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图解-曾庆文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526984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3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图解-曾庆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经济学原理图解-曾庆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经济学原理图解-曾庆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经济学原理图解-曾庆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经济学原理图解-曾庆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图解-曾庆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图解-曾庆文(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编 制 李小红 王树柏 王金玉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学原理课程组 二 零 零 六 年 五 月目 录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部分 导 论 1 第一章 劳动价值理论 2 第二章 剩余价值理论 4 第三章 资本积累理论 5 第四章 资本循环理论 6 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8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理论1 1 第七章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 4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 6 第二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 绪 论1 7 第二章 供求理论1 8 第三章 弹性理论1 9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2 1 第五章 生产理论2 3 第六章 成本理论2 5 第七章 厂

2、商理论2 7 第八章 博弈论2 9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3 0 第十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3 1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3 2 第三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3 3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 4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3 5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3 8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3 9 第十七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4 1 第十八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4 2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4 3二、政治经济学 的任务是揭 示人类社会 各个发展阶 段上生产关 系变化发展 的规律 一、政治经济学 研 究 的 对 象 是 生 产 关系 导 论

3、3.生产中人与 自然的 关系形成生产力,即 人们改造自然、征服 自然的现实能力。 (1)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 ,是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 (2) 劳动资料, 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 用来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所必要的一切物件, 其中主要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一切东西:一类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自然物,如待开采的矿石等; 一类是经过劳动初步加工的原材料,如棉纱等。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中的上述要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紧密相联。 生产资料, 物的因素 4.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生产关系,它是一切 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包括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的三个方面。 (1

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2)由此产生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3)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表现为人们在 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之 间的关系。 生 产 方 式 政治经 济学必 须联系 生产力 和上层 建筑来 研究生 产关系 2.经济规律的 性质 、特点 和类型 (1)性质: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人们能够认识和利 用客观经济规律,但是决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客观经济规律。 (2)特点 经济规律具有历史性。因为: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即社会生

5、产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经济规律只是在一定的历 史时期中发生作用。 经济规律具有阶级性。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是有阶级背景的。 (3)类型 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等。 在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等。 在某一个特定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中的社会主义基 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经济 基础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1)生产力

6、和 生产关系 的相互关 系 (2)经济基础和 上 层 建 筑 的 相互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始终处在变化发展状态中。生产力发展了,就要引起生产 关系的变更和发展,从而引起整个社会制度的变更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一定的 生产关系总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性质而建立起来的。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它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能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则 会阻碍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严重的,就要引起社会革命。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它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 阻碍经济发展。 1.

7、人类社 会的基 本矛盾 社会 形态 就要了解什 2.生产就是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自然物以适合自己需要的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 的东西。人们进行生产,要同自然发生关系,人们相互之间也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人的因素 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1.要从实际出发,理论密切结合实际;2.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3.要把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结合起来。逻辑法是在研究社会 经济现象时所采用的思维推理方法。历史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四、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1.可以帮助我们认识

8、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矛盾,掌握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思想武器;2.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的理解我们党依据客观规律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3.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更好的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 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 2 - 第 一 章 劳 动 价 值 理 论 一、 商品 (1)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形式。 (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形式,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的和基本的关系。 (3)商品中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一

9、切矛盾的萌芽。 (4)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5)建立在商品分析基础上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2.商品的二 因素 (1)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是一个物,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的这种有用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不论什么社会,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 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能够当作商品来交换的,实际上也就没有交换价值。 (3)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3.体现在商品

10、中 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千 差万别,创造的使用价值多种多样。 (2)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各种劳动都要还原为体力和脑力的消耗。这种撇开劳动的具体 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学说,是理解政治 经济学的枢纽。只有把握劳动二重性学说, 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 剩余价值论以及其他有关的理论。 4.以私有制为基础 的简单商品经济 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一方面商品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劳动是他个人的私事,劳动成果也

11、归他私人所有,这种劳动是私 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生产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他们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转换为社会劳动。这个转化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各自在商品生产中所花 费的劳动进行比较,即进行抽象的过程。转化能否成功,直接决定具体劳动能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能不能实现。 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 商品的价 值量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里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的数量由劳动时间来衡量。但决定价值

12、量的不是生产者个 别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者的劳动,每一个普通的人,都有简单劳动的能力。复杂劳动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者的劳动,它包含由比较多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的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 (3)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商品价值量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例,和劳动 生产率成反比例。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分 析商品开始 第 一 部 分 政 治 经 济 学 - 3 - 二、 货币 1.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从价值形式的发展中逐渐分离出来的。 一般价值形态与 扩大价值形态相 比,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公式如:1 只绵羊2 把斧子 2. 价值形式 的发展 2.扩大的价值形态,公式如:1 只绵羊 80 斤粮食 60 尺布 2 把斧子 6 分黄金 其他种种商品 3.一般价值形态,公式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原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