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博士入学考试--货币替代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20063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博士入学考试--货币替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融学博士入学考试--货币替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融学博士入学考试--货币替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融学博士入学考试--货币替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融学博士入学考试--货币替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博士入学考试--货币替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博士入学考试--货币替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币替代,就是指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 换,从而外币在价值贮藏、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币。”从货币替代的定义当 中可以看出,外币替代本币执行货币的职能时,货币替代就发生。贷款替代的实质就是外汇贷款替代人民币贷 款,因为企业在申请外汇贷款之后,并不是使用外汇资金,而是要使用人民币资金,但是企业并不是直接去申 请人民币贷款,而是申请外汇贷款,外汇贷款实际上挤占了人民币贷款,外币替代人民币具体从事信贷业务。 企业从银行或海外取得外汇借款后并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将外汇结汇给银行,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 用,这种现

2、象称之为“贷款替代”。之所以称为贷款替代,是因为它与货币替代有密切的联系。 目录 内涵讨论 理论概述 种类划分 执行步骤 经济影响 货币替代货币替代 - 内涵讨论内涵讨论 货币替代理论研究在国外多是给以现象的描述性的定义。如货币替代是本国居民对外币的需求(raminez- Rojes,1996)。在我国也有学者给出定义。“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中所特有的一种货币性扰动,表现为货币自由兑 换前提下外币在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全方面或部分地取代本币”(姜波克、杨槐 1999); “当本国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或一定的汇率贬值预期时,公众可能缺乏对本币稳定的信心,并出于相对收益 的考虑,

3、减少持有价值相对较低的本国货币,增加持有价值相对较高的外国货币,于是外币取代本币作为价值 贮藏手段和交易媒介”(苑德军、陈铁军,1999)。 Ramirez-Rojes 给出的定义相对过于简单,是对现象的描述,但却具有实用性,在构建模型时方便于数据搜集和 回归分析,并且货币替代的确在表象上多表现为本国居民对外币的需求。后两者的定义大同小异都是在本质上 将货币替代视为货币职能上的替代,即在货币的价值尺度等四大职能部分或全部的替代。姜波克等给出的定义 较为科学,但给出“货币自由兑换”的前提,却有待商榷,在一些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未实行完全可自由兑换的 国家仍存在货币替代。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货币替代现

4、象,暂且简单地视为本国居民对外币的需求,从而在职能上替代本币。从货币需 求动因上看,国内货币需求动机可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由于货币替代是本币与外币之间的置 换迭代,涉及汇率的波动,会产生保值动机,于是可将投机动机和保值动机综合为资产组合动机。即本国居民 根据预期,在财富和制度约束下,权衡风险和收益,合理搭配各种货币与资产的比例结构。 所以货币替代同样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所以货币替代同样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1、居民的交易和预防动机对外币产生的需求。居民为了对外贸易等经济往来而将持有的本币置换为外币,如跨 国公司和进口企业为了支付外国居民货款。这一部分对利率、汇率等变量反应并不非常敏感

5、,而是与国民收入 和经常项目密切相关。 2、居民为了资产组合的需要,使自身财富或效用最大化,进行多元的货币(资产)组合,在各国利率、通货膨 胀差异度扩大,汇率预期和风险等变量发生变化时,其多元的货币资产结构和总量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货 币替代。区分二者的原因在于这两部分对外币需求的稳定程度不同,从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不同。 进行了上述分析之后,可以这样理解货币替代:货币替代是经济主体出于交易、预防和资产组合等动因,受财 富和制度的约束,在不同种类货币资产之间置换迭代,从而使得经济系统内外各种货币资产总量与结构发生相 对变化的金融现象。如果是狭义的货币替代,可将“货币资产”解释为 M1(M1=

6、C+D),即本币与外币不生息货 币之间的替代;广义的货币替代,可将“货币资产”解释为 M2(M2=M1+T+S)。即本币与外币之间生息货币间 的替代。当然也可以包括本外币之间生息资产与不生息资产的替代。货币替代更广泛的意义可视为货币之间的 替换,所以既应包括本国货币替代外国货币,也应包括外国货币替代本币,我们不妨称之为正向替代和反向替 代。一般来说,两种形式的替代在开放国家的经济系统内都存在,正向替代与反向替代会对经济运行产生截然 不同的影响,二者交互作用于经济系统会产生更为复杂和不易调控的经济效应。根据其他标准,货币替代还可 分为供给方替代和需求方替代,对称性替代和非对称性替代等。 编辑本段

7、 回目录 货币替代货币替代 - 理论概述理论概述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必然存在的金融现象。货币替代在本质上表现为外币在货币职能上的替代本币,也可以从 货币需求动机上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具体分析了货币替代的含义及决定因素,试图结合中国的制度和现实背景 构建出中国的货币替代函数;并在对中国的货币替代现象和货币替代程度的实证分析之后,得出相关的结论和 提出了政策选择的建议。 货币替代理论研究背景货币替代理论研究背景 货币替代现象古已有之,从众所周知的“格雷欣法则”,20 世纪 70 年代拉美国家的“美元化”,90 年代前苏联和 东欧国家在转型期的货币替代问题。特别是在金融全球一体化,资本流动自由化的背景下

8、,货币替代的规模和 程度逐渐加大趋势不断增强的今天,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货币替代现象,货币替代对宏观经济运行 不可忽视的影响已引起各国决策者和学者的关注。 现实总在启发理论。自从 1969 年 3 月,卡鲁潘?切提(VKChetty)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 “OnMeasuringtheNearnessofNearMoney”一文最早提出了“货币替代”的概念之后,在西方先后产生了“货币服务的 生产函数理论”(Miles,1978);“货币需求的边际效用函数”(Bordo&Chondhri,1982);“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 理论”(King&PutnamWilfad,1978);“货币的

9、预防需求理论”(Poloz,1986)等,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替代的形成 机制,程度和经济效应进行阐述。而我国的货币替代理论研究却刚刚起步,如何借鉴西方理论,给中国的货币 替代问题做出正确解释,并结合金融深化的背景,做出恰当的政策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编辑本段 回目录 货币替代货币替代 - 种类划分种类划分 所谓货币替代,简单来说就是指在开放经济与货币可兑换条件下,本币的货币职能部分或全部被外国货币所替 代的一种经济现象。货币替代现象在现代经济中非常普遍,世界各国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现象,譬如在 本国人们可以使用外汇进行交易,持有外国金融资产等等。货币替代可分为直接货币替代和间接货币替代 (Mc

10、Kinnon,1985)。直接货币替代是指两种或多种货币在同一经济区域作为支付手段相互竞争。也就是一个国 家同时存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货币,都可作为支付手段用于商品交易,经济主体持有不同货币的交易余额,而 且各种货币之间可以无成本地自由兑换。因此,直接货币替代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的替代。大量的实证 研究发现,直接货币替代现象主要发生在金融开放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直接货币替代程度都非 常轻微,而间接货币替代程度则相对较高。 间接货币替代主要是指经济主体持有以不同币种表示的非货币金融资产并在这些资产之间进行转换,从而间接 影响对本国和外国货币的需求。人们对以不同货币表示的非货币金融资

11、产的需求主要是出于规避投资风险的考 虑,资产多元化可以减小预期外的经济或政治波动带来的损失。除了不同币种的非货币金融资产的相互替代之 外,同一币种的货币和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替代也是间接货币替代的一种形式,它同样会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货 币需求。在高通货膨胀时期或预期将会发生高通胀时,人们会更多地购买能够保值的固定资产,而尽可能减少 货币持有量。与直接货币替代相比,间接货币替代更为普遍,对经济的影响也更加复杂。 货币替代的分类可以通过下表加以描述(Mizen&Pentecost,1996)。表中第二列是本国货币 CD 和外国货币 CF, 第三列是分别以本国和外国货币表示的非货币金融资产。CD 和 G

12、F 之间的替代构成直接货币替代,BD 和 BF 之间的替代是间接货币替代,而同一行中的替代(CD 和 BF 或者 CF 和 BF)则是间接替代的另一种类型。 货币替代现象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出现的。在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金汇兑制)时代,各国货币按 固定比例兑换,不存在汇率风险,因此也就没有货币替代现象。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按照铸币中含有的贵 金属含量进行兑换,汇率只在由黄金输送点确定的狭窄范围内波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则是通过美 元与黄金挂钩,不同货币之间存在固定的平价。但是在铸币时期却存在另一种意义上的“货币替代”现象,即同 币种中贵金属含量多的货币被含量少的货币所替代。

13、这一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被称为格雷欣法则。布雷顿森 林体系崩溃后出现的货币替代呈现出与此相反的特点,即良币替代劣币,经济学家将这种规律称为格雷欣法则 。之所以出现这种倒置的状况是因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当发生通货膨胀或者货币贬值时,货币的购买力会 降低,所以人们更愿意将劣币兑换成良币以避免购买力的损失。 编辑本段 回目录 货币替代货币替代 - 执行步骤执行步骤 第一步,取得外汇贷款。国内企业可以从三个渠道取得外汇贷款:从本国金融机构取得外汇贷款;从国内的外 资银行取得外汇贷款;从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第二步,办理结汇。在取得了外汇贷款之后,国内企业往往并不是需要使用外汇资金,而是需要人民币资金。 所

14、以企业会通过各种途径,将外汇资金结汇成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虽然根据外汇管理有关规定,企业国内外汇贷款不允许结汇为人民币使用,但是一些创汇企业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法,利用外汇贷款支付进口货款,同 时将出口收入的外汇结汇成人民币,使一部分外汇贷款通过置换进入经常项目下结汇。 第三步,使用人民币资金。结汇后,得到了人民币资金,就可以在国内加以使用。 第四步,偿还外汇贷款。外汇贷款到期时,国内企业要筹措外汇资金,偿还银行的外汇贷款或海外借款,从而 完成贷款替代的全部过程。 编辑本段 回目录 货币替代货币替代 - 经济影响经济影响 货币替代改变了人们的货币需求,从而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深 远的影响,主要体现

15、在以下三个方面: 1货币替代加剧经济波动,尤其足加剧价格和汇率的波动货币替代加剧经济波动,尤其足加剧价格和汇率的波动 假设一个国家共同存在两种货币 A 和货币 B,货币 A 是本国 货币,货币 B 是外国货币,两者可以自由兑换。投资者拥有 的实际资产 W=WAPA+WBPB,其中 WA 和 WB 是分别 以货币 A 和 B 表示的金融资产,PA 和 PB 是本国和外国的价 格水平。在初始状态时购买力平价成立,PA=S*PB,S 是即期 汇率。不存在货币替代时投资者只拥有以本国货币表示的金 融资产 W=WAPA,如果本国发生通货膨胀,价格水平上升 了PA 时,实际资产将减少。但是存在货币替代时则

16、有所不 同。当预期通货膨胀发生时,为了避免实际资产的损失,投资者会卖出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资产 WA 而购入 WB,这将会导致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减少,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由于对外国货币 B 的需求增加, 导致外国发生通货紧缩。在浮动汇率情况下,投资者将以货币 A 表示的资产转换为以外国货币 B 表示的资产, 导致对货币 A 的需求减少,对货币 B 的需求增加,投资者的资产转换造成汇率的波动。 2货币替代减少政府的通货膨胀税收入货币替代减少政府的通货膨胀税收入 货币替代通过两种渠道影响通货膨胀税,一是加剧通货膨胀,减少实际税收;二是减少通货膨胀税的税基。在 实际货币需求不变的条件下,经济主体持有不同的货币,对本币的需求少于无货币替代时的情况,减小了通货 膨胀税的税基。如果政府希望通过增发货币,以征收通货膨胀税的方式来增加税收,货币替代现象可能使政府 的愿望成空。一般情况下,政府的通货膨胀税为MP,即增发的名义货币量和价格水平之比。存在货币替代 时,政府增发货币会引起通货膨胀,以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 PA 上升,而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