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0-b)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364702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0-b)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0-b)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0-b)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0-b)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0-b)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0-b)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0-b)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十十)B)B 第第 1010 讲讲 第第 2 2课时课时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时间 / 30 分钟基础巩固 1. 2017辽宁葫芦岛一模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我们称之为细胞代谢, 以下对一株正常生长发育的绿色植物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O2都可用于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在生物膜上产生 ATP 的 C.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H2O、ATP 都能用于光合作用 D.能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不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反之亦然 2. 2017西藏日喀则一中期中 图 K1

2、0-6 中各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 况,除各图中所示的因素外,其他环境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图 K10-6 A.甲图中 a 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B.乙图中在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 d 点比 c 点生成 C5的速率快 C.M、N 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 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D.丙图中,随着 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3.如图 K10-7 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图 K10-7 A.过程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B.过程的反应 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C.细胞中过程都发生时,过程不一定发生

3、 D.若停止光照,则过程发生,过程不发生 4. 2017陕西延安黄陵中学三检 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 其净光合速率 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 K10-8 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一致 B.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过强抑制了光合作用图 K10-8 C.两种条件下枇杷植株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 D.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 能力提升25. 2017东北育才学校一模 图 K10-9 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其 他条件适宜),下列有关描

4、述不正确的是( )图 K10-9 A.图甲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 B.图乙中,若 CO2浓度适当增大,a 点左移,b 点右移 C.图丙中,a 点与 b 点相比,a 点时叶绿体中 C3含量相对较多 D.图丁中,当温度高于 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6. 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 在 CO2浓度为 0.03%和恒温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 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 K10-10 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 K10-10 A.c 点时植物甲的实际光合速率与乙相等 B.限制植物乙 d 点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C.

5、若温度升高,植物 甲曲线 a 点会向左移动 D.b 点时,限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相同 7.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羊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种植羊草的草地上随机选取样方,用 透明玻璃罩将样方中所有羊草罩住形成密闭气室,并与二氧化碳传感器相连,定时采集数据, 结果如图 K10-11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K10- 11 A.整个实验过程中密闭气室内温度必须保持一致 B.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在夏季某天中不同时段采集到的数据 C.三条曲线分别反映了羊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 D.200 s 时,曲线和曲线相应数值之差为净光合速率38.发菜是一种陆生蓝藻,在大气 CO2浓度下,某实验

6、研究了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发菜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 K10-12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 K10-12 (1)据图甲所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从 125 molm-2s-1增加到 150 molm- 2s-1时,光反应终产物量 (填“随之减小”“随之增加”或“基本不变”)。光照强度超过 150 molm-2s-1后,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2)结合图乙分析,图甲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应控制在 ,发菜实际光合速率最大时的温 度是 。 (3)温度影响发菜实际光合速率的两个原因是 。 9. 2017甘肃河西五市二模 将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先暗 处理

7、 1 h,测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单位:g)的变化如图 K10-13 中甲曲线所示;再分别置于 同一光照强度下照射 1 h 后,测得其干重与暗处理前干重差值的变化如图中乙曲线所示。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 K10-13 (1)小麦叶肉细胞内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为 。 (2)在此光照强度下照射,参与葡萄糖合成的 CO2C3C5= 。若此光照下植物能生 长,30 条件下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不低于 。 (3)A 点和 B 点相比,光合作用速率是否相等? ,为什么? 。 综合拓展 10.如图 K10-14 中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图是某科 研小组利用密 闭的透明玻璃小室探究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速率

8、的装置。图 K10-14 (1)图中,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过程中,能为该细胞合成蛋白质供能的过程是 。 4(2)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所示的装置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 0.5 s 时,14C 出现在 C3中;反应进行到 5 s 时,14C 出现在(CH2O)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 (条件) 来探究 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的,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 (3)将图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 率的变化,得到如图所示曲线。观察装置中液滴的位置,c 点时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 侧,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 点。在下午某段时间内,

9、 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 以下数据: 每隔 20 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25273137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所示曲线的 段获得的。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 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 5课时作业(十)B 1.A 解析 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可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生的氧气可用于有氧呼吸的 第三阶段,A 正确;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 这两个阶段均能够产生 ATP,B 错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消耗的 ATP 只能来自于光反应,C 错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即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能够进行呼吸作用,D 错 误。 2.D 解析 从题图中甲图可以看出,

10、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是 a 点光合速率的限制因 素,其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和酶的数量,A 正确;乙图中与 c 点相比,d 点光 照强度 增加,光反应增强,产生的 ATP 和H增加,因此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 C3的还原量多,生成 C5的速率快,B 正确;题图中 M、N、P 三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温度,C 正确;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有可能下降,因为超过最适浓度,酶的活性将降低,D 错误。 3.B 解析 据题图和题干可知,题图中为有氧呼 吸的第三阶段形成水的过程,为光合 作用水的光解过程,为氧气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上,A 正

11、确;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B 错误;当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 速率相等时,氧气不能释放到细胞外,C 正确;若停止光照,呼吸作用可以发生,光合作用的光 反应停止,D 正确。 4.D 解析 据题图分析,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A 错误;晴天时中午温度较高、光照较强,枇杷植株叶片的气孔部分关闭,同时气孔导度下降, 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B 错误;两种条件下枇杷植株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 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温度有关,C 错误;由题图可知,阴天时光照强度较弱,净光合作用速 率峰值高于晴天,说明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D 正确。

12、5.D 解析 题图丁中“光照下 CO2的吸收量”为植物净光合量(植物有机物积累量),“黑 暗中 CO2的释放量”为植物呼吸量,所以当温度高于 25 时,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的 量开始减少,而不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植物总光合量)开始减少。 6.B 解析 c 点时,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 光合速率相等,由于植物甲比植物乙的呼吸速率 大,根据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植物甲的实际光合速率大于植物乙的,A 项错误;d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植物乙的光饱和点,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有二 氧化碳浓度、温度等,B 项正确;由于题目中只说是“恒温条件下”实验,若温度升高,不能 确

13、定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所以也不能确定植物甲曲线 a 点的移动方向,C 项错误; 据题图可知,b 点是植物乙的光补偿点,此时限制植物乙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但 b 点限制植物甲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不是光照强度,而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D 项错 误。 7.A 解析 题中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光照强度”和时间,则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因此整 个实验过程中密闭气室内温度必须保持一致,A 正确;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时段不同光 照强度条件下采集到的数据,B 错误;三条曲线分别反映了羊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 净光合速率,C 错误;200 s 时,曲线和曲线相应数值之差为实际光合速率,D 错误。

14、 8.(1)基本不变 光照强度 (2)15 35 (3)温度影响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温度影响光合色素的合成 解析 (1)根据图甲可知,当光照强度为 100150 molm-2s-1时,蓝藻的净光合速率达 到最大值,且维持相对稳定,则光反应终产物氧气的量基本不变。当光照强度超过 150 molm-2s-1后,净光合速率不断下降,可能是因为光照强度太高,抑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6(2)结合题图乙分析,图甲的呼吸速率为 20 mol O2mg-1叶绿素h-1,对应图乙的温度是 15 ;图乙显示当温度为 35 时,实际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3)温度一方面影响了光合 作用过程中酶的活性,另一方面影响了光合色

15、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 9.(1)29 (2)121 8 h (3)不相等 A 点光合作用速率为 5 g/h,B 点光合作用速率为 9 g/h 解析 (1)根据曲线,小麦叶肉细胞在 29 时呼吸速率最大,说明小麦叶肉细胞内呼吸酶 的最适温度为 29 。(2)在此光照强度下照射,小麦幼苗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在暗反应过 程中,参与葡萄糖合成的 CO2C3C5=121。由于乙曲线为黑暗处理 1 小时、再光照 1 小时后获得的曲线,因而 30 时,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为 2 g/h,真正的光合速率为 2+1=3 g/h,又由于 30 时呼吸速率为 1 g/h,若此光照下植物能生长,30 条件下每天的光照时 间应不低于 243=8 h。(3)A 点光合作用速率为 5 g/h,而 B 点光合作用速率为 9 g/h。可 见,A 点和 B 点光合作用速率不相等 。 10.(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2)反应时间 同位素标记法 (3)左 18(或 g) ef 设置如图一样的装置,将该装置遮光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解析 (1)图中过程是光合作用光反应中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过程是有氧呼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