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与分歧反思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19949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与分歧反思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与分歧反思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与分歧反思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与分歧反思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与分歧反思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与分歧反思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与分歧反思课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与分歧反思 内容提要 中国当代文学是否具有学科“自足性”的问题之所以一直令 人疑惑,原因就在于它并未完成自身叙述的“历史化”过程,没有形 成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相对完整和稳定的一整套知识谱系。文学批评 当然是当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书写方式,是不断激活其思考能 力的重要因素。但是,文学批评是否能够取代当代文学研究,成为 支配性的学科力量,仍然存有争议。另外,宏观论述的表达方式, 为什么始终困扰着当代文学向具体化、精细化的方面发展,这个现 象也需要加以省思。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历史化 文学批评 宏观 论述 毋庸讳言,在目前中文系七个基础学科中,“当代文 学”的学科可靠性一直让人疑

2、惑和担心(类似情况,恐怕还有文艺学、 比较文学和语言学理论这类非“传统”学科)。在教育部颁布的学科 目录上,当代文学不称“当代文学史”,而称“当代文学批评”,一二 字之易,差别甚大;“现代文学”则被称作“现代文学史”,在学科中 处于较高位置。在“现代文学”研究人士心目中,学科内部的这种安 排,好像是一个没有疑问的事实。但是,这种“身份危机”并不是所 有人都能认同和看得清楚的。在我们能够见到的叙述中,当代文学 是相当“繁荣”的,它的“敏锐性”、“知识信息量”,它的“思想深度”和 对别的领域的启发性,可能都不应该在“现代文学”之下(或者更高? )。当代文学思想的活跃性和姿态的多样性,它对当代中国现

3、实的 深切关注和有力的剖析,都是一个必须看到的事实。不过,不同意 见的存在却只能加重我们的担忧,即,在今天,当代文学研究界, 对学科如何发展其实并没有形成任何共识,相反,其分歧还有继续 扩大的危险。“当代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不确定性,一些可能 来自同一学科内部的偏见、歧视,另外一些来自对学科“标准”的不 同看法,还有一些则是它本身的问题。例如对“批评”、“研究”价值 估定的分歧。是不停地跟踪现象?还是停下来做一些清理和切实的 研究?以及设定边界、积累资料进而形成话语共识,等等。 一 始终没有将自身和研究对象“历史化”,是困扰当代文学 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我国现代学术史上,所谓“学问”

4、之建 立,一个很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一个学科、一个学者有没有一个 (或一些)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而这个(这些)研究能否作为一 个“历史”现象而存在,并拥有足以清楚、自律和坚固的历史逻辑, 是可以作为“学问”来看待的一个基本根据。上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古代文学、古汉语普遍被认为是中文系最有“学问”的关键 性学科。在当时,“现代文学”就如同今天的“当代文学”一样“跛脚”, 而且倍受“二古”歧视与奚落。经过二十多年和几代人的努力,这种 “落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目前现代文学研究界,某些人的自我感觉,似乎已经和当年的“二古”学科一样地“良好”了。其原因很多,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即

5、由于它对自身及其研究对象持之以恒所 开展的“历史化”的工作,足以被人看作是一门可以称道的“学问”。 这种历史化,既有时间范畴上的,如“五四文学”、“30 年代文学”、 “40 年代文学”,也有地域上的,如“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 “东北沦陷区文学”;既有流派上的,如“京派”、“海派”、“自传体抒 情小说”、“乡土小说”、“为人生文学”等,还有作家作品研究,如鲁 迅研究、郭沫若研究、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丁玲、 钱钟书、张爱玲等专属领域。为此,成立了诸多名目的“研究会” (如“鲁研会”、“郭研会”、“曹研会”),并且形成了不同的“研究界” 和“研究圈子”。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凡“

6、知名”学者,谁都知道他是 “研究什么”的。而在当代文学界,提到学者名字,皆可以统称为“搞 当代文学的”,或都是“著名批评家”。这样的“称呼”,自然让人感到 不甚舒服,但实在也道出了当代文学一直缺乏学科自律、没有历史 规划,因此带有相当的学科随意性的尴尬现状。 当然,上述 “缺失”,近年来已有所改观。在当代文学中,已经出现了一批富有 成效的研究成果,有了基本的“历史眼光”和“研究方法”,同时,也 开始形成一些比较固定的研究“范畴”,如“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 “80 年代文学”等。但是,在人数众多的当代文学界,“当代文学研究” 的声音依然是非常微弱、寂寞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历史 习

7、惯的问题。大家都没有将它当作一个“历史”学科看,所以不认为 “潜下心来”,就应该是当代文学的所为。在一些人眼里,它还可能 被看作是“不敏感”、“没才气”的表现。而在当代文学中,“才气”往往 被认为是一个很重要的从业素质,这就使一些人,在很年轻的时候 就已经非常出名,但是可能中年之后,随着敏锐度下降,精力日益 不济,便不得不渐渐退出竞争,变得无事可做,或以文学活动为主, 当然也有例外(在当代文学中,知识结构的新旧与否是很重要的; 它在其他学科虽然也有必要,但“功夫”的深浅却往往更受重视)。 这种情况,与许多“传统”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属于“历史”学科, 不少人虽出名较晚,但在中年、老年阶段反而

8、日见“炉火纯青”,他 们“最好”的著作,不少是在这一人生阶段完成的。二是潜意识中偏 重追求“轰动效应”,把当代文学等同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 式,也不能说在研究者中没有较大的市场。当然,当代文学的一部 分学科性质,就在于它比其他学科更重视“前瞻性”和“前沿话题”, 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在学科中占有“压倒”趋势,甚或成为一哄 而起的选择,那么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如“问题”的表面化、话题化 和泡沫化,缺乏深潜的研究和继续追问的实际效果。它势必会导致 心态的悬浮,使人们的批评观点经常处于一种朝现夕变、疑惑时起的状态。在这样情况下,难以有稳定可靠、根据十足的成果问世。 这也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9、三是仍然把对不断涌现的纷繁文学现象的 “宏观式”跟踪和描述,看作当代文学的“主流”方向。自然,作为文 学发展的某些标志性东西,“现象”、“潮流”的重要性是自不待言的。 有时候,它还会成为认识一个时期文学“根本规律”的敏感的试金石。 而这种“现象批评”也存在一些需要质疑之处。 在我的视野中, 所谓“现象”,一般是有“当前”和“历史”的区别的。不过,即使如此, “当前”现象中仍然含有“历史”的因子,而且在现象内核之中,还潜 藏着多层交叉、重叠的含义,有不少性质不同的问题需要加以辨析 才能看得清楚。但是,如果被认作批评家个人“发现”的最新成果, 其产生了急于攻占的欲望,因而在这一过程中,“历史”的重

10、要性就 势必降低,为“当前”所取代,甚至有可能完全被遮蔽。如在“新世纪 文学”的讨论中,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在一些批评家的文章中,“新 世纪文学”被认为是“全球化”、“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一手包装的 东西,他们也许没想到,就在上世纪的 20、30 年代,出现在上海的 “新感觉派小说”、“左翼文学”等等,是可以用同样的话语形态、批 评方式称之为“新世纪”文学的。又如新近很“热门”的“民间写作”的现 象描述,在不同的批评家那里,至少包括了这几层意思:一是指它 与“国家话语”相对立、冲突的异质姿态和内容。二是指作家通过对 “民间文学资源”的吸收所呈现出来的一种非常鲜活的“个人化”写作 状态。还有人

11、认为,如果缺乏个人创作才能,那么对作家来说,“民 间”就很可能只是一个外在的、异化的因素。这样一些表述,使得这 个概念变得非常饶舌、费解。概念、角度上的混乱,争夺某些话语 权的心理,这些混乱,反映出当代文学一直缺少“学术规范”的问题。 即便有再多现象跟踪、描述、总结,如果没有建立在对这些现象的 材料占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而是直接拿出来就写,用一种理 论事先预设,所得出结论的可靠性就不免令人生疑。提出一个问题, 总得对基本概念做点限定,划出讨论范围,并指出它本身的某种限 度,否则那只是虚张声势,无助于问题的求证、分析和展开。在我 看来,所谓的“历史分析”,就是在占有材料,充分理解现象背后所

12、潜藏的各种问题的纠缠、矛盾和歧义之后,针对这些现象所做出的 谨慎、稳妥和力求准确的论述。当然,当代文学“每天”都在发生, 面对大量、鲜活且不重复的诸多“现象”,批评者怎能耐下心来冷静 研究?要他足不出户,不出席各种座谈会,而日日那样坐在书斋翻 阅材料、清理思路和字字掂量似乎也不现实这是我们实际的困 难,也是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些问题。 二 当 代文学学科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批评”。在一些人看来,批 评是最能显示文学“当代”特征的一种书写形式,它的敏锐性、针对性是一般的研究无法相比的。这种看法,并非没有道理。但是近年 来,批评也招致了一些这样的抱怨,如“表扬批评”、“圈子批评”、 “炒作”,如

13、“以偏概全”、“才子气横溢”等等。后者指责的是,对文本 不尊重、没有标尺的赞扬,或者那种既缺乏起码根据,也根本不与 批评对象进行“对话”,而是自说自话的否定。例如有的“美女作家” 写得并不怎样,却被封为“罕见奇才”,而有的知名作家偶失水准, 或有点“商业”考虑,即被批得“体无完肤”,一钱不值,如一位知名 作家的“上下部”长篇小说新作。根据我有限、粗浅的阅读,有一部 长篇小说一直没有使我感到兴奋、沉迷,但在一些批评文章中,却 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也令人不能理解,如此等等。这里,可能涉 及到一个触目的问题,即“批评”究竟有没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标准”? 一方面,批评家对文本的兴趣,已经不限于“文本

14、”,他本人就生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每天都必须面对金钱、名誉、媒体、 观众。也就是说,“文本”已经超出了文学范畴,而变成了这个“世界” ,你怎么能让他只对“文本”负责,而不对整个“世界”负责?另一方 面,批评还能不能回到“文学”当中。我所说的“文学”,一般是指文 体、叙事方式、象征、隐喻、文本独创性、作者、读者、作家的才 能等等。而在有的批评中,所讨论的却是知识分子、历史、性别、 种族、妇女、地域文化这些文化批评话题,“文学”只作为某个故事 片断或人物活动,成为证实、支持上述“知识”的鲜活个例。在这里, “文学”变成了“知识”的附庸,成为一堆显示真理、话题的辅助性的 材料。但是,对于上

15、述指责,批评家也有他们的理由。在他们看来, 对任何文学文本,批评者都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作为批评“主体 性”的显示之一,批评不应该成为作家、文本的附庸,不应该被人左 右思想的发挥。在充分显示批评家“个性”的前提下,作家和文本, 不过是其展示眼光、观点和审美态度的刺激性因素而已。在这种情 况下,所谓批评没有“公认标准”,其实是不奇怪的。他们指出的, 是依据自己的理解对如何建立当代文学专业标准和精神目标的一种 接近个人化的设想和看法。 作为当代文学学科材料、文献积 累的重要基础之一,当代“批评”无疑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 时,它对“当前”创作现状、现象和作品最初、也是最生动的把握, 显然是当

16、代文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起点。这都是无可争议的。问题 在于,它是否应该与“媒体批评”严格地加以区分。我们应该懂得, 在媒体批评年代,一切“批评”都会与媒体批评牵扯到一起,变得浑 然一体。媒体批评最根本的“价值诉求”之一,是在社会大众那取得 一种“震撼”效果。一段明星轶事、离奇丑闻、黑幕公案、小人物悲 欢,都可能成为批评的“热点”、“焦点”,被一再追踪、炒作和连续 报道,直至掀起轩然大波。因此,媒体批评实际在意的是社会视听的高峰体验,但那才是一种真正的“价值悬空”。当代作家,尤其是 “当红”作家当然不可能与“社会绝缘”。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可能就 是“大众明星”。所以,当代“批评”具有两面性质,一是面对大众读 者发言,二是要对文学发言。也就是说,它难以避免地暴露出某些 媒体批评的姿态、性质。但“批评”又必须为“文学”负责,对文学的 精神生活、审美生活负责。因此,批评又只能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价 值”批评,是对艺术品严格、谨慎的检验和评价的工作。它不能人云 亦云、说东扯西,把作家作品都当作“媒体”对象,将“刺激”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