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的基石--教后记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068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的基石--教后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反思的基石--教后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反思的基石--教后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的基石--教后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的基石--教后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反思的基石教学反思的基石-教后记教后记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清河中学(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清河中学(054800) 于淑芬于淑芬 Y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 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教后记是指教师 课后写的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师生交流结果的回顾与反思,所以也称为“教学 后记” 。教后记作为课后教学反思的外显形式,比起教师内隐的,没有形之于书面的教学反 思来,显得更加明晰且富有条理。在新课程形势要求下,一个新教师若想成为新时期研究 型、复合型的教师,教学反思是必不可少的,教后记是进行教学反思的基石,

2、是青年教师 走向专家型教师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使教后记在日常的教学反思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 文就教后记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希望对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一、教后记的意义 教学水平卓著的教师常常是反思型的教师,他们之所以教艺精湛、风格独具,是因为 他们十几年乃至数十年对教育教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总结,在教学中不断查找精华与失 误,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改善自己的教学状况。教后记是教师教学反思的起点和基石, 它不仅是教师可后课后要做的第一件事,而且也是教师组织下一轮新的课堂教学的起源。 1、 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经验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两个方面。教师每上一节课总有它的精彩之处,比如: 有

3、时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有时教师信手拈来,成功地运用了某种十分称心的教学方法;有 时教师灵机一动,有了解决问题的奇思妙想;有时教学效果超越了预先设计的目标,引起 学生异乎寻常的共鸣;有时课堂教学中的某一应变措施特别得当;有时开展互动活动取得 意外的成功;有时某些教育思想得到了有效的渗透;有时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 突然闪现出灵感的火花,使学生茅塞顿开。这些成功之处应该及时总结,便于日后发扬光 大。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比如:有时教材内容处理得不妥;有时教学方法选用不佳;有时师生间的教学步调不够协 调;有时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时教学中

4、出现一个看似很小却无从下手的问题,使自己处 于尴尬的境地。如果教师在每节课后,能仔细查漏补缺,对课堂教学失败的原因深刻剖析, 多积累“病例” ,同时对症下药寻找“疗法” ,就会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总之,教后记能促使教师主动走向教学反思,锐意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追求课 堂教学的精、善、美,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从而达到“减负” 和“增效”的双重目的。 2、 进行自我评价,塑造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许多有写教后记良好习惯 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由于受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加之教学过程中情况的多变性、学 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性,

5、课堂上常会出现自己预先设想与教学实际相脱节、不吻合的情况。 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深入冷静的分析思考和总结,并最终能够 有意识、谨慎地将研究结果和理论知识应用于下一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从而形成自己的 教学风格。教后记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突破,超越自我,发现自我, 重塑自我。正因为教后记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教师就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 式,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3、 培养创新思维,引领师生共进 教后记有助于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在观摩示范课和观摩课中发现一些巧妙的设问,及时记录下来并加以总结,以新的形式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又如在学习教参资料等相关资 料

6、时看到好的教学个案,也及时记录下来,有针对地引入、穿插到自己的课堂上。课堂上 也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后,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推敲,会迸发出创新思 维的火花,提出有独到的见解,有创意的问题,给课堂增添异彩;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 理解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教师.应及时记录下来并加入自己理性的分析与思考。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不妨更多地倾听一下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要求,善于观察和捕捉 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及时与学生交流教学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事实上,有时学生的一个见解或办法,也能让教师茅塞顿开。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增进对学 生思维性格、学习程度的了解,使师生间情感

7、、思维的交融更加和谐,而且能弥补教师在 教学上的不足,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使教学过程更加完善,实现教学相长。二、 教后记的具体内容 教后记记录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及对此的看法,是教师切身的感受,虽 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是零碎的、感性的。如果用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或是带着问 题去学习有关理论,就一定能加深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后记的篇幅不宜太长,一定 要抓住重点,有感而写。一般说来,写教后记应遵循使实用性、具体性、指导性、借鉴性 等原则。教后记的形式一般根据教师课后的教学感受而定,没有固定的要求,总结有以下 几种情况: 1、 归纳经验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每位教师肯

8、定都有满意的课或满意的教学环节。对此有感而 发,自我归纳总结经验,再回归到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如此自愉自陶,有序进行,终会 形成独特风格。 2、 纠正失误 无论新、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将每节课都上的尽善尽美。每授完一节课, 知识遗漏、重点欠缺、疑点释难、思绪混乱、上课拖堂等某一失误若出现了,找出其原因, 想出解决的办法并写下来,可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这有血有肉的教学失误反思,读起来 同样有滋有味,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3、 征解困惑 人非圣贤,孰能无惑。教学中凡遇到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某道难题学生思路打不开, 某方面的知识点纵横联系与区别不够,某个概念、定理、公式理解不到位,某次学生作业

9、 出错处难以订正等困惑时就要带着困惑去钻研,或请教书本,或请教他人。把这一过程记 下来,其意义将超过解决困惑本身。 4、点评案例 在教学中,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学内容虽然是相同的,然而各班的学生是不同的,他 们的兴趣爱好,天赋气质是有差异的,教学中自主学习、研究探索、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 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分析各案例:如教学中情境的设计,补救措 施的落实,教育教学规律的揭示,公式定理的归纳,难题疑点的解答,难点训练的突破, 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学失误等等,将其写成案例,给予点评,会受益非浅。 5、回顾小结 教材的知识点总是按循序渐进的规律安排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一个知识点、一个章

10、节、 一个单元教学后,静下心来,做一次全面的回顾反思。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重点落 实情况、知识点之间关联情况、所用不同教法的效果进行总结归纳,让成败得失流淌于笔 端,为下次编写教案及教学提供借鉴。 6、旁注精彩在教案编制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有闪耀着新教学理念的精彩片段。比如巧妙的过渡, 生动而有趣的实验,一字一词的独特领悟,师生默契的配合以及各种遗憾等,既是灵感, 也是机遇。教师要及时抓住,随手写下旁注在教案上,让自己在成功、遗憾乃至失误等细 微末节处得到提高。 7、感悟收获 教学中灵感的迸发必然伴随着心灵的震撼,伴随着新的发现和新的结论,此时由感而 发,如“课改缘于实践” , “教师的生

11、命在课堂” , “教学活水来自生活” , “让课堂焕发出生 命活力”等,就是充满韵味的结论式教学感悟。持之以恒便成系列。教后记经过日积月累 可以让感性的经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成为教育智慧。 三、写教后记的注意事项 教后记是要及时的记录每堂课后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或是一句话,或是一个片 段,或是颇有分量的文章,不拘形式,不拘篇幅长短。为了把教后记写好,不使它变成一 种形式和负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及时记录 刚上完课,自己对这节课的优劣得失及由此引起的酸甜苦辣的感觉最深,一旦时过境 迁,再回忆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写教后记一定要趁热打铁,在时间上要做到及时,否则宝 贵的印象转瞬即逝,追忆

12、莫及。 2、要有感而记 教后记不是课堂教学的万象包罗,不能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一切情况都记下来,它只 涉及对教学有意义的事情及其感想与体会,所记的情况一定要有研究价值。教后记内容上 要做到具体翔实,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可以分点陈述,点点滴滴;也可以一事一议, 分析一个现象,解决一个问题。 3、要深入反思 教后记不是教学工作日记,而是教师对本人的教学实践活动及教学观念的重新认识。 因此,撰写教后记不能仅仅记下教学中发生的情况或问题,而要对这些情况或问题进行反 思总结,要有记必思。要通过教师自己的认真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完成由实践到 认识的飞跃。. 4、 要勤于查阅 在复习时或新一轮教学中

13、要经常翻阅写好的教后记,从点点滴滴的小收获中悟出教育 的大道理,同时查阅有关的教育书籍,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从实践到 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5、要坚持记录从哲学角度来说,量的不断积累可以引起质变。教师在教学上若有重大突破,写教后 记就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做到“节节思,天天记” , 才能真正“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 总之,教后记是教学反思的基石。一篇篇教后记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珠子,它们一 旦组成一串闪光的珍珠链,就能折射出教师教学实践从幼稚到成熟,教学理论从肤浅到深 刻的光彩。若能及时写、坚持不懈地写,必能以写促思,以写促改,必能从课堂教学中探 索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教学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 学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