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珲春市卫生工作总结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531366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珲春市卫生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6年珲春市卫生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6年珲春市卫生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6年珲春市卫生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年珲春市卫生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珲春市卫生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006 年珲春市卫生工作总结年珲春市卫生工作总结 我市的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州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 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统筹能力和协 调能力;全面强化农村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卫生执法和行业监管力度;有效地提高 了我市卫生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为把我市建设成为繁荣兴旺的口岸城市,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 的宏伟目标做出了努力。市卫生局 2006 年又被评为全州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 如下:

2、(一)狠抓行业作风建设,创造群众满意的就医环境 局党委结合卫生系统的特点,开展创建“文明科室”活动并对 12 个“文明科室”进行挂牌,集中整 治医药购销活动中的商业贿赂,开展专项治理纠风工作,取得很好效果。全系统上缴处方费 201.500 元,并建立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另外,继续推进“创安”、普法依法治理、“一学两创”和政务 公开工作, 并取得满分成绩。 在献爱心、 送温暖活动中为困难学生、 职工、 部队官兵送去慰问款 36805 元,真正体现了党的关怀和体贴。在执法监察活动中全面推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治院和依 法纠风工作,并做好群众评议医院行风问卷调查工作。市卫生局 2006 年被

3、州政府评为妇女儿童工作 先进集体,被省文明办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二) 、医政管理工作 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统筹能力 和协调能力。大力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卫生执法和行业监管力度,使卫生工作整体水 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和卫生下乡活动,切实加强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据 统计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对口支援现金:14000 元,药品 110417 元,卫材 24214 元;共组织开展三次 义诊活动,给农民免费送药 1.4 万余元;认真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对全市 86 家营利性医疗机构、 9 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 96

4、 家村级卫生所进行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审验工作,并对 400 余名护士进 行再注册工作;接待并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及群众举报案 30 余次,委托州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 定 10 次、委托省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3 次,结案率达 100,真正做到了热情、诚恳、负 责、高效;积极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重点放在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 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打击无任何行医资格的游医、假医以及借助虚假广告,招摇撞骗或打着医 学科研、军队、武警的幌子误导和欺骗患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活 动, 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违法行为; 严肃查处医疗机

5、构(政府举办的)出租承 包科室的行为;严肃查处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行为,严肃查处利用 B 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 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等。在专项行动中共出动执法车辆 350 台次,卫生监督执法人员 504 人次, 监督执法 352 户次,依法查处违法案件 72 件,分别予以罚款、取缔等卫生行政处罚,有效 地遏制住了非法行医在我市泛滥的势头,净化了医疗市场经营秩序。 (三) 、医院管理工作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努力创造群众满 意的就医环境和医疗服务,积极开展科技兴医,全年的医疗业务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势头,在各方面 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市医

6、院到 10 月末为止业务收入完成 4161 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6) ,预 计全年收入突破 4500 万元,市医院在医院评价中取得了全州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市中医院到 10 月末为止业务收入为 665 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 15.73) ,预计年底达到 800 余万元。今年我们在 国债 180 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又争取软贷款 1000 万元,准备异地新建中医院门诊楼和住院 楼。目前,选址、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已结束,为争创二级甲等医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采供血工作 2认真贯彻落实“四个转移,一个延伸”的指导方针,把自愿无偿献血工作为重点,配齐了正规的采 血车,在街头积极开展

7、无偿献血工作,保障了我市临床安全用血。今年我市成分输血率达到了 89%, 共采血 32 万 ML,供血 28 万 ML。筹措资金 40 万元,维修了闲置的原第二医院,一楼用于血站办 公,二楼用于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办公,三楼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 (五)农村卫生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今年我们在农村卫生工作中以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为重点开展了 较全面细致的工作。争取转移支付资金约 150 多万元,相继对春化卫生院、英安镇卫生院、马川子 乡卫生院、杨泡乡等 8 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房屋改造和设备填充,新建了板石镇卫生院(面积 650 其中国债资金 25 万元自筹资金 3

8、5 万元) 。并在市医院、市中医院选派医疗工作队(每个队由 3 人 组成)到哈达门、三家子、板石卫生院为期一年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在各村评聘卫生防疫保健人员, 继续巩固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建设。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环节是宣传、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力, 于是我们通过珲春电视台、 图们江新报等新闻媒介向农民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知识,及 时报道报销补偿过程中的大额补偿及二次补助的典型事例,并认真解答参合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 努力做到人人皆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另外,加强合作医疗的对内管理,对各定点医疗机构 实

9、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促进了办事效率的不断提高。截止到 2006 年 10 月,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共支付补助资金 90.46 万元,占年度筹资总额的 38.51%。其中,门诊补偿 1506 人次,支付补助资金 1.2 万元;住院补偿 1078 人次,支付补助资金 87.98 万元,人均补偿 816.14 元;上半年慢病补偿 438 人次,支付补助资金 0.78 万元;外出治疗支付补偿资金达到封顶线(封顶线为 10000 元)2 人,给 予二次补助 0.5 万元。2006 年我市合管办被省卫生厅评为省级先进单位。 (六)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认真贯彻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卫生监督机构

10、建设指导意见 ,进一 步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做到依法行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不但是在日常的卫生监督检查中,还是在专项卫生监督执法活动中都能阳光执法,秉公执法, 起到了依法监督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活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 作用。一年来,共办理各类卫生许可证 1325 户次;办理从业人员健康、培训合格证 7227 人次;依 法调离“五病”101 人;对各网点卫生监督检查频次为二次以上,监督覆盖率达到 98%以上;查处各 种违法案件 430 起,其中给予警告并限期改进卫生行政处罚的 313 户次,给予罚没卫生行政处罚的 32 户次(物

11、品 228. 5 公斤,价值 3481 元) ,给予罚款卫生行政处罚的 58 户次(罚金 51838 元) ,依 法取缔 4 户次。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2006 年度全州卫生监督工作中名列第三。 (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继续以传染病预防控制、免疫规划为中心工作,突出抓好流行性出血热、禽流感、霍乱、艾滋 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到 10 月末为止出血热发病数为 22 例,较去 年下降 51.11%;痢疾 38 例,较去年下降 19.15%;未发生麻疹病例;免疫规划工作继续保持高接种 率,一类疫苗接种率均达到 98%以上;地方病无新发病例;艾滋病防治工作以宣传、干预和监测为

12、 主要手段有章有序地开展;继续开展国家级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点的监测任务;圆满地完成了国家 卫生部疾控局对我边境地区防病工作的调研任务,得到国家和省领导和专家们的好评。在传染病防 治工作中,珲春市被省人事厅、卫生厅评为先进集体。市疾控中心在 2006 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 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全州第一名。另外,努力推进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宣 传和结核病发现、治疗工作,依法实施结核病归口管理,年内发现结核病 271 例,全部进行了全程 督导、全程管理治疗,治愈率达 75 %,2006 年度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珲春市被州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 室评为先进集体。市结核病防治所在 2006

13、年度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全州名列第三. (八)妇幼保健工作 以“母婴安全”项目工作为依托,全面推进妇幼保健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全年共举办市对乡镇3业务培训班 3 轮、乡对村业务培训班 2 轮;监督指导 129 个乡镇村的妇幼保健工作;对 20 例贫困孕 产妇进行救助,总额达 1 万元;积极开办孕妇学校,开展系列健康教育;引进儿童生长发育、营养 评估软件,开展儿童智力监测;新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截止 10 月份,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达 90%以上,儿童系统管理率达 95%以上;新生儿死亡率控制在 8.0以下,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 制在 10.0以下,未发生孕产妇死亡病例。争取国债资金 45

14、 万元及自筹资金新建了 1000 的妇幼 保健所业务用房,已交付使用,解决了妇幼保健所业务用房不足的问题。 (九)卫生教学工作 在抓好 2006 届护理专业班正常教学任务外,继续开展全市卫生系统初级继续教育工作和全市乡 村医生培训工作,而且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圆满地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培训任务,为 提高教学质量和更新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付出了努力。 (十)爱国卫生工作 主要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载体,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我市的市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城市管理提升了档次和品位。在抓环境改造中,清理出大量的建筑垃圾,对生活垃圾做到 了日产日清。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扩大道路面积近

15、30 万平方米,修建了 5 处广场,70 余条巷 道,主街路两侧人行道硬质化达到 98%以上,居民区巷道硬质化达到 95%以上,极大地方便了人民 群众的生活。全市实行集中供热改造后,清除粉尖污染 5200 余吨,使我市的空气质量有了非常明显 的提高。在绿化建设方面,新增绿地 33 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 5.3 平方米,形成了集休闲、 娱乐、运动、观赏于一体,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街路绿化、广场绿化与庭院绿化相衬托的 城市绿化新格局。在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新建和改建公共厕所 120 余座,基本上解决了群众入厕难 的问题。在我市主街路投放果皮箱 1000 个,为群众生活提供了方便,为保证街

16、路的环境卫生奠定了 基础。在落实除“四害”工作中,注重抓好环境防治工作,大量清除卫生死角,减少“四害”孳生和繁 殖,有效地控制了“四害”的密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密度标准。在抓健康教育工作中,做到了有专 人抓落实,全市主要基层单位,做到了有教材、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全市健康教育面达到 80% 以上,健康教育合格率达到 75%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 70%以上,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在落实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中,克服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提高了卫生质量,全市 2000 多个公共场所、食品加工点中,监督覆盖面达到 100%,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办证率 达到 98%以上。在抓传染病防治方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注重培训医务人员,全面落实免疫规划 工作,在近几年中未出现重大传染病流行事件。并在 2006 年 9 月 21 日,正式通过省级卫生城市的 验收合格。 (十一)招商引资工作 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房屋改造、填充设备,改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环境。 争取国债、软贷款,资金总额达 2432.3 万元,设备款约 100 万元。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