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517216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十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二十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二十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二十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二十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十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十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岳麓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岳麓版)一、考纲与课标一、考纲与课标考纲: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课标: (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2)书画的起源和演变。 (3)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 (4)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二、复习方法二、复习方法1、本专题的线索很多条,包括古代中国科技、汉字、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戏 剧等,虽然属于文化范畴,却有着不同的文化分支,各有各的发展

2、历程。 2、本专题知识繁杂,考生要注意用图表的形式整理有关知识,并注意纵向的发展过程,分析各个阶 段的特征。 3、本专题的直观性也很强,考生要注意将文字知识与有关图画、书法、经典文学句子、科技成果等 有关结合起来,并注意挖掘有关的显性和隐性信息。 4、本专题的许多文化成果都是中国的辉煌标志,有的是中国的国粹,例如京剧、山水画、书法等, 注意分析其发展的时代背景三、知识清单三、知识清单一、中国古代科技 (一)天文学 (1) 甘石星经 (战国)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其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星表。 (2)张衡(东汉)的发明:水运浑象仪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 地圆说。 (

3、3)僧一行(唐代)的贡献:创制“黄道游仪” ,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主持实 测子午线长度,这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水运浑象仪 (4)郭守敬(元代)的贡献:设计“简仪” ,比欧洲同类仪器早 300 多年。主持全国天文测量 和大地测量工作,测定准确的黄道与赤道的交角值;编订授时历中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二)数学成就朝代人物主要成就春秋战国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算寿西汉周髀算经 “勾三股四弦五“比西方早约 500 年东汉九章算术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精确到了 3.1415926 到 3.1415927 之间领先欧洲 1000 年(三)古代农学成就著作作者朝代地位齐民要术 贾

4、思勰南北朝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提出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思想农书王祯元代重视生产工具改革农政全书 徐光启明朝吸收西方科技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2(四)医学 黄帝内经战国编撰、西汉成书,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编撰,详细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奠定中医临床治疗学 的理论基础。张仲景被后世尊为“医圣” 。 东汉“神医”华佗:精于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 ,发明中国早期 的体育保健操“五禽戏”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著,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并创立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 类法,体现生物进化的思想。 (五)四大发明 造纸术: 西汉时发明植物纤维纸;

5、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造纸原料丰富、廉价,纸质好、实用,被称为“蔡侯纸” ; 造纸术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结束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的时代,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 战国时期发明司南; 北宋时进而发明了指南针,并运用于航海。 13 世纪传入西欧,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在中国历史悠久,现存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 868 年(唐咸通九年)印制的金刚经 。 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 13 世纪中期活字印刷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 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

6、步。 火药: 唐初,人们在炼丹时发明了火药。 唐末,火药已用于战争。 五代和宋朝时,火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14 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火药经欧洲人改进,不仅使欧洲封建贵族走向衰落,而且成了西欧资产阶级开拓殖民地的有力武 器,同时也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文字的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陶器上) (2)商周时期:甲骨文 (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金文 籀文 (3)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混乱 (4)秦朝时期:小篆-后推广隶书:文字的改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2、 文字演变的规律

7、、特点 (1)由图画到符号。 (2)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3)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 (4)汉字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二)书艺历程 1、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条件(出现的原因)3(1)字行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 (2)知识群体的形成,是将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动力。历代书发家不懈追求、将文字美化而形成书 法艺术。 (3)汉字形体具有规范化与书法艺术的追求是统一的。2、 特征: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3、书法的发展时期特征代表备

8、注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 匀泰山刻石实用性文字,自发的书法艺术汉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 沉实用性文字,自发的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 行书:虚玄灵动“书圣”王羲之兰 亭序天下第一 行书书法艺术定型(自觉的书法艺术)原因: 1.人们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 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 骨追求的理想形式.2.笔墨纸张等改进为 技巧创新提供条件。隋唐草书:变化丰富,奔放跃 动 楷书:笔画完备,结构严 谨草书张旭、怀素; 楷书欧颜柳书法艺术高峰(统一盛世)宋代推崇魏晋,追求个性而忽 略法度,有意无法苏黄米蔡四大家随市民阶级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元代赵孟頫明清强调个性化创造(呈现平民 化、世俗

9、化趋势)祝枝山、文徵明4、 印章 (1)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 (2)汉印: 方正质朴端庄豪放 (3)宋元:书画家开始用印章给书画加印 (4)明中期:文彭等将篆刻发展为独立的艺术三、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绘画艺术源头:新石器时代萌芽,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代表作:彩陶画颚鱼石斧图 2.战国时期: 工具:毛笔材料:绢帛题材:珍禽异兽,神仙魔怪特色:浪漫 神秘 古拙代表作:战国 楚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两汉时期:体现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特色 (二)从顾凯之到吴道子 1.魏晋时期:出现突显个性的文人画代表人物:顾凯之-(绘画理论:“以形写神” ,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

10、气质)-代表作品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2.唐代:政治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推动文化发展 代表人物:吴道子-特点:(1)晕染法, “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誉为“吴带当风”4(2)创制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代表作送子天王图艺术成就:“画圣” (三)文人意趣 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修养,文人阶层壮大)山水画发展为独立画种,画家从注重写 实,变为更注重意境。代表人物:夏圭、马远- “马-角” “夏半边” ,他们的画又被称为“残山剩 水” 明清:由于时代变化、社会动荡,出现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 代表人物八大山人松鹰图 (四)民间风情 宋代: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繁荣

11、,出现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北宋张择 端清明上河图-评价:“恍然如风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来” 明清:时代背景:小说,戏剧迅速发展题材:木刻版画作为小说剧本插图,年画,壁画,剪纸,布贴画代表:杨柳青年画五子夺莲 水浒传插图 (五)中国绘画风格 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出现非功利、主写意的人文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内容上折射出中国传统的宇 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四、中国古代文学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 诗经 (1)概况: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

12、形成的重要标志,共 305 篇,以四言为主,绝大部分 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2)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固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从而从各方 面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 “颂”是宗庙祭祀时演唱的歌 词 (3)地位:诗经的创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 刻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都有重要地位. 2 屈原和楚辞 (1)产生: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 (2)代表作品:屈原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一首抒情诗,抒发了屈原优国忧民的情感。 (3)楚

13、辞与诗经的不同: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4)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 名人之一。 3 汉赋 (1)产生: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盛行,赋应运而生。 (2)特点:赋是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文体。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 韵散文。 (3)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上林赋和东汉张衡二京赋等。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 (1)唐诗兴起的原因: 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则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促进了

14、思想的开放、活跃。 科举“以诗取士”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发展。5(2)四阶段:1.初唐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2.盛唐是唐诗繁荣的顶峰,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山水诗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 成就最高的当属“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 “三别” ) ;3.中唐白居易的创作成就最高,其长篇叙事诗, 长恨歌 琵琶行广为流传;4.晚唐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 (3)特点:高度繁荣、诗人辈出,风格多样,成就巨大,受社会生活影响大,对后世影响深远。 2宋词 (1)宋词兴起的原因: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

15、的繁荣(根本原因) ;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文人的喜好及许多上层人物的提倡;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诗人们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特点: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灵活自如的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 (3)宋词两流派:1 婉约派词人代表:北宋刘永和两宋之际李清照,其风格委婉含蓄, 细腻感人。 内容以永叹个人身世,斜颈抒情为主2 豪放派词人:北宋苏轼和南宋辛弃疾,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 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3元散曲 (1)兴起:元代兴起的新诗体,是在宋金俚曲俗谣的基础上经后世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 (2)背景:元朝少数

16、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社会下层文人对下层黑 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3)特点: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 抒发汉族文人愁闷的情怀,也表达下层文人对哦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 (三)明清小说 (1)渊源:1,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2.唐代出现适合市民欣赏,情节曲折的短片小说,称为传奇,标志中国小说逐渐趋成熟3宋代出现话本小说,把中国小说推向新阶段4.明清时期,小说空前繁荣,成为当时文学中最突出的成就 (2)背景: 明清时期,一大批工新兴工商业市镇兴起,这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经商思想。市民队伍的壮大使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