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第一堂课班级经营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7756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重要的第一堂课班级经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重要的第一堂课班级经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重要的第一堂课班级经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重要的第一堂课班级经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重要的第一堂课班级经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重要的第一堂课班级经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重要的第一堂课班级经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重要的第一堂課最重要的第一堂課班級經營班級經營林文虎林文虎 98-08-13最重要的第一堂課最重要的第一堂課班級經營班級經營的八個流程的八個流程 一、伺機與好情緒一、伺機與好情緒掌握負面事件的正面效果掌握負面事件的正面效果 二、邀請全員參加二、邀請全員參加凝聚共識,形成同儕的正向壓力凝聚共識,形成同儕的正向壓力 三、打好地基,避免傷害三、打好地基,避免傷害學生有犯錯的權利和學習的義務學生有犯錯的權利和學習的義務 四、澄清是非與價值四、澄清是非與價值從第三者口中說出是非與價值從第三者口中說出是非與價值 五、找到正確的表達模式五、找到正確的表達模式說法、態度和眼神都得有正確的共識說法、態度和眼神

2、都得有正確的共識 六、練習與校準六、練習與校準表達表達不是天生就會。習慣需要多次練習。不是天生就會。習慣需要多次練習。 七、實境實習七、實境實習堅持在一定期間內、在生活中檢視一項調整作為。堅持在一定期間內、在生活中檢視一項調整作為。 全程容許個別學生,有限期、有限度全程容許個別學生,有限期、有限度不夠美好不夠美好的差異表現。的差異表現。 學習來自好情緒,好情緒來自能正確的表達,好的表達習慣需要練習與琢磨。學習來自好情緒,好情緒來自能正確的表達,好的表達習慣需要練習與琢磨。 情緒是教學成功最關鍵但卻最難掌握的因素。不只是老師會有情緒。儘管學生的情緒常 常隱無不顯,卻一點也不假的存在,兩者都深深的

3、影響教學。 情緒很個人化,正如一個銅板敲不響,多數情緒也都是相互激盪產生的。班級經營就是 提供師、生雙方一個最優質的情緒處理平台,以便營造一個最佳的學習氛圍。 雖然天氣、睡眠、健康、飢飽、工作都會影響情緒。例如:飯後或午後,精神狀況低迷, 較難要求學生鬥志昂揚,這期間的訓斥很容易聽者藐藐;餐前飢腸轆轆,火氣不小,容易引 發衝突。這些雖然也是重要變因,也是師、生互動時經常被忽略的因素,但都遠不及相互間 的語言與肢體表達的關鍵作用。因為引爆情緒的導火線常常只是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小 動作而已。觀察課室的互動狀況,不難發現十之八九的衝突都來自表達不當 ,表達不當甚 至會演變成教室暴力事件。 而更讓

4、人遺憾的是:課室經營中面對表達不當的負面事件,老師經常只是扮演教 室警察的角色,只負責判定是非對錯,頂多加上事實上多此一舉的訓示。所以最常聽 到的教師話語是:你知道錯了嗎? 、 這樣做,你會不會?或是這樣說,你會不會? 然後,衝突事件似乎就此嘎然而止,彷彿所有的錯就此消失,一切美好就此開始。事實上, 不只正確未能練習,甚至連正確的覺察是不牢靠都很存疑呢! 學生很難不種下再 犯的種子。 這想當然式的班級經營模式,根源自傳統的教學,傳統教學從老師高高在上指導者 的本位出發,假設只要老師金口一開, 學生聽了就會做!而且只要知道了就一定能做好! 可惜卻忽略長年來就算是大人不也是明知故犯,一犯再犯不也是

5、大人的真實生活寫照,老 師、父母都做不到的事,何獨要求學生?正確的表達需要練習,錯誤會反覆發生,所以 好習慣一定需要時間練習與琢磨。一、伺機與好情緒。確信負面事件也有正面意義,不帶情緒,才能處理問題。一、伺機與好情緒。確信負面事件也有正面意義,不帶情緒,才能處理問題。 並非一如傳統所認定,班級經營純然是導師的責任。不論是擔任導師或是專業科目的科 任導師,都負有班級經營的完全責任。初接一個班級,一定要伺機完整的上好這一堂班級經營的的一堂課。說伺機是因為 像這種沒有教科書可資依循,又不在課表中顯示的課,要傳達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應對 進退的能力,追求這種既全面又隱而難顯的教學效果,需要隨機逗教去

6、取得上課的正當性和強化學習效果,否則,莫名其妙的集合全班學生,大彈那些老生常談的話題,不只 難引發學習者的共鳴,怕還有惹人厭煩的負面效果呢!所以需要伺機 ,伺一個負面事件 發生的機。 如果接班之始,就發生學生間的衝突事件或是師生磨擦,教學者不只不必動氣 , 還應該慶幸:終於有機會早早進行這該來的第一堂課!這樣的心理建設對教學者注意極大, , 能免除負面事件對教學者情緒所引發的衝擊。只要一方不帶情緒,處理問題的契機就浮現了。二、邀請全員參加二、邀請全員參加凝聚共識,形成同儕的正向壓力凝聚共識,形成同儕的正向壓力 衝突事件必然有甲、乙兩造的當事雙方,但班級教室裡的衝突事件還有更多很難迴 避的第三者

7、全班其他學生。依規過暗室的古訓,顧慮當事人自尊心,通常都不在大庭 廣眾下處理衝突事件。 但這不應該是不能更易的鐵則,如果想伺機進行一堂重要班級經營課程 ,就得設法邀 請全班或多數學生參與。經過設計的課程中,如果能借助全班的力量,去形成是非對錯, 和正確作為的團體共識,這規過公堂的同儕壓力,能擴及班上每個學生,對日後建立 正確的行為規準應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妥善規劃之下,技巧性的規過公堂反而是較佳的選擇。三、打好地基避免傷害三、打好地基避免傷害學生有犯錯的權利和學習的義務學生有犯錯的權利和學習的義務 但是,要有規過公堂之利,又要能避開其弊, 打預防針式的事前打地基的工 作就萬萬不能或缺。換言

8、之,進入處理流程之前,老師得要做到其言也溫的先懇切說明: 學生的確有犯錯的權利,無須苛責。但學生同時要有學習的義務,要知錯、改錯。 犯錯不可恥,只要能找到正確的改過方法,犯錯也有學習的正面意義。 、 因為犯錯所引發的處理流程,能讓所有同學有機會一起學會正確的處事或表達方法, 實屬善莫大焉! 將事件背面的潛在真理巧妙呈現,如此這般的消弭犯錯一方的心理壓力,也舒緩另一當 事人和所有學生的情緒,將接下來處理過程所可能引發的傷害減到最小。所謂先處理感情 再處理事情正是此意。如果能引述老師自身知錯、改錯、分享的經驗談來打地基,更容易引發學生共鳴, 因為如果連老師或大人都曾犯過這樣的錯,這堂課近顯得親民多

9、了!這一堂課的地基自 能打得既深且牢!四、澄清是非與價值四、澄清是非與價值從第三者口中說出是非與價值從第三者口中說出是非與價值 每一則衝突的內容,通常都不只是單純的一句衝突的語言或動作而已。每一則衝突所關 聯的內容何其多?包括:當事兩造不同的生活背景,產生的不同價值觀和表達模式。例如,有 時你好啊!這樣一句熱情打招呼的話,只要音調稍有差異,在不同的情境背景下就可能被當成挑釁的話。又如,一個斜視者的眼神;一個不經意的冷笑話都可能引發出乎意表的衝 突性解讀。至於,少子化家庭,一個人獨自成長的小孩,生活經驗中鮮少:使用東西要先問 過別人的經驗,團體生活下很容易不問就取用 ,因而引發偷或鴨霸的指控。這

10、只是世代或環境差異的一則代表案例而已。 事實上,那一句衝突的語言或衝突的動作都只是外包裝而已!還有更深層的意義需要探 索。所以,藉著價值差異和事實真相的澄清去探尋衝突事件,找出錯誤之所在,和正確之 所在才有正面價值。 而在澄清錯誤之所在,和正確之所在的過程中,盡量讓由第三者的同儕口中說出 是非真相 ,較容易形成集體共識。此共識既達到課程目的,也產生未來實踐的些許同儕壓 力。只要提問的口氣柔軟,澄清時充分顧慮雙方的認知背景,把握時機問道: 這是你原來的想法嗎? 、 這是你當時的目的嗎? 、 你原來的想法是什麼? 、 你當時的目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而且不只問想法,連 話語、動作、表情、知識這些可

11、能引發衝突,不同層次的微細元素,都得一層一層 聚焦式的再三確認。 讓當事人的意思能得到真正的理解,那種不會被誤會的感覺當能讓當事人更有安全 感。讓每句衝突話語或動作都回歸到不受到誤會的真意 ,正是鬆解衝突雙方情緒最重要的 關鍵。 尤其重要的是,這些澄清的話不能只從老師的口中說出來!五、找到正確的表達模式五、找到正確的表達模式說法、態度和眼神都得有正確的共識說法、態度和眼神都得有正確的共識老師藉著引導式的討論,鼓勵並彙總幾則同學設計出來的改善做法,並徵求大家的修正, 最後確認出至少一則正確模式。可以依下列流程的事例討論看看,老師問屬於第三者的其他 學生: 同學們覺得,如果你是當事人,你會怎麼表達

12、? 大家認為,還有什麼表達方式更容易讓人接受? 大家踴躍提出的這幾種表達方法,我們來表決看看哪一種說法能得到最多人支持? 還能怎樣修改,能將意思表達得更清楚?而且讓人更容易接受。 共同決定這一種最佳的表達方式,為了確保日後大家都不會犯錯。需要找出經過設計的 練習模式。如果能再多一、二種變化的練習,效能和趣味必有提升。六、練習與校準六、練習與校準表達表達不是天生就會。習慣需要多次練習。不是天生就會。習慣需要多次練習。為了不煩死學生,課堂上的虛擬練習次數很有限。所以日後一段時間,真實生活的應對 進退中,掌握實境實習才能確保改善的成效。只是,在一定期間內的實境實習內容, 最好一段時間之內只列管一二則就好, 凡事都想做好,就會凡事都做不好 。因為行為調整難度高,學生的先天氣質亦人各有殊,檢視學生的改善作為,老師得有限 期、有限度的容許有些人實習時的不夠美好!允許學生有時不夠美好 ,學生才能有 持續調整的勇氣。態度養成、缺失改善都不是一改就對,一次就能做好的大工程,還是在生活中一則 一則慢慢養成的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