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辉老师语文公开课情况反馈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7788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文辉老师语文公开课情况反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朱文辉老师语文公开课情况反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朱文辉老师语文公开课情况反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朱文辉老师语文公开课情况反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朱文辉老师语文公开课情况反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朱文辉老师语文公开课情况反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文辉老师语文公开课情况反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朱文辉老师语文公开课情况反馈朱文辉老师语文公开课情况反馈课题:滹沱河和我 开课时间:2009 年 9 月 24 日上午第 3 节开课班级:七(5)开课教师:朱文辉开课地点:七(5)班教室听课教师名单:卫华征、毕晓军、潘存洁、苏燕青、秦萍、潘冬敏、丁泓、陆培芬、许颖、项彩霞、周云英、邹炳评评 课:课:1、潘冬敏:朱老师所上的课是一篇叙事散文。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情景交融。 朱老师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把握“我”情感变化的过 程。分析文本时,注重知识点的穿插,且讲解清晰。通过运用圈画, 读思结合的方法,落实学生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走 进文本。 建议:归纳总结有些仓促,自己草草归

2、纳完成了任务,这样的教学 效果是不佳的。一节好课不一定要追求课的完整性,建议还是把没 有完成的任务放到下一节课。 2、卫华征:引入自然,教学目标明确合理。问题涉及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课 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本文的一个重点是作者对滹沱河的情感变化,我们也可以试着以作 者情感为线索来研习本文,这样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滹沱河对作者的 影响。 3、陆培芬:教师的基本功十分扎实,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的落实,能及时纠正 学生朗读中的错误,如“吠”等。初中课文是很注重文本的,对课 文的理解是从文本出发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好地贯彻了这一 思想,注重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找,圈画相关的语句,加以咀嚼、 体会、领

3、悟。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很广,提问涉及面很广,对学生 的回答反应很快,能敏锐地抓住关键,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对文章 有了深入的理解,也有了自己的领悟。同时教师较注重朗读,对重 要的句、段都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建议教师在上课时再多一些激情,用激情来影响学生,也使得课堂 气氛更活跃一些。 4、潘存洁:课文很长,要在一教时内将课文分析完有一定的难度。朱老师将长 课文大容量科学地压缩,使整堂课以适当的节奏有序展开。教学设 计流畅,细节到课文的大量重要语句,备课量大质细。课文的重点 语句,关键语句中的关键词,都在老师的引导下细细品读。在老师 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深入,了解“我”和“滹沱河” 的难

4、舍难分,进而理解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很好地体现了“两纲” 教育的精髓。 5、秦 萍:以作者的生平简介贯穿课文讲授的始终,使教学环节浑然一体。教学设计抓住文本中最为突出的语言表达特点,设计教学思路,开展 教学活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法适时点拨,便于引导学生体 会课文的语言之妙,提高学习效率。关注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班级 交流对话的应用,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如果授课中注意把握教学节奏,学生活动再充分调动起来,整节课 的有效性、时效性会更好。 6、毕晓军:制定的目标明确,条理清晰。抓住重点,详细分析,注重启发学生,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挖掘主题深刻。教师善于发挥主导作用, 使教学引人入胜,轻松自

5、如,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 生学得津津有味。板书重点突出,知识点明确,与整堂课中教师的 讲授、练习有机结合,相互衔接,学生一目了然,清晰构建知识要 点。整堂设计简洁,避免重复。教师临场应付自如,新旧知识衔接, 加强了重点词语及句子的阅读分析。只是发言的学生还不够多,气 氛还不够热烈。 7、苏燕青:教学设计环环相扣,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流畅自然。 ppt 的制作精美醒目,运用恰到好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思 考,师生配合默契。 建议: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语言和思维训练。讲究“接受”和“探 究”的和谐统一,在不忽视对必要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的 同时,特别要重视探究性学习

6、,让学生大胆分析问题,自主地寻找 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获得自己满意的学习效果。 8、丁 泓:教学思路清晰;立足文本,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品味推敲词句, 理解了“滹沱河”和“我”的性格关系,同时也注重“双基”落实, 融写法指导于阅读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和谐。在分析最后一段时主要抓住“为什么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 “藏在作 者心中的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学生一下子无法领悟, 如果给出作者生平,请学生联系作者生平,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 感悟出来的话,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一个深远的影响。 9、项彩霞:首先,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明确,根据学生积累的实际设计目标和 教学环节,符合学生的学

7、情。其次,在教学设计上由浅入深,循序 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初读课文时直接从题目入手,“滹沱 河”和“我”,设计的问题是:文中能直接表达“滹沱河”和“我” 关系的句子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明白写“滹沱河”就是 写“我”,随之“我”的情感变化学生就好理解了。第三,教师在 课堂中注重了朗读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通过“读”理解作者感情 的变化,把握作品的主旨,是很不错的一个环节。 10、许 颖:教学思路清晰明了,问题设计层层深入。由找出“滹沱河”和“我” 的相似点及关系来引导学生总结出主题。同时,教师借助朗读这一 形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师生互动也较好。建议找一些相关的视频,尤其是声音的直

8、观感受会给学生带来更多 的震撼,切实地感受到滹沱河的“野”、“任性”,从而体会到做 人也要有这种不折不挠的精神。 11、周云英:教学设计能够突出重点;分析时围绕主要知识点正面和侧面 描写,借助图片和对字、句的品读和圈画,让学生有清晰、直观的把握。切入点准确,从审题入手思考“滹沱河”和“我”之间存在 着怎样的关系?这样的提问很有悬念,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特 别是在作业的设计上照应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知识点,又体现出层 次上的差别。建议:教学过程结尾时显得有些仓促,需要调整节奏,教学重点和 知识点要加以突出强调。对作者生平的介绍如果安排在总结归纳时, 放在理解为何“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时,教师适时

9、穿插牛汉坎坷 的遭遇时,学生对河与人之间内在联系的感悟要容易多了。教案:教案:滹沱河和我滹沱河和我教案教案执教者 朱文辉 执教班级 七(5)班 执教时间 2009 年 9 月 25 日教学目标:1、了解滹沱河性格的特点,理解滹沱河和“我”性格成长的关系。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描写方法。3、体会作者对滹沱河难舍难分的深厚情感,进而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品读、赏析关键词句,理解滹沱河的特点以及滹沱河对“我”产生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滹沱河和“我”性格成长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有两条大河,一条叫长江,一条叫黄河,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们养育了中华民族,可见

10、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有多么密切。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条河,叫滹沱河,这是怎样一条河?这条河究竟和作者有怎样密切的关系?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诗人牛汉记忆里的滹沱河!简介作者:牛汉是当代颇有成就的诗人,一生遭受了很多的苦难:流亡、饥饿、受迫害、被捕、监禁、坐牢、受审判、劳动改造,比如 1955 年 5 月因胡风案被拘捕审查,直到1980 年秋才得到平反。的确称得上是一种“痛苦而丰富的人生”。作者自己曾说“之所以我没有向苦难低头是因为我相信一定有一种更高尚的,超脱一切现实规范、一切利益计较的人文境界、人文精神,值得我去追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一句直接表达出“滹沱河”和“我

11、”关系的句子。“你这脾气,真是个小滹沱河。 ”2、文中写了几个“滹沱河”?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我”的感受如何?“干涸的滹沱河”无知无觉,没有一点生气异常的失望悲伤“发怒的滹沱河”惊天动地,气势磅礴震撼三、精读理解,品味赏析1、滹沱河到底是怎样的一条河?滹沱河很野,很难管束。2、滹沱河的“野”、“ 难管束”表现在哪里?1)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作者是怎样描写发怒的滹沱河的声音的?齐读第 10 段。正面描写:一种大到似乎听不见的声音,一切的声音都被它吞没了。那声音,一会儿像从深深的地下喷出来的,一会儿又觉得天空在打雷。侧面描写:全村的狗都在呻吟;人们的呼喊声。这些描写突出了滹沱河发大水时的气势

12、。2)作者是如何描写看到的滹沱河的?圈划出体现滹沱河“怒”的特点的词或短语。齐读第12 段。“深褐色的土地在整个的蠕动” “ 千千万万匹野兽” “ 飞奔” “ 密密匝匝” “ 空悬” “ 淹没一切” “ 狂吼”等。3)用四个字一组的词语来形容这时的滹沱河:狂吼飞奔、来势凶猛、惊心动魄、汹涌澎湃、气势磅礴、吞噬一切等。4)除了正面描写,作者还从哪些角度进行侧面烘托?祖母和姐姐阻拦“我” ;大人不让我们靠近;有人把“我”提起来扔到后面;没人下到河里。5)请一学生朗读第 4 段,想想这部分是怎样体现出滹沱河的“野”。“那是灰灰的沙滩,无知无觉地躺在那里,除去沙土之外,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 ” “灰灰

13、”体现了滹沱河的颜色是灰暗的;“无知无觉” , “躺”体现滹沱河是麻木不动的;“除去沙土之外,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说明滹沱河是干涸的,没有生命的。干涸的滹沱河是麻木不仁的,死寂的。联系上下文,滹沱河说来就来,来势凶猛,突出它的“野”。3、滹沱河很野,很难管束,“我”是“小滹沱河”,“我”的很野很难管束表现在哪里?第 11 段“祖母双手伸开,拦着不让我去.她哪里能拦阻住我” ;第 13“大后生们不准我和别的小后生们走向岸边,但我还是钻过了赤裸的与滹沱河同色的脊梁和腿脚的栅栏,走到河的跟前” , 说明“我”的性格很倔强,任性。4、祖母她们在说“我” “很野,很难管束”时分明带有赞美之情,你觉得她们

14、要赞美什么?这里的“很野,很难管束”是贬义褒用,其中包含了无畏,勇敢,充满锐气的精神。四、总结交流、把握主旨1、大人们对滹沱河是敬畏的,而“我”已经被滹沱河的气势深深折服,把滹沱河当成了自己的本命河。如何理解“滹沱河是我的本命河”这句话? “本”是根本, “命”是命运,一条河决定了“我”一生的根本命运。一方面,滹沱河滋养我长大;另一方面,它桀骜不驯的性格正是我的性格,它是我生命的根源。2、齐读第 18 段, “我”要藏在心里的仅仅是滹沱河吗?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故乡培育我成长。作者写滹沱河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怀念他的故乡, 藏在心里的是对滹沱河、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故乡的热爱、依恋之情。3、

15、总结: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我们看到诗人牛汉的一生遭遇了太多的坎坷与苦难,而他之所以能始终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正是因为他从滹沱河身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感悟到了做人就应该要勇于面对挫折,不折不挠,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 五、 布置作业:1、摘抄文中让你心灵震撼的语句,句数不限。2、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段家乡的景物,如家乡的一座桥,一条河,一座葡萄园,字数 200 字左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抓住课文中“只晓得这个滹沱河很野,很难管束”这句话,以“滹沱河的很野,很难管束表现在哪里?我的很野,很难管束又表现在哪里?如何理解这个野、难管束的含义”贯穿整堂课,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滹沱河在“我”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样内容集中,思路清晰,学生配合也较好。不足是课文篇幅太长,一堂课没有来得及完成所有任务。如果分成两教时,把整体感知的内容放在第一教时,最后就不会上得仓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