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经济合作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持续发展潜力分析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30103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东经济合作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持续发展潜力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东经济合作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持续发展潜力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东经济合作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持续发展潜力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东经济合作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持续发展潜力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东经济合作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持续发展潜力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东经济合作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持续发展潜力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东经济合作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持续发展潜力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东经济合作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及持续发展潜力分析浙东经济合作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及持续发展潜力分析1 摘要摘要1.1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浙东经济合作区是地域相连的宁波、绍兴、舟山、台州、嘉兴五市,遵循平等互利原则,自愿组合的跨地区、开放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程度不断的加深,浙东经济合作区成为我国沿海经济高速增长的地区之一。2011 年浙东合作区内的 GDP 达到 15554.68 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0%左右,占浙江省的 GDP 比重的百分之 48.61%。浙东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大量的以乡镇个体私营企业为基础的产

2、业群,也可以称为块状经济,这些块状经济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和强劲的产业竞争力。关键字:改革开放 块状经济 比较优势 产业竞争力1.2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AbstractEast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s to ningbo, zhoushan, shaoxing, taizhou, jiaxing five city,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voluntary association among regions and open regional economic coope

3、ration organiz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earliest established one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ince the 1990s,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ontinuously, eastern zhejiang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become Chinas coastal areas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2011 the east coopera

4、tion GDP reached 1.555468 tr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growth of 10%, accounting for forty-eight point six one percent of the GDP of zhejiang province .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ast main power from a large number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private enterprise on the basi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w

5、hich is also called as massive economy, these massive economy is significant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strong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Key words: Reform and open Massive economy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2 理论综述理论综述2.1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与比较优势理论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最早源于亚当斯密著名的国富论 ,在这本书

6、中,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会照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通过从事专业化生产并进行市场的交易行为来实现的,随着交易行为的扩大,当国内部分的交易活动超出这个国家的范围,国际贸易就会产生,这样,自由贸易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国际分工。斯密的上述国际分工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说明,如果每个国家都如同国内各生产者参与劳动分工的方式一样,都只是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每个国家的福利都会得以提高。1817 年,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比较成本学说理论,认为任何产品的交换都取决于其的劳动成本,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差异

7、,各国应该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2.2 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从空间角度看,产业竞争力有两个层面:一是国际层面,二是国内层面。前者通常是指特定国家的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后者则指一国内部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国内市场(即区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即区域产业的区际竞争力,可简称为区域产业竞争力。从本质上看,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指在一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中,特定区域的特定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或地位。这种表现或地位,通常是由该区域产业所具有的提供有效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具体显示出来。尽管产业竞争力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起源却很早,并且随

8、着研究的深入与细化,演化出众多理论如国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产业致胜战略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其中波特的钻石模型尤为经典。波特根据对 10 多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产业研究,认为产业竞争力主要由六个要素决定,它们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政府和机遇。波特的这一钻石理论体系成为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的经典范式。2.3 区域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区域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现代人地关系协调论、区域 PRED 系统论和区域发展控制论构成了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构建区域持续发展核心理论以及指导当前的区域持续发展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

9、义。协调论主张,一方面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 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了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调整。区域 PRED 系统论作为一种用系统科学思想研究区域 PRED 问题的新理论,近年来在区域持续发展实践中已为人们所采用,并形成了一些基本观点。区域发展控制论认为区域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可控制的过程,任何一个区域系统并非永恒静止,而是不停地在随机与确定、协同与制约、熵增与熵减、破坏与重建、开发与保护中发生着激烈的作用,通过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四大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交织和作用,共同推进整体系统的演进和变换。3.浙东经济合作区的浙东经济合作区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3.1 人力资本优势人力资本

10、优势浙东经济合作区丰富的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是浙东经济合作区经济腾飞的关键要素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浙东经济合作区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具有较强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能力,特别强的社会资源组织能力和丰富的企业家才能等方面。浙东经济合作区的人力资本优势形成的原因:一是受历史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浙东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二是受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浙东人具有很强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三是发达的手工业和小工业传统,造就了众多的心灵手巧的能工巧匠。3.2 体制先发优势体制先发优势市场体制的先发优势是浙东经济合作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浙东地处我国东部

11、沿海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具有很强的政府的政策优势,依靠率先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大发展。3.3 区位条件优势区位条件优势拥有漫长的大陆海岸线和众多优良的港口。浙东经济合作区拥有海岸线长 5743.1 公里,海域面积 113908 平方公里,拥有诸如宁波舟山港等一批深水良港。其中宁波北仑港是中国 4 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二位。浙东经济合作区滨海居中、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众多的自然良港,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优势:有利于利用便利发达的海运促进交通运输和商品交换的发展;有利于引进人才、技术和先进的机器设备;有利于发展工业特别是滨海加工业;有利于吸

12、引外资和开展海外贸易。2011 年浙东经济区各港口生产运行良好成绩斐然,全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 1500 万标箱大关,实现1583.94 万标箱,同比增长 12.89%;货物吞吐量再次刷新纪录,完成 878.6 亿吨,同比增长 9.81%。2011 年浙东经济合作区各港口水运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58.9 亿元。3.4 经济结构优势经济结构优势在 1978 年以前,浙东经济合作区的工业结构具有“轻、小、集、加”的特点,即工业发展以轻工业、小企业、集体所有制和加工业为主。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不断壮大,工业结构从原来的“轻、小、集、加”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轻、

13、小、民、特” 。浙东经济合作区内的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可以称之为块状经济。比如宁波的服装产业集群,绍兴的纺织业产业集群、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余姚的小家电生产产业集群等等,这些产业集群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且取得了十分快速的发展。浙东经济合作区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不仅有着特定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制度背景,而且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其中, “以轻工业为主”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不仅符合工业化发展起步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国内市场需求状况,而且具有结构选择上的比较优势。4 浙东经济合作区的产业竞争力浙东经济合作区的产业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全球快速流动,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为城市

14、间的竞争,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犹如一个能量巨大的磁场,广泛吸纳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生产要素。城市又以其固有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将这种竞争扩展成为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性竞争。城市群内部产业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是决定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这也是发挥城市群集聚优势和规模效应,进而实现城市群各城市 1+ 1 2 的双赢或多赢局面的基本前提。4.1 浙东经济合作区产业群的典型特征浙东经济合作区产业群的典型特征浙东经济合作区内的产业群数量多,以传统产业为主。这些产业群在地域上通常以乡镇的行政界线为边界,或由相邻的几个乡镇共同组成。同时浙东地区产业群涉及的产业分布主要以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部门为主,如纺织、服装

15、、化纤、塑料、模具、普通机械制造等。浙东地区立足于传统的中低档产品生产,并以集群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强劲的竞争力。“专业市场+家庭工场”的特色经营模式。浙东地区的产业群以专业市场为依托,把成千上万个家庭工厂有效的组织起来,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小企业、大市场”的“浙江模式” 。家庭工场是专业市场繁荣兴盛的基础,多数专业市场的发展是家庭工场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发展初期,它们通常以家庭工场不断提供量大价廉的产品而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新的地域组织:特色工业园区。特色工业园区是适应产业群在新的发展时期客观需要的新的地域组织,是产业空间格局走向有序化、规范化的必然产物。特色工业园区的基本功能有,推动

16、产业升级,营造区域创新环境,以及解决农村工业化引发的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4.2 浙东经济合作区产业群的发展动力浙东经济合作区产业群的发展动力 浙东产业群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依靠地区内生力量的作用下形成并 发展起来的。产业群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地方产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地方产业网络包括多个主体,如企业、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技术与信息机构,以及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等。一般认为社会网络、地方企业家及地方政府是浙东产业群发展的三大核心因素。首先,社会网络是地方产业网络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社会网络为地方网络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合作与信任机制,因而产生了很强的集体效益,使得单个家庭工场克服了生产规模小的弱势,具备了很强的竞争优势。其次,地方企业家是地方产业网络的核心人物,浙东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本质上来源于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或者说是出现的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第三,地方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导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对产业群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4.3 浙东经济合作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浙东经济合作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第一,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市场主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