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感动”进行到底—小学生感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22536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感动”进行到底—小学生感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将“感动”进行到底—小学生感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将“感动”进行到底—小学生感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将“感动”进行到底—小学生感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将“感动”进行到底—小学生感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感动”进行到底—小学生感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感动”进行到底—小学生感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将将“感动感动”进行到底进行到底小学生感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小学生感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淮安市长征小学 凌星华【摘 要】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而回首我们的学校教育走过的漫漫征程,令人欣喜之余,心里不免有些遗憾:心胸狭窄的孩子不是没有,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大有人在,懂得感恩的孩子并不是太多如何找回孩子们缺失了的情感?我们提出了感动教育。让我们用生活来孕育,用课程来滋补,借活动来催化,借苦难来调节,让孩子的心灵在持久的感动中不断地净化,从而越发得纯洁与美好!【关键词】感动 ;心灵 ;感动教育 ;反复刺激到底是谁的错?到底是谁的错?2007 年 5 月下旬,一

2、段短短 5 分钟的视频在网上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开来,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北京某学校的两名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打闹、公然辱骂一位年近 70 岁的老教师,向老师扔矿泉水瓶盖,甚至走上讲台摘掉老师的帽子,目的是想看看老师戴帽子是不是因为秃头。而整个班级竟然没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阻止于是媒体和网友纷纷谴责:这是一群没有羞耻心,没有道德感,毫无是非观念的学生,这是一群人渣。其实当我们骂完了、骂累了之后,冷静下来想一想:难道全是孩子的错吗?诚然,这些孩子是有点不太像话,连最起码的尊重老师都没有。可是,造成他们对学习丧失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对老师的辛勤劳动无动于衷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呢?是我们的教育。这绝不是危言

3、耸听。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托德威特克尔说过, “先感动心灵再教育孩子。 ”然而,我们是否认真想过,在我们所有的教育活动中,有多少时间令我们的学生感动着?又有多少事情感动着我们的学生呢?感动是什么?我们不禁要问。感动是一种颤栗的幸福,是心灵觉醒的前兆,是生命燃烧的火种,学生前进的动力需要感动来引爆。但是,面对学生,我们早已习惯于灌输说教,习惯于控制约束,习惯于规范堵塞。我们常常埋怨当教师的如何含辛茹苦,但学生依然是调皮捣蛋、麻木不仁,当我们把原因归结于社会、归结于家庭、归结于其他的同时,我们却削弱了感动的意识,退化了感动的能力。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曾给予学生真正的、持久的心灵感动。当然在这里,我不想把

4、“感动”说得有多么神奇,也不认为“感动”就能解决教育中2所出现的一切问题,那样无疑是一叶遮目、自欺欺人了。但日本著名的生物技术学家村上和雄告诉我们, “感动的时候,基因决不会朝坏的方面运动,在我的体内肯定也有各种不良的基因,但是由于感动才能让这些基因沉睡” 。如果我们能抓住学生的心灵,不断地去感动它,那么他就会朝着“好的方面运动” 。可能不少老师会认为,感动学生心灵的事情我们一直在做呀!真的在做吗?做的效果又如何呢?爱心捐款时,我们认为学生是因感动而捐,而往往那是应付差事有时甚至是一种攀比;活动中,我们认为某次的感动一定会让学生终身难忘,殊不知第二天他可能已忘得一干二净。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只

5、管播种,不问收成;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鹦鹉学舌,喜欢“拿来主义” ,看到你搞了一个“感恩教育” ,于是赶紧复制一下,看到他搞了一个“爱心行动” ,当然不忘照搬一下。因为是“拿”来的,于是没有了自己的思考,没有了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更为可惜的是,活动一结束,再也无人问津,活动的结束往往也成了学生感动的结束,试问这样看似轰轰烈烈的活动,效果究竟如何呢?况且学生心灵的塑造靠热热闹闹的几个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吗? 笔者想以自己的一次实践活动为例,看看心灵被感动以后如果就此罢手,这样的活动到底有多大的效果。2006 年秋,淮安市实验小学四年级组 334 名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赴清浦区黄码乡严卓小学开展了以

6、“走进农家”为主题的秋季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为期一天,除来回路上用去 1 小时外,两所学校的学生在一起共计相处了 5 个半小时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主要做了四件事:一、和严卓小学(以下简称“严小”)的孩子们一起步行至对方的家里;二、在严小孩子的指导或协助下,干一件农家活;三、中午在严小孩子的家里“品尝”一顿地道的农家饭;四、赠送小礼品,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和李卓雅到的那家,家里的家具很简陋,没有电话,没有电脑,没有许多书她们家靠卖菜为生。听她说,她爸爸还要连夜赶到城里去卖菜,妈妈每天都要早起晚睡地去种菜,有时甚至顾不上吃饭。她们很能吃苦。到了

7、农村,我才真正感受到了那儿的孩子和我们不一样,农村孩子很能吃苦。 (杜 蓉) 我们要走的时候,他说:“对不起,我没有钱,不能送你什么,这个小狗就当礼物送给你了(他家有一窝小狗)。 ”真的,当时我想如果我是一个富翁,我会送 100 万给他。 (盖 童)走到小店门口,不知他哪来的钱,给我们买两袋“狗芽”(一种儿童小食品),自己则买了一个像奶粉的东西。一路上,他高兴得就像中了大奖一样。我不禁好笑:一个几角钱的东西高兴成这样。我回想起他妈妈给他钱的样子,有点舍不得3的表情。我突然明白了,我这样的“富家哥”该省省了。 (芮佳楠)从这些质朴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这些学生内心的感动。此次活动也赢得了同

8、行和家长的许多赞誉,这样的活动应该不错了吧?时隔 4 个月和6 个月,我分别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一:感动心灵活动问卷调查统计表(一)活动刚结束4 个月后6 个月后非常感动6841.428.7感 动7163.251.2没有感动(不再感动)2936.848.8相信表格中的数据是许多人始料不及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言,他们是“激动得快,消失得也快” ,6 个月后是这样的结果,8 个月,10 个月,一年以后呢?我不敢想象。我不得不一次次地陷入沉思:为什么会这样?原来,被我们称之为情绪记忆的感觉、感受这类记忆,它和脑记忆(对语言文字的记忆)一样,仅一两次的刺激并不深刻,是很容易被遗忘的,只有反复地

9、刺激,才能将这种感觉、感受较长时间地保存下来,才能形成真感动。由此可知,学生的感动,必须经过反复的刺激,才能化为长久的行动,进而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进而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模式。由此想到本文开头的那群学生,他们本质上并不是坏学生,是什么迫使他们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是他们心灵的麻木、长时间缺乏感动所致。好长时间以来,没有人真正地走进过他们的心灵深处。就这样,他们错过了接受情感刺激的敏感期,错过了道德情操形成的关键期,错过了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期。情感教育的缺失也就导致了他们的心灵孤岛化、精神沙漠化、情感戈壁化。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换句话说,究竟如何“刺激”学生的心灵,才能使

10、短时的体验、感动维持长时间的效果?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笔者用了一年多时间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感动为主旨”的新理念,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以生活为营养源(一)以生活为营养源生命感动源于现实生活,没有了生活,也就没有了生命。要想真正感动学生的心灵,必须紧紧抓住生活。41. 用故事感动孩子。现实生活中感人的故事很多,而孩子又是喜欢听故事的,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这一点,以此来感动学生的心灵,那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坚持每天为学生读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读第一个故事,学生们好像没什么反应,他们认为就是听了一个故事

11、而已。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渐渐地,我发现认真听的学生多了,学生脸上的表情也有了变化,于是我问学生,你们为什么听得这么认真?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了一个词感动。当他们能听出“感动”的时候,我试着让学生写心里的感动。当我把宽容的至高境界读给学生听后,杜蓉在日记中写道:多么感人的两个故事啊!回想起来,他们其实都拥有了一种美好的品质宽容。 “宽容”这两个字虽然看起来非常得普通,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这样的品质,是多么的可爱,多么的美好。人世间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品质,我愿做一个这样的人。后来,学生们都不甘于只做忠实的听者了,他们也纷纷带来了感动的故事,要与大家分享,他们成了主角。就这样,我们听完

12、了感动小学生的 100 个故事 、世界上最感人的书信 、 “感动中国”系列我们认识了牛玉儒、任长霞、丛飞、洪占辉、丁晓兵等。每天我们都有故事,每天我们都收获感动。就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表二:感动心灵活动问卷调查统计表(二)听故事前60 个故事后100 个故事后从不感动510偶尔感动52.738.217.6经常感动42.360.882.4这使我进一步坚信:生活中的感人故事,是感动学生心灵的一剂良药。为了让故事带给学生的感动化为学生自己的行动,我们还经常在班级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今天谁主动为班级发报纸了,明天谁为妈妈洗碗了,后天又是谁将路边一只受伤的小鸟带回家精

13、心喂养了,这在我们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努力使学生养成用心感受感动,学会感动并努力做到让人因自己而感动,那么学生就会变得更加快乐,更能敞开心扉,去感受,去聆听,这样就能在感动的波澜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2.用大自然感动孩子。康德说过:“对自然美抱有直接的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 ”因为美就是真,就是善,三者是统一的。实施感动教育,就需要让学生经常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多观察、多感受。生活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小猫小狗、小花小草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的,都是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因此,我们不要去采摘花草,欺负小动物。我还鼓励孩子在家喂养小狗、5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学生在亲自照料的过程中,学会

14、照顾弱小的生命。有一段时间,我和学生一起饲养了三条小金鱼,学生们都高兴地称之为“吉祥三宝” 。每天,大家都轮流为金鱼换水、喂食,轮到的孩子是那样的快活,那样的小心翼翼。下课了,孩子们就围在鱼缸旁指指点点、说说笑笑。双休日,孩子们都争着要把金鱼带回家照顾。在孩子的日记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字眼:可爱的鱼宝宝今天吃得特别多,是不是有什么开心事呢?鱼爸爸今天一直都闷闷不乐的,到底为什么呢?要是我能懂得鱼儿的心思,那该多好!四十多天的喂养,让孩子们学会了体贴,学会了善良。四十多天后的那一幕,更是让我久久难忘。一天早晨,我们到教室,发现“鱼妈妈”的肚皮朝上死了。当孩子们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时,两天后,更

15、大的悲痛随之而来另外的两只也死了。全班都哭了,包括我。那一整天,孩子们脸上没有笑容,他们甚至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学后不回家,瞒着老师去校园的池塘边“葬”金鱼。一个学生在她的日记中详细地记录了这个过程:放学后,我和盛玮珂、袁梦月几个人带着小金鱼的尸体,不,是睡着了的小金鱼,悄悄地向池塘边走去。我们要为我们的“吉祥三宝”举行一个特殊的葬礼。我们把金鱼一家放在了一只事先准备好的白色小纸船内,此时大家谁也不作声。后来盛玮珂提议:我们一起为小金鱼唱一首丁香花吧,这是我们最后能为它们做的了。大家都点头表示同意。 “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温柔的美啊”小白船伴随着我们的祝福向那遥远的天边驶去,它

16、们应该是去了天堂吧!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只要孩子们经常与动物为友、与自然为伴,时间一长,他们的心灵就会生长出这种对动物的仁爱之心,这也有利于他们同情心的形成。每年春秋两季,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去田间地头,认一认庄稼、野草,摸一摸家禽、昆虫,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用自然去陶冶孩子的心。(二)将课程作滋补品(二)将课程作滋补品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课程,学生心灵的成长当然也离不开。如果我们抛弃了现有的课程,到处寻找所谓的感动心灵的良药,那无疑是舍本逐末了。1.利用学科渗透,善于从现有教材中发现、挖掘感动教育的内容。笔者是一名语文老师,我发现苏教版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能挖掘出感动学生心灵的地方,如永远的白衣战士 、 番茄太阳和生命的壮歌等等。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从文中圈画出最能感动你心灵的词句,用心读一读,体会体会。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