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甲型流感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531365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甲型流感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甲型流感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甲型流感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甲型流感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甲型流感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甲型流感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甲型流感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U D C :密级:重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作者姓名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甲型流感与新型甲型H 1 N 1 流 感病毒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金玲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单位名称)刘恩梅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科、专业名称儿科学论文答辩年月2 1 2 年5 月2 0 1 2 年5 月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本, 。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瓦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i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重庆医科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翁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司工作的同志

2、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金型日期:趔2 :坠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重庆医科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印:研究生在攻读学泣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重庆医科大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棱后,发表论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鄙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f i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内容除外)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论文。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l 釜檀叫群2 一湖3 二监巫一

3、目录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l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5论文正文: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甲型流感及新型甲型H I N l 流感病毒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81 研究背景。82 材料与方法。3 研究结果。1 24 讨论全文小结参考文献。2 3文献综述:新型甲型H 1 N 1 流感病毒分子结构及其流行与致病力特点。l S 【谢3 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英文缩写A D VC O VD N A船0 Vh 田VI V Am lP R N A币mI 迟VR T - P C RS O I V s腭山英文全称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A d e n o v i r u sC o r o n a v i r u sD e o

4、x y r i b o n u c l e i ca c i dH u m a nb o c a v i r u sH u m a nm e t a p n e u m o v i r u sI n f l u e n z aAv i r u sM i l l i l i t e rP a r a i n f l u e n z av i r u sR i b o n u c l e i ca c i dR o u n dp e rm i n u t eR e s p i r a t o r ys y n c y t i a lv i r u s中文全称腺病毒冠状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人博卡病毒人偏

5、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毫升副流感病毒核糖核酸转| 食铵呼吸道合胞病毒R e a l t i m ep o l y m e r a s ec h a i nr e a c t i o n实时聚合酶链反应S w i n e - o r i g i ni n f l u e n z aAH 1 N1v i r u sM i c r o g r a mM i c r o l i t r e新型甲型H 1 N I 流感病毒微克微升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甲型流感与新型甲型H I N I 流感病毒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摘要了解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甲型流感( I n f l u e n z aAv i r u

6、 s ,I V A )与新型甲型H 1 N 1 流感病毒( S w i n e - o r i g i ni n f l u e n z aAH 1 N 1v i r u s ,S - O I V s ) 流行f 青况、临床特征,并探讨I V A 感染后发展为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一病房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抽吸物1 0 7 4 例,时间从2 0 0 9 年6 月至2 0 11 年5 月。采用R e a l T i m eR T - P C R 技术定性检测标本中甲型流感及新型甲型H 1 N 1 流感病毒R N A ,S - O I V s 阳性标本扩增

7、产物、测序,结果与G e n e b a n k 中序列进行比较以明确,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使用S P S S l 7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I V A S - O l V s 阳性检出率:标本总数1 0 7 4 份,检出1 V A 阳性1 0 5例( 包含S - O I V s 阳性1 5 例) ,阳性率9 8 ,检出S - O I V s 阳性1 5 例,课题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资助项目号:N C E T - 0 6 0 7 7 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监测技术平 台”项目资助项目号:2 0 0 9 Z X l 0 0 0 4 2 0 4阳性率1 4 。2 I

8、 V A S - O I V s 感染流行病学特点:I V A 阳性1 0 5 例,男性7 2 例,女性3 3 例,男:女= 2 2 :1 ;年龄1 1 3 5 月,S 5 岁检出阳性9 7 例( 9 2 4 ) ,其中 1 0 x 1 0 9 L ) 共4 5 例( 4 2 9 ) ,中性粒细胞为主( 5 0 ) 4 0 例( 3 8 1 ) ,淋巴细胞为主( 5 0 ) 5 7 例( 5 4 3 ) ;C反应蛋白升高( _ 8 m g L ) 1 7 例( 1 6 2 ) 。S - O I V s 阳性1 5 例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1 0 1 0 9 几) 共5 例( 3 3 3 )

9、,中性粒细胞为主( 兰5 0 ) 5 例( 3 3 3 ) ,淋巴细胞为主( 5 0 ) 8 t Y f J ( 5 3 3 ) ;C 反应蛋白升高( - S m g L ) 4 例( 2 6 7 ) 。I V A ( + ) S O I V s ( ) 9 0 例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1 0 x 1 0 9 L ) 共4 0 例( 4 4 5 ) ,中性粒细胞为主( 5 0 ) 3 5 6 0 ( 3 8 9 ) ,淋巴细胞为主( 5 0 ) 4 9 例( 5 4 4 ) C 反应蛋白升高( _ _ 8 m g L ) 1 3 例( 1 4 4 )2 2 3 混合感染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情况

10、及痰培养情况I V A 阳性1 0 5 例中,单独感染5 7 例( 5 4 3 ) ,混合感染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4 8 例( 4 5 7 ) ;最常见混合感染的是P I V 3 ( 2 1 例,4 3 8 ) ;其他依次是R S V ( 1 2例) 、A D V ( 8 例) 。痰培养阳性3 1 例( 2 9 5 ) ,肺炎链球菌1 0 例( 1 3 9 ) ,流感嗜血杆菌6 例( 8 3 ) ,大肠埃希氏菌6 ( 8 3 ) ,肺炎克雷伯氏菌6 例( 8 3 ) 。S - O I V s 阳性1 5 例中,单独感染6 例( 4 0 0 ) ,混合感染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9 例( 6 0 0 )

11、 ;最常见混合感染的是P I V 3 ( 5 例,5 5 6 ) 。痰培养阳性4 例( 2 6 7 ) ,均为肺炎链球菌( 无重症者) 。9 0 例I V A ( + ) S - O I V s ( ) 患儿中,单独感染5 1 例( 5 6 7 ) ,混合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3 9 例( 4 3 3 ) ;最常见混合感染的是P I V 3 ( 1 6 例,1 7 8 ) 。痰培养阳性2 7 例( 3 0 0 ) ,肺炎链球菌11 例( 1 2 2 ) ,流感嗜血杆菌6 例( 6 7 ) ,大1 6墅墅达塑壁塑垡翌咝奎肠埃希氏菌6 ( 6 7 ) ,肺炎克雷伯氏菌6 例( 6 7 ) 。2 3

12、W A r S O I V s 感染与重症肺炎的相关关系2 3 1 临床资料分析本组资料中,重症肺炎共1 5 例,男性9 例,女性6 例,患儿年龄1 - 3 4 Y J ,中位数7 f l 。将I V A 阳性病例的患儿临床资料分为重症肺炎与普通肺炎两组,详细结果见表4 。表4I V A r S - O I V 感染临床表现T a b l e4C l i n i c a lm n i f e s t a t i o mo fI V r A 俗旬I 、,si n f e c t i o n1 7从表4 可以发现,W A 阳性病例中,病毒混合感染比例、肺炎克雷伯氏菌痰培养( + ) 比例及合并先天

13、性心脏病比例重症肺炎组均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磐= 0 0 2 6 、0 0 3 7 、0 0 0 0 8 ,P 0 0 5 ) 。W B C 升高、C R P 升高比例重症肺炎组高于普通肺炎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 O 7 8 4 、0 4 5 3 ,P 0 0 5 ) 。肺炎链球菌痰培养阳性、S - O W s 检测阳性普通肺炎高于重症肺炎,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妒= 0 3 2 6 、0 3 2 0 ,P 0 0 5 ) 。合并危险因素( 早产、既往呼吸道感染) 比例重症肺炎均高于普通肺炎,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1 0 0 0 、0 3 9 6

14、,P 0 0 5 ) 。2 3 2 相关危险因素L o g is t i c 回归分析对W B C 及C R P 有否升高、病毒有否混合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痰培养有否阳性、有否早产、有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有否S O I V s 感染因素进行二元赋值,使用多因素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变量,探讨I V A 感染引起重症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见表5 。表5 多因素蛐t i c 回归分析结果坠些苎丛! ! 些堕苎坐也兰垒坐! 垒! 垒竺! 竺竺塑堕! 塑递:垡! 璺垫垒笪竺翌变量P 值O I 渲O R 9 5 C I从表5 可以看出,混合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 P = 0 0 2 7 :O R = 3 9 3 9 :O R 9 5 C I ,1 1 6 4 1 3 3 2 9 ) 、肺炎克雷伯氏菌痰培养( + ) ( P = 0 0 2 3 ;O R = 7 2 5 0 ;O R 9 5 C I ,1 3 1 1 - 4 0 0 9 8 ) 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P = 0 0 1 0 ;O R = 8 5 3 3 :0 1 L 0 5 C I ,1 6 5 8 4 3 9 2 9 )1 8更易引起重症肺炎;而性别、年龄、早产、W B C 及C R P 升高、S - O I V s 感染、肺炎链球菌痰培养阳性不是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