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20439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10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研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文分类号:D64 单 位 代 码:10183 密 级:内 部 研 究 生 学 号:1200027022 论文分类号:D64 单 位 代 码:10183 密 级:内 部 研 究 生 学 号:1200027022 吉吉 林林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THE STUDY ON CAI YUANPEIS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SYSTEM 作者姓名:胡晓燕作者姓名:胡晓燕 专专 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导师姓名:陈秉公导师姓名:陈秉公 及及 职职 称:教授称:教授 论文起止年月:

2、2002 年 3 月至 2003 年 4 月 论文起止年月:2002 年 3 月至 2003 年 4 月 目 录 内容提要 前 言内容提要 前 言1 一、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一、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3 (一)蔡 元 培 的 生 平 和 教 育 实 践 3 (二)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救亡图存运动4 二、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二、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5 (一)蔡元培的人性论和人格说理论5 (二)中西文化对蔡元培的影响7 三、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演变历程三、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演变历程12 (一)接受旧教育的阶段12 (二)批评旧教育的阶段12 (三)由旧向新转

3、折的阶段13 (四)形成新教育思想的阶段14 四、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四、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15 (一)道德教育的概念15 (二)道德教育的地位16 (三)道德教育的目标17 (四)道德教育的内容18 (五)道德教育与诸育的关系21 (六)道德教育实施的原则和方法途径23 五、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与当代价值五、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与当代价值24 (一)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24 (二)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28 (三)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29 结 束 语结 束 语33 注 释注 释3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39 论文摘要(中文)论文摘要(中文)1 论文摘要(英文)论

4、文摘要(英文)1 内内 容容 提提 要要 本文围绕蔡元培先生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展开系统论述。首先,介绍了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蔡元培先生以前清翰林的身份参加教育事业,投身于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救亡图存运动,其时教育救国思想和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较盛。其次,介绍了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蔡元培先生萃中西文化之长于一身,道德文章师表群伦,他批判地继承了儒家道德学说,吸收了德国康德哲学、西方科学与民主精神,特别受到康德美学和人格主义教育流派的影响。上述中外思想影响,以及他本人的人性论和人格说理论等等,构成了他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第三,分析了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演变历程,即蔡元培先生从

5、封建旧教育的接受者转变为资产阶级新式教育家的四个阶段。第四,系统地阐述了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道德教育的概念、道德教育的地位、道德教育的目标、道德教育的内容、道德教育与诸育(智育、体育、美育、世界观教育)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实施的原则、方法和途径。第五,对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局限性与当代价值作了客观评价,以便使我们能系统而科学地研究和批判借鉴这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前 言 蔡元培(18681940) ,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和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教育培养了一代人,

6、影响了无数的后代人。他的教育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对当代教育仍有深远影响。本文就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进行研究,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学习和借鉴前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积极应对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这一时代课题。 从近代教育产生之日起,道德教育的基础意义就与教育的价值属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康德在其教育论中曾经指出,教育以某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通过管教、教导等环节,使之成为道德的存在为目的。19 世纪英国有一位名叫塞缪尔斯迈尔斯的道德学家就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并不取决于城堡之坚固,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在于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德的高下。上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列

7、强欺凌、民族危亡的严峻挑战,无数志士仁人倾其一生寻求救国道路。蔡元培从前清翰林转而投身于新式教育事业,就是基于他的教育救国的思想。 “吾人苟切实从教育入手,未尝不可使我国转危为安。 ”i道德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道德教育在全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而且一直重视公民道德教育。邓小平同志在 1989 年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提的“四有”就是我国教育的培养总目标。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

8、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但是,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价值、伦理观念正在发生变化,道德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研究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目的在于从这位近现代杰出的教育家关于道德教育的系统论述中,吸取有益于当代道德建设的思想要素。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以“教育救国”思想为出发点,融会中西文化之精髓,提倡民主与科学,对封建旧道德给予了与时变化的相应批判,去芜存菁,并作出具体

9、的与现实社会相符的解释。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系统阐述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即为了培养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必须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而在五育中, “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 。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ii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时代性、主体性、实施方法、美育的功效等方面,对于当前道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蔡元培的生平和教育实践 蔡元培的生平和教育实践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1868 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

10、城内。清光绪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1898 年,弃官南下,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1901 年,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 年,与蒋观云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并创办爱国学社,爱国女学。1907 年,赴德国留学,入莱比锡大学研究哲学、心理学、美学等。1911 年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 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批判清政府教育宗旨,认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iii,提出军国民教育(军事体育) 、实利主义教育(智育) 、公民道德教育(德育) 、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主持制定与颁布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制度,即“壬子

11、癸丑学制” 。同年 7 月,不满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而辞职,再次赴德法留学、考察。1915 年,在法国创办了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形成影响深远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17 年至 1926 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际上于 1923 年已离开北大) ,提出著名的“兼容并包” 、 “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开创了学术民主的风气,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1927年起,任国民政府的大学院长(即教育部长) 、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移居香港养病。1940 年在香港逝世。 蔡元培生于动荡剧变的时代,他是旧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 “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勋劳卓著,培植无数革命青年”iv。毛泽东称誉他

12、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v周恩来追悼蔡元培的挽联概括了他的一生“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民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vi。 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救亡图存运动 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救亡图存运动 教育救国的思想 从鸦片战争开始,近代中国面临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如何才能走上独立、富强的民族解放与振兴之路,无数志士仁人曾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而教育救国则是其中的重要主张。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救亡必先启蒙,救国必先新民,培养新一代方为救国之根本。 严复在总结甲午战争的教训时指出:“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 “此三者,自强之本也。

13、”vii戊戌之前,有人提出:“夫观大局之兴废盛衰,必究其所以致此之本原。学校之盛有如今日,此西洋诸国所以勃兴之本原欤?”viii又有人说:“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 ”ix蔡元培的教育救国思想,是从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中产生的。他认为“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 ”x由此遂“抛弃京职,而愿委身于教育。 ”他先后创办发起和参与、组织、建立过中国教育会、爱国学社、爱国女学、中国公学等一系列学校或教育团体,主持北大亦出于这种想法。 学习西方的思潮 毛泽东说: “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

14、国家寻找真理。 ”蔡元培生活的时代,纵向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横向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强烈冲击。国家积弱积贫,民族蒙昧落后, 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他们开始认识到,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他们成功的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 ”xi从清朝末年开始,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倡开眼看世界,提出并努力实践“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揭开了“西学”思潮的序幕。此后出现了洋务派思潮,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学习“西技” 。戊戌变法运动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个传播“西学” 、创办新式学堂的热潮。直到 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12 年元月,建立了中华民国,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以蔡元培为首的教育界,开始贯彻以德法为师、借鉴西方、融合日欧的指导精神。 二、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形成的理论渊源 蔡元培的人性论和人格说理论 蔡元培的人性论和人格说理论 道德形成过程理论 蔡元培接受西方官能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