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2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22630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2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2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2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2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2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2(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学组织学总论 无大题,但知识要运用到后面 个论(器官、系统) 是重点*组织学绪论 1、普通光学显微镜技术: 放大 10001500 倍 分辨率 0.2um 标本制作:切片法和非切片法 切片法:石蜡切片术 (1)取材与固定: (2)脱水与包埋: (3)切片与染色: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简称 HE 染色 苏木精特点:碱性,使细胞核内染色质以及细胞质内核糖体等染成紫蓝色; 伊红特点:酸性,使细胞质以及细胞外基质中成分染成粉红色 嗜碱性:细胞核、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 嗜酸性:细胞质基质、溶酶体、线粒体 嗜铬性:经重铬酸盐处理后呈棕褐色 亲银性:硝酸银处理后呈黑色 嗜银性:若经硝酸银处理后,尚需还原剂

2、才显色 异染性:肥大细胞中颗粒经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染色后呈紫红色 (4)封片: 非切片法:涂片、铺片、磨片*上皮组织 1、被覆上皮的类型和主要分布上皮类型主要分布功能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内表面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腔面单层扁平上皮其他: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的上皮、胃肠外表 面保持器官表 面光滑有利 于物质交换 和液体流动; 便于内脏器 官活动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上皮、甲状腺滤泡、视网膜色素上皮、 小叶间胆管等吸收和分泌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子宫、输卵管的腔面吸收或分泌单 层 上 皮假复层纤毛柱 状上皮呼吸管道等腔面保护和分泌未角化:口腔、食管和阴道等腔面复 层 上复层扁平上皮 (上皮组织

3、中 最厚)角化:皮肤表皮机械保护作 用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保护皮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腔面保护2、上皮细胞的侧面: 特化结构 细胞连接(特点、作用) 上皮细胞的侧面是细胞的相邻面,细胞间隙很窄,相 邻细胞以钙黏蛋白互相结合。 一、紧密连接: (1)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的侧面顶端 (2)相邻细胞膜形成约 24 个点状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非融合处有极窄的细胞 间隙。 (观察紧密连接的最佳方法是冷冻蚀刻复型法) (3)封闭了细胞间隙。所以,紧密连接可阻挡大分子物质穿过细胞间隙而进入深部组织, 具有屏障作用。二、中间连接 (1)又称黏着小带,带状,多位于紧密连接下方,这种

4、连接也见于心肌细胞间的闰盘 (2)中间连接除有黏着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三、桥粒 (1)又称黏着斑,斑状,最牢固,细胞膜的胞质面有较厚的致密物质构成的附着板 (2)胞质中有许多角蛋白丝(张力丝)附着于板上,并常折成襻状返回胞质,起固定和支 持作用。 (3)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连接,在易受摩擦的皮肤、食管等部位的复层扁平上皮中尤其发 达。四、缝隙连接 (1)又称通讯连接,斑状 (2)在钙离子和其它因素作用下,管道可开放或闭合,可供细胞相互交换某些小分子物质 和离子,借以传递化学信息,调节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分子量小于 1500kD 的物质,包括 离子、cAMP 等信息分

5、子、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均得以在相邻细胞间流通,使细 胞在营养代谢、增殖分化和功能等方面成为统一体) (3)此种连接电阻低,在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之间,可经此处传递电冲动。 以上四种细胞连接,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则称连接复合体。3、外分泌腺的腺细胞类型 根据分泌物的性质,外分泌腺的腺细胞分为蛋白质分泌细胞和糖蛋白分泌细胞两种。 (1)蛋白质分泌细胞(浆液性细胞) 细胞呈锥形或柱状,核圆,位于细胞中央或近基底部;基底部胞质强嗜碱性,顶部胞质含 许多分泌颗粒,称酶原颗粒,HE 染色呈红色。 功能:分泌含各种酶的稀薄液体,即浆液。 (2)糖蛋白分泌细胞(黏液性细胞) 细胞锥

6、形或柱状,核扁,居细胞基底部;顶部胞质内充满黏原颗粒(HE 染色切片中,分 泌颗粒溶解呈空泡状或泡沫状) ,PAS 法染色(阳性)时,颗粒着色深。 (PAS 反应:反应 阳性部位表示多糖存在之处,形成紫红色反应物) 功能:分泌含糖蛋白的黏稠液体,即黏液。这两种腺细胞可分别组成浆液性腺泡和黏液性腺泡。 (混合性腺泡:浆液性细胞和黏液性细胞共同组成)*固有结缔组织 细胞、纤维、无定形基质 其中细胞是重点 疏松结缔组织结构特点: 纤维数量少,排列疏松,基质丰富,细胞种类多。(一)细胞(光镜、电镜、结构特点、标志功能) 1、成纤维细胞 最多 光镜下:胞体较大,多扁平或梭形,多突起,胞质丰富,呈弱嗜碱性

7、 胞核较大,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 电镜下: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合成蛋白质 功能旺盛 功能: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生成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合成和分泌糖胺多糖和糖蛋白等基质成分。 纤维细胞:功能静止状态下的成纤维细胞 细胞小、长梭状,胞质少,嗜酸性,核小,着色 深。2.巨噬细胞 疏松结缔组织内巨噬细胞数量多而且分布广 来源: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后分化 而成 光镜下:游走的巨噬细胞常呈圆形,或因伸出伪足而呈不规则形。核较小,圆形或肾形, 着色深,核仁不明显。胞质丰富,嗜酸性。 电镜下:巨噬细胞表面布满许多不规则的微绒毛和皱褶、小泡,胞质内含大量初级

8、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吞饮小泡、吞噬体和残余体,近细胞膜的胞质内还有微丝和微管,参与细胞 的变形运动。 组织细胞:疏松结缔组织内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 主要功能有: 吞噬作用 趋化性和变形运动(趋化性:聚集到产生和释放这些化学物质(趋化因子)的病变部 位) 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抗原提呈作用(捕捉、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 分泌功能(分泌生物活性物质)3.浆细胞 光镜下:细胞多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圆,偏于细胞的一侧,染色质呈粗块状沿核膜上呈辐射 状分布。胞质丰富,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 电镜下:胞质内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丰富的游离核糖体,核旁浅染区有发达 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中心体。 功能:能

9、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 ,参与体液免疫。 浆细胞来源于 B 淋巴细胞,多分布在淋巴器官、消化管和呼吸道黏膜的结缔组织内4、肥大细胞 光镜下:分布于小淋巴管和小血管周围。细胞较大,为圆形或卵圆形,核小而圆,多位于中央,胞质内充满较粗大的嗜碱性的异染性颗粒,颗粒具有异染性和水溶性,可被甲苯胺 蓝染成紫红色,HE 染色不显色。 电镜下:表面有微绒毛和颗粒状突起,颗粒圆形或卵圆形,有单位膜包裹。 功能:合成和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维持血管通透性、平滑肌张力;参与过敏反应;参与并 介导炎症过程。 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参与变态反应) ;胞质含有白三烯和组胺, 引起过敏反应。肝素有

10、抗凝血作用。(二)纤维(特点、光镜) 1、胶原纤维(白纤维):数量最多,电镜下胶原纤维由更细的胶原原纤维组成 胶原纤维呈粗细不等波浪形,交织成网,嗜酸性,HE 染色,染 成红色,化学成分为胶原蛋白(主要成纤维细胞分泌) 胶原原纤维:有周期性横纹 特点:韧性大,抗拉力强,弹性较差。2、弹性纤维(黄纤维):由弹性蛋白和微原纤维组成,HE 染色淡红,折光性强 弹性纤维较细,分支交织成网,末端常卷曲,染成紫色(醛复红染色) 特点:韧性差,弹性好,与胶原纤维交织在一起,是结缔组织既有弹性又有韧性,有利于 器官和组织保持形态位置的相对恒定,又有一定可塑性。3、网状纤维(嗜银纤维):细,由 III 型胶原蛋

11、白组成,有周期性横纹,分支多,交织成 网。 用银法染成黑色。嗜银纤维,HE 不显色 主要分布于结缔组织与其他组织交界处,如上皮的基膜。在造血器官、淋巴组织也有分布。(三)基质: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胶状物,具有一定的黏性。 分子筛:透明质酸是一种曲折盘绕的长链大分子,由其构成蛋白多糖复合物的主干,其他糖 胺多糖则与核心蛋白相连,构成蛋白多糖亚单位,通过连接蛋白与透明质酸结合在一起。 由此构成的蛋白多糖聚合体曲折盘绕,形成多微孔的筛状结构,称为分子筛。分子筛只允 许小于其空隙的水和溶于水的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气体分子等通过,便于血液与细 胞间物质交换,对大于其孔隙的大分子物质如细菌等则具有屏障

12、作用。溶血性链球菌和癌 细胞能产生透明质酸酶,破坏机制防御屏障,致使感染和肿瘤浸润扩散。组织液: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的液体,由水和一些小分子物质(氨基酸、葡萄糖、气 体分子、电解质等)组成。*软骨与骨 1、软骨的分类: (一)透明软骨 分布较广,分布于关节软骨、肋软骨、气管和支气管等处。 纤维:胶原原纤维,无胶原 纤维 (二)弹性软骨 分布于耳廓、会厌等处。特点:含有大量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富有弹性。(三)纤维软骨 分布:椎间盘、关节盘及耻骨联合等处。 特点:含大量平行或交错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HE 染色成红色,细胞小而少,成行分布于纤维束之间。2、骨组织的细胞:(成、破骨细胞形态、功能、电

13、镜,成骨、破骨细胞是重点) (一)骨祖细胞:位于骨组织表面 形态:骨祖细胞胞体较小,呈梭形,核椭圆形,细胞质少,弱嗜碱性。 功能:可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参与骨组织生长、改建、修复 (二)成骨细胞:位于骨组织的表面,单层排列 形态:细胞具有许多细小的突起,与邻近成骨细胞或骨细胞形成缝隙连接,胞体较大,呈 立方形或矮柱状,胞质嗜碱性。核圆,核仁明显。 电镜:发达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合成和分泌骨胶纤维和基质合成类骨质,调节骨组织的形成和吸收,促进骨组织的 钙化。 (三)骨细胞:单个分散于骨板内或骨板间 形态:胞体小,扁椭圆,有许多细长的突起,弱嗜碱性。胞体位于骨陷窝,突起位于骨小 管

14、,相邻骨细胞的突起形成缝隙连接。 功能:骨细胞对骨质的更新与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轻度溶骨,升高血钙。 (四)破骨细胞:多核大细胞(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位于骨组织表面的小凹陷内 形态:多核 250 个,胞质嗜酸性,贴近骨质侧有纹状缘,电镜下为微绒毛,成为皱褶缘, 皱褶缘胞质内含大量溶酶体和吞饮泡。功能:溶解和吸收骨质,参与骨组织的重建和维持血钙平衡。前三者负责骨形成,后者负责溶解吸收3、长骨的结构: 长骨由骨松质、骨密质、骨膜、关节软骨及血管、神经等组成。 骨密质:分布于骨干及骨骺表面 骨密质内骨板的排列方式有三种:环骨板、骨单位、间骨板 (1)环骨板:环绕骨干的内、外表面,分别称外环骨板和内

15、环骨板 外环骨板较厚,分布于长骨骨干外侧面,环绕骨干排列,1040 层 内环骨板较薄,分布于长骨骨干内侧面。排列不甚规则。 穿通管是穿过内、外环骨板并与中央管相通的横行管道,它把血管、神经、组织液输送到 中央管。 (2)骨单位:又称为哈弗系统。呈筒状,纵向排列于内、外环骨板之间,由哈弗骨板及中 央管构成,中央管又称哈弗管。哈弗骨板有 10-20 层,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中央管 内含组织液、血管、神经。 (3)间骨板:位于骨单位间,是骨单位破坏吸收后的残留部分。4、骨的发生与生长: 骨来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骨发生的方式有两种: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1) 膜内成骨:膜内成骨是先由间充质分化

16、成为胚性结缔组织膜,然后在此膜内骨化成骨。 如:顶骨、额骨、枕骨、锁骨。 膜内成骨的具体过程是:在要形成骨的部位,间充质细胞分化为骨祖细胞,后者分化为成 骨细胞;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并将自身包埋其中,类骨质钙化后,形成最早出现的骨组织;最早形成骨组织的部位称骨化中心。随后,成骨细胞和骨祖细胞不断向周围成骨,形成初 级骨小梁,进一步构成初级骨松质;初级骨松质周围的间充质转变为骨膜。此后便进入生 长和改建阶段。 2)软骨内成骨:人体的四肢骨、躯干骨、肢体骨及部分颅底骨等大多数骨,均以软骨内成 骨的方式发生。软骨内成骨是先形成软骨雏形,然后软骨逐渐被替换成骨。 (初:骨干中心 次:两端) 骺板:又称生长板。骺板是在长骨生长发育时期,骨骺与骨干之间的一层透明软骨。骺板是 长骨生长的结构基础。骺板的软骨细胞不断分裂增殖,生成新的软骨,并不断形成骨组织, 使骨不断加长。到成年时,骺板停止生长并被骨组织代替,在骨干和骨骺之间留下一条线 样痕迹,称为骺线。长骨因而不再增长。 3) 骨的加长和增粗: 骨的加长(软骨储备区、软骨增生区、软骨钙化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