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作业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9377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作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作业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作业题目:题目:关于中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言语浪费现象的调查报告关于中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言语浪费现象的调查报告关于中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言语浪费现象的调查一一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语浪费又叫“唠叨”,它的存在既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又影响到师生关系。为进一步了解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的言语浪费现象,我们走进多家小学、中学实地调查,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能揭示出这种现象的一些规律、表现,并未解决这类问题提出我们一些合理的建议。调查地点:川师附中 龙舟路小学 菱窠路小学调查时间:2009 年 月 日2009 年 月 日调查对象:调查地点中小学师生调查方法:实地

2、访谈访谈中的问题设置:2针对学生设置的问题:1.你的老是有“唠叨”的习惯吗?2.你的老师经常“唠叨”哪些方面的问题?3.你对你的老师爱“唠叨”的习惯持什么样的态度?4.你对爱“唠叨”的老师有亲近感吗?5.你认为如何才能化解老师爱“唠叨”的毛病?针对老师设置的问题:1.您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有“唠叨”的习惯吗?2.您一般会在哪些问题上对学生“唠叨”?(针对上题回答有唠叨习惯者)3.您认为“唠叨”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师生关系吗?4.你认为“唠叨”有哪些危害、怎样消除?3调查结果统计:1.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老师存在“唠叨”的毛病,同样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唠

3、叨”的毛病。2.在我们的调查的 75 个学生中有 63 位同学认为自己的老师爱唠叨且自己难以忍受,占到总数的 87%。调查的 47 位老师中有 42 位老师认为自己习惯了“唠叨”,占到总数的 91%。二二在我们的调查中,当被调查的中小学生被问及在自己的学习工程中自己的老师是否存在言语浪费的现象时绝大多数人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存在而且相当普遍。同样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也坦言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的却患上了“唠叨”的毛病。一些同学称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常常一件事情要说好几次,达到千叮咛万嘱咐的程度;几个星期之前的老账,还要经常搬出来晒太阳,并且情绪激动达到不依不饶的地步。如果,上课期间没有特殊情况,每隔四

4、五分钟就要习惯性地停下来训人;和学生谈话,不论问题大小,情况严重与否,每次都超过五分钟,一人次的问题,都要谈上三四次才能终结,以后还会经常复习,揭学生的伤疤。同样我们也听到老师的抱怨:“唉!看看我们班上的那帮学生,我天天对他们说, 要听话、 不许打人、 要用功学习同一件事往往都要说上不知多少遍,可学生就是听不进,而且同样的错误下次还犯,真不知道采取什么方法好?”总的看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的“唠叨”主要表现为:反复强调同一个问题;提前反复地对学生的未来施压;如:“你们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考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工作。 ” 经常对“学差生”敲警钟。同时,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老师都认为自己有“唠叨”的习4惯

5、,老师们坦然说“唠叨”在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影响着师生关系。那么,教师的言语浪费有哪些具体的危害呢?通过调查我们列出如下几点。教教师师言言语语浪浪费费的危害:的危害:1降低教学质量 ,增大师生心灵差距。当菱窠路小学三年级一班班主任邓老师被问及时她说道:“教师尽力了,尽职了,可是效果往往不理想!”诚然当老师们喋喋不休的时候,学生更加厌烦了他们的教育,师生的心灵差距更大了。教育就在无意与偏执之中走向了反面,学生用消极的方式拒绝着老师的教育。古人所谓过犹不及是有道理的。教育里的中庸之道其实是符合现代心理学原理的。在教育中,“言语浪费”不仅仅是教师语言的啰嗦和重复,还表现在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对学生施加

6、压力过大等情况中。另外教师的口头禅,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也会造成“言语浪费”。有时学生甚至不听老师批评的内容,而去数老师在批评过程中有几个“对不对”,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的职业唠叨,显然是好心办坏事,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对承受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理折磨。教师习惯性的唠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厌烦感,讨厌至极就会演变成敌对心理。对话是一门艺术,要懂得什么是对方需要的,才能让话语不成耳边风,不至于让对方厌烦。2引发学生恐慌,导致学生焦虑。教师持续的啰嗦,会在无形中增大学生的焦虑。学生面临巨大压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就会导致一种较强烈较持久的恐慌。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

7、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儿童因考试或学业压力而心情不好(76.2%)、郁闷(55.4%)和烦躁(54.2%),部分儿童因此睡不着(38.2%)、不想学习(25.1%)、自卑(24.5%)5,还有少数儿童甚至对生活绝望(9.1%)。教师经常唠叨,“小学学习不好就不能上重点中学,不能上重点中学就不能上重点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这个被教师看来“合情合理”的逻辑,却会让儿童对未来产生恐惧心理。教师超前的干预、夸张的渲染、过度的啰嗦已成为诱发学生恐慌,导致学生焦虑的重要原因。三三既然教师的职业性唠叨即言语浪费有如此大的危害,那么要怎样才能标本兼治地治愈这种职业“疾病”呢?我们不妨看看下面几个建议。1学会创

8、新,学会幽默明代学者吕坤说:“君子攻人不得过七分,须含以养人之愧,令其自新则可。 ”就是说,我们对于学生中偶尔的一些过错,没有必要严厉批评,只要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使学生产生内疚感就行了。假如学生有粗心的毛病,我们可以微笑着用不同的词句来提醒他,如:“仔细点,不要再当马虎大王了。 ”“写算式时,不要再把等号抛在脑后了。 ”“瞧你丢三落四的,就剩没把自己丢了。 ”“这回考试,把逗号、句号都带齐了,别又忘记写了”这样幽默的话语会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从关心的角度来帮助他们的,比反复说“要用心,别粗心”会更有效。2学会故作深沉低沉的语气常常能令人感到理性的存在,使师生都能冷静下来处理问题。而且,用与平常不

9、同的语调来说话,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与往日不同,这样能唤起他们的注意,侧耳倾听老师的训导,同时还可以纠正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坏习惯。3学会沉默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不妨改用沉默的方法取代指责。那些听惯老师责骂声的学生,在犯错之后,自然会等待老师的责骂,如果这时老师真的责骂了,学生6反而会松了一口气,产生“又混过去了”的感觉,过后很快就又忘了。如果老师始终保持沉默,用表情来显示自己对学生缺点的不高兴,反而会使学生紧张的情绪保持一段时间,并反省自己的错误,扪心自问:“我这样做,是不是使老师彻底失望了?”因此,老师适时地使用沉默这种“对话”形式,用行为表现责备与不满,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真正

10、有效的教育其实是“短平快”的方式,而不是马拉松的状态;不要苦口婆心,而要言简意赅。要预防唠叨,我们就得制定教育谈话的制度。尤其要规定和学生谈话的时间。一般可设时限三到五分钟。教师一定要强化时间观念,尽量做到准备充分,在规定时间内谈完问题。甚至可以设置闹铃,时间一到立即结束谈话。采取这样的自我强制措施,对于改变教师喜欢唠叨的习惯是有一定的物理治疗效果的。至于上课的时候,不该反复重复的问题不要过多重复,不然学生就不会认为教师啰嗦。上课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杜绝拖堂。事实上,拖堂时间内讲的知识没有几个学生能听进去、记得牢的。而上班会、晨会的时候,也要注意缩短心理时间,不能滔滔不绝,让学生如坐针毡,

11、度“课”如年。不唠叨,就要做到语言简洁。语言贵在精。许多教师在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说话中耗费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却没有好好反思、研究过教师语言的质量问题。研究教师说什么和怎么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经常考虑自己的讲话时间是否恰当;检查自己讲话的数量与质量的“效率比”。因此,教师说话时要注意简练概括。这样,才能提高谈话的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学会沉默,适可而止,故意留下一些“空白”,权且当一回“甩手掌柜”效果往往会更好。4说一不二教师对待学生,应是“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坚持“一次性处理”原则。没有特殊需要,不进行第二次处理谈话。我们特别需要树立这样的教育新观念,教育7的效果和教育的

12、次数常常成反相关,教育谈话要少而精。关键是提高一次性谈话的质量。我们要认真备课,明确教育谈话的目的,所有的教育步骤一定要围绕一个单纯的教育目的展开;还要确保教育的步骤高效科学,始终与教育目的关照。学生犯了错,千万不要抓住一件错事重复批评,以免学生出现反抗心理。批评学生时,应点到为止,让他们自己来反思。至于表扬学生,也要防止出现“过犹不及”的现象。表扬也要适度,不可以有所谓常胜将军式的标兵和优秀典型,动不动就搬出“优秀人物”来大肆表扬一番。被表扬的人反感,听者也厌烦。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时刻铭记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有一点进步,只表扬一点”的铁律。5释放教育强度。俗话说:

13、“好菜连吃三天惹人厌,好戏连演三天惹人烦。”世界万事万物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尺度,超出这个尺度,事物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这样的名言:“当人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作为真正有道义感的教师,我们必须心平气和,必须时刻保持冷静。审慎地考察自己所释放的教育压力与学生可承受压力的安全性。考察教育压强与密度的合理性。为了把教育谈话的压强和密度调试到安全值之内,我们在准备和学生作教育谈话之前,必须先进行话题筛选。老师们应该大力提倡一种“淘洗哲学”“精简哲学”“减法哲学”。先花上五分钟,把要做的谈话梳理一下,然后分一分主次,想一想取舍,看一看哪些话至关重要说,哪些话可说可不说不说,哪些话说了反而有害坚决不说。经常做做减法,淘洗淘洗,老师们爱唠叨的症状就会大大减轻。尾尾语语: :8当然,要改变或者根除中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语浪费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教育是具有反复性。要彻底治愈一项痼疾往往需要大胆的尝试,需要魄力,需要勇气。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语浪费这个现象的根除需要我们中小学老师的不断尝试和大胆创新。当然这个现象的产生同我们当前的教育制度也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我们参与者理论修养和专业知识的局限我们调查并未涉及整个制度层面,所以通过我们调查得出的观点具有一定局限,希望多多见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