增压器喘振分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二二 年年 月月装订线增压器喘振分析-勤 学 苦 练 能 成 功专业班级: 船舶与海洋工程 内容摘要增压器是现代柴油机提高功率的主要方式,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在现代船舶柴油机中应用广泛,而喘振是船舶主机增压器的常见故障之一。涡轮增压器在现代船舶柴油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工况好坏直接影响柴油机的工作。而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的喘振不仅使压气机达不到预期的增压比,而且会损坏压气机的部件,并导致整台涡轮增压器机损事故。因此,了解船舶柴油机增压器喘振的原因,在操作管理中预防和消除增压器喘振,是船舶轮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增压坏器;喘振;损坏;The Analysis O

2、f Surging Of Diesel TurbochargerABSTRACT Pressure increasing is the mainly way to improve power in the modern diesel engine . Turbocharger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modern marine diesel engine,and surging is one of the common faults of main engine turbochargers.Turbocharger in modern marine diese

3、l engin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turbocharger 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marine engine. The Surging of turbocharger not only fail to achieve the prospective compressor pressure ratio, but also will damaged the compressor components, and will lead to the turbocharger

4、 damage. Find out the causes of marine diesel engine turbochargers surging, prevent and eliminate the turbocharger surging when in the management of turbocharger are very important.Key words Marine diesel engine; Turbocharger; Surging; Damage; 目 录1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5 2 增压器喘振机理.7 3 增压器喘振原因分析.9 3.1 增压

5、系统流道阻塞因素的影响.9 3.2 增压器或柴油机本身的故障,柴油机运行工况不良.9 3.3 运转中的增压器和柴油机暂时失配和船体阻力增大.11 3.4 喘振处理方法.11 4 实例分析.13 4. 1 案例 1.13 4. 2 案例 2.15 4. 3 案例总结.15 5 管理措施.16增压器喘振分析引言 现代船舶大型低速柴油机,大多采用增压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性,降低燃油消耗率. 柴油 机实现增压,可以在气缸工作容积和柴油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使柴油机功率增加百分几十,甚 至成倍增加。若柴油机采用机械增压方式,则消耗柴油机的功率。因此,大功率柴油机一般 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器.柴油机功率增加随增压压力

6、的增加而成比例的增加。增压系统工作的 优劣与否直接影响着柴油机性能及其可靠性。近些年来,船舶柴油机上的涡轮增压器故障 越来越令人关注。在废气涡轮增压器故障中,又以压气机的喘振最容易发生,也最为常见。 作为增压器故障之一的增压器喘振直接影响着主机的整体性能。 因此, 对出现喘振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 以便能在故障发生时迅速做出正确处理, 避免 不必要的损失。根据船舶主机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喘振机理,有必要提出了一套 专门用于分析喘振原因的方法,以减少盲目查找所带来的不必要的工作,从而迅速解决故 障。1 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从柴油机气缸排出的废气具有

7、很高的温度(约 400500C)和一定压力(约 0. 20. 4MPa)及较高的流速,它所含热量约占燃油燃烧所放出热量的 23%40%。因此将废气通入涡 轮机,使涡轮机高速旋转来带动离心式压气机,由此实现柴油机增压,这种增压形式称为废气 涡轮增压。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一般都采用单级离心式压气机.它由进气道、工作轮、扩压器 和排气蜗壳组成.当压气机工作时,新鲜空气经过进气道轴向进入压气机叶轮.由于压气机叶 轮的旋转,空气经过空气滤器消声器被吸入压气机叶轮。由于通道的导流作用,气流能在最 小的损失下均匀进入压气机叶轮.进气道是渐缩流道,在进气道中,压力、温度略有降低,流 速提高.正是因为压力降低

8、,空气才被吸入工作叶轮.空气进入压气机叶轮后,随着叶轮高速 回转,因而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空气向叶轮外缘流动并被压缩,其压力、温度和 速度迅速增加,其中流速提高最大.这是因为叶轮对气体作功,不叶轮的机械能变成了气体的 动能和压力能.然后气体进入扩压器,在扩压器中由于流道是逐渐扩大,使空气的动能转化为 压力能,流速降低,压力升高。蜗壳中的通道也是渐扩的,因而空气流过时继续将动能转化为 压力能. 离心式压气机在各种不同工况工作时,它的各主要参数会随之变化。在不同转速下压气机 的排出压力和效率随空气流量的变化规律,称为离心式压气机的特性。表示这种特性的曲 线称为压气机的特性曲线,图 1 为

9、现代压气机的特性曲线。压气机特性曲线上的等转速运 行线,通常称为增压特性线。它的变化特点是:随着空气流量 V 的增加,增压比 c 开始是 增加的。当流量 V 增加至某一值时,c 值达到最高。然后,进一步增加流量 V ,增压比 c 反而降低。这样,增压特性线如似马鞍形状。这种变化特点是由于压气机中气体流动特点 引起的。我们可以通过图 2 来解释这种现象。从理论上讲,一只带后弯式叶片的压气机,在 没有流动损失的理想情况下,转速为常数时,增压比 c 与空气流量的关系是呈线性下降趋 势的,如图 2 中的 a 线。但压气机中的实际流动是有损失的。可以把压气机中的流动损失分为两类,即摩擦损失和撞 击损失。

10、摩擦损失包括空气与壁面的摩擦、空气流内部的相互摩擦以及可能产生的波阻损 失。这些损失都随流过压气机的气流速度而变化,也就是随空气流量而变化,且随流量的增 加而增大。如果没有撞击损失,压气机消耗的功用来压缩空气和克服摩擦损失。因此,随着 流量的增加,摩擦损失增加,而增压比 c 总是减小的,如图 2 中的 b 线。 压气机中的撞击损失是由于非设计状态下,压气机叶轮进口和叶片扩压器进口处,气流 方向的叶片构造角不一致,即产生一定的冲角,使气流撞击叶片边缘而引起损失。显然,偏离 设计流量愈大,撞击损失也愈大。因此,考虑了压气机的全部流动损失后,在转速为常数时, 增压比 c 随流量 V 而变化的关系曲线

11、,就如图 2 中的 c 曲线,这正是增压特性线似马鞍形 的变化特点。在 b 曲线和 c 曲线之间阴影部分就是表示空气在压 气机中流动的撞击损失。图 1 压气机的特性曲线2 2 增压器喘振机理增压器喘振机理 增压系统中增压器的运行特点: 柴油机在各种负荷下,所需要的增压空气流量与增压 压力之间的关系,称为柴油机进气特性曲线。对单独增压系统,柴油机驱动螺旋桨按推进 特性工作时的工作特性曲线如图 3 所示。由图可见,增压器的工作线是一条上部离喘振线 较远、下部离喘振线较近的曲线。在运行条件的全部变化范围内,增压器的工作特性曲线 不会进入喘振区。因此,只要设计柴油机时选配的增压器合适,在正常情况下是不

12、会发生 增压器喘振的。当流道堵塞时,背压升高,流量减少,故工作特性曲线左移,如图线 C 所示。这时工作特性曲线的下部进入喘振区,会在低负荷时发生增压器喘振。图 3 柴油机进气特性曲线压气机与涡轮机同轴相连, 构成涡轮增压器。涡轮机在排气能量的推动下, 带动压气机 工作, 实现进气的增压。在运转过程中,当压气机的流量减小到一定值时,气体进入工作叶 轮和扩压器的方向偏离设计工况,造成气流从叶片或扩压器上强烈分流,同时产生强烈脉 动,并有气体倒流,引起压气机工作不稳定,导致压气机振动,并发出沉重的喘息声或吼 叫声, 这种现象称为压气机的喘振。图 4 空气在工作叶轮前缘附近的流动情况压气机喘振的机理是当流量小于设计值很多时, 气体进入压气机和扩压器的方向偏离 设计工况,叶轮进口和扩压器叶片内产生强烈的气流分离造成的。图4为压气机流量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