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六册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7261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六册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第六册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第六册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第六册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六册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六册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第六册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江宁区陶吴小学 王红霞(二等奖)教材依据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课(江苏教育出版社) 。设计思想设计思想:庐山的云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 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为了让学生对文中的 好词好句先有所“感” ,然后再各自“内化” ,在教学设计中,我以读为主,用 多种形式让学生感悟词语,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读出意境, 读出情味。教师以启发性的提问,诱发学生学习课文。看庐山的风光图片和一 段视频后,再现课文情境,变具体为生动,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对庐山云雾 欣赏之情得以进

2、一步升华。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朗 读,自主想象,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尊重他们多元的理解和感想。最后在欣 赏有关庐山的名诗佳句中结束本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8 个字只识不写,结合具体语境理 解词语。 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庐山云雾的两大特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会云海的壮观,理解语言中的形象、生动和气势、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自制电脑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欣赏图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3、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 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 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唐代诗人李白写过一首诗望庐山 瀑布 (师背)知道它赞美什么? 结合谈话看图片(如五老峰、庐山瀑布) 。 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 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板书:庐山的云雾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播放课件) (导语)你们看,这就是庐山!(放课文配乐朗诵录音)学生 边看边听。结束提问:庐山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1、自学课文,要求:A、读

4、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B、用“-”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2、检查自学情况: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增添(zeng tian)姿态(zi tai)遮挡(zhe dang)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四、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1、默读,理清文章脉络。几遍读下来,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1) 、总学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2) 、庐山云雾千姿百态。3) 、庐山云雾瞬息万变。4) 、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五、紧扣课题,理解课文 (一)感知第四自然段 出示:云遮雾罩的庐山啊,真

5、令人流连忘返。 释: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形容十分留恋,忘记了回去) 这是什么地方的美景,让作者忘记了回去呢?(庐山) (二)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师指导感情朗读。 2、感知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1)庐山都有什么景色?作者最喜欢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那么在这 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 “腾云驾雾” 、 “飘飘欲仙”中可感受到。 )(2) 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启发想 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飘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

6、流动的 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架起云雾,在天空 中行走,进入了仙境。 3、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意境。 的确,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们看,在山上游览,似乎漫步山道, 此时,你们会感觉自己就像-(让学生根据课文句意或想象做出各种动 作。 ) 4、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庐山的云雾如此神奇美丽,那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 三自然段)1、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中心句。“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是本段中心句。 (板书:千姿百态) 2、根据第二自然段,用笔在纸上把云雾的姿态画出来。3、展示学生作品,畅谈所画云雾。 (1)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

7、) ; 半山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 云雾(像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像巨大的天幕) 。 (2)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奇丽神奇美不胜收) (3)作者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呢?(比喻) (4)说说这些比喻句好在什么地方。4、云雾的姿态远不止这四种,作者只选择了四种典型姿态向大家做了介 绍,它还会有哪些姿态呢?(学生想象绘画后再次交流) 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总结学习这一小节的方法:读划品读)(四) 、精读课文第三小节:1、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小节。2、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你怎么读

8、出来的?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 捷之多。 )这一段的末尾有一个省略号,大家想一想,省略了什么?你能帮作者告 诉大家吗?3、这一自然段中还运用什么方法描写云雾变化之快?比喻。 (“一缕轻烟”、 “九天银河”、 “白马”、 “冰山”)4、 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这一小节。 ) 六、知识拓展 1、出示关于庐山的相关图片。 2、出示古诗: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

9、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宋 苏轼 题西林壁 (3)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 峰。毛泽东 到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 返!你想说什么? 七、总结、提升庐山的云雾是多姿多彩、变幻莫测的,作者对庐山的云雾的情是真 挚的、 热烈的,本文不愧为一篇景美情真的优美散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本教材是一篇适宜于进行情境教学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通过情境教学, 才能使庐山云雾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 之美。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课件展示庐山的奇妙景致再现课文情境,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

10、的庐山之中,激起学生心中感情的荡漾。(2) 配乐朗读,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入观察庐山云雾的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催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3)绘画,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庐山云雾的想象、赞美之情。2、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充分利用画、划、演、改、读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欣赏能力。(1)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抓住重点词句来进行体会朗读。(2)你画得是庐山哪的云雾?庐山还有什么样的云雾?(3)“默读有感情地读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循序渐进的 理解过程。“个人读自由读同桌互读教师引读”的多种形式的替换变化, 则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也就更深 刻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如在感受庐山云雾瞬息万变时,教师并没有让学生真正进入情境,所以也就无话可说。在教学时,教师怕时间来不及,前面部分的朗读有点走过场,还未入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