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30177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潍坊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潍坊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潍坊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潍坊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潍坊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政府工作报告2005 年年 2 月月 19 日在日在潍潍坊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坊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第三次会议议上上潍潍坊市市坊市市长长 张张新起新起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4 年政府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市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等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解决关键问题,全力推进战略重点的实施,圆满实现了“三个确保”目标。

2、(一)确保了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4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9%。财政总收入 107.8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52.6 亿元,分别增长 26.7%和 3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25 亿元,增长 59.6%,超过“九五”期间投资总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突破 1000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近 8 年来2最高。与 2002 年相比,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六个翻番” 。 “十五”计划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基本完成。(二)确保了部分经济指标增幅保持或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

3、6 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高于全省 5.7 个百分点,列全省第 6 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高于全省 22.7 个百分点,列全省第 2 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高于全省 5.2、8.7 和 2.8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于全省 2.1 个百分点,列全省第 6 位;实际利用外资高于全省 68 个百分点,列全省第 4 位;农业增加值、粮食总产量分别高于全省 1.7 和 10.4 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分别高于全省 0.7 和 2.8 个百分点,增量均居全省第 3 位;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 1.9 个百分点。其他一些指标也都增速加快,在全省位次前移。(三)

4、确保了比上年发展得更快更好。发展的“四个关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是观念进一步更新。全市上下思想认识更加统一,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和超常规发展意识明显增强,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二是机制更加完善。112 家企业、168 家生产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完成改制,47 家企业破产重组,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3 家企业成功上市,2 家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从证券市场融资达45 亿元,占全省上市融资总额的 37%。以市场化为主的城市建设3投融资和贷款偿还机制初步建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全过程纳入政府采购。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了政府集中统一管理。各级公共

5、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高效运行,“12345”市长公开电话年受理群众来电 110 多万个,电子政务建设完成了一期工程。三是结构调整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 15.5:50.5:34 调整为 14.5:54.8:30.7。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49.6%,提高 4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 13.2%,提高 2.9 个百分点。现代物流业和新兴服务业快速成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 亿元,物流货值突破 200 亿元,分别增长 16%和 60%。中心城市经济地位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高于全市 2.6、9.2、

6、17.2 和 12.9 个百分点。四是环境不断优化。加强软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到认真落实,市财政用于招商引资、改革改制等方面的奖励、扶持资金达 1.4 亿元。深入开展整治“三乱”和“双评”活动,处理违规违纪工作人员 169 人次,受理投诉总量比上年减少了 46%。采取得力措施,化解土地、资金以及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较好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需求。“六个战略重点”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工业经济实力壮大。完成工业投入 583 亿元,增长 6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2911 家,比上年增加 941 家;完成增加值 501 亿元,销售收入 1806 亿元,利税 170 亿元,分别增长

7、 31.7%、49.4%和444.9%。新增年销售收入过 10 亿元的企业 10 家,海化、潍柴过百亿元。一批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首批中心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计划基本完成。北部沿海重化工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二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引进到位市外资金 539 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 10.2 亿美元,分别增长 32.6%和 102%。 “双十”招商扎实有效,风筝会、鲁台会、菜博会办会方式创新,各类开发园区经过清理整顿发展得更快更好,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 30.4 亿美元,其中出口21.3 亿美元,分别增长 35%和 29.8%;新增出口创汇过千万美元的企业 16

8、 家;企业出口退(免)税达 11.7 亿元。潍坊出口加工区基本达到封关条件。三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营业户达到 16.7万户,注册资本 391 亿元,分别增长 8.7%和 32.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51%,比上年提高 4 个百分点,提供税收占到税收总额的 65.7%。四是“三农”工作成效显著。粮食总产量达到 331 万吨,增长 12.8%,确保了粮食安全。新增农业龙头企业 434 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 457 亿元。主要农产品出口创汇 5.8 亿美元,增长 27.3%。新建优质农产品基地 146处、14.3 万公顷,国家蔬菜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潍坊。开工建设了白浪

9、河水系联网及一批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完成了 15 条道路林带建设工程,成片造林 3 万公顷。取消了除黄烟以外的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 3 个百分点,减轻农民税负 4 亿元;向 150 万户种粮农民直接发放补贴 67805万元。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 3 亿元,全部用于乡村补助。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 15 万人。成功举办了 2004 中国农业机械博览会。五是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中心城市建设投资比上年翻了一番。完成了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实施了北部沿海地区重化工基地、工业结构调整、物流发展等重要规划。整顿规范了土地市场,实现了政府土地收益稳定增长。对城区 7 条主要道路进行了

10、改扩建,高速度、高标准完成了风筝放飞场、国际会展中心、张面河综合治理等一批精品工程。市区新增园林绿地 878公顷,绿化覆盖率提高 1.1 个百分点。城市亮化效果明显。新增供热面积 120 万平方米,新开工房地产开发面积 230 万平方米。全面实行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新建、改建干线公路 279 公里,进港一级公路全线开工。潍坊港两个 5000 吨级泊位竣工运营。潍坊机场开通 6 条航线,成为全国第四大航空邮件处理中心。潍坊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全面展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荣获 2004 年度“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各县市城区面貌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六是科技教

11、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50 家,列入国家和省科技项目计划 107 项,获省以上科技进步奖 15 项。各项发明专利 200 件,是上年的 2.6 倍。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潍坊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国 53 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成绩和高考各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初中生升入高中段6学生比例提高了 8.4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9 个百分点。潍坊一中新校一期工程和幼教特教师范学校等新校建设基本完工。职业教育结构优化,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在努力实现“三个确保”目标的同时,统筹发展其他各项事业,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

12、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2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438 元,分别增长 11.8%和 13.2%。市财政用于社会保障、企业改革改制、市政公用事业、市区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及幼特教学校建设、水系联网和人畜吃水工程建设方面的支出达 1.9 亿多元。实现城镇就业 10 万人,其中特困群体就业 5400 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增加 157 万人。新解决了 8 万农村人口吃水困难。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 5.6 亿元,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客车” 。市传染病医院和紧急救援中心投入使用。十笏园古建筑群修复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我市运动员邢慧娜夺得第 28 届奥运会女子万米金牌。人口自

13、然增长率控制在 4.61。 “平安潍坊”建设活动全面推进。杜绝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食品、药品和烟、酒、盐等市场管理不断加强。双拥共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以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社会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圆满完成了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市政府认真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提出的 358 件建议、提案全部如期办结。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7央、国务院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市人大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市政协积极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辛勤工作、勇于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

14、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驻潍部队和上属驻潍各单位,向关心支持潍坊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思想还不够解放,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工业产业链条不够紧密,中小企业配套能力较低。企业资本国际化程度不高,加工贸易发展不够快。民营经济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市政公用事业尚需加快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要求不够适应。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亟待加强。群众对社会治

15、安、市场秩序等还不够满意。特困群体帮扶需要加大力度。基层财政还比较困难。行政责任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行政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仍然存在。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加以解决。二、2005 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8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坚持和完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投入、突出抓招商”,着力解决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环境建设四个关键问题

16、,突出抓好工业强市、扩大开放、民营经济、农业“三化” 、城市化和科教兴潍六个战略重点,集中用好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做强做大现有企业“三大杀手锏”等思路和措施,努力实现“一个高于、六个新突破”,推动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一)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涨幅控制在 4%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分别增长 20%和 30%;外贸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 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 9%和 7%。工作中,要按照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努力实现以下主要奋斗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分别增长 25%和 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 2 个百分点以上,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 30%和 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