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国别经济ppt-第一章发达国家经济概论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25761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国别经济ppt-第一章发达国家经济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区国别经济ppt-第一章发达国家经济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区国别经济ppt-第一章发达国家经济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区国别经济ppt-第一章发达国家经济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区国别经济ppt-第一章发达国家经济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区国别经济ppt-第一章发达国家经济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国别经济ppt-第一章发达国家经济概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地区国别经济“地区国别经济”主要讲授战后世界主要国家 和地区经济中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以 进一步加深对世界经济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了解。本课程内容包括战后发达国家经济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转轨国家经济第一章 战后发达国家经济概论n一,发达国家的定义及基本经济特征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指生产力高度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时又被称之为“工业发达 国家”或“工业化国家”(Industrial Country), 有些国际组织则将其称为“市场经济工业国家”。从历史上看,现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最 早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国家从18世纪

2、中叶19世纪中叶先后完成产业革命,实现从工场手工业到机 器大工业的过渡,使社会生产力大为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先后完成向垄断阶段的过渡,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 到很高程度,形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n战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生产关系方面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发达国家一般都具有成熟的市场经济和较 完善的市场体系。战后这些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 ,国家与实力变得更加强大的私人垄断资本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 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治和对国际 经济关系的影响,成为其生产关系最重要的基本经济特征生产力方面(1)现代科技成果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生产社会

3、化、专业化、 自动化高度发展,生产率达到先进水平,工业内部结构优化(2)农业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 、良种化高度发展,社会化程度高(3)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已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相应(4)对外经济联系广泛,生产国际化高度发展,国际贸易、国际 投资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n哪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现在国际上对于发达国家的数目并无完全一致看法)世界银行的World Development Report通常把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新西兰 、英国、日本、奥地利、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比利时、法国、美国 、丹麦、德国、挪威、瑞士、瑞典等19国列入“市场经济工业国”IMF则在

4、上述19国之外,还加上冰岛、卢森堡等通常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看成发达国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发达国家政府间的经济协调机构,其前身为1948年 4月成立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及为利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促进西欧国 家经济恢复和发展而成立的合作组织。1960年12月,美、加与该组织18 个成员在巴黎签定“OECD公约”决定成立OECD以取代欧洲经合组织。经 各国议会批准,公约于1961年9月生效,宣告其成立。OECD的宗旨是,在 维持成员国财政稳定

5、的同时,实现经济和就业的增长,通过广泛政策协 调,改善成员国经济与社会福利,提高生活水平,促进世界贸易,推进 世界经济健康发展。该组织现有的30个成员中,墨西哥、韩国、捷克、 斯洛伐克、希腊、匈牙利、波兰、土耳其等8国并非真正发达国家。nOECD MEMBER COUNTRIESn Twenty countries originally signed the Convention on the Organisation for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14 December 1960. Since then a further ten c

6、ountries have become members of the Organisation. The Member countries of the Organisation and the dates on which they deposited theirinstruments of ratification are:nAUSTRALIA: 7 June 1971 KOREA: 12 December 1996 AUSTRIA: 29 September 1961 LUXEMBOURG: 7 December 1961 BELGIUM: 13 September 1961 MEXI

7、CO: 18 May 1994 CANADA: 10 April 1961 NETHERLANDS: 13 November 1961 CZECH REPUBLIC: 21 December 199 NEW ZEALAND: 29 May 1973 DENMARK: 30 May 1961 NORWAY: 4 July 1961 FINLAND: 28 January 1969 POLAND: 22 November 1996 FRANCE: 7 August 1961 PORTUGAL: 4 August 1961 GERMANY: 27 September 1961 SLOVAK REPU

8、BLIC: 14 December 2000 GREECE: 27 September 1961 SPAIN: 3 August 1961 HUNGARY: 7 May 1996 SWEDEN: 28 September 1961 ICELAND: 5 June 1961 SWITZERLAND: 28 September 1961 IRELAND: 17 August 1961 TURKEY: 2 August 1961 ITALY: 29 March 1962 UNITED KINGDOM: 2 May 1961 JAPAN: 28 April 1964 UNITED STATES: 12

9、 April 1961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不同模式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到了现代市场经济阶段。现代市场经济即 国家干预下的市场经济,也就是由市场机制和政府共同决定资源配置 的市场经济,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混和经济体制”(mixed economic system)。现代市场经济有许多共同经济特征,如公私并存的产权结 构;国家与市场的职能各有分工,一般而言,凡是市场能解决的问题 便由市场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才由政府解决。但由于各国社会政治结构不同,历史文化、意识形态各有差异, 政府干预程度、方式、途径、侧重点均有差别,因而使战后的现代市 场经济表现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组合,大体上有如下几

10、种各具特 色的模式:(1)宏观需求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代表)(2)政府主导型模式(以日本为典型)(3)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以德国为典型)(4)指导性计划模式(以法国为代表)二,发达国家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拥有世界最高生产力水平和最强大的经济实力(参见以下表12)2,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支配地位3,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经济的周期进程4,在国际经济事务及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中起支 配作用世界人口与收入的比较(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8年版所载2006年数据)人口( 亿)GDP(万亿美元 )人均GNP(美元)商品出口(万亿美元)FDI(亿美元)全世界65.248.2743912

11、.069743高收入国家10.336.6 364878.436935中、低收入国家54.911.720003.622808中等收入国家30.910.030513.302603中国13.12.720100.97791低收入国家24.01.66500.32205n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 per capita)通常被认为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程度的最综合的指 标之一。世界银行在其每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都根据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将世界各国和地区予以分类。按 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的分类标准低收入国家 人均905美元及以下中等收入国家 90611116美元其中:下中等收入国家 9063595美元上中等收

12、入国家 359611115美元高收入国家 人均11116美元及以上实际上,世界上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均在26000美元以上。n四,战后发达国家经济所经历的四个阶段(1)战后初期的经济恢复时期(2)从19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的经济迅速发 展时期(3)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时期(4)80年代中期至今的经济不断调整时期n五,战后初期的经济恢复时期战后初期无论对于德意日等战败国还是英法等战胜国都面临着 将受到大战严重破坏的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的繁重任务。虽然各国所面临的情况各异,所采取的措施也有不同,但到 1955年前后大体上都已基本完成了这一任务,之所以能在较短的 时间内

13、较快地使经济得意恢复,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原有的基础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科技力量、熟练 工人和经营管理经验等)战前30年代经济大萧条及战争期间长期积攒下来的消费需求 和投资需求为其提供了巨大市场战后初期“冷战”格局的形成,促使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改 变对德日政策并倚仗其霸主地位和雄厚经济实力,通过“马歇尔计 划”等方式,对西欧、日本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六,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发达国家经 济迅速发展的原因(1)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在其带动下不仅出现了一系列新兴 产业,而且使传统工业得到改造,新技术的采用也带动了固定资本的更 新和扩大,极大提高了生产率,加快了经济结构的变化)(2)政府对经济的

14、广泛调节和干预(3)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突出表现在以美元为 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和以关贸总协定为核心的多边贸易 自由化,避免了贸易战、货币战的发生,大大有利于国际贸易国 际投资的发展)(4)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国际市场的垄断优势,维持与 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交换(突出表现在极力抬高工业品的价格, 压低广大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原料与初级产品价格)n七,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发达国家所 经历的经济滞胀阶段滞胀(stagflation)指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初期世界 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经历的那种既有经济增长 停滞、高失业又有高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状况。滞胀的产生是战后发达国家政府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赤字财 政政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与从50年代中至70年代初这些国家长 期经济迅速增长导致再生产比例关系的失调有关。经济增长停滞,失业增加,引起人们普遍不满,物价加速上涨 ,使居民实际收入下降,改变了居民的收入分配,引起人们的惊 恐不安。凯恩斯主义不能自圆其说。在此背景下,以供给经济学 派、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经济学开始名 声大振并在经历70年代后期的一番舆论准备之后,于80年代初随 着撒切尔夫人和里根的上台而被付诸实行。n八,198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经济滞胀的摆 脱与此后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