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归纳及近现代史年表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528885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二归纳及近现代史年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历史必修二归纳及近现代史年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历史必修二归纳及近现代史年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历史必修二归纳及近现代史年表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历史必修二归纳及近现代史年表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二归纳及近现代史年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归纳及近现代史年表(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二归纳及近现代史年表前言:小字体为半期考前所做,语言组织略显简略,无法理解者可对应历史书观看,无法适应者请跳至“一工革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以上一。(1)。农业1.成就:最早培养粟、水稻。神农造耒耜商周:井田制春秋战国:牛耕(一次动力革命)、铁器战国: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都江堰、郑国渠汉:牛耕普及(东汉出现一牛犁),井渠隋唐五代:立井水车,高转桶车,曲辕犁宋:水转翻车明清:风力水车2.赋税徭役赋税:田亩、人头税徭役:水利交通国防城建宫室陵墓工程王朝覆灭、社经文凋残的直接原因3.古农业特征:远古时期刀耕火种小农户个体经营的农耕方式长期农耕技术无革命性进步沉重赋税徭役兴修水利推进发展

2、阶级矛盾尖锐(2)手工艺1.性质:以小农经营为主的自然经济2.成就:新石器:麻革、铜、绢、彩陶、蚕、丝织商周:青铜器春秋:冶铁、生铁汉:煤炭、丝绸、田庄、工官制出现(东汉:水排、瓷)南北:炼钢唐:制瓷为专业生产元:匠户,新式纺车(黄道婆)清:废除匠户(顺治)、瓷业达到顶峰(雍正)3.手工业受限原因农家以耕作为主,兼营副业行业间隔绝,技艺传承封闭,易失传匠户制4.明手工工场、雇佣劳动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地区性、不平衡性)(3):商业战国:市井汉:全国性商业中心出现南北:草市唐:夜市、商业区宋:夜市晓市出现、时空限制突破,世界最早纸币交子出现明清:会馆(4)经济政策商鞅变法、吕氏春秋:重农

3、抑商积极性:利于保障国家安全、政治稳定消极性:压抑社经活力,新经济因素生产方式无法发育秦:统一度量衡、货币(积极)汉武:盐铁官营(西汉:市集)明清:海禁(扼杀进步性,使中国保守封闭)压抑工商业、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根本: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二。(1)。民工1.一鸦自然经济解体:标志: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贸易中心:广州上海影响:削弱自然经济基础,破坏家庭手工业城市手工艺。加强商品化程度2.1860s 民工兴起:途径:1.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2.原手工工场用机器生产主要分布:东南沿海轻工业3.民工发展高氵朝:甲午海战一战著名人物:1 张謇 2.陈启源 3.二荣 4.方孙(2)。民工发

4、展.1912-19271.背景主观:辛亥后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抵日倡国运动实业救国热潮客观:一战后帝国主义放松经济侵略2.NO.1:纺织业 NO.2:面粉业.1927-19371.措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反帝爱国运动币制改革(作用:防止白银外流、稳定市场、促进经济.1937-1945困境:1.日侵华2.美对中经济侵略3.恶性通胀4.官僚资本压迫5 苛捐杂税三.。(1)。射贿主义发展.1949-1956 新民射贿1.指导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射贿主义工业化、射贿主义改造并举2.一五:1953-19573 三大改造:1953-1956,农、手工、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射贿主义基本确立(私有射

5、贿主义公有).56-661.ZG 八大:射贿主义改造胜利,矛盾改变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纹阁 66-761.1971 林彪挂,周主持工作(一次调整 71-73)2.1975 四次人大:周、邓为核心(调整 2)(2).转折1.NO.11 三中全会指导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影响:伟大转折,“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为中心,僵化半僵化全面改革,封闭半封闭对外开放,开辟建设射贿主义新道路,标志射贿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到来2.改革1978 安徽凤阳小岗村1980 四川取消人民公社NO.12 三中全会:决定经济改革,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中心环节)3.开放1979 广、福省1980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

6、4 沿海城市1985 长珠三角洲、闽东南、环渤海、海南省1990 浦东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3)。改革开放的分界点1989 略http:/zh.wikipedia.org/zh-cn/64%E4%BA%8B%E4%BB%B6(4)后段新时期标志1.南巡讲话射贿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2.ZG 十四大目标:建立射贿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ZG 十四三中全会:提出基本框架2.ZG 十五大:确立 ZG 指导思想(),基本经济制度四。(1)习俗变迁1.服饰男 通服:长袍马褂礼服:西装标准服装:中山装女 旗袍旗袍(改)列宁装、连

7、衣裙军装、干部装2.饮食1840S 西餐传入3.建筑北方:四合院一鸦:西式住房出现1930s 完全西化住宅出现(2)交通通信1.交通分布人力车:民国前后自行车:1900s轮船:二丫后公交:1906民航:民后地铁:纹阁后.特点:发展快、多层次、范围广、不平衡2.通信分布邮政、电报:二丫无限电报:民国前电话:二丫(3)媒介1.报纸1840-1890 兴起70s 自办报纸昭文新报,影响较大: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民国后,通俗性报纸出现.特征:多以新闻为主,铅字印刷原因:内: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动荡导致强烈的信息需求外:西方报纸的发展传播2.广播影视广播1920s 出现1923 外国办(

8、上海)1926 东北,国人自办1927 上海,私营1928 全国性电影1896 第一次放映1905 京剧定军山,自摄 NO.1特点:中央到地方,对内到外,多层次、语种、形态五。(1)。航路古文明1.分布:东西南北2 特点.主要分布于大河流域或沿海地区 互相隔绝。资本主义1 原因:生产力提高2 标志:雇佣关系的产生手工艺:包产商、手工工场农业:三圃制、商业化程度提高航路开辟1 目的:获取东方黄金、商品2.影响:商业革命:世界商品交换开始,市场扩大。刺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价格革命:金银贬值,商品价格上升。加速封建制解体,两极分化,促进刺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西欧资本原始积

9、累3.原始积累手段:殖民制度、殖民掠夺4.航路迪亚士:马林迪、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旅行(2)征服荷兰1.发展条件:荷兰造船业发达 ,对外贸易发达2.影响:建立广阔殖民地,垄断世界航运业(海上马车夫),扭腰起源英国1.地理条件:大西洋航路中心2.发展手段:重商主义,圈地运动,对外扩张殖民1.葡萄:非洲西部、印度、红海入口2.西班牙:美洲中南3.荷兰:马六甲、台湾、锡兰、长崎、好望角英国霸主地位确立1.航海条例:三次英荷战争2.七年战争巴黎合约黑奴贸易影响:1.加速资本原始积累2.加剧殖民地贫困落后3.使其卷入世界近代化(3)一工革及世界市场的形成.工革发生原因海外殖

10、民扩张和掠夺(提供资金、海外市场)圈地运动(劳动力、国内市场)手工市场的发展(技术、机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动力、制度保障).过程开始:棉纺织业1760s:珍妮纺纱机70s:水力纺纱厂、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1820s:工革广泛传播.英国的改革措施1.MZ 化改革2.以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亚当斯密国富论)3.法制化建设4.炮舰政策(对外)5.兴办教育、传播科技影响:1850s,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举办第一次 SB 会.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时间:1860s70s原因:1 工革、世界贸易提供物质条件2.交通运输业革命(连接世界经济的纽带)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及工业革命的深入正式形成的标志:

11、十九世纪中叶,日澳印亚非拉开国(4)。走向整体的世界.二工革成果:P102 图中心与发源地:美、德标志: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by 西门子(德)影响:1.重工业发展2.促使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3.股票交易市场形成4.垄断组织出现瓜分世界条件:垄断组织形成美国政策:1820s:门罗主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80s:泛美同盟(拉丁美洲成为美国后院)90s:海权论发表98:美西战争(夺取西班牙殖民地)99:设计、倡导新殖民主义,提出“自由贸易”原则1900s:西半球霸主地位成立世界一体化框架:资本主义市场手段:国际贸易、殖民主义原因:1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确立2 世界市场的形成3 世界殖民体系六。(

12、全单元)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危机(2933)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直接:供求关系不平衡具体:1 经济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2 贫富悬殊 3 股票投机特点:破坏性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1 激化社会矛盾 2 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矛盾 3 经济战爆发,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混乱罗斯福新政直接目的:结束经济混乱状态 by 国家干预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阶段一(193335)1.整顿银行业(紧急银行法)2.恢复工农业生产(工业复兴法)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4.保护劳工权利(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法)阶段二(3539)37:财政紧缩政策

13、3738:经济衰退39:恢复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表现:(1)ZF 使用财政、金融手段刺激生产、消费(2)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3).投资科研、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经济政策(1)凯恩斯主义(关键:充分就业)肯尼迪:新边疆约翰逊:伟大社会(2)供给学派(供给创造需求)、货币学派(控制货币发行量)共同点:减少 ZF 对经济的干预(3)克林顿:“新经济”时代战后西欧、日本英:混合市场经济(5979) 货币主义政策(撒切尔夫人1979) 经济自由主义(1990s)法: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西德:社会市场经济日本:统制经济体制七。苏联建设的教学(1)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

14、1820)背景:3 年国内战争内容:1 农业:余粮搜集制2 工业:企业一律国有3 分配:实物配给制、成年人义务劳动制新经济政策(192127)措施:1 农业:粮食税 2 工业:国家资本主义 3 商业:自由贸易 4 分配:工资制(2)斯大林模式要点:重工业优先、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蓄资金过程工业:1 过程:1925 射贿主义工业化方针提出(联共十四大) 26 进入射贿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2832 第一个五年计划 3337第二个(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 问题: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农业:1927 农业集体化方针提出(联共十五大) 29 农业集体化开始 32 初步完成”全盘集体化、富农

15、阶级消灭 37 彻底完成特点经济: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政治: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与中央,中央于 D思想文化:个人崇拜(3)改革 赫鲁晓夫背景:1953 斯大林逝世,1956 苏共 20 大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突破口:农业勃列日涅夫突破口:工业(新经济体制)成果:苏联可与美国抗衡停滞原因:计划经济活力衰退戈尔巴乔夫重点:先经济(加速发展战略),后政治实行多 D 制,根本上动摇苏共的领导地位苏联解体1991苏维埃主【和】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联盟变邦联“八一九事变”:苏共失去政权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八。全球化(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以美元为中心)内容:1 美元与黄金、国际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挂钩2 建立世界银行、国际基金组织世界经济体系背景:二战后各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外目的:美国商品输出内容:国际贸易组织、筹备委员会、关贸总协定意义: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与程序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区域集团化欧洲第一步: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 欧洲共同体1991马约签订1993 欧盟成立1999 欧元出现2002 欧元流通北美自【和】由贸易区组成:美、加拿大、墨西哥文件:北美自【和】由贸易协定内容:取消贸易堡垒、零关税、允许资本劳务商品流通意义: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