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5401132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生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命、生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命、生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命、生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命、生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生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生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生命,生命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理解、评价、鉴 赏文学作品;能学会相互合作、相互倾听, 并有条理、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课文的基本 方法,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人生的有 益启示;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多角 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逐步形成积 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 和审美情趣;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 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文章内涵,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1揣摩词语的表现力 2能畅谈 对人生的理解教学、学习方法引导法、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辅助教

2、学板书设计生命,生命 朗读 选读 寻读 飞蛾求生 应当珍爱生命 瓜子抗争 让人生更有意义 聆听心跳 感受生命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一)情境导入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响曲师:1、但人的生命却只有两万多天,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但是在如此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坚强、勇敢和快乐,也可以选择脆弱、逃避和悲伤,甚至是死亡。2、简介作者:今天所介绍的文章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12岁就染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差不多全身关节都损伤了,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她为什么如此强烈的呼喊“生命,生命”?从中你会得到哪些体验?(

3、二)整体感知 朗读 师:请大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2)自主探究:文章写了哪几个事例?(提示:可抓住文中的词语概括)(三)研读赏析1、选读师:请从以上三个事例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事例,说说为什么喜欢。预设:喜欢第一个事例,喜欢的是飞蛾的顽强抗争精神;喜欢第二个事例,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如张海迪的经历;喜欢第三个事例,联想到自己,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 )过渡:这篇文章之所以如此震撼我们,是因为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2、寻读 师:以二段为例,寻找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标出来,想一想为什么用得好?预设:“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写出小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肃然起敬”

4、是发自心底的敬佩;“冲破”、 “不屈”体现生命的顽强;“仅仅”写出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泥土的恶劣环境下,体现出对生命的执着;“擎天撼地”体现生命顽强;“竟然”突出我的惊喜。教师小结:这些富有表现力、生命力的词句是很能表达作者的情感的,也才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朗读时特别应注意。师:朗读指导:注意把握朗读技巧(1)注意语速、语调、停顿、重音。 (2)理解内容,有表情地加以朗读。过渡:无论怎样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作者从小现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启发人的,同时,她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3、研讨 师: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三点思考(四)体验反思师:1、读罢全文,你感受到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5、你对生命的认识。预设:生命只有一次,应好好珍惜;人总是要死的,选择死亡的方式可以不同;倾听音乐, 感受情景了解作者大声朗读 课文,归纳 概括课文的 内容畅所欲言, 可以是只谈 课文的事例, 也可以谈自 己的感悟合作探究 (四人一小 组) ,讨论回 答(推荐小 组中的代表 发言,各种 的发言意见 基本上已经 把富有表现 力的词语找 出来了。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归纳总结:自由朗读;生命是宝贵的,应该活得精彩。师:引导请用下列格式说话:“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而美丽”,再联系到生活实际。示范:我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美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又瞎又聋,但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终于“扼住了命

6、运的咽喉”。(预设:我感受到生命因为顽强拼搏而美丽,张海迪阿姨下半身不遂,但她顽强与命运抗争,而轻椅上的梦成了激励青年上进的明灯。我感受到生命因为有无限的价值而美丽,伟大的作家鲁迅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奋斗而美丽,像居里夫人,一生都奉献于发明上。我感受到生命因为助人为乐而美丽,雷锋的一生都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五) 、激情引读,情感升华师、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成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下面就让我们齐读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2、无论是奋力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还是自己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

7、,都让作者感到生命的伟大,于是她发出了深深的感慨:(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3、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热爱,因为她知道(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4、是啊,生命多么美好, (课件出示)有了生命,向日葵才能拥抱太阳有了生命,花儿才能绽放有了生命,小鸟才能歌唱有了生命,蝴蝶才能飞舞有了生命,小鱼才能自由自在地游玩(六) 、课外拓展,升华情感1、说一说:你从书中、报纸、电视或其他媒体中,知道哪些人和杏林子一样,面对困难不低头,不退缩,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了一切?2、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七)总结概括 (八)布置作业指名学生范 读并评

8、议; 着重讨论朗 读时对重音 的把握;再 齐读感受作 者的情感。生齐读最 后三段,加 以归纳概括, 并由此形成 板书。联系生活 实际谈谈你 对生命的认 齐声朗读 最后一段 课外拓展: 说一说:你 从书中、报 纸、电视或 其他媒体中, 知道哪些人 和杏林子一 样,面对困 难不低头, 不退缩,用 自己坚强的 毅力战胜了 一切?课题看云识天气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一些看云识天气的知识,提高学生提炼信息、概括内容的能力以及抓住事物 特征进行介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默读、朗读中提炼信息,在朗读中品析语言,在拓展阅读中提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激

9、发学生用心观察、探索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提炼信息、概括内容的能力以及抓住事物特征进行介绍的能力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教具多媒体板书设计看云识天气 清晰的条理 丰富的知识 生动准确的语言课题看云识天气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懂得一些看云识天气的知识,提高学生提炼信息、概括内容的能力以及抓住事物 特征进行介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默读、朗读中提炼信息,在朗读中品析语言,在拓展阅读中提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用心观察、探索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提炼信息、概括内容的能力以及抓住事物特征进行介绍的能力教学方法

10、学习方法教具多媒体板书设计看云识天气 清晰的条理 丰富的知识 生动准确的语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同学们,对于我们这些经常上班或上学的人来说,天气几乎成了我们每天都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我来问一下大家,平时你都是根据哪些方法来预知天气情况的?(预设:天气预报、报纸、短信等)过渡:同学们的方法很多,今天呢,老师就教给大家一种非常直观的方法:看云识天气。首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天上的云吧。 (屏幕展示图片,图片自动切换)师:那么天上究竟都有哪几种云和云的光彩现象呢?它们叫什么名字,又各自预示着怎样的天气呢?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同时用笔及时的圈点出这些要点。时间2分钟。师:好,谁来谈谈自己所圈点的结果

11、。 (预设:卷云和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积云: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这说明积云对应着晴天;高积云:高积云: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是晴天;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高层云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雨层云雨层云,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积雨云积雨云, )谈了解天气的 方法1分钟看图片学生默读提炼 信息师:那么我们刚才所找的都是天上的云,谁能告诉大家天上有哪些云的光彩现象呢?(有一种云的光彩现象叫做晕,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

12、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师:说得很详细,关于晕和华的区别你谈到了一点,华比晕小,然而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区别,谁看到了?(晕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师:通过两者的比较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二者的区别。云的光彩现象不仅仅是这两种呀,还有?师:好,请坐。 (展示表格)这就是刚才大家所找的八种云和四种光彩现象以及它们对应的天气情况,通过这些我们懂得了很多相关的知识,这就是这篇说明文所体现的丰富的知识性。 (板书:丰富的知识)

13、好了,那么大家现在分一分这八种云中哪几种是晴天的象征?哪几种云是坏天气的象征?教师随手点击遥控,出现大括号进行分类师:我们再看看晴天的四种云有什么共同点?坏天气的四种云有什么共同点?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中介绍八种云的段落,分别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它们的共同点。师:好,一类是薄云,一类是低而厚密的云层(点击遥控,屏幕上出现“薄云”“低而厚密的云层”) ,很显然这是根据云的形态来分的。 (点击遥控,屏幕上出现“根据云的形态”) 。在这里第二段的“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一句话就概括了第三段的内容, “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一句话就概括了四五两段的内容。那我们就把

14、这样能够概括一段或几段内容的句子叫做总领句。比如第六段第一句“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这一句话便是整个第六段的总领句。我们看文章的二至六段为我们介绍了如此多的看云识天气的知识,现在我们能不能找出全文的总领句。来,这位同学你来朗读一下第一段。师:请问全文的总领句是哪一句?交流2分钟交流1分钟还有“虹”,人 们常说:“东虹轰 隆西虹雨。 ”意思是 说,虹在东方,就 有雷无雨;虹在西 方,将有大雨。还 有一种云彩常出现 在清晨或傍晚,叫 做霞。朝霞在西, 表明阴雨天气在向 我们进袭;晚霞在 东,表示最近几天 里天气晴朗。所以 有“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的谚 语。学生思考片

15、刻师:全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你说的这一句话只有云而没有提到天气呀,看来,不行,再来。师:好(点击遥控,屏幕上出现“云(天气的招牌) ”) ,全文都是围绕着这一句话来写的。文章先总说一句: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然后对这一句话分开进行具体的介绍,最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我们看全文是一种什么结构?师:好,在对内容进行具体介绍时,作者进行了分类说明,一类是根据云的形态,把云分为薄云和低而厚密的云层,然后又把他们各自分成了四种云;另一类是根据云的光彩现象,把这些现象分成了晕、华、虹、霞。作者正是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和分类说明的方法使文章呈现出清晰的条理性。 (板书:清晰的条理)清晰的条理让丰富的知识

16、显得层次分明,内容清楚,那我们再来看看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师:对,英雄所见略同,老师也有同感。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文章中语言生动的句子去读,比如读一读拟人句,读一读比喻句,读一读用词生动的句子,在朗读中品味这样写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征。比如用词生动的句子,像第五段结尾: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这几句话就很生动,比如“崩塌” ,它在生动的同时,准确地反映了高大的积雨云云山迅速的崩裂倒塌的情景。再比如“弥漫”,它的妙处在于不仅用词文雅,而且准确地写出了崩塌后的积雨云云很多,布满了整个天空的特征。现在大家就像老师一样,选择生动的语言去朗读,在朗读中去品味它写出的什么特征。好,开始。师:通过朗读与品味,相信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收获,现在把你的收获告诉你的同桌,两个人交流一下。师:好,谁来谈谈自己的品析的结果。预设:生:我找的是第一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