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素描的几个问题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61942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素描的几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习素描的几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习素描的几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习素描的几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习素描的几个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素描的几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素描的几个问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素描的几个问题一.意义 1. 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2. 审美意识的培养3. 绘画思维的初步建立4. 人文素养的培养二.线条的运用线条有丰富的表现力,运笔用力大小、方向、速度快慢的不同,画出的线条有轻重、刚柔、曲直之分。作画时运笔要平稳、下笔轻、起笔轻,线条才会和谐。画面线条效果要保持清新、干净、和谐、统一,富于韵律变化。线条的运用:1.用线条勾画形体结构、块面:根据主次、前后空间、结构转折、穿插、物体固有色深浅等因素运用粗细、浓淡、强弱不同的线条去表现。 2.用线铺明暗:背光部分:线条重叠交叉要含蓄多变,深藏不露,宜虚不宜实,线条含蓄,不可刻板生硬。转折部位,中间调子:线条要肯定、力度强,尽

2、量显现线条的特性。背景、桌面、衬布:明暗层次要和谐统一,对比不可太强烈,运用线条要注意虚实关系。质感光滑的物体:线条排列要细密铺大面积明暗:宜用软笔、侧锋画线条,线条排列要紧密轻松,有轻重变化。调整画面效果的最后阶段:稍硬铅笔叠加排列比疏松的线条以加强线条的韵律感与表现力。三.透视的规律和一般规律(一)透视的类型: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二)透视的一般规律:同样大小的物体,近大远小;同样颜色的物体,近深远浅;同样宽窄的物体,近宽远窄;同样高矮的物体(视平线之上) ,近高远低;同样高矮的物体(视平线之下) ,近低远高。(三)各种透视定义及规律1.平行透视:指视平线与眼前的正方体朝前的面平行

3、,这种透视称为平行透视规律:有一个消失点,与我们成垂直状态的棱边消失线与视平线相交于心点2.成角透视:指视平线与眼前的正方体朝前的面成一定的角度,这种透视称为成角透视规律:有两个消失点,棱边消失线分别在左右两侧与视平线交于余点3.倾斜透视:与地面成倾斜状态的物面呈现倾斜透视规律:有两个消失点,倾斜透视消失点因倾斜方向不同而分别消失于天点和地点4.圆形透视:不同状态的圆形产生不同状态的透视变化规律。规律:(1)在同一个垂直位置的圆形,离视平线越近越扁(例如:玻璃杯口部与底部的圆形,透视后杯口的圆形比底部的圆形扁)(2)在同一个水平位置但远近距离不等,离视平线越近圆形越扁、形越小(例如:放在桌面上

4、的几个圆盘,透视后力度越近的盘子越扁)(3)与地面(桌面)垂直、与画面成角(除 90 度角)的圆形,离正中线近的圆较扁,形状则较大,较远一侧的圆形则较圆,但形状较小(4)与地面垂直且与画面平行的圆形,只有圆形大小变化(四)静物写生中常出现的透视错误1.方体远处棱边应比近处短,辈子口部椭圆应比底部扁2.圆盘口部两端不能画成尖形,圆盘弧形中段不能画成垂线,圆盘弧形后侧画的过大,罐口部左右两侧高度应比近处矮3.酒瓶上标贴形应与酒瓶圆柱形一致四.静物素描学习的基本要求结构素描在表现上侧重于理解,重于结构与形体的表现,而在对质感和光影气氛的表现上,则不如调子素描。当然调子素描也不是一味地去表现调子,好的

5、调子素描同时具有结构素描中所强调的,只是侧重不一而已。其中较为重要的问题有:1.对构图认识与理解2.对基本作画步骤的认识与理解3.整体观察、比较观察的运用与理解4.对物体基本形的归纳与概括5.对形体结构的认识与理解6.对明暗调子的运用与理解7.对质感、空间感的认识与理解五.静物素描的写生步骤作画是一个有顺序的过程:从整体局部整体的过程;由重到浅,由虚到实的过程写生的基本步骤:1.定位、构图阶段2.铺大色调,统一暗部阶段3.塑造、深入阶段4.统一调整阶段每个步骤的基本要求:1. 定位、构图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对所摆静物有个整体感受、观察的阶段,也是酝酿情绪的阶段。基本要求:这个阶段是建立在整体意识

6、下来确定比例、位置,同时是一个整体观察与比较观察具体结合运用的过程。这时主要的任务是形、构图、比例等。(1)构图适中(2)从基本形入手(3)比例关系正确2.铺大色调,统一暗部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任务是要有一个统一、概括的亮部和暗部。基本要求:(1)统一暗部(包括物体的暗部和投影)(2)要找准明暗交接线、投影线(3)此时所使用的铅笔是一些软性铅笔(4)基本感觉是用笔要松动,卡结构,色调要均匀,要有一定分量3.塑造、深入阶段明暗、形体的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明确几对对比关系:明暗对比中哪里最重、哪里最亮;虚实对比中哪里最实,哪里最虚;固有色对比中哪里最深、哪里最浅等。过程如下:(1)拉大亮部与暗部的

7、明暗反差(2)区分固有色的过程(3)区分明暗的过程(4)区分面与面的过程(5)区分体与体的过程(6)区分虚与实的过程(7)表现质感的过程需注意的问题: 把各个关系放到整体里去比较,是一个由整体局部整体的过程。不能一味的去找调子,调子是为表现体积、空间服务的,画调子不是目的;要立体的去看,去理解。例如画到圆柱状的物体时,形若抱树一般。在素描中有些知识是抽象的,是看不见的,要用空间思维、形象思维方式来理解一些看不见的结构关系。4.统一调整阶段要发挥调子(明暗)对虚实、前后、主次、黑白灰的关系是否明确。六.静物素描的构图法则(一)构图的定义:构图是指如何将所画的物像恰当地布置在画面中。(二)静物组合

8、的搭配原则1.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2.组合在一起的物体要合乎情理3.物体的组合要讲究形式美,要选择大小、方圆、色调深浅、高低不同、形状有特点的物品进行搭配,使组合的物体互相映衬,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三)静物构图要求1.主次分明,疏密要得当:组合物体要明确表现的主要对象,就是画面的主题物,一般是形体较大的物体。物体摆放要分前后,不要过于分散,但也不要集中堆放在一起,分开的物体之间在数量上要有对比。2.量感均衡,重心要平稳。物体在画面上不要过于偏重某一侧,主体物要摆在视觉中心位置,但不要放在正中位置。选择的物体深浅要有区别,深色物体不要集中在某一侧,要使不同深浅的物体在重量感觉上布局均匀,要注

9、意搭配。3.高低大小方圆形状与朝向角度要搭配适当。画面构图要讲究形式感,物体的形状不同会形成对照,要做到高低错落、大小有别、方圆对比,朝向角度(如壶嘴的朝向)有变化。4.衬布摆放要有变化。衬布摆放的形式对构图会产生重要作用,衬布搭配以深灰与浅亮(或白)组合较恰当,尽量与主题物深浅有所区别。(四)构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构图中的几个弊端:满(大) 、小、偏、散、密2.构图中的两条中心线:左右中心线,上下中心线3.构图的形式感:4.构图中要考虑色块之间的节奏关系5.构图中的其他问题:(1)所画物体一般不要等距、平行、重叠(2)所画衬布一般不要将画面左右、上下对等分割,以免呆板(3)所画衬布布

10、褶一般不要平行,避免长短、方向、粗细一样(4)构图凌乱,物体画的过小(5)构图不均匀,物体过于偏向一侧(6)主次布明确,缺乏对比变化(7)构图太满,物体画的过大(8)物体摆放松散,疏密对比不够解决构图的几种方法(1)取景框法(2)小构图稿七. 结构素描如何认识形体结构结构主要是指物体的几何结构,几个结构使物象的体积形态。物象的体积形态一般习惯用相似的几何形体来概括和认识,故称为几何结构。结构素描画法是以研究和表现形体构造与肌理、质感为目的,以线造型为主要表现手段,辅以简略的明暗处理。(一)画法要点1.画前对物体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理解是写生作画的必要准备。正确的观察方法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整体

11、的看,相互比较的看,在观察时还要相互联系的进行比较分析。整体的看整体的看:1.体出发看整组静物的搭配组合特点、形状特征、空间位置、物体固有色深浅、光影对结构隐现的影响,在心里形成总体感觉。2.对个体的分析与相互比较:形体特点方体、圆柱体、圆球体还是锥体,还是几种形体的组合;高、宽比例目测整体及各部位比例关系,比较各物体之间大小比例关系;物体各部位结构组合关系分析单个物体局部与内部结构关系,从空间透视关系分析结构的透视变化;物体的空间位置比较通透地看物体,理解被遮挡的结构线的位置及形状;物体呈现调子深浅比较分析受光、背光与投影关系,分析固有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呈现的强弱关系。2.充分发挥线造型的表现

12、力。在作画过程中,线条的运用有一个由轻到重、由不确定到确定的过程,在反复研究、比较、运用辅助线的基础上能逐步找到准确的内、外结构线位置。(三)结构素描的基本表现方法:几个素描的基本表现方法主要时借助各种有变化的结构线来分析形体的体积、空间以及形体与形体的结合关系。总的来说从线形来区分有:1.区分体与体的结构分析线2.区分面与面的转折分析线3.区分明与暗的明暗转折分析线4.从虚实来区分有:前为实线,后为虚线,注重次轻(二)作画程序1.画前观察、分析、比较。这个阶段要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方法,对构图、形体特点、比例大小、空间位置、结构状态、固有色深浅、明暗关系等进行充分的比较研究,增进理解

13、,加强记忆。2.构图与勾画物体基本形。3.用线塑造物体内、外结构,块面与衬布的褶皱。要根据观察理解的感受,准确表现各个局部的结构关系与构造特点,同时考虑空间虚实关系, ,用各类不同特性的线条来表现。彼此关联的物体要同时画,要从整体关系的角度去衡量这些物体的视觉状态是不是统一和谐,重点刻画关键转折部位的结构,区别外轮廓与内部结构、遮挡部位结构的用线强弱变化,注意用线的韵律与节奏,加强虚实对比。4.表现简略明暗关系:找到明暗转折部位和投影位置,用轻松和谐的线条铺上简略调子,调子不可过深,不能影响线造型效果。对固有色稍深的部位也可简略加以表现,层次不要过多,调子以清新淡出为宜。5.调整修改:整体审视

14、画面,找到问题进行局部调整,强化主体和关键部位,加重这些部位的线条,充实不到位的局部结构。八结构画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形体结构不准:对形体理解不到位2.构图不当:缺少美感3.明暗关系混乱:颜色深的物体的明暗交接线与颜色浅的物体的明暗交接线的轻重一样4.主次关系不当:结构线与辅助线轻重一样5.虚实关系不当:缺少线条的虚实变化6.塑造卡不住结构,缺乏形体意识:对物体的结构理解不够八明暗素描静物画法(一)明暗画法要点1.物体明暗变化规律:用明暗画法表现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光影变化状态下的调子深浅,二是呈现物体固有色的深浅,二者综合效果就是物体的明暗调子。这个规律归纳为“三面五调” ,即在亮面、灰面

15、、暗面三大面中包含有五个深浅不同的调子。这五个调子由亮到最暗依次排序是亮调(含高光) 、灰调、反光调、暗调、明暗交接线2.形体与明暗:结构复杂的物体都是由类似方体、柱体、球体或锥体等简单的几何形体中某几种组成的,如果掌握了这些几何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就能举一反三的运用到各类不同的物体明暗表现中去。3.明暗表现方法:所有的明暗层次的深浅是靠比较才成立的,画明暗一定要全面铺开同步推进,不能先画局部某个物体。基本程序如下:(1)将所有物体、衬布褶纹的明暗交接线的位置、投影位置用稍重的线条标示用稍软铅笔用侧锋轻松和谐的把背光部分与投影铺上大调子,每个部位都要画到,这个阶段主要是区别受光与背光部分(2)

16、将固有色较深的物体的中间调部位铺上调子,同时将明暗交接线加重(3)刻画局部细节。在进行这个步骤时,要随时审视画面整体效果,不可在某个局部画得太久,同时要考虑与其他部位的衔接统一(4)重点刻画主体物与结构转折部位,始终要保持受光部位与背光部位明暗对比关系的准确性,该暗的画重,亮的位置要亮起来(5)衬布起衬托作用,要画的概括整体,不可草率对待(6)铺大调明暗与刻画细节时用线要注意区别,前者要轻松自然、含蓄多变、统一和谐,但刻画细节时要用笔肯定、线条排列严谨、转折明确、刻画入微4.空间与虚实处理:主:明暗对比强,刻画层次多的部位,显得醒目而有前突的感觉。实:画面的主体物、明暗交界部位、关键结构都会呈现刻画深入、明暗对比强、用笔肯定、结构清晰的感觉,这是形体塑造“实”的体现次:背光部位、处于后侧的物体、次要物体、衬布都应处理成明暗对比弱,物体与衬布的调子深浅也相近,明暗层次也较简单,从而形成一种感觉上后退和虚的感觉(二)明暗素描写生程序1.画前准备(1)选择好写生角度:不能太偏,一般以能看到受光与背光两部分为宜(2)明确立体物:一般是指形体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