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中理论知识试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526459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中理论知识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工中理论知识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工中理论知识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工中理论知识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工中理论知识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工中理论知识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中理论知识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工中级工试题样题 3一. 选择题1. 在以 t 为横轴的电流波形图中,取任一角度所对应的电流值叫该电流的( )值 A. 瞬时 B. 有效 C. 平均 D. 最大 2. 为提高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两端( ) A. 串联一个电感 B. 并联一个电感 C. 并联适当电容器 D. 串联一个电容器 3. 三相对称电路中线电压超前相应相电压( )度 A. 90 B. 180 C. 45 D. 30 4. 异步电动机空载时的效率为( ) A. 0 B. 2530% C. 铭牌效率的 30% D. 空载电流与额定电流之比 5. 保护接地指的是电网中性点不接地设备外壳( ) A. 不接地 B. 接地 C. 接

2、零 D. 接零或接地 6. 保护接零适用于( ) A. 中性点不接地 B. 无中性线 C. 中性点直接接地 D. 中性点小电流接地 7. 纯电感电路的感抗与电路的频率( ) A. 成反比 B. 成正比或反比 C. 成正比 D. 无关 8. 三相电源绕组的尾端接在一起的方式叫做( ) A. 角接 B. 星接 C. 短接 D. 对称型 9. 我国规定电力系统姐弟的方式有( )种 A. 6 B. 5 C. 4 D. 3 10. 已知两个正弦量 i1=10sin(314t+900), i2=10sin(628t+ 300 )则( )A. i1 超前 i2 600 B. i1 滞后 i2 600 C.

3、i1 超前 i2 900 D. 不能判断相位 差 11. 单相交流电路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A. PQ =UIcos B. PQ =UIsin C. PQ =UI D. PQ =12R 12. 电能单位度与焦耳的换算关系是 1 度等于( )焦耳 A. 360 B. 3600 C. 3.6x106 D. 3.6 13.星型接法接线电压 220V 的三相对称电路中,其各相电压为( ) A. 220 伏 B. 380 伏 C. 127 伏 D. 110 伏 14. 标注“100 欧,24 瓦”和“100 欧,25 瓦”的两个电阻并联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是( ) A. 0.7 安 B. 1 安

4、 C. 1.4 安 D. 0.4 安 15. 电力工业中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两端( ) A. 串一电容 B. 并一适当电容 C. 串一电感 D. 并一电感 16. 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增加电源频率时,电路中电流会(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增大或减小 17. 一个满偏电流 500 微安,内阻 200 欧的磁电系测量机构,要制成 300V 量程电压表,应 串联( )欧的附加电阻 A. 60000 B. 59800 C. 300 D. 59500 18. 在交流电流表中经常采用的是( )测量机构 A. 磁电系 B. 电磁系 C. 静电系 D. 感应系

5、 19. 扩大电流表量程的方法是( )A. 串联分流电阻 B. 并联分流电阻 C. 串联分压电阻 D. 并联分压电阻 20. 兆欧表表头可动部分的偏转角只随被测( )而改变 A. 电流 B. 电压 C. 电阻 D. 功率 21. 用直流单臂电桥测量电阻时,被测电阻值等于比较臂和比率臂的( ) A. 和 B. 差 C. 积 D. 商 22. 三相无功功率表可进行( )测量 A. 单相无功功率 B. 三相无功功率 C. 三相有功功率 D. 三相视在功率 23. 容性负载电路中电流相位( )电压相位 A. 超前 B. 滞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 24. 下列关于示波器的使用( )是正确的 A.

6、 示波器通电后即可使用 B. 示波器长期不用也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 C. 示波器工作中间因某种原因将电源断开后,可立即再次启动仪器 D. 示波器在使用中不应经常开闭电源 25. 万用表测电阻时, ( )情况下换挡后需要重新校准调整 A. 由高档位到低档位 B. 由低档位到高档位 C. 在使用前将所有档位校验后 D. 任何情况下都需要 26. 下列关于摇表的使用, ( )是正确的 A. 用摇表测试高压设备的绝缘时,应由两人进行 B. 测量前应对摇表进行开路、短路校验 C. 测试前必须对被测电路或电气设备接地放电 D. 测试完毕应先停止摇动摇表,在拆线 27. 乙类功率放大器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7、 ) A. 截止失真 B. 饱和失真 C. 交越失真 D. 零点漂移 28. 单相晶闸管内部有( )个 PN 结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多于 4 个 29. 用万用表测试好的晶闸管时,A-K 极间正反向电阻应该( ) A. 都不大 B. 都很大 C. 都很小 D. 一小一大 30. 下列( )场合不适宜放置交流耐压设备及仪器仪表 A. 无污染 B. 无腐蚀 C. 无强电场 D. 潮湿 31. 使用交流电压表测定变压器变比除规定仪表精度和测读方法外,还有( )规定 A. 用 220V 电源 B. 三相平衡 C. 施加电压小于输入侧额定电压的 25% D. 低压侧额定电压

8、的 125% 32. 常用检查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的试验方法是( ) A. 双电压表法 B. 直流法 C. 相位桥法 D. 含 A、B、C 33. 测量变压器介质损失角正切值,用( ) A. 电压降法 B. 屏蔽法 C. 直流电桥法 D. QSI 型交流电桥法 34. 电力电缆进行泄漏电流试验时,应在加压 0.25,0.5,0.75,和 1.0 试验电压时,每点停留 ( )分钟读取泄漏电流 A. 0.5 B. 1 C. 2 D. 3 35. 对于无分路电阻的 FS 型避雷器,测绝缘电阻的主要目的是检查( ) A. 绝缘电阻是否正常 B. 是否由密封不严使内部受潮 C. 绝缘电阻是否损坏 D. 绝

9、缘电阻是否有裂纹 36. 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采用( ) A. 接地摇表 B. 兆欧表 C. 电桥 D. 欧姆表37. DB-45 型新绝缘油,用目测检查油样时, ( )炭粒和机械杂质 A. 不应发现有 B. 允许含有微量 C. 允许含有一定量 D. 允许含有少量 38. 雷电通过电力网或设备直接放电而引起的过电压称为( ) A. 雷的放电 B. 感应过电压 C. 直击雷过电压 D. 大气放电 39. 管型避雷器由( )组成 A. 产气管,内部间隙和外部间隙 B. 火花间隙和非线性电阻串联 C. 产气管,内部间隙和非线性电阻串联 D. 火花间隙和产气管 40. 避雷针防雷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一

10、般规定不大于( ) A. 5 欧 B. 10 欧 C. 20 欧 D. 25 欧 41. 高压与高压同杆架设时,转交或分支横担距下横担应为( )mm A. 300 B. 450 C. 600 D. 800 42. 电缆管弯制时,一般弯曲程度不大于管子外径的( ) A. 10% B. 30% C. 50% D. 100% 43. 电缆直流耐压试验,每相试验完毕后,应按下列( )操作 A. 先将调压器退回零位再切断总电源 B. 先将调压器退回零位再切断调压器电源 C. 先将调压器退回零位再切断调压器电源再切断总电源 D. 先再切断调压器电源,再切断总电源 44. 导线界面选择应符合( )条件 A.

11、 发热条件和电压损失 B. 经济电流密度 C. 机械强度和工作电压 D. 以上都正确 45. 三相铁芯式变压器由铁轭把三相( )联在一起的三相变压器 A. 绕组 B. 铁芯 C. 绕组和铁芯 D. 上述都不对 46. 变压器的初、次级电动势 E1 和 E2 和初、次级匝数 N1 和 N2 之间的关系为( ) A. E1/E2=N1/N2 B. E1/E2 =N2/N1 C. E1/E2 =N12/N D. 无明显规律 47. 电能质量通常用( )项指标来衡量 A. 电压偏差和负序电压系数 B. 电压波动和闪变 C. 电压正弦波畸变率 D. 以上都正确 48. 变压器并联运行的短路电压允许差值为

12、( )A. 5% B. 8% C. 10% D. 15% 49. 电力变压器并联运行是将满足条件的两台或多台电力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同极性端 子之间通过( )母线分别互相连接 A. 同一条 B. 两条 C. 一条或两条 D. 无规定 50. 高压电动机过负荷保护,其保护接线可采用( ) A. 两相不完全星接 B. 两相差接 C. A 或 B D. 无规定 51. 零序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应作用于( ) A. 报警 B. 光子牌 C. 开关与信号 D. 开关 52. 对于大容量变压器通常采用( )连接 A. Y,D B. Y,yn C. D,y D. D,D 53. 室外变压器的正常过负荷值不得超过其额定容量的( ) A. 增大有功功率 B. 减少有功功率 C. 增大无功电能消耗 D. 减少无功电能 54. 带有瓦斯继电器的变压器,安装时其顶盖沿瓦斯继电器方向的升高坡度为( ) A. 15% B. 115%C. 125% D. 130% 55. 调整高压开关的触头时,常用( )的塞尺检查触头接触面得压力 A. 0.04mmx10mm B. 0.05mmx10mm C. 0.06mmx10mm D. 随意 56. 接触器自锁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