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统计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377920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统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四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统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四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统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四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统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四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统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统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统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第十二单元第十二单元统计统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统计图,内容分三部分编排。第 94页教学折线统计图。第 97页教学选用适当的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第 100页单元练习和实践与综合应用。编写的三篇“你知道吗”中有两篇用统计图反映我国的气象台(站)、民航事 业的快速发展,让学生体会统计图有广泛的应用,增加对统计图的兴趣。另一 篇结合例题的统计内容简单介绍降雨量的知识,让学生对统计对象有些了解。1 教学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在看懂图中数据的同时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 画折线的方法。在本单元之前,学生

2、只学过条形统计图。教学折线统计图的具体目标是: 能看 懂折线统计图,了解图中各个数据的现实意义;能看懂折线表达的一组数据的 变化状态,并进行简单的分析、预测,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进行描点、 连折线等基本的制图活动。从这三条目标可以发现,看懂折线统计图是基础, 能带动其他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学也从看折线统计图切入。(1) 第 94 页例题分三步教学: 第一步整体感知折线统计图。呈现一张反映 某地 5 月 21 日白天室外气温的统计表,告诉学生这天的气温情况还可以用折线 统计图来表示,随之出现相应的统计图。学生虽然第一次听说“折线统计图”, 只要看到统计图上那条醒目的折线就能明白这个名称的含义

3、。第二步通过三个 问题引领学生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三个问题的答案都在统计图上,第(1)个 问题要看懂横轴上的信息,第(2)个问题结合纵轴的分段看懂折线上各个点所 表达的数据,第(3)个问题分析折线的状态和数据的走势。设计这三个问题的 意图是教学看折线统计图,所以要关注学生看图的过程和方法,在回答每个问 题时都要说说是怎样看的、怎样想的。如每隔 2 小时测量一次气温是从横轴上 相邻的两个时间都相差 2 小时知道的;表示最高气温的点在折线上的位置最高, 表示最低气温的点在折线上的位置最低;折线从下往上表示气温在升高,折线 从上往下表示气温下降第三步通过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比较,感受折线 统计图不仅

4、能表达一组数据的大小,还能形象直观地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状态。 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第 95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仍然练习看折线统计图。在回答教材提出的那个问 题前,要让学生仔细看图,从中收集数学信息。包括从统计图的标题了解图所 表达的内容,从折线上各个点表示的数据了解它的具体含义,从折线的形状分 析它所反映的态势这些看图的要求不一定都通过提问来落实,可以采用学 生交流“在图中看到了什么”的形式进行教学。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2) 第 95 页“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 2 题都是教学画折线统计图,只要 求学生根据

5、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在图上描点并连成折线。描点和连线是表达数据 的大小和变化态势,是制作折线统计图最重要的工作。用适当位置上的点表示 数据,找到点的位置是完成制作折线统计图的关键。这道题在统计图上表示计 算机台数的 4 个点,分别在横轴的四个年份对应的 4 条竖线上,还要与纵轴上 的 1 格表示 5 台相匹配。在学生第一次进行描点练习时,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教学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描点时可以利用图上的横线确定点的高度,要把点画 在相应的竖线上。二是从左边第一点起到右边最后一点止,在每两个相邻的点 之间都画线段,使各条线段连成一条折线。三是“想想做做”第 2 题的纵轴上 把 0之间画成折线所表示的意

6、思要对学生作简单的解释。2 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具有使用统计图的能力,不仅表现在基本学会了制图的方法,还表现在能选择 适宜的统计图表达数据。这是标准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第 97 页例题教学 这个内容。例题呈现了两组数据: 第一组是南京市 2002 年各月的降水量,第二组是北京、 南京等六个城市 2002 年 10 月的降水量。虽然这两组数据都是降水量,但表达 时选用了不同的统计图。为什么前一组数据选用折线统计图,后一组数据选用 条形统计图?弄懂这个问题只要理解教材中两句话的意思,这两句话是第 97 页 “要反映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和

7、第 98 页“要比较各 个城市降水量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更合适”。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看着第 一组数据的统计表想一想,这组数据告诉了我们什么?要反映些什么?让学生体 会表达这组数据既要反映各月的降水量,还要反映这一年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 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是因为它具有表达数据变化态势的特点。同样,对第二组 数据也要让学生体会只需反映各个城市的降水量是多少,选用条形统计图是因 为条形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第 99 页“想想做做”的两道题,也要让学生想一想: 表达数据时要反映些什 么,是反映数据的数量的大小还是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选择哪一种统计图比较 适当?3 用统计方法到周围去了解情况,开展实践

8、活动。本单元的最后是实践与综合应用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既对学生进行一次 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教育,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表达、利用信息的能 力。这次实践与综合应用分两段进行: 第一段是看四幅反映 1999年我 国人口增减变化、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变化、造林面积增长、自然保护区的 数量增长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感受这些都与生存空间有关。启发学生再通过 其他渠道进一步了解影响人类生存空间还有哪些因素,从而增强学生保护和改 善生存空间的意识。第二段引导学生讨论在自己周围能调查哪些与生存空间有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关的资料,从中选

9、择天气情况、气温变化、空气质量等项目进行统计活动,用 统计图表呈现数据信息。这次实践与综合应用需要的时间长,无论调查哪方面的情况至少要积累连续 10 天的数据。收集数据的渠道多样,有些要观察,有些要看电视、听广播,有些 要查阅报刊。因此,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帮助学生小组内分工,谁收集哪 方面的信息、到哪里去收集都要明确;经常提醒学生按时收集数据,确保数据 真实可靠;及时记录数据,防止资料流失。10 天后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完成统计 工作,还要相互交流活动的收获和想法。折线统计图(p94-96)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简单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体会折线统 计图的特点,会用简单

10、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同时使学生在读统计图、画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发展统计 观念,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见策略与方法; 3、还要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愿意积极参与统计活动,学会在统计等活动中主动与人合作。 教学流程: 流程 1:谈话引进 师:同学们,学校气象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最近每 天的气温变化情况,将 5 月 21 日这一天测到的气温情况制 成了统计表。请看表格: 师:这是某地 5 月 21 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表。请二次备课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

11、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 什么。 (暂停) 流程 2:例题教学 师:为了更加清晰的反映表格中的数据,也便于我们分 析、研究这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表中的气温情况还可以用 这样的统计图来表示。 同时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图略)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它和我们以前认识的条 形统计图相同吗?你能从这个统计图中找到统计表中的相关 数据吗?请大家先在图中找一找,思考下列问题,再跟同桌 互相说一说。 (暂停) 流程 3:反馈交流 师:大家在统计图中找到统计表中的相关数据了吗?我 们来看(同时课件演示) 师:看懂了统计图上的数据,下面的几个问题就很

12、简单 了,从统计图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是每隔 2 小时测量一 次气温,在这些数据中,13 时气温最高,是 24 摄氏度,19 时气温最低,只有 9 摄氏度,其中,气温升得最快的是 9 时 至 11 时,气温升高了 5 摄氏度,降得最快的是 17 时至 19 时,气温下降了 6 摄氏度。 流程 4:比较 师:同学们,从这个折线统计图中,可以很快得出我们 所要研究和分析的问题答案。请大家比一比折线统计图和刚 才的统计表,你认为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 把你的想法跟同桌互相说一说吧。 (暂停) 同时课件出示问题: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 更清楚地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 流程 5:小结

13、过渡 师:很显然,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反映气温的变化情 况。那同学们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的折线统计图吗?跟全班 同学说一说吧。 (暂停) 流程 6:拓展欣赏 师:其实,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在各个领域应用都很广泛, 你们看,像医院里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还有气象部 门、科研部门、社会的管理部门都经常用到。 同时课件出示相关资料:(略) 师:确实,这样的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统计数据的 多少,而且能更清楚地反映数据的连续变化情况。 流程 7:试一试 师:同学们,让我们也亲自来试一试,制作这样一幅折 线统计图吧。 课件出示试一试: 湖光小学四年级一班同学家庭拥有计算机情况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

14、下面的统计图。 (图略)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统计表中的数据该怎样 在统计图中表示?请你思考后独立完成统计图,并观察,从 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然后分小组说一说。 (暂停) 流程 8:交流试一试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我们来看看这个同学是怎么制 作的。 (同时课件演示制作过程) 师: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纵轴上每一格的高度表示 5 台,根据统计表中告诉我们的数据,2001 年拥有计算机的 台数是 8 台,我们在纵轴上找到 8 台的位置,再对应横轴上 2001 年,在这个位置点上一点,表示 2001 年

15、拥有计算机的 台数是 8 台。 像这样,再用同样的办法分别找到 2002 年、2003 年、 2004 年拥有计算机的台数的位置点,然后把这些点用线段 依次连起来,最后再写上完成统计图的时间。 师:同学们是不是这样绘制的呢?仔细观察,从统计图 中,你知道了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吧。 (暂停) 流程 9:小结过渡 师:同学们,绘制折线统计图,是分析和研究实际问题 的需要,所以,大家在绘制统计图的过程中每一个数据的表 示一定要准确,连线时要依次连接,注意,还不能忘记标上 绘制统计图的日期。 流程 10:想想做做 1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 1:(图略) 师:我们来看这幅统计图,这是小红跳绳前后每分钟心 跳情

16、况统计图,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小红每分钟的心 跳次数有什么变化?你知道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吗?请同学 们仔细观察,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暂停) 流程 11:想想做做 2 师:剧烈运动会使人的心跳加快,运动结束后,会逐渐 恢复到正常的心跳。像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只要研究需 要,我们都可以制成统计图。如同学们逐年身高、体重的变 化情况等等。请看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 2:小明在 612 岁每年的 生日测 得身高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师:这是小明 612 岁每年的生日测得的身高统计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大家能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请同学 们观察后,独立绘制,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