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追求教学研究的愉悦2011.2.1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20843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智慧追求教学研究的愉悦2011.2.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智慧追求教学研究的愉悦2011.2.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智慧追求教学研究的愉悦2011.2.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用智慧追求教学研究的愉悦2011.2.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用智慧追求教学研究的愉悦2011.2.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智慧追求教学研究的愉悦2011.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智慧追求教学研究的愉悦2011.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智慧追求教学研究的愉悦用智慧追求教学研究的愉悦 新疆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 石河子教育局 教 研 室 粟克冰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规划纲要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一、听到、看到与感到 二、问题、认识与思考 三、动力、实践与评价 四、效应、特色与追求一、听到、看到与感到一、听到、看到与感到 1、武汉“麻辣老麻辣老师师” 2、广州高效课堂“课课博会博会” 3、石河子生生态课态课堂堂 二、二、问题问题、 、认识认识与思考与思考 “高效课堂”为什么是高效?“有效课堂”怎样才是有效? 教学研究思考什么?教学活动认识什么?研究活动做到什么? 行为过程收获什么? 1、他们的共性是什么? 山东杜郎口的

2、 336 模式, (杜郎口与洋思杜郎口与洋思)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四川成都武侯 实验中学“民主高效课堂”,广州 80 中的 352 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 271 模式,沈阳 立人学校 124 模式,河北清河五中 363 模式,湖南岳阳许市中学五环渐进自主模式, 北京昌平长陵中学“三生”课堂模式,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 课堂,江西武宁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 课堂模式等等。 研究课堂教学就是在研究解放孩子。 (上海国上海国际际素养素养调查调查) 2、方向与核心 山东、广州为代表的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高效课堂”“自主学习模式”。上海、 成都为代表的培养教师为主体的“有效课堂

3、”“观课议课”。都是实现教研探索的两个 方向。 核心是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展示”,教师“民主、创设、引导、归纳” 3、新课程如何落实 新课程重心的落实在于教师的素养提高,而教师的快速培训成长一是解决教师 “自主”的动力问题,二是解决创设教师理解体验过程的环境问题。 新课程实质的落实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自主生动的学习一是解决学生 “自主”的信心问题,二是解决创设学生潜能发挥高效学习的情景问题。 4、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的敏锐性:意识、理念、民主、激发、服务、创设环境教师的实践性:发现、问题、特点、筛选、设计、行动、合作、研究 三、三、动动力、力、实实践与践与评评价价 1、动力系统与

4、操作系统 学习活动包括: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 动力系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信心、学习习惯;动力系统对 学习活动起着定向、强化、促进、保证作用,解决“想学”、 “爱学”的问题。 操作系统原有知识、智力水平、学习方法、策略手段 ;操作系统是学习的技 巧、策略、手段、途径,解决“学会” 、 “会学”的问题。 基本构件: 个体个性化教师,表现化学生。 (血肉) 组织学校行政环境,教师的备课组,学生班级、小组。 (骨架) 载体学习活动资源,学习活动情境,导学案。 (经络连接 ) 2、是“弹簧”效应,还是“发动机”效应? 先行动后建制,再完善理论。先解决动力问题,再跟上技术层次。 新课程是一个

5、挑战,是一个痛苦的蜕变,是一种破茧成蝶的挣扎,是一种否定 之后的新的建构。这种新的挑战其实就孕育着新的解放:当教师群体的创造意识被 挑战与波澜激发和唤醒后,那种生命的迸发才是教育最美的风景。我们应该坚信, 当那些挑战和困难被我们一个一个突破时,课程改革的前途将一马平川。愿所有的 改革者、和共和国所有真诚的教育人在关注脚下土地的同时,多一些仰望星空的追 求,我们愿风雨同行。 (陆陆永康永康) 3、什么叫做激活课堂?激活课堂不是指简单的语言交流所形成的课堂喧嚣, 它主要是指思维被激活后所形成的观点碰撞和思想交流。激活思维是激活课堂的 核心要求和根本标志。如果不是基于思维激活后的课堂对话,那么这样的

6、互动交流 就是形式化和空壳化。从深层次上看,只有思维的开发才能使知识得以生长、技能 得以提升,化为生命元素,贯通为智慧、能力与德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育。 因此新课程有效教学指向思维训练的价值取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追求人的智力开 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智育。 4、课堂教学的新策略 教师应创设:让学生互助推进合作学习,让学习有趣创设学习情景, 让评价多元发掘智力强项,让思维展智拓展资源思路。 教师应具有:思想意思想意识识理念,目标行为定位定位,动力支撑因素,技术方法手段。 教师应努力:以丰富的知识去建构知识的丰富,以发散的思维去启迪思维的发 散,以有效的教育去达到教育的有效,以真挚的情感去培养情

7、感的真挚。 5、行动是基础,能力是保障,理念是关键教师开发、建构。变教科书是教师的惟一世界,为世界是教师的教科书。 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财富也有荣誉,只要你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 主动性。 (阿尔伯特.哈伯德) 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理想中的乐园;最终, 当他们无法找到时候,就亲手创造了它。 (乔治.肖伯纳) 6、石河子“主题性、主体性、研究性”教研活动 为实现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中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自主研究的状 态而设计的一种活动形式取名主题教研活动。 为创造一种激发学习的内外动力因素环境而设计主题教研活动。发挥自己的优 势提出活动主题,主动经历活

8、动学习过程,我们称之为里外同时热的“微波炉”效应。“主题性、主体性、研究性”活动理念 由被动型程式化的教研“活动”转变为主动型多样化的研究“行为”;由靠“输血 功能”成长的教师转换为有“造血功能”生成的教师;由共性化课程的规范者而成为 个性化课程的成熟者,成为专业自主化发展的创新者。 “主题性、主体性、研究性”活动目标 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素质,创设以校为本的教研环境,形成一种全 新的教育科研文化。 在以“学习活动的任务”“体验性学习的认识”“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理性支持下, 尝试设计一种主题教研活动建设。 主题教研活动是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或关注点为“主题”, 以参与主题活动教 师或学

9、生为“主体”,以在新课程的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去经历、体验、反思、分析、 探索的过程为“研究”的校本教学活动。 主题教研活动的环节:方案设计,活动实施,信息数据收集,分析评价、反思小 结,形成报告(初中初中报报告告书书) 主题教研活动的内容:活动主题、目标、程序、形式、对象、范围、研究、分析、 评价和活动报告(高中高中报报告告书书) 7、石河子教研动力结构 石河子教研员、名师、学科带头人,学科学会理事这些个体要素为血肉结构,与 教研基地学校、示范性学校、窗口学校、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这些团体要素为骨架 结构,形成了动力和环境的保障基础。 (团队团队) 石河子主题教研活动实践 (1)、主题教研活动

10、什么是“有效”?以什么为“标准”?“有效”指的是效率、效益。 效率准确程度(准度)、快慢程度(速度)、含量多少(量度)。 (词典:单位时间完成工作量)。 效益内涵深度(深度)、品质高度(高度)、效果反应程度(效度)。 (词典:效果和利益)。 “标准” 、课程标准。 、每个人认识、理解交流后形成的共识基准。 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一是通过课程标准学习和资源的整合来提高课堂效率;二 是通过课堂教学研究与交流,提升教师素养、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益。 石河子主题教研活动基本陈式,先是依据学校或教师关注的话题建立主题,而 后教师合作设计活动方案,再根据方案展开实施,实施过程中收集有关信息,选择 适当时机进行展示

11、并同时收集参与活动的教师交流评价信息,整理分析反思活动 过程内容,最后以报告书形式呈现。 主题活动进程:2006 年教研室下发主题性、主体性、研究性教研活动方案, 2007 年主办了“主题性、主体性、研究性”教研活动展示交流会,2008 年开展了“课 标和教材的解读与研究”主题和发挥教研基地学校作用的主题教研活动。2009 年组 织开展了“名师大课堂”“观课议课”主题教研活动。2010 年组织开展了“有效教研, 高效课堂”主题教研活动。2011 年主题为“自主课堂探索,合作主题教研,携手均衡 发展”。 主题教研活动经历了从思考实验推广形成常态的过程。 “名师大课堂”、 “观课议课”、 “高效课

12、堂”和“有效教研” 主主题题教研活教研活动动 (2)、课堂教学分层主题研究( (连连接)接) “课堂教学分层主题研究”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研究教师教学某种教学技能 或教学方式为目标,设立所需研究的主题,通过层层分解主题确立方案,加以实施。 经历主题内容过程细致深入的体验,获得认识理解就比较透彻。收获不是结果的是 非判断,而是经历获得的启发和感受。 3、课堂教学研究的观,记,议 从主题切入的整节课观察:课堂记录案例(观课议课观课议课) 从话题切入的环节中记录:课堂记录案例(四个四个层层次次) 四、效应、特色与追求 1、效应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参与活动的感受性。 教师的感言:我们的教师说:“主题

13、教研活动的主题从提出、完善到确定的过程就是认识提高的过程,就是研究过程”;“体会主题教研活动使我们在教学上有种从 上往下看的感觉”;“主题教研活动报告书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的往复是我们视角 越来越宽,是我们理解越来越深”; “主题教研活动是一个且学 且行 且思的过程” ;“主题教研活动的内涵就是使我们在探究活动中学会探究,在体验过程中得到有思 想的深刻体验”;“我们累并快乐着做有智慧的事”。 学生的声音(遨游遨游“UIR”) 主题教研活动让教师们通过自主完成设计方案,体验内在过程,得到感受和激 发思考。学习、组织、管理、研究的方法在体验过程中得到积累,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和领悟。 主题教研活动,

14、创设了合作的环境,发挥了每个人的优势,经历了研究过程,产 生了真实的价值。获取了交流资源,生成了新的校本课程基础资源条件,促进了教 师个人素质、能力的快速提高。 用教科研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石河子主题教研活动提出为追求快乐而相聚, 为相聚而找一个教研活动的主题理由,在活动中找到平衡,在活动中提升专业素养。2、效率课堂探索的追求 追求这样一种过程:同历过程,共享智慧,同受感动,共享愉快,同程合作,共 享资源,同升素养,共创价值。 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用思创设着学习情景的生动,用能演绎着教学艺术的魅力,用情传承着人类文明的经典,用心修炼着人格素养的品质,用志追逐着生存质 量的愉悦。 (只要心中有太阳只要心中有太阳) 石河子教研室在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校本培训途径,构建石河子教研网络, 打造石河子教研文化方面走出了一条自主特色的道路。 石河子主题教研活动通过几年的实践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积极主动状 态,一个努力的研究探索行动,一个良好的开放展示环境,一个有力的制度建设支 撑,一种愉快的成长需求习惯,这就是石河子教研文化。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追求一种理想,享受一种快乐。 谢谢! 电话:09932068192 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