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墨画的色彩在青花瓷艺术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522046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水墨画的色彩在青花瓷艺术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水墨画的色彩在青花瓷艺术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水墨画的色彩在青花瓷艺术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水墨画的色彩在青花瓷艺术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水墨画的色彩在青花瓷艺术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水墨画的色彩在青花瓷艺术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青花装饰艺术风格摘要就艺术领域来说,中国陶瓷艺术与中国其它门类的艺术,如绘画、建筑、雕塑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的源头程度不同地与陶瓷有着关联性,其中又以中国陶瓷中的青花瓷与水墨画的关联尤其密切。从青花瓷艺术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孕育着丰富的水墨画的色彩因子,中国水墨画的色彩对于青花瓷艺术设计的影响可谓比比皆是,本文就试着从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国水墨画的色彩在青花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关键词水墨画 青花瓷艺术设计 墨分五色 料分五色绪论什么是水墨画?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结构是组成中国画体系元素之一。从物理的角度,水墨画就是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绘在宣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青花瓷则是一种用

2、天然钴料为色彩,在白瓷胚胎上用笔描绘纹饰,再罩透明釉,最后在高温中烧成的瓷器。由于青花瓷色料表现力极强,可粗可细,能把中国画技法吸收进来,根据不同的需要创造复杂多样的艺术效果,丰富了瓷器审美的民族特色。再者,青花瓷的纹饰过程是直接在白坯上描绘各种画面、图案等,类似与作画,其笔势、构图、气韵、神采等等颇似中国画,烧制出的效果也有国画的特点。1 水墨画的基本特征 1.1 水墨画的特点-单色绘画中国画给现代人的基本印象是以墨色浓淡构成的绘画形式,它的单色审美特殊性的内在依据是什么呢?是宋元失意文人消极退避?还是西方人说的中国人完全画不出浓淡参差的色彩?从色彩本质看,上面的分析都处于过时的地域性而没有

3、真正切中问题的要害处。中国画家水墨之用虽然在环境上受到道家和帝王崇尚黑色的倾向,但是应当看到黑白感应和感应黑白的视觉机能是人类在史前经过几百万年形成的积淀,明暗、黑白属于人类最原始的基本单色反应。1 正是出于对这种原始单色的青睐形成了中国水墨画的一大特色:这一大特色主要在于:水墨画不用色或少用色,突出水墨互渗所造成的丰富的表现效果,体现出自然的意趣。据考证,唐以来,水墨画从诞生到不断地发展、提高、完善,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尤其是文人画的形成和兴盛,使中国水墨画备受时代的推崇,以致成为衡量东方绘画艺术水平的标准。这都足以说明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这种历史地位确立的主导因素,正是水墨画

4、所独具的基本特征-单色绘画。它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灵魂。1.2 水墨画主导因素-黑白体系正如胡东放先生阐述的那样:“中国画笔、墨、纸这三大绘画材料要素相互结合之后,所形成的结果正是一个典型的黑白体系,这个黑白体系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艺术所做的独特的伟大的贡献。可以说,黑白体系是中国画的灵魂和精华,假若作为东方艺术某种高峰或代表的中国画没有黑与白所形成的特殊艺术效果,那么,它就会因丧失掉独有的魅力而黯然失色。 ”2我们知道,西方绘画的整个面貌主要是通过色彩呈现出来的,基本色彩的地位在画面里是平等的。几乎很难依据什么原则来判定哪些颜色较另一种颜色更为重要,除部分现代派艺术之外,很少有哪种单纯的独立性原色

5、出现,因此,可以说西画是一个色彩体系。那么中国绘画则完全不同,其画面中的色彩首推黑白,正是由于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国人一样把黑与白这两个颜色放在所有颜色之上,所以,它就成为中国画区别于其它所有绘画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用毛笔和墨在宣纸上表现出的黑白两种颜色强烈对比的关系,就是中国画最基本的和最本质的东西,也是中国画的精髓。但是,如果从事物发生必然有得有失的两面性看,中国水墨画长时期执着于墨色的集体倾向性,又在近现代延误了整个民族全面色彩本质在时间里的发展。当然,这些是后话了。2. 青花瓷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2.1 青花瓷艺术设计的特点与水墨画相同,青花瓷艺术设计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同样是单色

6、绘画。它具有中国国画的笔致趣味。由于它是用毛笔把图象直接抒画在瓷器上,烧成后在洁白光润的瓷面上,透出青色的国画般的艺术形象,而且青白相映,幽靓苍翠,十分富有艺术魅力。2.2 青花瓷艺术设计的色彩体系-蓝白体系如果说以墨代色是中国水墨画高雅凝重、超凡脱俗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一个黑白体系。那么以青蓝颜色为主形成另一个蓝白体系世界的中国青花瓷艺术设计则有着与中国水墨画异曲同工的效果。记得“青花”历史长河里有这样一段关于青花色彩的小折子:“主管烧造瓷器的大臣请示五代后周皇帝柴荣拟烧瓷器颜色,柴荣大笔一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烧将来。 真是好潇洒,烧瓷的大臣和工人们你们去琢磨吧,想象的空间大着呢。但是

7、,中国百姓高智商者毕竟不少,终归烧出了令主子满意的作品。这大概就是恐惧效应一说了。所以,到了宋代人们就索性将青花叫作天晴 、 天青 ”。3这可能是对与青花瓷艺术设计的色彩最早的记录。青花瓷在元代迅速发展是大家公认的历史事实。元代青花瓷流行的原因,与元代蒙古族统治者崇尚青色和白色有直接的关系。再加上我国历史上就有对青色与白色组合的喜爱。 “青与白相次也” (考工记画缋之事 ) ,这与其说是一种巧合,不如说是一种历史机遇,一种促使青花瓷迅速发展的历史机遇。4“瓦*康定斯基说:色彩和谐统一的关键最终在于人类心灵有目的的启示激发;这是内在需要的指导原则之一。 人类需要色彩对情感的调节,问题是色彩如何调

8、节人的情感。”5 观赏一件民间青花瓷器,首先给我们强烈印象的是其青白相间的色彩,特别是那白釉中突现出的蓝色纹给人以一种幽雅、恬静、清闲的感觉,有如蓝天大海、青山绿水、草原绿洲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看来蓝色是人类共同的天然爱好,否则为什么青花瓷器在元代一经产生就那么快风靡世界,成为世界陶瓷的主流而经久不衰呢?否则为什么以生产青花瓷器见长的景德镇何以能成为世界的瓷都呢?可见瓷器装饰的色彩是多么重要,首先必需考虑人们对色彩的审美心理。 “青色在色性上是一种沉静而清冷的颜色,画在微含青色的白瓷上面,既能破除纯粉白瓷的单调,又增加了清澈明快的情调,给观者造成一种趋向宁静的心理反映,因此愈觉清纯美妙,明

9、快秀雅。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 ”可见古人喜爱青花的心情。青花瓷清白分明,就因为他是在透明釉下施彩描画。 ”6 民间青花装饰的色彩美并不仅仅体现在青花的发色上,而且还表现在其青白关系的和谐处理上。民间青花多是白底蓝花,当然也有少量的蓝底白花形式,但不管何种形式,青白关系是青花瓷器构成的基本关系。景德镇民间青花画工在处理青白关系上还十分注重水墨画在处理色彩构成上的经验,往往关心留白,既表现了青花装饰的实处美,又显现了青花装饰的空白美,有的甚至大块留白,以虚当实,形成白多于青的空灵格局。这里,宋代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马一角” “夏半边”水墨画的特殊表现方法的应用在

10、这里可见一斑。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水墨画的单色魅力在青花瓷艺术设计中的一大应用。3. “墨分五色”与“料分五色”3.1 水墨画的“墨分五色”一千多年以来的发展史,确立了水墨画与青花艺术设计以单色为中心,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完整的艺术世界。然而,以单色为中心并非指的是单纯的一个色阶。所以,水墨画中便有了“墨分五色”的说法。 “墨分五色:指作水墨画时用水调节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表现不同物象的明暗、质感等。所谓五色是就墨色的丰富变化而言,即指焦、浓、重、淡、清或浓、淡、干、湿、黑等。 ”7 这墨分五色的结果,便轻而易举地替代了世界上所有的色阶变化、色彩变化、光的变化等等,实乃中国绘画艺术的一大创造。清代

11、画家李鱓在题牡丹诗中说:“空勾却是连香白,魏紫姚黄浅淡中。开在兰花最深处,墨浓如漆是深红。 ”这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墨色造成的色彩感觉。其实在唐代,中国画家就已认识到用墨色表现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比单纯用色更胜一筹。原来笔墨不仅能定形质、分明暗,还能代替色彩。墨色深浅变化不仅可以表现物象的固有色彩感觉,还可以表现物象的阴阳明暗、凹凸远近和质量的轻重。历代中国画家无不以笔取气,以墨取韵,干湿、浓淡、虚实相生、变化多端。陶瓷艺术中与之相似相通最明显的是青花分水。青花分水中有料分五色,即头浓、二浓、正浓、正淡、影淡,所显示的浓淡变化与中国画的五色一样,一个淡一个,以“鸡头笔”先蘸料水,从笔锋牵引

12、料水在坯上运作,利用料水积层的厚薄以及托拿坯体的左手侧坯和右手提笔收水的默契配合,在最浓最深处收笔形成自然的由浅到深的渐变效果,在坯上分出各种深浅不同的色阶层次,使单一的色料富有浓淡不一的变化而表现各种物体,达到浓淡分明、水料融滢的艺术效果,不论是中国画还是陶瓷绘画,笔就象雕刻家手上的刀凿,墨与料就是留下的刀痕,都不只是一个固有色的刀痕,都能衍生出个千变万化来,就象音乐的 1234567能奏出各种旋律妙音来一样。此为艺术相通二也。3.2 青花瓷艺术设计的“料分五色”青花瓷艺术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艺术非常接近,都是使用毛笔进行描绘,绘画都是在单一的色彩中追求浓淡、阴阳、虚实、远近的变化和丰富的艺术

13、效果。虽然民间青花画工在文化艺术修养上不如传统的水墨画家那么高,但是其画理是相通的,其艺术的创造精神是一致的。无独有偶,在青花艺术设计的蓝白世界里,同样也有“料分五色”的说法。为了像水墨画家在宣纸上通过水墨的沉浸达到墨分五色的效果,景德镇民间青花画工在明晚期也掌握了青花“分水”的技法,为此产生了专门的大肚分水笔,同时分水的青花根据深浅的不同分为头浓、正浓、二浓、影淡等五种颜色,也即是“料分五色” 。从而创造了五色青花的效果。8 “蓝白相映,蓝的浓郁、白的纯洁,这是明代青花瓷装饰设计中的又一显著特色当然,这一时期的青花之青,更是空前绝后。青花的青色,即蓝色,这是一种自然明快,而变化又很微妙的颜色

14、。同是蓝色,就有湖蓝、孔雀蓝、钴蓝、深蓝、群青、普蓝等等之分,给人的美感也各不相同。永乐、宣德官窑青花,使用的是苏麻离青这种低锰高铁的进口青料,烧成后其蓝色浓而不艳、鲜而不飘,既清新明快,又沉稳典雅。 ”9 “青花虽只用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的浓淡,用色的层次,而能呈现出极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所谓“同一色也,见深见浅。一瓶一缸,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者,娇翠欲滴。”10 同样的表述在陶冶图说中也有记载:陶冶图说中讲的“染” ,是渲染填色,在景德镇窑场又称“分水” 。青花“分水”要掌握料性和水性。青花的分水料一般分为头浓、正浓、二浓、影淡等五种颜色,其深浅浓淡主要由含水的多少而定,含水少则浓,含水

15、多则淡。分水的方法,是在纹样的勾勒线内,用不同浓淡的料水分色,以达到青花画面明、暗、浓、淡不同的色调效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青花艺术设计中的“料分五色”正是对于水墨画中“墨分五色”的一种模仿,是希望青花艺术设计更大地体现出水墨画的色彩效果。这一点在历代都有记述:“明代即开始用分水法的绘画技法,至此时(清代康熙年间) ,已非常成熟,用此法画成的青花瓷烧成以后,层次分明,虽只有一色,却呈现出丰富色泽变化,类似于国画的墨分五色 ”。用分水画法,使青花产生多种深浅不同的色阶变化,犹如中国画的墨分五色 ”11“清代康、雍、乾青花瓷画,既能表达浓艳粗犷的纹饰,又能表现淡雅纤细的图案,不论远山近水,跌宕高

16、古,层峦叠嶂,还是阴阳反侧,疏落茂密,均能得心应手,就是由于当时在工艺上采用了分水技法的缘故。 ”12 4. “无色”胜“有色”道家极力主张“无色而五色成焉” “五色令人目盲”等消色倾向,所以在几千年里渐渐形成中国艺术独有的文化环境,造成罕见的艺术品质和审美特性。它用最原始的色彩本能为整个人类在古代创造了代表人类古代色彩自觉的倾向性。而由于“墨分五色”在青花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形成了“料分五色” ,这样以来, “料分五色”的结果和“墨分五色”的结果岂不就是殊途同归了?在我们的视觉上,我们看到在这个单色体系中所表现的一切,比如花草、人物、动物、山石、树木等等,与原始的色彩差距是何等的悬殊,但毕竟成功地替代了它们,从来不会有人因色彩的不同而提出质疑来,对于早已适应了这种审美形式的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