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导学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20130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导学案 编制 周建平 时间 2010 年 9 月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班级_小组_姓名_组内评价_教师评价_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依据导学案知识梳理,句划课本并写上提示法,标注序号,熟记课本,思考回答课文学习 思考题目。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上集体讨论 3、自学效果检查限时完成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 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2、激情投入,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 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的进取心态。 基

2、础知识梳理 一、三元里抗英 1、经过:1849 年 5 月,三元里人民痛击前来抢掠的英国侵略军,两度包围被英军占据的广州 四方炮台。 2、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 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三、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后,中国西北边疆出现危机 (1)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枯柏率军侵占新疆,并在新疆建立政权。 2、经过: 1875 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 年,左宗棠率军西征,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收复北江大部分领土。 1877 年,消灭阿古柏主力,攻克喀什噶尔,阿古柏残部逃入俄境。 187

3、8 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中国新疆的阴谋破产。 1880 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等,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西部约 7 万平方公里领 土。 3、新疆设立行省 (1)目的: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2)设立:1884 年,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三、黄海海战 1、背景: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北洋舰在黄海遭到日本舰队的偷袭,海战爆发。 2、概况:北洋舰队官兵英勇奋战,海军提督丁汝昌身受重伤, “致远”舰带邓世昌与全舰官兵 壮烈殉国 3、结果: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战后李鸿章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 “避战自保” , 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

4、制海权,后来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四、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 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 日本。 2、概况: 时间 1895 年 领导人:邱逢甲、徐骧、刘永福 主要战役:大甲溪之战 3、结果:由于缺乏清政府的支持,1895 年 10 月台湾全部沦陷 五、义和团反帝运动 1、背景: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 激化。 2、兴起与发展: (1)义和团源于义和拳,是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参加者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 早期进行反清斗争。 (2)1899 年底,山东巡抚袁世凯血腥围剿义和团;山东

5、义和团转移到直隶,与当地义和团一 起向京津地区发展。 (3)1900 年 6 月,义和团在落垡,廊坊一带反击八国联军;同时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和两什库 教学,不久,清政府下诏对各国宣战,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4)最终结局:北京陷落后,慈禧太后下令清军“铲除”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 杀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最终失败。 自学效果检测 1、 “不用宾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为肖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 上中国人民警告外国侵略者告示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新疆人民警告俄国侵略者 2、19 世纪

6、七八十年代,通过军事斗争消灭了阿古柏主力,通过外交斗争收回了伊犁的两个重 要人物。 A、李鸿章 曾纪泽B、曾纪泽 左宝贵 C、左宗棠 曾纪泽D、丁汝昌、李鸿章 3、中日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的结局是 A、双方互有损失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日本舰队丧失主力D、北洋舰队丧失主力 4、下列关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B、是在清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 C、台湾各族人民纷纷参加抗日战争 D、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长达 5 个月之久 5、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历程是 A、镇压招抚镇压B、招抚镇压利用 C、利用镇压招抚D、招抚利用镇压 6、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

7、的重大事件。从反侵略角度看,这场战争的特点不包括A、政府消极抗战和爱国官兵积极抗战相交错 B、陆战和海战相结合,决定性战役多为海战 C、官兵积极抗战和近代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相交错 D、清政府战败赔款割地和中国人民继续抗日同时并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 伊藤:“停战多日,期限甚足,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定条款节略中堂见我此次节 咯 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难道不准分辩?”伊藤:“只管辩证,但不减少。 ”李: “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之所为。 ”伊藤:“日限既定,故将我所能做到者, 直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 ”六十年来中国

8、与日本 材料二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 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刊、毓汶也,吏部侍耶徐用仪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 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三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邱逢甲的 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对话发生在什么背景下?对话双方态度怎样?说明什么问题? (2)材料二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清政府出卖了台湾?这种认识是否正确? (3)材料三中引用的这首诗写于哪一年?“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 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案:A C A B A C 材料题:(1)甲午战争 伊藤:盛气凌人,蛮横强硬,李鸿章:狼狈应酬,俯首听命。弱国 无外交。(2)李鸿章等“贱臣”的存在。不对,李鸿章等人有责任,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3)1896 年,抒发了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和爱国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