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8139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赫章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赫章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赫章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赫章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赫章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赫章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赫章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赫章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15 年)一、一、规规划的目的和意划的目的和意义义蔬菜是我县的优势产业之一,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蔬菜产业化经营步伐,促进蔬菜产品的标准化、无害化、高效化及规模化,提高蔬菜产品的市场竟争力和占有率,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社会主义义新农村及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确保蔬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好蔬菜的自给及外销工作,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特殊的意义。二、发展现状及潜力(一)基本条件及规划范围我县位于贵州西部,总土地面积 486.45 万亩,属低纬高海拔地区,全县最高海拔

2、2900 米,最低 1230 米,高差 1670米。年均温 1013.60C,无霜期 206255 天,年日照时数为12601550 小时,年降水量 8001000 毫米,1 月平均温0.33.70C,7 月份日均温 17.722.40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典型的高原性湿润季风气候,非常适宜于多种蔬菜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蔬菜生产有较强的区域优势。规划范围涉及 27 个乡(镇)。- 2 -(二)发展现状2009 年,我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 25.2 万亩,产值 32306万元。其中,商品蔬菜基地 12.26 万亩,总产量 17.17 万吨,产值 1.72 亿元,销售量 5.87 万吨,成交额 0

3、.96 亿元。在商品蔬菜基地中,白菜类 3 万亩,产量 5.85 万吨;甘蓝类 0.3 万亩,产量 2.45 万吨;芥菜类 1.2 万亩,产量 1.8 万吨;绿叶蔬菜类0.25 万亩,产量 0.375 万吨;瓜类 0.3 万亩,产量 0.6 万吨;茄果类 3.3 万亩,产量 3.918 万吨;豆类 0.6 万亩,产量 0.72 万吨;大蒜 2.5 万亩,产量 2 万吨;萝卜 0.4 万亩,产量 0.8 万吨;蕺菜(折耳根)0.35 万亩,产量 0.525 万吨。(三)蔬菜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1、有利条件一是我县气候温和,冬暖夏凉,自然生态条件优越,蔬菜病虫害较少。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低,

4、 “三废”污染极少,具有大范围、大规模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和有机蔬菜的潜力。二是我县独特的气候优势,7 月份日均温仅为 200C 左右,适宜于冷凉蔬菜的正常生长需要,病虫危害程度轻,相对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为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奠定了基本条件。且平均海拔高,土地资源丰富,是贵州省夏秋冷凉蔬菜生产最适宜区之一。- 3 -三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农药用量少,相对降低了蔬菜生产成本,且随着西部大开发交通业的改善,降低了外销蔬菜运输成本,增加了我县蔬菜的市场竞争力。四是立体气候特征明显,蔬菜种类多,品种群丰富,形成了一些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外销出口蔬菜产品,如大蒜、魔芋、折耳根、芸豆等。五是具有加快蔬菜产

5、业发展的内外环境,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农业,要求劳动密集型蔬菜产业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农业投入的机制进一步优化,力度持续加大,必将促进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增加以及发达国家蔬菜生产自给率不断下降,蔬菜外销出口在持续增长,必将为我县蔬菜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2、不利因素(1)产业组织松散薄弱,生产规范化程度低我县属落后的农业生产县,蔬菜生产以自食性生产为主,自食性菜地所占比例较大,商品蔬菜生产比例小。蔬菜生产大多以家庭种植经营为主,绝大部分菜农属兼业性菜农,千家万户分散种

6、植,随意性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单元小,生产技术不规范,产品质量无保障,产业化营销阻力大,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 4 -(2)服务体系不健全蔬菜专业人才匮乏,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低。蔬菜栽培管理技术尚属经验型,距规范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相差甚远。产品销售市场主要是以城镇或蔬菜种植面积较大乡镇的集散市场为主,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地批发市场和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运输、金融、信息等服务不配套,不能满足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3)无公害生产意识淡薄我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应用起步晚,宣传力度小,农民的无公害生产意识淡薄,重产量轻质量现象较

7、为普遍,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对环境和蔬菜污染严重。(4)产品处理滞后我县没有蔬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企业,缺乏冷库及冷藏运输等冷链建设,产品外销出口受到极大的制约,不能适应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以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商品基地建设、实用技术推广、产业化经营、市场体系建设和质量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无- 5 -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和有机蔬菜产销技术应用为基础;以名特优蔬菜和夏秋反季节蔬菜为重点,加强蔬菜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区域化、

8、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着重提高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全面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扩大外销,增加出口,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促进蔬菜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在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市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基础上,适应人们对农产品消费多样化、优质化、安全化的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蔬菜产品。2、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原则。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突出重点,相对集中,优先发展竞争优势显著,并具有一定基础的蔬菜产品和产区。3、坚持产业化开发原则。面向蔬菜整体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实施专业化开

9、发,延伸产业链,构建优势蔬菜产业群体,打造名牌产品,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4、坚持突出质量和效益原则。优化品质和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和加工- 6 -水平,完善检测检验和监督体系,加强质量卫生安全建设。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适时、适度开发,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实施清洁化生产,推进试验区生态建设,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产效益的同步提高。(三)发展目标及任务到 2015 年,全县蔬菜生产规模发展到 28 万亩,生产总产值达到 3.9 亿元。其中夏秋无公害

10、蔬菜生产基地 14 万亩(绿色食品蔬菜基地 4 万亩,有机蔬菜基地 0.8 万亩);基地商品菜生产量达到 24.5 万吨以上;其中外销量达到 20 万吨,出品量达 0.8 万吨;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合格率达到 99%以上;新建产品预冷库 5 个,使年预冷和包装等产品处理量达到 4.2万吨以上;基地产值达到 2.4 亿元以上,产品加工、保鲜、包装等增值达到 0.8 亿元。四、产业区域布局及重点工程(一)区域布局1、夏秋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在城关、达依、野马川、白果、六曲河、可乐、河镇等乡(镇),主要种植大白菜、甘兰、黄瓜、番茄等。2、优质辣椒生产基地规划在达依、六曲河、野马川、白果、城关等乡(镇),主要

11、种植地方优良品种。3、优质大蒜生产基地规划在可乐、兴发、财神、双坪、古- 7 -达、白果、安乐、结构等乡(镇)。(二)重点工程1、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2012 年,建成夏秋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2 万亩,带动建设规模 7.5 万亩。2015 年夏秋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3.5 万亩,带动种植 10.5 万亩。2、育苗中心建设2012 年建设育苗中心 1 个,2015 年前再建育苗中心 1个,为大面积生产提供菜苗。3、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010 年在可乐乡建设大蒜良种繁育基地 200 亩,2012年 400 亩,2015 年 800 亩,对地方优良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良种扩繁。

12、4、商品化处理和加工体系建设发展蔬菜产品深加工,改善蔬菜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运条件,在城关镇、可乐乡发展加工企业各 1 个,进一步提高蔬菜产品的商品化处理、加工量,大力支持发展冷藏车(我县还有大量的樱桃需要运输),2010-2011 年在城关、野马川各建冷库 1 个,2012 年-2015 年在全县蔬菜主产区再新建冷库 5 个,充分发挥加工、贮运企业在区域内的龙头作用,帮助它们建立特定的原料基地,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加工、保鲜、贮运企业,提高企业对蔬菜生产的带动能力。- 8 -5、市场和营销体系建设2011 年在城关镇建 1 个服务功能齐全、交易规范的蔬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在蔬菜生产的主要乡(镇

13、)可乐、野马川建设初级市场各 1 个。扶持生产重点乡(镇)建立专业合作组织 4 个。2015 年,再扶持新建产地批发市场 3 个,专业合作组织 8 个。6、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体系建设建设县级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中心 1 个;建设产地和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6 个。7、标准化安全体系及品牌建设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速制定、建立健全主要蔬菜产品的等级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加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蔬菜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标准化生产基地及产品必须全部通过相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以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塑造及加大宣传力度为重点,打造 12 个全国著名蔬菜品牌。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耕地向种植

14、大户流转,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制度,加强法制化管理,促进鲜活农产品低成本和快捷运输,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的立法和执法工作,确保交易秩序。五、资金投入、融资渠道及效益分析(一)资金投入- 9 -1、生产基地建设,在生产基地建设中,以平均亩投入购买生产资料补贴 360 元(种子 80 元,化肥 150 元,农药 40 元,农地膜 50 元,其他 40 元)计算,20102012 年三年以夏秋蔬菜为主的生产基地累计面积 23.3 万亩,需生产资料投入8388 万元,20132015 年期间以夏秋蔬菜为主的生产基地累计面积 61 万亩,需投入 21960 万元。2、育苗中心建设

15、,支持资金用于补贴育苗设施(主要为大棚)购建。20102012 年建育苗中心 1 个,占地 50 亩,建大棚 100 个,需投入资金 100 万元,至 2015 年前再建育苗中心 1 个,需投入 100 万元。3、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010 年2012 年三年实施良种扩繁基地建设 900 亩,每亩投入 1000 元,需投入 90 万元,20132015 年期间良种扩繁基地 3200 亩,需投入 320 万元。4、冷链及包装等产品采后处理企业建设。在 2010-2012年期间,扶持新建产品预冷库 2 个,需建库及配套资金 160万元;20132015 年再建冷库 5 个,需投资 400 万元。5

16、、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在 20102012 年期间,新建产品加工企业 1 个,需投资 500 万元;20132015 年再建加工企业 1 个,需投资 500 万元。6、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在 20102012 年期间,在县城建设中心集散市场 1 个,需投资 500 万元,扶持建设产地批- 10 -发市场 2 个,需投资 200 万元;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 4 个,需投资 20 万元,三年共计需投入市场营销体系建设资金 720万元。到 2015 年,再新建产地批发市场 3 个,蔬菜专业合作社 8 个,共需投入资金 340 万元。7、质量卫生安全检测监控体系建设,20102012 年建立县级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中心 1 个,需投资 20 万元;建设产地和批发市场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2 个,需投资 20 万元。20132015 年期间,再新建产地和市场质量检测中心 4 个,需投资 40 万元。8、标准化生产体系及品牌建设。20102012 年,认定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有机蔬菜产品产地 9.5 万亩,需投入 9.5 万元,产品认证 3 个,需 3 万元。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