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娥——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燕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533345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君娥——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燕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赵君娥——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燕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赵君娥——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燕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赵君娥——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燕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赵君娥——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燕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赵君娥——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燕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君娥——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燕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语文燕子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课题能力方面:三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初步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知识方面:在学习本单元课文之前,在前几册中也有相应主题的单元,如: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把美丽的春天以生动直观的

2、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而本单元的主题是要引领学生细致地观察事物,并抓住事物特点来描述春天。由此可见不同学段训练的重难点不同,以前各单元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单元内容在以前相应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扩展,内涵更加丰富,各方面要求也相应提高。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九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表达的方式。教学重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

3、天生机勃勃的景色。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三、教材分析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浓郁。作者郑振铎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记叙的能力。燕子这篇课文紧紧把握训练点,抓住燕子的外形特点和燕子飞行时的动态美及停歇时的静态美,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如何观察事物及抓住事物特点来表述。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

4、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朗读品悟法。 “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 “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2、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想象,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五、教学过程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激情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百花争艳、鸟语花

5、香的季节。美好的春天,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百度搜索图片:http:/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生跟配乐齐唱小燕子百度搜索引擎:http:/ )第二步,整体感知课文1、抓住课题,把握主要内容。2、欣赏课文朗读:百度搜索引擎:http:/ “剪刀似的”的尾巴,凑成了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就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百度图片:http:/ ”因为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通过我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训练阅读能力。学生找出春天的景物后,引导学生理解“赶集、聚拢”这两个词语,作者用

6、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如何帮学生理解,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询问学生谁知道赶集是怎样的场面?谁赶过集?学生会说出赶南关大集的场面。对照课本插图,理解“聚拢”的意境,表示春天如一夜春风吹醒了一样。在这样的画面里,小燕子的到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这段优美的文字。我会问学生心情怎样?学生可能会说:高兴、欣喜,再让学生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读。在此基础上,课件放出燕子的叫声,小燕子来了,读读文中的句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这个句子不需要老师讲解,只要让学生读后,给予情景性评价。如:真是一只伶俐可爱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我以上的句子朗读

7、指导,尽可能做到品之有味,让学生进入情景,有感而发。而不是给予机械的朗读技巧的指导。 】第五步,抓住燕子“飞行”和“停歇”时的画面,体会它的动态美和静态美;教师引入:“燕子为春天增添了哪些生机?请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那个句子写得特别有趣,就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这里的设计,先让学生找准研究点,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然后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别人的观点所唤醒和激活,各自生成新的认识,整个对话过程就会充满创造色彩。 】在学生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组织汇报交流。交流过程中,对下面两处重点语句,我视学生的感

8、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和必要的调控。我想分成两个小板块进行教学。第一小板块:“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我打算这样展开:百度搜索图片:http:/ )第二小板块:研读句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赞歌。百度图片:http:/ 。现在他们没动所以说是正待演奏的春天赞歌。齐读这个句子。回读:这份宁静和悠闲,这份静态下的多姿,怪不得作者这样说燕子,读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如果说上面是动态之美,这又是怎样的画面。 (静态)这样的想法叫动静结合。【水尝

9、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以一个大问题为学习背景,让学生在画,读,悟,想象的过程中尽情地体验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和快乐。品味几痕,让学生感悟宁静和悠闲,理解五线谱的比喻,欣赏静态的多姿,意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创造潜能。 】第六步,内化语言,让燕子留驻在心间出示句子: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老师引导:这样一只富有生趣的燕子,这样一只活泼可爱的燕子,你想说什么?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如:燕子,你就是春天的使者,美的化身。最后老师深情朗读(我心中的燕子)你想对燕子说什么,让学生尽情诉说自己的独特心声,整个教学营造一种和谐的情境,洋溢着感性气息。第七步,写字指导,培养美感;1、给本课的 14 个生字根据结构分类。学习 7 个左右结构的字,这七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课件出示七个生字,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稻、偶两个字。2、学生观察提醒关键笔画,教师范写。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写字姿势。第八步:课后拓展,赞美春天。一、课后仿写: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它长什么样子,请你模仿写燕子的写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写一段话。二、背诵: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一段话。三、绘画:想象心目中的燕子,画一幅(春燕图)设计理念: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第一题运用第一段写作方法学以至用,举一反三。第二题体现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