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风俗-4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8087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蕉城风俗-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蕉城风俗-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蕉城风俗-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蕉城风俗-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蕉城风俗-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蕉城风俗-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蕉城风俗-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蕉城风俗(四)蕉城区是我国畲族同胞的主要聚居地。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和劳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婚俗习惯。他们也有自己的“开诗”:手提珠帘香满庭,提灯进房看新人,我看新人嫦娥女,花容月貌看分明。双手拉起珠纱帐,珠纱帐里是新人,红绸帐床绿绸帷,要看新人齐都梨(来)。我看新人笑微微,问借金匙取出梨(来),手接金匙开金锁,连开锦绣早呈祥,橱内果籽糖糕饼,百味香甜取出梨。两手双双关橱门,金匙和合锁在全,橱内双关如铜柜,喜庆金锁锁金门。交付金匙还贵手,贵手来年抢娇儿。早出瓶外花富贵,梅花贵子状元郎。“搬扛”后,城关人家在中午大开喜筵,宴请女宾,叫做“出门昼”。现在是男、女 宾一起上席了。霍童、后溪等乡村原来

2、也是在当日中午办“出门昼”宴请女宾,现在改革 了,在婚前一夜,男女宾一齐宴请。“出门昼”后,新娘关上闺房门,燃起喜烛,在伴房奶和一名谙练的老妇人以及女友 的陪伴下,开始化妆,如果出嫁的地方比较远,天一亮可就要开始化妆了。新娘边化妆边 用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上妆诗”哭诉,母亲由亲友女眷陪同在闺房外用“劝妆诗”安慰, 母女一唱一答。新娘在“上妆诗”中先是怨怪母亲“偏心”,把自己嫁出去,接着要父、 母保重身体,不要挂念自己。母亲则勉励女儿上了夫家,要克守妇道,相夫教子等等。上 妆时母、女一唱一答的“上妆诗”没有文字底本,是母、女一辈又一辈口头相承的。古时 很多妇女没有文化,但“上妆诗”却记得很牢,唱得

3、很好,唱得不好,是会惹人笑话的。 “上妆诗”早在城关失传,农村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女人会哼唱。其实,这些都是老黄历 了。现在新娘化妆上婚纱铺、照相馆、理发店,即称心又便捷。后溪村的新娘,在上妆前,要有一番“懒床”,眼看着时间不早了,兄、弟们就轮番 去“劝”,去“拖”。新娘懒慵慵地起了床,一名“好命”的老妇人就上前为她梳头,用 棉线为她“剃面”。新娘边接受梳头、剃面,边“哭娘”。上妆后,大家簇拥着新娘登上 厅堂分“家伙”。这时,新娘的兄弟们都围了上来,有人把一面装着一双筷子和“五米”、 红包的铜锣捧上来,新娘拖长腔子,边唱着“十把米”诗,边把“五米”和红包抓给兄、 弟们,同时抓了五小把“五米”和一

4、包红包放进自己的小红布袋里,最后抓着“五米”向 厅堂四个边角和大门口各抛撒一大把。新娘以前的新婚礼服多数是“凤冠”“霞帔”。“凤冠”作为一种服饰,从汉代开始, 只有最高地位的女人才能戴它。到了明代,规定九品以上官员的夫人也可以戴了。而“霞 帔”原本是普通饰物,在宋代却被规定用做朝廷封号命妇的服饰,一般人就不能用它了。 也是到了明代,规定九品以上官员的夫人可以披挂,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了清末。然而结 婚是人生大典,老百姓的女儿出嫁,为了穿着华贵些,冒用了它,虽说僭越了,官府也懒 得去追究,相沿成习,新娘在大婚那天就用上了它们。一九四九年前,很多新娘钟爱上了“旗袍”;大约在一九八五年前,新娘们一身便

5、装, 突显着“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飒爽英姿”;现在则偏爱从西方引进的既富丽又轻便的婚 纱。最近复古,一些地方又冒出了“花轿”,有的新娘觉得,人生在世,坐轿车容易,上 “花轿”只能一次,因此选择了花轿。有的新娘还“鱼与熊掌”兼得,既坐花轿,又穿“婚纱”,土洋结合,别具风韵。新娘坐“花轿”出嫁,是老传统。男家迎亲的花轿在前一天或早晨就到达了。轿边挂 着一刀“轿头肉”,同时还送来了一道“轿头符”。女家接入轿子后,要请“轿神”,有 的地方叫“洗轿”。在轿中凳上,摆放二碗上面各搁有二粒鸡蛋的线面,二碗各有一条鸡 大腿肉的佐餐菜,恭恭敬敬地供请“轿神”,让它保佑新娘一路顺风、顺心。后溪村人家 没有“请轿神

6、”俗,只是把轿子抬了放在大厅上,轿门向着大门口,一名“好命”的年长 女人用“五米”向轿的左、右两边和轿的上边各抛撒一大把,不让妖氛邪气粘附在轿中。 新娘坐进花轿后,在轿门上贴上了“轿头符”。轿头符上写“玉封”,意思是这道“符”秉承“玉皇大帝”的旨意“颁发”的,一路顺行,各类精怪不得侵扰。后溪村人家, 接亲花轿的门右边,已经贴上了男家的一道“轿头符”,当新娘坐上轿时,娘家人把这道 符移贴到左边,把已准备了的符子贴上右边。随着花轿来接亲的“亲家姑(新郎的妹妹)”还送来了一把边上挂着一截猪爪子的雨伞。这把雨伞一路张着,伴在轿边上,配合“轿头 符”护送着新娘。城关及部分乡村则在轿门上贴着写有本姓祖宗中

7、荣膺最高职位者的“职 衔”。当二顶花轿对面相遇时,看看对方轿门上的“衔封”比自己家族来的大,就主动让 在一边,让那顶花轿先行。现在城关已经淘汰了“职衔封”,也用“轿头符”了。现在城 乡人家迎亲,绝大多数用“小轿车”,但“轿头符”还在应用,只是把它贴在了新娘的大 红伞上了。伞,在蕉城民俗活动中被广泛应用。伞,古时也写作“”,两字相通,是我国在约公 元十一世纪时发明的。六韬曰:“天雨衣张盖幔,周初事也。”就是说,雨伞在西周 初期就有了。现在世界上流行的“折叠伞”,也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由原北京师范大 学的老焱若教授发明的。伞在古代列为官仪之一,佛教世界四大护法金刚中的北方多闻天 王,还把“伞”作

8、为除妖降魔的得力工具。可能正因为伞是仪仗,能遮盖护身,还有“除 妖辟邪”的功能,所以被人们引入了婚俗中。蕉城城乡在新娘出门、进门、上轿(轿车)、 下轿(轿车)或步行中,都有人在她身边张着一把伞,遮盖在头上。以前用油纸伞,以后 用黑布伞,现在则普遍用红布伞了。新娘上花轿或上小轿车前,家里会请一位 “好命”的年长妇人,一手高举米筛,罩在 新娘的头顶,一手一路抛撒“五米”,护送新娘登上花轿,还有人在身后不停地敲着小铜 锣。新娘才跨出大门,家里人就从里面把大门关上了。关大门之俗,据说有二层意思,一是女儿已嫁出,就要安下身心,在夫家相夫教子,不要挂虑母家,更不能让人休弃“回门” ;二是女儿嫁出不能带走“

9、风水”。有的乡村,新娘上轿前,要上祠堂辞别列祖列宗。新 娘从祠堂的边小门进去,如仪叩拜后,从大门出来,然后登上花轿或轿车。以前,新娘在新婚礼服内,贴身穿着红肚兜,兜袋里揣着四粒染得通红的熟鸡蛋。鸡 蛋在蕉城俗称“太平”。寓意新娘一路平安,一生太平。从步出娘家门开始,臂弯上挂着 一件新郎父亲深色外或内衣,怀里还抱着一只红袋子,袋子里装着一面镜子、一把剪刀、 一杆戥秤、一座罗盘、四只各装有一束“五色线”的小红袋和一串与新娘年龄数相等的用 红线连系在一起的桂元。一路上,镜面对着自己,当遇到又一位新娘迎面过来时,就把袋 子翻过一边,让镜面对着她,避过“冲喜”。新娘子的花轿在路上是不能停下的,新娘子更不

10、能在路途中出轿。以前,蕉城城、乡 中立有很多各式牌坊。城关南出“土堡亭”、北上“北门外”的大道上集中竖了好多“路 边坊”和“骑马坊”。封建社会传统,遇到“骑马坊”,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可是, 新娘子就可以不下轿。无论贵贱贫富出身的新娘子,这回着实是“春风得意”了。然而到 了莒州村的一个地方,新娘可就不得不下轿了,因为逼仄的道路上方是峭立的巨岩,下有 湍急的河水,花轿庞大,过不去,新娘子只好下轿步行通过。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新妇 (新娘)下轿”地名的由来。后溪村新娘的轿子上了路,本来也不停的,但如果遇到路边有供奉着“奶娘”的宫庙 时,就一定得停下,轿夫还要面对着它,吆喝一声:“奶娘啊,看新妇啊

11、”,然后启轿继 续行进,据说“奶娘”喜欢看热闹,没有请她顺道去看新娘,那可就大不敬了。新娘子的花轿到了。在城关,花轿直接抬到男家门口;霍童等农村,花轿抬到男家本 姓祠堂大门前,新娘子从大门进入祠堂,在男家亲友的陪伴下,叩拜列祖列宗,然后出大 门,登轿上男家。如果新娘坐的是小轿车,在城关应该把车停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新娘下 车后,撑开贴着“轿头符”的大红布伞,由男、女家亲友簇拥着,步行上男家。男家派出 接新娘的亲友中,有两名男少年举着长长的火把,两名小男童提着大红灯笼,两名小女孩在新娘身后,为她提婚纱的后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前,还有俩名男青年用肩扛着煤 油气灯,来助声势。新娘在一路烟花和鞭炮声

12、中步向新郎的家。这时,新郎和他的父母、 主要亲属已经避到房间里,不与新娘照面。在霍童村等地,新郎是由人陪伴着,避到邻里家,父亲等亲属则登楼回避,据说,爬得越高越好。在华人世界,结婚时,新郎或骑高头 骏马,或乘轿、乘车,或步行,亲迎新娘,是老传统。有的地方,公公婆婆还上大门口迎 接新人。诗经?大雅?大明:“文定厥详,亲迎于渭”,就是说,周文王下过聘礼后, 至渭水河边亲迎太姒的事情。春秋公羊传也载:“天子至庶人皆亲迎。”这是中华民 族沿袭了数千年的婚俗。而蕉城的新郎不但不亲迎,甚至在新娘进门时刻意回避,不能不 说是异俗。这个异俗起于何时、何因,没有人能说得清,有待专家学者日后考证了。在蕉 城,可能

13、只有后溪村的新郎在新娘进门时,稍作迴避后,立马回到了大厅上,因为他要 “见轿”:用腿向着轿门“嘭、嘭、嘭”踢三次,然后才能由轿夫打开轿门,再由“好命” 的老妇人把新娘牵下轿子,这时新郎要为新娘在头发间别上一支银花(银制,头部一朵花, 尾部象“耳挖子”),新娘也随即脱下手指上的一枚戒指,为新郎套上。新娘进门,收了红伞,由一名家境好,儿孙满堂的年长妇人,举着米筛,遮盖在新娘 的头上,陪着新娘走向大厅。她还把新娘脱下的用粗麻扎成的戒指和预先准备了的一束 “麻头”一起扔进火钵里。她还领着新娘跨过火钵,让火燎去新娘一路行进中可能沾带上 的秽气、邪气。如果新娘已经怀孕了,她会把一串桂元捏破。这时有人不断地

14、向火钵里撒 盐巴,盐巴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中“毕卜”作响。据说这响声预兆着新娘过门后,将会财丁 骏发。一路上有人不断地向新娘抛撒五米、彩花。霍童等乡村,这时会有一名男少年拿着 一把张着的铜挂锁,站在大门内,见到新娘踏进门坎,立即在她背后把铜挂锁锁上,这意味着将把新娘的身、心锁在了夫家。新娘由陪伴的兄弟(舅)、姐妹(姨)和男家亲友簇 拥着进入“新房”。男家招待舅、姨吃桂元煮鸡蛋的点心。城关,以前的“例套(习惯)” ,舅舅们吃过点心,就辞别回家,以后改成舅舅们也上酒宴,但吃到“半席”就退席回家, 现在是与姨姨们一起吃“全席”了。舅舅们以前为什么不上“席”,以后则上“半席”, 已无从考证。风俗,本来就是

15、约定俗成的,一经形成,大家只得遵从,或说是盲从了,但 它的形成总是有地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的。婚礼开始了,它是整个婚姻过程中的高潮。以前,大户人家请“傧相”,又称为“礼 生”的主持婚礼,一般人家请一名长者当“司仪”,现在则是请新郎的朋友当主持人。年 轻人风度翩翩,俏皮话连珠,惹得满堂哄笑,使气氛更活跃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不 少人家委托酒楼办喜筵,同时在那里举办婚礼。那些地方场地宽敞,布置得富丽堂皇,而 且酒楼为了招徕生意,还特地配备了经专门培训过的,口齿伶俐,能说会唱,活泼恢谐的 “司仪”,使婚礼仪式更加生动、活泼了。也有的人家,住房与酒楼“二合一”进行婚礼。 即把新娘接到家中,由新郎、

16、新娘向“天地”、家中供养的诸神、佛、祖宗上香,向父母 等长辈行叩拜或鞠躬礼,然后再往酒楼,在“司仪”的安排下如仪进行。现在约定俗成的 仪式程序大体是:一、婚礼开始,鸣炮;二、来宾就位;三、高堂长辈就位;四、新郎、新娘就位;五、新郎、新娘互佩红花(或互赠结婚纪念品);六、新郎、新娘礼拜天地;七、新郎、新娘叩拜高堂长辈;八、新郎、新娘向来宾敬礼;九、主婚人、证婚人、来宾代表致辞;十、礼成、鸣炮。以前的婚礼程序比现在简约,只有三项:一是叩拜天地,二是叩拜高堂,三是夫妻对 拜。大厅上位的几桌上有一座木牌,上写“天地君亲师”,一般人家临结婚了,用大红纸写一张,张贴上去。行婚礼时,父母长辈们坐在这牌座下方,接受新婚夫妇的叩拜鞠躬。 “天地君亲师”牌位写法是有约定俗成法度的,要用正楷从上至下直写。“天要平”,即 “天”字的两横要平,字划一样粗细,不能弯曲;“地”要宽,即“地”字要写得宽松一 些,不能紧窄;“君不开口”,即“君”字中的“口”要全封闭,不能留空隙,这体现了 老百姓“官闲民乐”的旧观念;“亲不闭目”,即在写繁体“親”字右边“見”上的“目” 时,不要把最后的一横全封住,“亲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