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出“围墙”走向社区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823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越出“围墙”走向社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越出“围墙”走向社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越出“围墙”走向社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越出“围墙”走向社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越出“围墙”走向社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越出“围墙”走向社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越出“围墙”走向社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越越出出“围围墙墙”走走向向社社区区开开发发利利用用社社区区教教育育资资源源,促促进进幼幼儿儿社社会会性性发发展展【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人生活在社会中,每天都充当着各种角色,表现着自己的“社会性” 。你跟别人打交道的方式,你对别人的态度,你怎样受别人的影响,你怎样影响别人。所有这一切,都表现着一个人的社会性。对于幼儿,社会性同样是其生存发展的必需内容。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期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发展。而社区就给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

2、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由此可见,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关键词关键词】 开发 利用 社区 教育资源 幼儿 社会性前前 言言近几年来,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幼儿园的重视,幼儿园不仅应创设良好的园内环境,搞好幼儿在园的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还应树立大教育观,积极开发、利用园外环境,特别是幼儿生活在其中的社区环境以多方位、多通道对幼儿产生影响,最大限度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而我园地处风景优美、经济发达的瓯海区仙岩镇。在这里有着丰富的社会、人文、自然等资源,其中隐藏着诸多的教育契机,在我们通过调查(图 1) 、分析、筛选等等工作之后,

3、发现社区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自然资源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应创造条件让广泛地接触社会和自2然” 。我园地处风景优美的瓯海区仙岩镇下林村,在这个“依山又伴田”的乡间,乡土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周边就有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幼儿园围墙外的稻田(图 2) 、金灿灿的油菜花(图 3) ,工业区边的草莓大棚(图 4)等给我们带来最自然纯朴的田园风光,又如地处幼儿园西面的仙岩风景区,是我们进行热爱家乡情感教育的好题材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季节变化所发生的现象皆是我们开展教育的自然资源。(图 1) (图 2)(图 3) (图 4)二.社会资源除了其他社区基本拥有的公共场所和设施

4、之外,仙岩还有它独特的社会资源工业区的开发:1.陶瓷工业区,仙岩陶瓷工业区里离幼儿园近百米,其中里面设有的陶瓷厂以及陶瓷专卖店就成了孩子们参观及拓展知识面的好资源;2.仙岩穗丰“锁业” “鞋业”小有名气。穗丰锁厂里生产各种各样的防盗锁,包括锁芯3和钥匙,是孩子们开发智力的好“道具” (如图五、图六) ,而琯山垟的鞋业除了制作鞋的工序一应俱全之外还设有专门的鞋样设计(图七、 图八) ,因此除了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之外还可以通过对鞋样上的花纹设计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观和创造能力。由此可见,我们拥有的独特的社会资源,为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走出园门,走向社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图 5 图 6图 7 图

5、 8三.精神资源社区中,除了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外,精神资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师、医生、护士,家庭中的成人,工厂的工人,商场、银行等各行各业的职员以及她们创造的社会文化,在通过对我园家长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社区家庭资源将是我们有效运用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之一:4个体户 中小学教师 医生 护士 银行人员 其他由此可见,雄厚的家庭资源将化为幼儿园和孩子最大的精神财富。因此从 2009 年开始,我园就探索“幼儿园与社区资源共享的实践与研究” 。两年来,我们一直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为基点,在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仅仅以“幼儿园里”对幼儿进行的教育是不够的,幼儿

6、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会折射出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因此怎样更有效的利用好具有仙岩特色的社区资源就成为了我们研究探索的秘密之门。这道秘密之门要求我们要走出幼儿园,走向社区:一、快乐出行,亲近自然,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为幼儿社会认知提供了天然的场所。幼儿喜欢大自然,眷恋大自然,因为大自然中充满神奇的自然现象是她们最好的课堂,而我们仙岩又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本着这一优势,我们让幼儿多亲近自然,与大自然交朋友,去触摸、尝试、探索、发现和游戏,得到自由的体验,创造的乐趣。如:春天里,带领孩子们出去踏春。带领幼儿到幼儿园围墙外的稻田里畅

7、游在黄灿灿的油菜花里(图 9) ,漫步在长长的田埂上,使他们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花儿盛开的季节。除此之外,还带领孩子们去仙岩风景区感受风儿轻拂柳枝,阵阵鸟语花香,孩子们可以尽情嬉戏,玩耍;去草莓大棚采摘草莓(图 10) ,体验自我服务及劳动的快乐,感受家乡的美。但在对幼儿进行热爱家乡教育的同时我们也不忘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社区给予我们5这么多,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让孩子们参与“社区是我家,我为社区出点啥”的主题社会活动中来,如带领孩子们走进仙岩风景区帮叔叔阿姨捡垃圾活动(图 11) 、走进河口塘开展帮“大树妈妈快乐过冬”环保宣传活动(图12、13)(图 11)(图 12) (图 13)

8、这样的社会实践胜过老师在幼儿园课堂的教学,并让孩子们懂得秋天是收获(图 9)(图 10)6的季节,幼儿尽情领略丰富多彩的风光的同时也在认知自然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草草木木的情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陶冶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情。二.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实践能力的发展仙岩的社会资源极具特色,既拥有乡村魅力,但工业韵味也不示弱。极具地方特色。因此我们吸取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让幼儿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除带领幼儿参观社区里相应的服务机构(如邮电局、消防队、医院、超市、菜市场、银行)之外,我们还带领大班幼儿参观陶瓷厂、锁厂、鞋厂,通过幼儿独立观察、“以我是小记者”访问厂里的专

9、业人员,并以录像拍照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制作工序,了解特色仙岩,从而拓宽幼儿对仙岩、社会的认识,促进幼儿社会交往实践能力的发展。三.引进家长资源,开拓幼儿视野,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以上让幼儿“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还采用“请进来”的形式。家长是社区人力资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开展社区教育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也是我们幼儿园教学活动资源的潜在宝藏。他们的职业优势可以弥补教师在一些特定领域的不足。从图八的饼图中可见我园的家长资源还是相对比较雄厚的,其中有医院的医生、护士、中小学教师、银行人员等等,因此,我们以社区为主体,与家长密切沟通、积极合作:1.爸爸妈妈也来当老师从上个学期起,我们幼儿

10、园便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图 13、14) ,来整合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其中有医生、护士、警察、个体经营户、小学老师等在不同岗位上工作的家长为小朋友上课。家长们带着自己特有的专业知识走进课堂,以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为切入口,助教内容丰富多彩:有健康活动保护牙齿 、 小小药7剂师 ;有幼小衔接活动拼音 z c s ,有手工活动纸杯花 ;有社会活动陌生人敲门怎么办等等教会了幼儿很多卫生保健、自我保护的知识。(图 13) (图 14)助教活动不仅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还和幼儿园有了进一步沟通,就连家长和家长之间也多了一份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不仅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开阔了幼儿的眼界,而且家长不同知识与职业背景

11、能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知识来源,弥补教师在专业领域的不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也将这个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保留活动,将家长助教进行到底。2.借助家长社会力量,带孩子们到社区实践、学习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联系单位主要负责人、地点、幼儿的安全等是幼儿园碰到的最大问题。家长在社区内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他们的参与是我们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本学期的幼儿园面向社区开展的大型义卖活动就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如图 15、16) ,由家委会负责联系地点、家长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与幼儿一同送邀请函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义卖活动,与孩子们一同参与义卖,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个半天义卖所得款

12、共有一万两千零四十六元;又如组织小班幼儿到大棚里采摘草莓,一位家长主动报名联系好一切后通知幼儿园,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和快乐!8(图 15) (图 16)我园将“幼儿园与社区资源共享的实践与研究“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社会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使他们懂得了尊重、爱与关怀,学会了合作、鼓励和支持。幼儿和谐的社会性发展使我园这个大家庭充满了温暖、快乐和生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领会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与社区的密切合作,进行资源共享,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而继续努力!【参考文献】1.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与内容.幼儿心理学第十一章第一节92.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徐晓蓉.幼儿园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策略探微. 学前教育研究,2006(8)4.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学前教育网络.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2(11)5.优秀电影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结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学前教育网,200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