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学而思六年级选拔初中尖子学员语文答案解析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422858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4月,学而思六年级选拔初中尖子学员语文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年4月,学而思六年级选拔初中尖子学员语文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年4月,学而思六年级选拔初中尖子学员语文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年4月,学而思六年级选拔初中尖子学员语文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年4月,学而思六年级选拔初中尖子学员语文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4月,学而思六年级选拔初中尖子学员语文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4月,学而思六年级选拔初中尖子学员语文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亲爱的同学们:4 月 7 日,东学堂的语文老师们在大钟寺中鼎大厦奋战了一天,终于将此次2013 初一语文高端班次选拔考试的试卷阅完了!此次考试有初一语文分班考试的模拟考功能,并且为东学堂初一语文高端班次选拔考试。目前,考务的老师都在紧张的为大家的试卷录制电子分数,请大家耐心等待,4.11 号开始大家就可以拨打呼叫中心的电话 010-82618899 查询自己的分数啦!下面我说说这次初一语文高端班次选拔考试的详细内容。:soso_3252637301874395489_4:【选择】 此次考试的选择题一共有 5 道小题,分别为字音、字义、成语、病句和修辞题。字音题,依旧将考察的重点放在了大众误读上

2、。脑髓、哺育等词属于大众误读的常见考题,跟随东学堂语文学习的同学们应该不会出错。而 C 选项中的“嗥鸣”难度比较大,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很少涉及如此比较生僻的词汇,D 选项中的“强占”,很多同学会和“强迫”读成一个音,而“强占”中的“强”不是被迫的意思,而是强行的意思,故应该读二声。字义题,这道题没有什么好说的,属于中考前三道题当中高频的考题,历年分班考试试题中也很容易考查这样的题型。成语题,这道题属于初中三年各学校、各区考试当中的高频考题,也的确是初中学生经常错的题目,可以说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来讲,难度很大。历年初一语文分班考试题中成语题出现的很少,但是作文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基础部分的重点题型,

3、同学们还是应该提起重视。此次的成语题,A 选项的错误是比较明显的,“随声附和”说的是一个人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说。而我们再看一下 D 选项,”博学多识“的意思是学问广博精深,“博学多识”搭配“讲述”比较牵强。不过,因为 A 选项属于褒贬误用,错误比较明显,故这道题实际上对于语文基础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难度尚可。病句题,这道题在历年初一语文分班考试试题当中多次出现过,但是大多数学校的分班考试试题是判断语病的试题,而这道题加大了难度,属于病句判断+修改的类型。A 选项,去掉”之一“,修改了句子的原义,因此错误非常明显。即使同学们对这种病句不是很熟悉,我们利用东学堂的课堂上面说过的说明

4、文阅读的语言准确性的题的解题思路来做这道题,也能够发现这道题的语病。B选项”能否“搭配”关键“,属于”两面对一面“的错误,这在中学语文试题中的病句题中属于必考题型。C 选项,属于”眼睛“和”集中“搭配不当,眼神可以集中,但是眼睛不能集中在他的身上。D 选项”原因“是”结果“属于句式杂糅的情况,同学们可以利用压缩语段的方法来做这道题,会得出”原因是结果“的结论,因此这道题是有语病的,也就是说,”的原因“和”是的结果“这两种句式是不能混用的。修辞题,小学六年级的同学比较熟悉的是修辞的判定题,即判断这句话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而初中语文的修辞题考查的重点不再是判定而是分析,因此,同学们除了熟悉比喻、拟

5、人、夸张、反问、排比等八大修辞之外,还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句子的分析上,即本体的特点和喻体的对应上面。“偷换概念”,是修辞的作用题中常出的陷阱。在备战分班考试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将这种语段中的各种修辞找出来,并且能结合自己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分析修辞运用的作用,才能将修辞的作用题答正确。总体来说,此次考试的选择题难度比较大,从题型来看,无论是针对未来的初一语文分班考试,还是针对整个初中语文的学习,这些题型无疑都是重点,提醒正在备战分班考试的同学们一定要提起注意。【综合性学习】此次考试的综合性学习题围绕着“低碳生活”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展开,题型设置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题甚至于中考语文的综合性学习题非常类似

6、。可以说,此次考试的综合性学习题比初一上学期大多数学校语文试卷中的综合性学习题要难,对于几乎没有接触过综合性学习这种题型的六年级同学们来说,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在材料和题目之前,我们看到文章中给了我们一段导语。导语,或者说是综合性学习题的背景知识介绍,是同学们第一遍读题的时候应该集中精力关注的部分。很多同学认为这段文字仅仅是无用的信息,其实导语中包含了这道综合性学习题的核心内容低碳生活,还包含了同学们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的为了让同学们加深认识,以及我们的核心活动宣传“低碳生活”。 所以,读好材料前的导语,对我们迅速准确的把握综合性学习题的核心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题,属于筛选、提取重点信息题

7、。题干让我们从两方面概括实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首先,“必要性”对同学们来说就是一个难点。“必要性”是指达到一定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因素。也就是说,我们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在材料中要找的就是要达到“低碳生活”这一目的,必须要做什么。同学们在答题时,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照抄材料,实际上题干让我们做的不是抄写材料而是筛选重要信息并提取信息。因此,“海平面升高”“减缓淹没速度”“抑制水体污染”和“引发疾病”是同学们应该在材料中找到的关键信息,而我们的同学在答题的时候答“海平面升高可能导致蓝藻过度繁衍、供水受到污染、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的比较多,这反映出同学们筛选

8、关键信息的时候顾此失彼,没有采用正反逻辑的方式分析。本段材料一共四句话,我们在第一遍读材料的时候应该一句一句仔细读,然后找到材料中的关键点,“海平面升高”是同学们找到的关键点,却忘记了“海平面升高”不能带来“低碳生活”,而是我们应该“减缓海平面升高”,减缓其淹没陆地的速度。“水体污染”和“引发疾病”,几乎所有的同学们都能答出来这两点,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初中语文的考试中,如果限定字数的话,同学们应该将“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这样的修饰限定字眼删除。据此,这道 8 分的题得 6 分的同学占绝大多数。评分标准:海平面升高 2 分,减缓淹没速度 2 分;抑制水体污染 2 分,引发疾病2 分第二题

9、,考查的是同学们读图理解并归纳概括的能力。这道题的难度很大。“因为所以”的句式对于绝大部分的同学来说根本不是考查的难点,读图是真正的难点所在。分析图的目的在于找到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分析的同时要将答题的落脚点放在“意义”上。很多同学将答题的重点放在了分析柱状图的数据上,将柱状图呈现出来的“7.9%”“24.2%”“59.2%”“8.7%” 作为答题的重点,却没有分析出这些数据呈现出来的核心内容。答案的核心要点是“低碳生活方式”“开展宣传意义重大”,但很多同学答来答去围绕着数据来答题而不是围绕着大多数学生了解不够开答题。 评分标准:句式 2 分,多数人 1 分,低碳生活方式

10、 1 分,了解不够 1 分,开展宣传活动 1 分,意义重大 1 分 第三题,考试的是同学们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这道题考查同学们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实际上同学们不能完全脱离材料而仅仅靠自己对生活实际的理解来答题。材料提供的重点信息有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排放。至于传统牙刷现代牙刷、洗衣机、节水喷头等,不过是像说明文中的举例子和列数字,为我们提供生活中实际的事例来说明低碳生活的具体行为。因此,很多同学将阅读的重点放在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碳排放上面,而忘记了节约能源这一点,或者将节约能源说的非常详细,举了两个自己实际生活中节约能源的;例子来答题。因此得到 3 分的同学和得到满分的同学都不少,这种类型

11、题属于提出建议和措施性质的题,只要围绕着“低碳生活”这一主题来答题,不偏离题意,可以说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分数。评分标准:节约能源 3 分,减少碳排放 3 分总体来说,这道综合性学习题虽然对同学们来说区分度很大,但我们可以从题目的解读中提起注意的是对社会热点新闻、社会焦点话题的关注。综合性学习题作为小学语文到初中语文跨越时的新题型,也是 2007 年北京市中考确定下来的题型,在中考中占据 11 分的分值,可以说这道题是能够在各种考试中拉开分数差距的题目。关注社会热点,找到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观点态度,并且能够有自己主观的判断和认识,再加上在东学堂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会学习到的实用技巧

12、,相信经过具体题目的训练,这种综合理解能力和筛选能力的题对我们来说会是得分点。【记叙文阅读】记叙文阅读的文章是坐在最后一排,这是东学堂初一语文讲义中的一篇记叙文阅读文章。文章讲到的是作者的一段和老师之间的往事。“世界上永远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是作者集中抒情议论的句子,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第一题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对东学堂语文六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并不困难,实际上我们运用分层并通过六要素概括层意的办法就能够解决问题,找到事件的情节变化及作者“我”在整个事件中情感态度的转变,是答好这道题的关键。第二题属于筛选有效信息中的原因目的题,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应该首先找到题干问句的

13、位置,再向前找这句话的原因,“原因题,往前找,答案就在不远处”就是我们做好这道题的关键所在。另外,在答题的时候还要注意题干中说“请用原文回答”。这道题应该说题目难度不大,得满分的学生很多。第三题分析“惊慌失措”的作用,题目难度比较大。很多同学只答出来了“惊慌失措”一词单方面的作用,没有将“写出了我收起练习册的慌乱神态”和“表现出我当时的紧张、惭愧、有所醒悟的心理”这两点都答完整。实际上,东学堂语文六年级秋季班记叙文阅读的讲授过程中,已经将记叙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及作用题的答题思路讲解的很清楚,同学们只要围绕着表层写出惊慌失措一词表现出的我当时的状态以及我深层的心理就可以。第四题考查对主旨句“世界

14、上永远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的理解,这道题的题型和中考记叙文阅读的最后一题主旨拓展题的出题思路非常类似,根据文章谈个人感想,以及 50 字以上的题干要求,也基本上就是主旨拓展题的翻版。值得一说的是,六年级的孩子们应该了解一下这种题型的评分标准:分析“最后一排”的含义 2 分,阐述自己的感想 3 分,符合字数要求 1 分,语言通顺 1 分。其中,语言通顺分基本上是白送的分数,只要在 50 字以上的答案中不出现严重的语病和超过 2 个以上的错别字,就能够将语言通顺分拿到。此外,同学们在阐述感想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围绕着文章的解读来阐述,也就是在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基础上再阐述自己

15、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看法。同学们可以采用举例子的方式在谈看法的时候说说自己生活中实际的例子,也可以围绕着“最后一排”谈谈自己对学习对生活乃至对人生的感受,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写出自己面对生活和学习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从阅卷实际看,得到 4-5 分的同学比较多,也就是说没有答出“最后一排”的含义的同学比较多,因此同学们应该注意的是将这种题型的答题思路搞清楚。总体来说,现代文阅读题目并不是很难,但可以明显的看出,初中语文的记叙文阅读篇幅更长,文章的题目围绕着整体阅读、深入理解重点词句、以及对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来考查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次考试的记叙文阅读出题角度和方式,与大部分学校的初一语文分

16、班考试中的记叙文阅读、初中阶段的记叙文阅读,甚至中考记叙文阅读都非常类似,因此此次的记叙文阅读对大家备战分班考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文】此次考试的作文题目为“他/她影响了我”,延续上文中白老师给“我”的影响“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把握的生命和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享受的人”来出题,满分 30 分。在同学们已经过去的 12年人生经历中,记叙一下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让自己难忘、感激的人,并且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激、难忘、敬佩等感情抒发出来,是此次作文的基本要求。评分标准:(不足 50 字扣 1 分,累计扣分不得超过 2 分)0-8 分 跑题、字数不足 150 字9-17 分 仅仅叙述一件事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少于两处 基本不偏离题意18-24 分 叙述具体事件并且事件叙述完整 有情感认知 语言通顺 语病少于两处25-30 分 叙述具体时间并且有细节描写 情感真挚 感悟深刻且观点鲜明 词能达意 没有语病 语言运用准确生动在阅卷过程中,作文部分呈现出的主要问题有:1、字数不足 400 字。虽然此次考试题量大,时间紧,但一部分同学作文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