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360927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生长与环境植物生长与环境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植物生长与环境实验(含实践)是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过程 中的重要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验证,是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途 径。本课程是既然是生物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实践课要求较多。通过教学 和实践,以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主要植物为代表,使学生具备植物 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从事现代化农业生产打下必 需的基础。本实验课程的主要实践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基本 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独立进行常见植物的形态及解剖结构分析、常见植 物分类识别、判断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肥料以及

2、其它营养元素的表现特征,同 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目标二、课程教学目标、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基本形 态结构和发育过程;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代谢规律及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掌握土壤有机质、碱解氮的测定方法,各种肥料化学成分的测定,以及 植物的缺素症状,并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农业生产。、熟练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理论教学,掌握本课程的一般实用技术及主要 生理指标的测定技术,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为以后学习掌握专业技能 打下坚实的基础。3教学实习主要使学生巩固植物分类知识,掌握被子植物主要科的识别特 征及代表性植

3、物。识别常见农田杂草 4050 种,掌握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 技术,并掌握 。 三、实践教学内容(附后)三、实践教学内容(附后)四、四、考核内容及方式平时考核,要求书写规范的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统一书写格 式;期终考试,评分,100 分制,其中理论部分 50 分,操作 50 分,平时考 核占总成绩 30%;教师认真考核,批改实验报告,登记成绩及考勤情况,注 意学生学习动态。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一、实验目的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作用,能真确、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 材料,掌握显微镜的保养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三)显微

4、镜的保养 (四)生物绘图法 在进行植物形态、结构观察时,常需绘图。所绘图 形要能真确的反映出观察材料的形态。结构特征。 (五)徒手切片法 三、实验要求: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掌握徒手切片法。实验二 植物细胞构造、叶绿体、有色体及淀粉粒的观察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显微镜识别细胞的结构。 2.学会徒手切片法,识别叶绿体、有色体及淀粉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 1、识别植物细胞的结构。 2、叶绿体的观察。 3、白色体的观察。 4、有色体的观察。 5、淀粉粒的观察。 三、实验要求:能正确区别植物细胞各部分的结构特征,并绘制细胞结 构图;正确识别叶绿体、有色体及淀粉粒,并绘图。实验三 细胞有丝分裂的

5、观察一、实验目的 识别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内容:制取洋葱根尖纵切片,洋葱根尖纵切片的观察 三、实验要求:能正确制取植物根尖纵切片,能根据有丝分裂各期的主 要特征迅速认出不同的分裂期。 实验四 根的解剖结构的观察一、实验目的 区别根间各区结构,认识双子叶植物根出生结构和单子叶植物根结构特 征、熟练使用显微镜 二、实验内容: (一)根尖及其分区 (二)根的初生结构 (三)根的次生结构 三、实验要求:能正确根尖各区结构,明确区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 物根结构。 实验五 茎的解剖构造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认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特征及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 结构。 二、实验内

6、容: (一)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二)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三、能正确茎的结构,明确区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和次 生结构。实验六 叶、花药、子房的解剖结构的观察一、实验目的 1、观察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区分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2、观察认识花药和子房的构造特征。 二、实验内容: (一)叶的解剖结构的观察: (二)花药和子房的解剖结构的观察 三、实验要求:明确区分双子叶植物叶和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正确区 分花药、子房的结构并画出结构图。实验七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光学性质一、实验目的 学习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其提取和分离的方法;观察叶绿体色素

7、的主要 理化性质。 二、实验内容: 、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其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观察叶绿体色素的主要理化性质 三、实验要求:熟练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并熟悉叶绿体色素的主要 理化性质。实验八 广口瓶法(小篮子法)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 一、实验目的 学会广口瓶法(小篮子法) 测定植物呼吸速率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测量瓶准备:三角瓶,单孔橡皮塞,小钩,l0.7%Ba(OH)2 溶液, 瓶塞。、种子试材准备:干小麦种子,发芽小麦种子,纱布小袋悬在瓶中, 空瓶对照。室温,35-40。、呼吸测定:静置,每 2-3 min 轻摇一次,20-30 min 后滴定。取种, 迅速塞瓶,充分摇匀,酚酞液

8、,草酸滴定,红色消失,准确记录。、结果计算:呼吸强度(空白滴定值正式滴定值)60100种子克数测定 时间(min)、注意事项:滴定时要缓慢,要不断轻轻摇动三角瓶下部,切不可 急滴,尤其在后期阶段,以免过量作废。用 0.023mol/l 浓度的草酸是因其 1ml 相当于 1mg CO2 实验九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实验目的 土壤分析工作中,样品采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要求采集的土壤样 品必须具有代表性。正确地采集样品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前提。通过实验, 使学生初步掌握耕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 二、采集方法与步骤 1研究土壤形成发育: 2研究土壤肥土:3研究土壤与植物的关系:4研

9、究土壤障碍因素的取样:5研究土壤某些物理性质: 三、样品的风干与制备 1风干样品2样品的制备 四、实验要求: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实验十 土壤容重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土壤容重(又称为假比重)是用来表示单位原状土壤固体的质量,是衡 量土壤松紧状况的指标。容重大小是土壤质地、结构、孔隙等物理性状的综 合反映,容重与土壤松紧及孔隙度有着密切的关。测定容重不仅能反映土壤 或土层之间物理性状的差异,而且是计算土壤孔隙度、土壤容积含水量和一 定体积内土壤重量等不可缺少的基本参数。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土壤容重 的测定和计算方法;了解容量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用卡量取环刀的内径及高度

10、,计算其体积,并称其重量。 2在田间选取一代表地段,挖土壤剖面,依剖面层次由上至下分层取土 测定容重。 、结果计算 、可以计算测定土壤的其它性质:土壤固相体积、总孔隙度、液相体 积(毛管孔隙) 、气相体积(非毛管孔隙) 、相对含水量实验十一 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不同风干土样仍保持有一定的水分,其数量随大气的相对湿度和土壤组 成而定。土壤的各项分析测定结果,都要以无水的干土为计算基础,即以占 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而不以风干土为计算基础,因为风干土的含 水量因土壤组成不同而差异很大,难以相互比较。因此,分析测定的土样, 必须测定其吸湿水含量。 二、实验内容: 铝盒称重(第一

11、次称重) ,风干土入盒称重(第二次称重) ,105-110 烘箱内烘 6h-8h,铝盒及土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准确称量(第三次称重) , 按公式“(湿土质量-烘干土质量)/烘干土质量”计算土壤吸湿水含量。实验十二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重铬酸钾容量法) 一、目的意义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组成物质之一,它在土壤中的含量为 5g/kg- 20g/kg,它对土壤物质性(水、气、热等)各种肥力因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 用,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能源,对土壤结构、耕性也有重要影响,同时还 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由此可知测土壤有机质的意义之大。 二、实验内容:1、称样:风干土样 0.1g-0.5g 放入干燥硬质试管中

12、。2、氧化有机碳:重铬酸钾-硫酸溶液 170-180条件下氧化有机碳 为二氧化碳。3、滴定: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溶液由橙黄经绿 色变为棕红色为滴定终点。 4、计算结果。实验十三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一、实验目的 学会用小液流法来测定植物组织水势。 二、实验内容: 1、配置蔗糖溶液 2、选叶,用打孔机打取叶片,放入蔗糖溶液中。 3、30-60min 后,向装叶的每一管中投入甲烯蓝小结晶 1-2 粒,摇动均 匀,使糖液呈兰色。 4、用毛细管吸取有色糖液插入同浓度糖液内,观察有色糖液的升降情 况。找出使有色糖液不动的浓度,即为等渗浓度。 5、按公式计算出该植物的水势。实验

13、十四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一、实验目的要求 学会制作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和讨论,学会运用 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 (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 三、实验要求:学会制作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与复原的方法 实验十五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扩散法测定土壤碱解氮的方法。 二、方法与步骤 1、称风干土样和硫酸亚铁粉剂平铺在扩

14、散皿外室。 2、扩散皿内室中,加入含指示剂的硼酸溶液,外室边涂上碱性甘油,盖上毛玻璃,旋转;迅速加 NaOH 液于扩散皿的外室中,立即将毛玻璃旋转 盖严,旋转扩散皿,混匀,固定;放入恒温箱中。 3、24 小时后取出,用微量滴定管以 H2SO4标准液滴定扩散皿内室硼酸 液吸收的氨量,其终点为紫红色。 另取一扩散皿,做空白试验,不加土壤,其他步骤与有土壤的相同。 4、结果计算。 实验十六 铵态氮肥中含氮量的测定(甲醛法)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甲醛法测定氨态氮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取样,加水摇匀,加指示剂 1-2 滴,滴加 HCl 至溶液橙黄色,加入 中性甲醛 15ml,滴加酚酞指示

15、剂 5-6 滴,摇匀后放置 5min,用 0.5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橙色黄色橙红色为终点,纪录 NaOH 的体积用量(ml) 。 2、结果计算 实验十七 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柠檬酸钒钼黄比色法测定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原理,掌握其测 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有效磷的浸提: 2、浸出液中磷的测定: 3、P 标准曲线绘制4、结果计算:实验十八 化学肥料定性鉴定 一、实验目的 许多化肥外形相似,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常因包装不好或改换容器,造 成混杂,以 致外观上很难区别以至于造成误用。因此必须鉴定其中主要的物理、化 学特征,方能确定其属于何种肥料,否则会造成施用上的错误,降低了肥效, 甚至发生肥害。 二、实验内容:1、外表观察:结晶、有色粉末类、气味等 2、溶解性试验: 3、酸碱性:4、灼烧法: 5、化学检验: 6、尿素的化学鉴定:实验十九 光照强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了解照度计的构造原理;掌握测定光照强度的方法。二、实验内容: 1、照度计的操作 2、光照强度测定 三、实验要求:要求学会测定光照强度的方法实验二十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二、实验内容: 1、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TTC 法) 2、红墨水染色法 三、实验要求:掌握两中快速测定种子活力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