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18629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u国际关系理论范式; u外交理论范式; u政治传播理论范式与文化理论范式;一、国际关系理论范式u现实主义公共外交理论范式; u自由主义公共外交理论范式; u反思主义公共外交理论范式。(一)现实主义公共外交范式u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路径(realpolitik approach); u 信息权力理论 u 信息权力理论,或者称信息战,是现实主义对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 贡献。该理论强调运用国家的权力对信息的存储和流动进行严格的控 制,通过严格的编码对信息进行封锁,以获得所谓的信息权力。 u 关于信息权力,英国国际关系理论学者苏珊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 力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

2、这一理论。 u 苏珊斯特兰奇: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奠基 人之一。先后任教于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欧洲大学佛罗伦萨研 究生院,是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顾问,美国国际研究学会主席。 著有:英镑与英国政策、赌场资本主义、国家与市场:国 际政治经济学导论、竞争的国家,竞争的公司等等。她提出的 结构权力理论在国际关系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现实主义公共外交范式u她认为,国际关系中,权力分为联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 两种类型。 u 联系性权力:A迫使B去做他原来不想去做的事情的能力 。国际政治中,联系性权力就是运用军事政治的强制性手 段,迫使别国就范。 u 结构性权力:形成和决定全

3、球各种政治经济机构的权力 ,即决定行事方法的权力,是构造国与国关系的权力。在 国际政治中,结构性权力是强制力量尚未发挥作用之前已 经做出符合自己需要的选择。 u 关于两种权力,他认为,结构性权力比联系性权力更为 重要。因为:1、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越来越难以区分;2 、结构性权力是分散和隐含的,是由安全、生产、金融和 知识四个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结构组成。权力就是这 四种结构对特定国际关系的影响。 u 在斯特兰奇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这四种结构性权 力决定了财富、秩序、公正和自由四大价值。(一)现实主义公共外交范式u 苏珊斯特兰奇的四大基本权力结构 u 安全权力结构:由于为人们提供了安全保障

4、而形成的一种权力框架。对安 全的关注赋予一些人或集团超常的权力。国际体系中的力量对比状况变化、 意识形态冲突、国家利益冲突、文化和宗教差异、国家间的误解、预期的变 化、生产国际化、谋求绝对安全等等,都会对安全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政府 可以以安全为由,干预市场。 u 生产结构:是由谁决定生产什么,为谁生产,用什么方法生产和按什么条 件生产等各种安排的总和。生产结构决定着国际体系的性质和国际体系的分 配形式。生产结构创造财富。当前的生产结构表现为两大特点:其一,以市 场为导向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其二,生产国际化。 u 金融结构:支配信贷获取的各种安排,以及决定各国货币交换条件的所因

5、素 的总和。它包括信贷体系得以建立的政治经济结构和汇率体系两个方面。金 融的决定作用在于金融创造信贷,信贷决定生产。 u 知识结构:决定什么是知识,怎样存储知识、以及由什么人采取什么样的 手段根据什么条件向什么人传输知识,知识权力是微妙而隐藏的,是潜移默 化的。在现代条件下,科技的发展对于安全、生产、金融等都会产生深远的 影响。(二)自由主义公共外交范式u 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相比较,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追求人类 文明进步的创新精神,认为国家不是追求权力,而是追求社会福利, 追求福利不一定诉诸军事力量,可以通过经济力量、观念、制度设计 等得以实现。以此为基础,自由主义提出了自由贸易和平论、相

6、互依 赖和平论、国际制度和平论以及一体化理论等等诸多理论。自由主义 比现实主义者更好地跟上了信息社会发展的步伐攻,在公共外交上提 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是软权力和软制衡。 u 软制衡就是指当“硬制衡”无能为力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寻求强与 弱的机会均衡,即不与大国的强大实力“直接对抗”,而是采取其它措 施让大国难以使用其强大实力。使用比较经常的就是“纠缠外交”与发 送“强硬信号”等。 u 理论上讲,自由主义范式有力地拓宽了公共外交研究的空间。但事 实上,它对公共外交的贡献也存在缺陷,主要就是因为现在的自由主 义理论家们过于重视国际经济方面的联系和互动,而对信息空间的强 调不够。尤

7、其是在“两新论争”中,出现了合流趋势,因而制约了它们 在这一方面的突破和贡献。(三)反思主义公共外交范式u 反思主义理论(reflextive)就是指冷战后出现 的批判理论,基欧汉使用了反思主义这一术语。 u 反思主义特别重视人类社会的特殊性,认为人 不同于自然界,充满了思想、观念、价值、道德 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 以人和社会群体解构国家的权威主导性。这有力 地批判了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也解放了外交研 究中长期被忽视的社会领域,为外交把公众和社 会因素作为工作对象打开了一扇窗户。 u 反思主义理论范式对公共外交的贡献表现在多 个方面:(三)反思主义公共外交范式u 后现代主

8、义的话语权: 后现代思潮注重对现代性的解 构,打破现代性的条条框框,颠倒主流理论建立的那些核 心概念体系,“解放”那些被主流理论搁置在一边的偶然事 件、边缘问题以及被忽视或压制的问题。话语权,就是在 解构权力概念过程中,提出的一个以往被主流学者所忽略 的权力类型。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话语权可以影响现代 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认为权力政治的“现实”始终是由 文本和一定的现云开见日方式所构成的。这就为公共外交 的研究和深入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方法论。 u 建构主义为公共外交提供了身份认同和研究的理论支撑 。二、外交理论范式u对外宣传范式; u国际公关范式; u文化外交范式;(一)对外宣传范式u 历史以

9、来,对外宣传在国家的外交政策中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冷 战期间的东西方对峙过程中,双方都将是宣传作为重要的外交手段。 u 对宣传理论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主要有三位:沃尔特李普曼;响罗德 拉斯韦尔;戴维伊斯顿。 u 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专栏作家,著名的 传播学家。著有公共舆论(1922),在该书中,他论述了现代社会中传 媒在舆念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对统治精英如何过对公共舆论的科学管理 实现社会的控制做出解释。 u 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在传播学中极富影响。他认为,人类生活在两个 环境里,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虚拟环境。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 外的客

10、观世界,后者则是人类意识或体验到的主观世界。他认为,要想得到 现实环境是枉费心机,大从传播帮助人们获得一个虚拟的环境,公共舆论是 人们头脑中想象的虚拟环境。大众传媒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虚拟环境的比重 越来越大,人类认识真实世界的可能性则越来越小。普通公众既不可能了解 情况,又缺乏理解,政治只能属于社会贤能的少数局内人。基于此,他对于 人们能否通过准确的信息沟通实现民主表示怀疑。(一)对外宣传范式u 哈罗德拉斯韦尔(1902-1977):著名的政治学家、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他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 ,心理学思想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在社会学、政治学及 传播学等领域的造诣也非常高。著有世界政治

11、与个人的 不安全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技巧、世 界革命的宣言等等。在他的著作中,传播在社会中的 结构与功能在传播学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u 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他将传播 过程概括为谁说了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 么效果?由于勾勒出了对外宣传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分 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这就是 著名的对外宣传的“5W”传播模式。成为对外宣传的典型分 析模式。(一)对外宣传的范式u 戴维伊斯顿(1917-2002):美国政治学家,出生于 加拿大,就读于多伦多大学和哈佛大学,执教于芝加哥大 学,政治行为主义的倡导者。代表作政治系统:政治学 现状

12、研究、政治分析的结构、政治生活的系统分 析等等。 u 他批评以往的政治学研究只注重制度与权力,而忽略 人类的动机、人格、心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基于 此,他概括出行为主义的八大原则:规律性、验证、技术 、数量化、价值、系统化、纯科学整体化。主张政治学研 究就是要对社会的迫切问题和社会的需要做出敏捷的反应 ,以便有可能明确表达其深奥的、便对公民和政治家了解 自身有很大帮助的价值系统。 u 他将政治视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宣传是这一系统 功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用以强化政治主体之间的互动 。(二)国际公关范式u 把公共外交看作是公共关系在外交领域中的延伸,这是国际公关范式的理 论基础。这一范式

13、认为,公共外交不守是建立两国民众之间良好的公共关系 或者建立政府与民众的良好关系,提升一个国家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 这一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被誉为“公关之父”的爱德华伯内斯。 u 爱德华伯内斯,曾任福特公司公共关系经理,后成为纽约大学教授,著 有公众舆论的形成、公共关系学、舆论等。深入研究了如何巧 妙地利用公共关系活动控制公众的问题,并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应用于 社会心灵的控制上。 u 与李普曼的观点一样,伯内斯对“人民的声音”不抱任何幻想,所谓的民主必 须是由智彗的少数来组织和引导大众的民主,政府只有灵巧地运用宣传手段 ,使大众意识中某些模糊不清的倾向成为具有稳定的态度倾向或价值含恨

14、了 ,才能维持公众的良好秩序。他认为,真正的统治者是那些能够制造大众认 同的“舆论工程师”。 u 伯内斯的理论主要还是针对国内政治活动的。公共外交兴起之后,有关学 者将他的理论引入到公共外交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理论突破。如公共 外交的社会基础、公共外交与政治传播、公共外交的技巧等。但整体看,这 些研究还不够深入,更缺乏系统性。(三)文化外交范式u 外交、国际关系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不论属于哪一个国家 的人们都有其特有的国内为遍认同的历史和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 ,国家本来就是一个文化性的组织,国家之间的关系理所当然地应当 含有文化的成分,可以说,文化上的联系是外交的根本和基础。 u

15、现实中,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发展,直接刺激了文化外交的兴起。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所谓“文化外交”,是指国家运用创造性表害、交 换理念和信息以及增进相互理解等各种文化手段推进其对外政策实施 的活动。 u 根据这一界定,文化外交的内涵十分广泛,除不同社会价值观之间 的关系之外,还有人员交流、教育交流、科学与技术、文学、艺术、 语言教学、图书、信息服务、不同社会团体或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不同企业在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往等众多内容。因此,有必要根据其实 施主体和目标,区分国际文化关系与文化外交。 u “观念外交”(diplomacy of ideas)。从本质上讲,文化外交是一种输 出思想、传播信仰和交流文化价值观的活动,因而又被称为“思想外 交”(diplomacy of thoughts)或者 u 当前,公共外交领域对这种思想外交或观念外交的研究方兴未艾。三、政治传播理论范式与文化理论范式u 政治传播学与文化理论都是近年来兴起 的重要理论领域。这些领域的研究都可以 对公共外交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u 这两个领域的研究,都旨在推动不同文 化之间的交流与信息传播,其宗旨、手段 、技巧、目的,等,都与前述两个范式有 共同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