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地理试卷1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9899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人文地理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学人文地理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人文地理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人文地理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文地理学试题 1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1、埃拉托色尼 亚历山大冯洪堡(洪堡也可) (2 分) 2、拉采尔 森普尔 (2 分) 3、基督教 伊斯兰教(2 分) 4、迁移 生计(2 分) 5、需求不旺 生产能力过剩(生产力过剩也可) (2 分)6、星状 一城多镇(2 分)7、北方方言 赣方言 闽方言(3 分) 8、瑷珲腾冲 胡焕庸(2 分) 9、主题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 (2 分) 10、时间 价格(2 分)二、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4 分)1、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1 分) ,各层次的文化(1 分)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1 分) ,这

2、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整合(1 分) 。2、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实际上是一个理想中的人口数量.3、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1 分) 、共同地域、 (1 分)共同经济生活(1 分)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1 分) ,是一种文化现象。4、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1 分)和历史文化遗存(1 分) ,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2 分) 。5、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1 分)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1 分)造成危害的发展(2 分) 。6、国家权力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1 分)而拥有的力量(1 分) ,

3、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2 分) ,又称为综合国力或国力。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现代农业的特点。(1)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所消费的;(2)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农场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从事现代农业的人口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区低的多;(3)现代农业使用机械、化肥和高产种子来取得高产。 (4)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较大;(5)现代农业的生产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企业联合体。(每点 1 分,根据意思酌情给分)2、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1)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企业布局在原料地;(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企业布局在销售地

4、;(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布局在能源供应地;(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布局在原料产地;(5)产品需要新鲜的企业布局在市场地。(每点 1 分,根据意思酌情给分)3、现代旅游行为的特点。(1)大众性 (2)消费性 (3)综合性和多样性 (4)地域性(区域性) (5)多样性 (每点 1分,如果不加以解释,酌情扣 1 分)4、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水体 (5)矿产资源 (每点 1 分,如果不加以解释,酌情扣 1 分)5、促使全球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由“两极对抗”转为“一强多极”的冲击力量。(1)对两极格局第一个重要冲击就是新中国的崛起。2(2)日本和亚太地区的迅速崛

5、起是对两极格局的又一重大冲击。(3)西欧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对抗格局。(4)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反霸斗争的展开,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终结,进而成为两极格局中一股范围广大的国际力量。(5)世界经济的全球性互依和区域化、集团化从总体上改变了两极格局的性质。(6)东欧的巨变,苏联的解体,使两极对抗格局不复存在,代之以一强多极的全球格局。(答对 1 点得 1 分,完全答对得 5 分)四、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自然环境 从地质条件、地形、气候、水资源、城市的生物环境等方面论述,每点 1 分,详细解释占4 分。2)社会经济条件从社会发展 城市的

6、发展历程、政治因素、交通因素、文化因素等方面论述,每点 1 分,详细解释占 2 分。对于以上各点,详细论述适当加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性等出发,设想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展望它的发展前景。1)研究对象: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趋向。 (3 分) 2)学科特性:社会性 区域性 综合性 (每点 2 分,共 6 分,只答要点得一半分)3)a 继续以人地关系作为研究主线,探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b 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c 关注社会经济问题,试图用人文地理学理论解决和指导社会经济问题,两者今后将会相互促进。(每点 2 分,共 6 分)对于论述情况,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